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SI
马克思

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
马克思主义
严整而彻底 的 Marxism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
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 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 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 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 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Marxism 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 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原理。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 夺人民群众,而社会主义公有制 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自我言论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解放后来自的政治思想也有着一定的表率作用。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在中国政治方面比 较新颖的一种思想。其最根本的就是要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 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说 白了其实就是中国传统一直追求的“顺 天应人”,“顺天”即不违天意,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应人”即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的基本精神。同时加之马克思 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史观等基本 的哲学观点和认知世界的态度,用以把 正人们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 卡尔· 海因里希· 马克思(1818.5.5- 马克思积累了非常渊博的 1883.3.1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 知识,他的知识领域包括 德国人,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 哲学、经济学、法学、宗 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记者、历史学者、 教学、逻辑学、美学、政 革命社会主义者。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 治学、文学,史学,语言 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 学,翻译,工商业实践, 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 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 言》、《资本论》等,他的一些著作是与 学等。他能阅读欧洲许多 其朋友一同完成的,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 国家(据说是十几二十种) 义者弗雷德里希· 恩格斯共同完成。1883 的文字,能用德、法、英 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 三种文字写作。
哲学家马克思的简介

哲学家马克思的简介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哲学家马克思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家马克思的简介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生卒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犹太裔德国人,近代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革命理论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1848年)、《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等;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挚友、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方针。
Karl Marx,曾有麦客士、马陆科斯、马尔克、马可思、马格斯、马尔格时等译法。
从1902到1923年,经过21年才统一翻译为马克思。
哲学家马克思的生平马克思1818年公历5月5日生于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他的祖父洛宾·列维(Rabbin Marc Levy)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 Marx)(1817年2月改信__路德教派),生于1782年,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Henriette Presborck)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马克思简介

马克思简介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生平及学术背景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庭背景较为富裕。
他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并倾心于左翼的思想和革命主义。
马克思最初的学术背景是哲学,他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然而,他很快转向研究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并密切关注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要著作马克思与其合作伙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短篇政治宣言,阐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原则和目标。
这个宣言被认为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重要文献,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巨著,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这本书分为三卷,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运作机制和对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
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和发展的。
它是一种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社会理论,旨在改变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
根据这个理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认为,这些矛盾会导致社会的革命和转变。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历史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成为许多国家的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在政府、教育和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2024年名词解释

马克思2024年名词解释
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24年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马克思的概念和思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主要思想体系,它包括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阶级斗争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和剥削,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其次,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也是他重要的贡献之一。
他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剥削工人的基础上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从工人剩余劳动中获取的利润。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将导致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最终崩溃。
此外,马克思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理论也非常重要。
他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将推动社会的变革。
马克思认为历史上的社会发展是一种辩证的过程,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社会将朝着更高级的形
态发展。
此外,马克思的思想对社会科学、哲学和文化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批判理论和对意识形态的分析为后来的社会学、政治学、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
总之,马克思的思想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经济学理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理论等多个方面。
在2024年,我们可以继续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的思想,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 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 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 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 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 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 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 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
尔1,《68.4中马临158年学4克时31。年2思章月6中和程月,学恩》1马9毕日克格和,业思斯其马宣后一他克布,起重思脱进回要与离入到文苦普波普件等鲁恩了士鲁。他国士7籍
中年 大习。 形科11卷年 788.其态学法出隆46之1978后》,律久4,版年 年4和。1的年创。59恩8月 月燕9岁后办月格11妮后了两64,斯·日 日冯转恩一卷《,,·格起学威为新马《斯完斯到在莱克资到成特柏马茵访了思本法林克报巴《伦接论大思》黎德喜到》学死。,意结普第学两志后连鲁一人意理,士并识。
人们的认可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 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马克思位
居第一,爱因斯坦却位居第二。 2.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 “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 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
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3.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 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 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3%的 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
晚年 3利然得答1共 恩 改 思 言当墨3由年思于地肩 成 哲8.0格产 组 和》4特哲到辩1与局刊恩、。1伦开 了学68号斯主同恩。年的学委而4始深手的印格移1敦1应义盟格初8出自 之 员 顺了厚稿年驱 的 斯居9海邀通并斯,4版对的》然 区 会 利马伦逐 整《格年参讯更起马科友。哲 别 一 获克令 理敦新特出加委名草克学谊学 致 得》思正员为了思。 其的莱的版社。义会共同和 认 耶申和以恩遗茵5卡。会马月者。产盟恩伊 可 拿请论稿格报尔1主克18同主的1格壁 , 大学文义思,斯》89·7马盟义 纲斯4日0鸠未学的写位《7再分最年。者 领建年克,研 了鲁进哲,德别度后1同立1《,思用0究《8的一学并谟在相一月盟布共4马的,经红7自步博因克,鲁产克年号1马并济墓8色马塞党思6第位8克结学月5油克尔宣和,
马克思简介

