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
2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全)

2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目录8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1)1.长歌行(节录) (2)2.七步诗 (3)3.敕勒歌 (4)4.咏鹅 (6)5.回乡偶书 (7)6.咏柳 (8)7.凉州词 (9)8.登鹳雀楼 (11)9.春晓 (13)10.宿建德江 (14)11.凉州词 (15)12.出塞 (16)13.从军行 (18)14.芙蓉楼送辛渐 (22)15.鹿柴 (23)16.竹里馆 (25)17.送元二使安西 (26)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9)19.别董大 (30)20.静夜思 (31)1.长歌行(节录)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
2.晞(xī):晒干。
3.阳春:暖和的春天。
4.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焜(kūn)黄:枯黄色。
7.华:同“花”。
8.老大:年老。
9.徒:徒然。
【今译】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
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
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
“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
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
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
一年级必背古诗及诗意

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20首)1、风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意: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2、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意: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3、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意: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4、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5.千里目:眼界宽阔。
6.更:再。
5、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意: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
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6、凉州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6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

1-6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1-6年级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1-6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简单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时,思念家乡的情感。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描述了春天的早晨,人们沉浸在甜美的睡眠中,直到被鸟儿的啼叫声唤醒,夜晚的风雨使得许多花朵凋落。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远眺黄河入海,表达了登高望远,追求更高目标的愿望。
4.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解释: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白鹭在蓝天中飞翔,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5.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释:诗人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阳光下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瀑布如同银河从天而降。
6.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尊重,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的汗水和辛劳。
7.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雪景,山中没有鸟飞,路上没有人行,只有一位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8.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深情和不舍,以及对儿子平安归来的期盼。
9. 《望天门山》 -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诗欣赏20首

古诗欣赏20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李白这诗啊,就特别直白又特别妙。
大晚上的,他睡在床上,看到月光洒在床前,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抬起头来看看明月,这一下不得了,心里的思乡之情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低下头就开始想家了。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把那种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孟浩然可真是个会享受春天的人。
春天嘛,人容易犯困,他睡得迷迷糊糊的,都不知道天亮了,就听到到处都是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
然后他突然想起昨晚上好像听到风雨声了,心里就琢磨啊,这风啊雨啊的,得把多少花儿给打落了呀。
这首诗把春天早晨那种清新、生机勃勃又有点小惋惜的感觉全写出来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骆宾王小时候写这诗可太厉害了。
你看他写鹅,“鹅,鹅,鹅”,就像在模仿鹅的叫声,特别生动。
鹅那弯弯的脖子朝着天唱歌呢,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波。
就这么简单几笔,一只活灵活现的鹅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景色可壮观了。
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这时候他就想啊,如果想要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色,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
这诗不仅写出了眼前的壮丽景色,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呢,人要是想有更大的见识,就得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析:李绅这诗可深刻了。
春天的时候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就能收获好多好多粮食。
你看啊,四海之内都没有空闲的田地了,按道理说农民应该过得很不错才对呀,可是呢,他们还是有饿死的。
这就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农民辛辛苦苦劳作,成果却被剥夺,真是可怜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柳宗元写这诗的时候,那画面可冷清了。
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

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1、《忆江南》其二(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山寺:灵隐寺。
潮头:指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2、《忆江南》其三(唐)白居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
[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曾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
江南的风光、名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他写这组词的时候,已是晚年。
他已厌倦于朝廷里的仕官生涯,因此对秀丽的江南怀有特殊的好感。
3、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润:滋润绝:绝对胜:超过[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赏析] 韩愈,字退之,倡导了" 唐代古文" 运动, 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4、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副词,刚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行不足:百游不厌。
阴:同“荫”,指树阴。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赏析]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瑰宝之一,承载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带来古诗词大全600首,并附带解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第一首:《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是一首描写思念故乡的诗。
作者在夜晚,床前明月的光芒如同霜一般,令人产生思乡之情。
第二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登高望远的壮志。
作者希望能够登上更高的楼层,以达到对更广阔世界的观瞻。
第三首:《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解释:这首诗以春江、花与月为主题,描绘了春江潮水的波澜壮阔,以及明月的美丽景象。
第四首:《青青子衿》- 骆宾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解释: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
作者为了敬爱的人,心中忧思纠结,一直思念至今。
......第六百首:《渔舟唱晚》- 龚自珍泛清涟而漾漾兮,中有孤鸿之叫。
哀我者,其曷以久长兮。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渔舟在水面上泛舟的情景,并通过孤鸿的叫声表达了思乡之情。
通过这600首古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诗词的深邃与美丽。
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是李白的豪迈与豁达,还是王之涣的壮志与追求,乃至骆宾王的深情与忧思,这些诗人们用优美的词句和奇妙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读者,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诗词赋予了我们对生活、对自然、对情感的深刻体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关注内心的感受。
古诗词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我们有机会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情感体验的追求,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古诗词鉴赏20首

