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丰富多彩、深厚优美的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我国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本文中,我
将探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要想传承好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首先要有保护好这一遗产的意识。

在传承过程中,需
要采取多种方式,如传承人之间的口述传承和书面传承等。

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各种形
式的演奏和展览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传统音乐文化,让它成为新的生命。

此外,对于传承人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培养传承人的过程需要在人才选拔、传统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演练等方面加以重视。

让有志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青年人能
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平台,以此来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保留传统音乐的特点,加以改进和创新来实现。

在当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们在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如在传统音乐和
电子音乐的融合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此之外,对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在传统音乐的发展上,也要保持开放和创新
的心态,不仅要保留传统音乐的特点,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
让传统音乐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开花结果。

总体来说,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全民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共
同参与,才能够让传统音乐文化稳步发展并且得以流传下去。

让我们珍惜这一文化遗产,
共同致力于传承它,让它的美妙音乐永远流传和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被人们誉为是创作中的音乐之根、民族音乐之魂。

在传统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日新月异的文化形式和音乐风格,传统音乐的位置似乎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可是,在新的时期,我们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正确确立传统音乐的位置,应该有很好的发扬和传承传统音乐的发展,让传统音乐文化放眼世界走向未来。

随着我国的国力不断提升和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外交和政治都强大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供需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神圣使命。

传统音乐与一个民族文化和综合国力强大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它体现了持久的生命力和令人炫目的特征。

因为传统音乐文化是现代化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民族之魂、音乐之根。

他给现代化音乐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加快了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也推?幼湃嗣裆?活的发展。

各种思想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要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正在被当今的西方文化所包围。

西方文化的涉入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侵蚀,而我们的传统音乐也成了这文化涉入趋势下的牺牲品。

传统音乐要想得以完好的保存,还需许多传统音乐、喜爱文化的人士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

近年来,我国的众多学者也在挽救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举措。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等都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我们的传统文化音乐在发展的今天并没有过时(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也不足陈旧古董的代名词,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了,可以说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意义深远的。

当今外国人喜爱中国音乐文化数不胜数多之又多,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吸引了他们来学习中国的文化精华。

传统音乐之所以能代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就是因为它通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扎根于此,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使世人一听就能感受到传统音乐的中华情、中华韵。

每一个中国人,具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在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传承路径研究

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传承路径研究

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传承路径研究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表现,它承载着传统习俗、价值观以及历史记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传承困难、传统乐器失传、观众受众减少等。

本文将从传统音乐文化的现状及传承路径两方面展开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呈现传统音乐文化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传承之道。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现状1. 传承困难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一直是一个难题。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音乐失去了兴趣,传统音乐的传承面临严重困难。

一些传统音乐家因为生计等各种原因,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传统音乐的传承中,导致传统音乐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2. 乐器失传传统音乐的伴奏乐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失传。

像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由于使用范围的减小和传承者的减少,导致了很多传统乐器的技艺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的现象。

3. 观众受众减少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传统音乐的受众也在不断减少。

年轻人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和兴趣越来越少,传统音乐的表演和演出也受到了冷落。

很多传统音乐家为了谋生转而从事其他行业,也加剧了传统音乐的观众受众减少的问题。

1. 加强传统音乐教育传统音乐的传承需要从教育入手。

学校、社区和家庭应该加强传统音乐的教育,使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音乐有所了解和兴趣。

可以通过传统音乐课程、学校音乐团队、社区音乐活动等方式,增加传统音乐的传承力度。

传统乐器是传统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加强对传统乐器的保护和振兴。

可以举办传统乐器制作比赛、培训工作坊,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促进传统乐器的保护和传承。

3. 开展传统音乐的演出和交流通过传统音乐的演出和交流活动,可以增加传统音乐的受众和观众。

可以举办传统音乐节、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观赏传统音乐,从而增加传统音乐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 政府支持和文化扶持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政策和项目等方面来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拥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在各个民族的音乐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是各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人民的精神追求。

在中国,不同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比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表达了牧民对大自然和草原生活的热爱,藏族的舞蹈音乐体现了他们崇尚自然和宽广胸怀的精神,哈尼族的竹乐则反映了他们崇尚简朴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态度。

这些音乐不仅仅是娱乐方式,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人们了解并感受到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风貌。

其次,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需要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

通过音乐的传承,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能够得以传递给后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

传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追求的理解和继承。

只有这样,传统音乐才能得以延续下去,并在未来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现代音乐的入侵以及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得传统音乐受到了冲击。