马克思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
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
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
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毕业。
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中学毕业时他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
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土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土论文后,本想在波恩大学讲授哲学,但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以界的迫害,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
于是他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
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
同年5月,他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10月担任了该报的主编。
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这份报纸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
1843年4月1日《莱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
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
在这里,他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从此,她成了马克思的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
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还结识了流亡在法国的各国革命家。
马克思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 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 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 党宣言》பைடு நூலகம்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当代 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 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 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 认为几千年以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矛盾与 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掠夺。依据历 史唯物论,马克思曾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 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
弗里德里希· 冯· 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 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之一。恩格斯是卡尔· 马克思的挚友, 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 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 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 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 众望所归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 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 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 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 此基础上创立的 。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德国莱茵省美丽的小城特利尔, 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一一卡尔·马克思的故乡。
1818 年 5 月 5 日 ,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他在当地接受了良好的中等教育 , 于中学毕业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里 , 已经表达出他为整个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1835 年 10 月 , 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 , 次年 10 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期间 , 马克思除研究法学外 , 主要精力多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马克思参加了倾向进步的 " 青年黑格尔派 ", 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1841 年 4 月 , 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完成博士论文后 , 马克思于1842 年 1 月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 , 并在 10 月担任了编辑 , 使这份报纸日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
1843 年 3 月 , 马克思退出报社编辑部。
1843 年 , 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 从此 , 燕妮成了马克思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 年 10 月 , 马克思移居巴黎 , 参加工人运动 , 广泛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
他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 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
1844 年 8 月 , 马克思与恩格斯 (1820-1895 )在巴黎相见, 两位伟人从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合作。
1845 年 1 月 , 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 2 月转到布鲁塞尔。
此时 , 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 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 , 马克思又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完成日期: 2014/09/01
指导教师: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了,而且大学生是消费群体,并且还都处于青年阶段,对时尚,玩乐等方式的消费都具有特别的情况,所以对于他们的消费现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这个暑假就想要做一个调查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他们的消费心理有什么不同。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分析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消费结构及消费倾向
调查形式:调查问卷
抽样方法:随机抽样
样本概况: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100%。
【调查数据汇总统计及分析结果】
生活费及其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月花销在400-550元水平的占10% ,550-900元的占57% ,900-1400元占22% ,1400元以上的占11% .这个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花销水平在550-900元,来自中等收入家庭,家庭经济并不富裕,大部分学生个人月开支与家庭月均收入有关。
调查说明,大学生除了要支付每学年的培养费外,每各月的开支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家长供应子女上学的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消费支出的来源是大学生消费的基本前提,来源渠道和量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来源于父母供应的占70%,勤工俭学占18%,奖学金和助学金占12% 。
勤工助学应该是大学生获得消费开支来源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中,其比例却很小。
大学生消费资金来源比例图。
大学生消费支出的结构
调查显示: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体现了人们的消费是否具有计划性。
从调查结果看,23%的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比较稳定,属于有计划型。
33%的人表示能省就省,属于节省型,43%的人表示随意消费,属于随意型。
相当多的同学对自身消费约束能力不强,在消费上呈现出随意性甚至奢侈的倾向。
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又是独生子女,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不成熟性。
这主要表现在:盲目性消费、冲动性消费、从众性消费、攀比性消费。
一些学生从吃、穿、用到其他各方面都与人比排场、讲阔气,认为在同学、老乡面前缺乏豪举有失体面。
这既给家庭加重了经济负担,也影响了顺利完成学业,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误入歧途。
消费方式模式
下面就用图形表达大学生的各种消费结构
1.学习、娱乐费用
目前大学生在校大多都属于享乐主义,经历过高考那紧张的生活之后,到了大学就一下就轻松起来。
这样,娱乐便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极差,大学生无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生和娱乐的时间,使大学生们无限制的放纵自己,从此远离了学习。
2.交际费用
这里大多涉及同学朋友聚会。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交际活动可以增进感情,可以交流沟通,可以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给自己多条出路。
一方面,交际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必要性,学生可以适当参加与朋友沟通感情;而另一方面,交际消费多了,家庭的开销增大了,对学习也会有影响,社交太频繁,人会比较浮躁,学习上的认真刻苦劲儿也会削弱。
部分清醒的学生真正认识了这种所谓人脉费用危害。
求人不如求己,与其花金钱、时间去搞人脉交际,还不如努力学习,学业有成,打造一番事业,不比把理想寄托在他人身上更有把握。
大学生毕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对于“面子”和“应酬”上的开销应该适当节制。
同学们完全可以在学习之余靠自己的能力赚取生活费,而对于父母给的生活费应学会算着花,而不是大肆挥霍。
理性消费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
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10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
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
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
大学生还是消费者,但有一些人的消费水平甚至超过了生产者,这显然不正常。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出现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有关。
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提高他们正确运用钱财的能力。
【对大学生、学校、社会的建议】
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
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
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对学校而言
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
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
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
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
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对于社会及家庭而言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
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结束语】
可以说这次的调查结果还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本次调查是我做的第一次调查,由于没有经验,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在调查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调查问卷的设计的过程中,有一些地方设计的不合理,导致调查出来的结果无法更好的反映问题。
还有数据的统计,图表的设计都还欠缺。
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很强,使调查很顺利。
总体来讲对这次的调查还是很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