20首古诗词的鉴赏一、《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思念家乡的感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李白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漂泊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鉴赏:这首诗以壮丽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追求更高更远的理想境界的信念。
王之涣运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意象,将壮丽与深邃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其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三、《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鉴赏: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音韵,表现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和美丽。
孟浩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四、《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鉴赏: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离乡多年后重回家乡的感慨和情感。
贺知章用幽默的方式描绘了自己被儿童误认为客人的情景,透露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鉴赏: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感和壮丽的景色相结合,表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李白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画面。
六、《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鉴赏: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了诗人离开白帝城后乘船穿越峡江回归江陵的感受。
李白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猿声的衬托,展现了其离别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鉴赏: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20首)注:古诗会背诵,会默写,诗意能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年级上册10首】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成群的鸟儿高飞无踪影,一片云儿独自飘去悠然。
和我终日相对却看不够的,只有闲静的朋友敬亭山。
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还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离家乡的将士仍未回还。
要是现在有像李广那样的统帅,绝不会让匈奴的军队侵扰阴山。
3﹑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理解】锦成里日日飘荡着美妙乐声,一半江风吹散一半袅袅入云。
这悠扬曲调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间能够几回听闻。
4﹑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理解】岸上杨柳青青江水平平,听到情郎在江上的歌声。
东边出太阳西边下着雨,以为它没晴原来却有晴。
5﹑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解】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惟有夕阳斜挂。
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
6﹑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理解】烛光月色冷淡地映照画屏,轻举罗扇追赶飞舞的流萤。
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理解】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诗意:【理解】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1、《忆江南》其二(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山寺:灵隐寺。
潮头:指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2、《忆江南》其三(唐)白居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
[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曾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
江南的风光、名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他写这组词的时候,已是晚年。
他已厌倦于朝廷里的仕官生涯,因此对秀丽的江南怀有特殊的好感。
3、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润:滋润绝:绝对胜:超过[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赏析] 韩愈,字退之,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4、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副词,刚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行不足:百游不厌。
阴:同“荫”,指树阴。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赏析]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 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是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想不到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6、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都:唐时的京城长安。
人面:一个姑娘的脸。
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整首诗的意思是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格外红艳。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一切已物是人非。
7、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帘栊(lónɡ):带帘子的窗户。
栊,窗户。
飞红:飘落的花,有落英缤纷之意象。
[赏析] 白朴,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今存散曲存小令37首。
这首小令通过选择富有时令特点的景物,融会作者独特的观察体验,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明媚、润泽的春景图。
8、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赏析]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9、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10、逢入京使(唐)岑参(cén shēn)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凭借,依靠。
传语:捎口信。
[赏析] 《逢入京使》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
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
11、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 宋之问,字延清,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
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1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
深: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直。
欲:将要;就要。
[赏析]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
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13、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笼:笼罩。
这句运用的是“互文”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之恨,仍在对岸把《玉树后庭花》声声歌唱。
[赏析] 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14、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的名叫费祎的仙人。
川:平原。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愁:乡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5、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岳:此指东岳泰山,岱宗也是指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山色。
造化:大自然。
钟:钟爱。
阴阳: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昏晓:黄昏和早晨。
决眦(zì):决:裂开。
眦:眼角。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凌:登上。
[赏析]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坎坷。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6、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讲东。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项羽: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赏析]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
历史上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17、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暝:日落,夜晚。
2.空山:幽静的山。
3.新:刚刚。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8.随意:尽管,虽然。
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歇:凋谢。
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11.留:居。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思是任它春天消逝,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赏析]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18、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一说此诗是写给友人的。
19、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
20、《论语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说”通“悦”,愉悦。
愠:生气。
孔子说:“学过的知识,经常去实践,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
能做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