许多年轻人更喜欢接触和欣赏流行音乐,对于传统音乐的兴趣却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音乐的发展面临着困境。

传统民族音乐多以口传为主,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和专业的传承方式,使得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

因此,为了保护和发展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传统音乐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通过举办音乐会、演出和讲座,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应该注重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建立和完善音乐专业的培训体系,为年轻人提供学习传统音乐的机会和平台。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及其发展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古代音乐的特点、
演奏形式和功能,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2. 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比较
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包括北方与南方地区的音
乐差异、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等,同时探讨这些音乐风格的历史发
展和演变。

3.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关系,探
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艺术效果
和文化价值。

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种类和特点,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等,探讨它们的演奏技巧、音色表现和演奏风格。

5. 中国传统音乐的宗教与仪式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在宗教和仪式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音乐、音乐等,探讨它们对和仪式的影响以及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表现形式。

6. 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分析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确保中国传统音乐的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六篇论文题目,每篇论文都可以深入探讨其中的细节和相关内容,以丰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和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一、本文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和精神世界。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现。

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并以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为案例,分析其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价值出发,阐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有效策略。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保护工作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同时,一些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为保护工作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许多传统技艺和表演形式的传承人年龄偏大,他们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影响。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同质化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被同化,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魅力。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传统音乐是一种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它通过音乐艺术的表达方式传递着民族的情感和智慧。

传统音乐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中,传统音乐正面临着被遗忘和衰落的危机。

为了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探讨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传统音乐的传承1. 传统音乐的价值传统音乐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对于维护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它融合了民族的情感、价值和智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教育与培养为了传承传统音乐,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音乐的教育与培养。

学校应该加强音乐课程中传统音乐的内容,鼓励学生参与传统音乐的学习和演奏,培养新一代的传统音乐人才。

3. 传统音乐团体与传承人才传统音乐团体和传统音乐家们是传承与弘扬传统音乐的重要力量。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传统音乐团体的演出和传统音乐家的创作,提供场所和机会,使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平台。

二、传统音乐的创新1. 跨界融合传统音乐可以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来实现创新,如与舞蹈、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

这种跨界融合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提高传统音乐的影响力。

2. 科技应用科技的发展为传统音乐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利用先进的音乐制作软件和设备,可以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传统与现代风格的音乐作品。

同时,互联网也为传统音乐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三、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措施1. 加强法律保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传统音乐的法律保护工作,建立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保护传统音乐的著作权和演出权益,打击侵权行为。

2. 举办传统音乐活动通过举办各种传统音乐活动,如音乐节、音乐比赛等,增加传统音乐的曝光度,提升公众对传统音乐的认知与欣赏度。

3. 增加传统音乐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传统音乐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建立传统音乐的档案和数据库,为研究和传承传统音乐提供有力支持。

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当代表现形式

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当代表现形式

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当代表现形式传统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丰富多彩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记忆和历史。

然而,在当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中,传统民间音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面临着传承危机。

本文将探讨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问题,并介绍一些当代表现形式,以期激发人们对传统音乐的关注和热爱。

一、传统民间音乐的背景与意义民间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它以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传递着各个地区的特色和民族的情感。

传统民间音乐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歌唱、乐器演奏等形式,表达对大自然、人生百态以及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传统民间音乐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当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典音乐作品中的灵感来自于传统民间音乐,其中包括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

因此,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当代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问题然而,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传统民间音乐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首先,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民间音乐的受众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对于传统音乐缺乏了解和兴趣。

其次,音乐市场的商业化导致了传统民间音乐的商业化程度不足,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许多传统民间音乐的曲谱和技艺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逐渐失传。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传承和发扬传统民间音乐。

三、当代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在当代社会,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民间音乐,许多音乐家和艺术团体纷纷开展了相关的创作和表演活动。

以下是几种当代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1. 民间音乐现场表演:许多民族音乐团体和专业音乐家通过在剧场、音乐厅等地进行现场表演,将传统民间音乐带给观众。

这些表演不仅能够传承传统音乐的特色,还能够将其与现代音乐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2. 传统音乐节目: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举办的传统音乐节目也为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是其发展的唯一途径。

本文认为创新要在理念上超越自我,突出特色,贴近时代,走向市场。

关键词:传统音乐;继承;发展;创新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生产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商品经济对传统音乐的不断冲击。

大量的流行音乐,电影电视音乐,网络音乐等等渐渐成为了社会音乐文化的主导。

而内涵丰富的传统音乐则逐渐在人们心中淡化。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青年一代不了解传统音乐,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在大流音乐中迷失了方向。

绝大多数的人知道“四大天王”是谁,但几乎没人知道四大名旦为何物;很多人会弹奏钢琴吉他,却不知道缶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状况令人担忧,中国传统音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笔者的故乡湖南怀化有一种流传上百年的剧中——“麻阳花灯戏”,而在各乡各村曾经都活跃过一支支花灯戏班子。

每逢秋收时,人们围着晒谷坪,点上篝火,唱起了花灯戏。

清脆悦耳的唱腔和幽默风趣的表演,表达者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女儿出嫁时,幽怨的哭嫁歌诉说着母女之间的依恋之情;老人离世时,哀伤悲痛的花灯调则寄
托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花灯戏被各种大流音乐所取代,甚至被看成是极为老土,不上档次的小儿戏。

随着花灯艺人先后离世,当年那种从年头唱到年尾,曾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花灯戏已经淡出历史舞台,那些回味无穷的唱腔、调子、动作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据报道,此类现象绝非个例,整个传统音乐界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中国传统音乐该如何继承该怎样发展。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一方面,没有继承这一稳固的根基,发展就如同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如《流水》在我国被代表为知音的象征,在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航天器收录了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去茫茫宇宙为人类寻觅“知音”。

岂不知,从战国时期至今的2000余年里《流水》产生过很多个版本。

但无论如何变化,它始终表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历久弥新。

中国传统音乐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文化遗产,还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因此,我们还要树立对传统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的继承中国传统音乐。

另一方面,发展是继承传统音乐的目的和归宿。

继承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没有发展,继承就不会产生新的血液,就不会有生命力。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试想,当初的《流水》如果没有千百年来人们的传承和创新,很有可能就会销声匿迹。

所以,我们应该在继承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继承中国传统音乐。

二、科学的继承中国传统音乐。

当今,很多人只是简单的拿几首民歌做些改头换面的工作,就成自己的创作四处推销,或是停留在模仿和改编的水平。

笔者认为,这样的继承与发展只不过是“老调重弹”,这样也不会给我们的传统音乐带来新生,以致这样的继承就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因此,我们不能把继承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渗透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和灵魂。

继承传统音乐那种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创新精神,继承传统音乐种独特的语言,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

这样的科学的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才会创造出中国音乐的新传统。

三、创新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唯一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笔者认为创新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重要途径。

1.创新才会使中国传统音乐焕发生机。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任何意识形态和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总是随着存在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中国传统音乐也必然在不断战胜落后和腐朽,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以顽强的传承性不断超越过去,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颖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千百年来阶级社会的产物,精华和糟粕往往会同时存在于音乐形态中,由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创作,所以都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因此,“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分利用以前艺术文化中的积极成果,
能进一步创造出新的内容。

例如:当代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作为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从山村乡寨走向世界,为中国式的的舞台艺术走向世界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

舞蹈中,有75%的演员来自当地的山村,为世人展现了当地人内心原汁原味的风格。

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只有在不断进行革新和创造中,中国传统音乐才能随着时代的步伐向前迈进。

2. 如何科学的创新是研究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课题。

首先,应该突出特色,贴近时代。

我们要在充分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幸福的新生活,不断的对传统音乐进行创造性地转换,不断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高品位。

如:一九四三年“文艺整风”运动之后,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发展的新秧歌,为我国传统的歌舞艺术打开了另一扇门。

传统秧歌经过改造,一跃成为了表现新时代人民群众风貌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其次,要借鉴国外,为传统音乐输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其新生。

如,鲍元恺先生的《炎黄风情》就是东西方音乐文化擦出的火花。

它是一部以西方交响音乐的形式展现我国民族音乐的大型组曲,也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它被国内外众多交响乐团演奏,成为中国管弦乐在世界乐坛上演出率最高的作品之一。

再次,应该把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与市场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

找准中国传统音乐铜市场需求的切入点,采取最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使传统音乐不失其原味又有发展创新的市场经济成份,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又能促进积极的
发展。

这几年流行乐坛上有一支叫做“女子十二乐坊”的民乐团,她们将传统器乐表演与现代流行音乐的丰富表演形式结合起来,在国内外均获得了成功。

最后,高新科技成果能为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LED宽屏画卷,无线电控制的缶等等我国传统音乐同高科技完美的结合让劝世界看到了一个历史悠久、繁荣昌盛中国。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它才能保持长盛不衰,才会让子孙后代拥有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才会更加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参考书目:①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②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③李西安《对音乐传统传承、变异与创新的再认识》人民
音乐2003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