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和探索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教师将带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发现身体上的各种数学元素,并通过游戏和实践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知身体上的数学元素。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实践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身体上的数学元素。

•如何通过游戏和实践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首先,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身体上有哪些数学元素?”引导学生思考身体上的各种形状,并和学生共同探讨它们和数学的关系。

2. 探究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学生通过探究身体上一些常见的数学元素,如各种图形的特征,常见的数学角度等等。

通过观察、感知、提问等方式带着学生深入探究这些数学元素。

让学生思考它们的特点、区别以及应用场景。

3. 游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数学元素,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然后由老师给出一些数学问题,代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

最后,判断哪个小组的代表最先解出问题,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有趣的学习过程。

4. 实践最后,老师将带领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身体上的数学元素。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身体上的一些元素进行比较,或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身体上的各种形状和角度,发现身体上更多的数学元素。

四、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探究和游戏的方式发现了身体上的各种数学元素。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践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数学元素,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更多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上的各种长度,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身体部位的长度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测量经验,他们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以及如何准确地测量身体上的长度,仍然是他们的一个学习难点。

此外,学生对于身体上的各种长度数据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认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上的各种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测量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测量身体上的长度,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比较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身体长度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

2.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身体长度的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的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身体长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学生进行身体长度的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的概念。

3.交流: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

4.总结: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特征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身体上的对称现象、角度的初步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几何形状等。

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身体上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总结和归纳。

此外,学生对于角度和几何形状的认识还比较初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发现身体上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角度和几何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发现身体上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角度和几何形状。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身体上的对称现象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以及对于角度和几何形状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身体上的数学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身体上的对称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对称现象,并尝试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和总结。

3.交流分享: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2)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2)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与身体相关的数学概念和算式2.理解身体相关的数学问题和解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3.实践应用数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人体测量2.人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计算3.数字线索猜图游戏4.根据身高、体重和体型进行健康评估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时间:5分钟)在课堂上介绍本节课程的主题:“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人体测量(时间:15分钟)让学生站立,背靠墙面。

用卷尺测量学生的身高,并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手臂、腰围和臀围。

引导学生计算自己的各项数据。

第三步:人体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时间:20分钟)以身体为例,介绍如何计算身体长度、面积和体积。

并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自己的身体长度、面积和体积。

第四步:数字线索猜图游戏(时间:20分钟)在黑板上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们猜出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什么物品或者数字。

通过这个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物理含义,提高数学思维。

第五步:根据身高、体重和体型进行健康评估(时间:20分钟)介绍如何根据身高、体重和体型进行健康评估。

以BMI指数为例,让学生自己计算BMI值,并根据结果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六步:作业布置(时间: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卷尺、尺子等工具测量自己身体各项数据并计算身体长度、面积和体积。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如何根据身高、体重和体型进行健康评估,自我评估身体状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与身体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还能够通过实践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数字线索猜图游戏等趣味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度,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感性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掌握0~20之间的数的大小和顺序。

2.学生能够利用身体进行数学运算,并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秘密”。

3.学生能够简单地描述一些数学定理和公式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身体进行数学运算并找到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2.教学难点:数学公式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书本、黑板、笔、发圈等小饰品。

2.教学资源: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10分钟)1.教师拿出一些小饰品,比如手链、发圈、耳环等,并询问学生它们有什么数字特征。

2.教师挑选一些数字特征比较明显的小饰品,在黑板上写出它们的数字特征,让学生来猜测这些数字代表什么。

3.教师解释这些数字代表的含义,并让学生互相猜测身上有没有相应的数字特征。

2. 玩转身体进行数学运算(30分钟)1.教师利用PPT或教学视频,向学生演示如何利用身体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学生分小组,利用身体进行加减法运算,并在黑板上展示结果。

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利用身体进行运算。

3. 数字的大小和顺序(3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0~20之间所有数字,并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和顺序用手势表示出来。

2.学生分小组进行数字排序比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加减分。

4. 数学公式的运用(3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让学生用身体进行运算并展示结果。

2.学生利用数字特征的饰品来代表数字,并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相应的计算和展示。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利用身体进行数学运算和找到数学“秘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字排序比赛和数学公式的运用。

对于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内容是《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我们将一起探索和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知识,例如身高、体重、年龄等,并学习如何用数学方式来描述这些特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观察和描述自己身体上的数学特征;2. 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记录和比较身体特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自己身体上的数学特征,并学会用数学方式记录和比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表达身体特征的数学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铅笔、彩色笔学具:学生自带身高、体重、年龄等个人信息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围成一圈,观察和描述彼此的身材、身高、体重等特征。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些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数据,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方式记录和比较。

3. 随堂练习: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测量和记录身高、体重、年龄等数据,并进行比较。

4. 课堂分享: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和比较方法。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用数学方式记录和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特征,并尝试进行比较。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发现和表达身体特征的数学关系,并学会用数学方式记录和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今后的教学,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秘密,让数学变得更有趣和实用。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测量和比较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发现更多的数学秘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围成一圈,互相观察和描述彼此的身材、身高、体重等特征。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这一章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例如手指的数量、眼睛的颜色等;二是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发现同伴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例如身高的差异、鞋码的不同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对身体上的事物比较熟悉,因此对于这一章节的内容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观察和发现。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发现同伴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发现同伴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交流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发现和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身体数学小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观察发现: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并引导学生进行记录和分享。

3.交流发现: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发现同伴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 5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 5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 5一. 教材分析《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和宽度,以及通过身体部位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满好奇,愿意参与数学活动。

但部分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对长度、宽度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理解数学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和宽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通过对身体部位长度的测量和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身体部位的长度和宽度,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宽度的概念,以及如何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身体部位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让学生实际测量身体部位的长度和宽度。

3.准备加减法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身体部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身体上有哪些部位吗?它们的长度和宽度一样吗?”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测量身体部位长度和宽度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身体上的部位,并记录结果。

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测量中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尺测


如果你每步长约65厘米, 上学时,数一数走了多少步, 估计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想一想身体上还有哪些“尺子”?
选 择 适 合的测 量

具。
cãnɡ kâ dǜ xiàn kāi shǐ câ liánɡ
从0刻 度
线
开 始

量。
zī shì zhânɡ quâ
姿势 正
确。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哪些 有趣的 “秘密”?
1.小朋友拳头一周的长跟脚长大约相等。
2.一庹长跟身高差不多。
一个人的身高相当于7个脚长。
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学习目标
tàn jiū rãn shēn shànɡ de chánɡ dù
1. 探 究 人 身 2. 进 一 步

的 长

度。 量 的 方 法。
jìn yī bù shú xi chánɡ dù câ liánɡ dē fānɡ fǎ
熟 悉
度 测
脚 长
拳头长
tuǒ
一庹长
tuǒ
一庹长 一庹长
拳头长
脚 长 身 高
和同伴互相量一量
生1
头长
生2
生3
生4
一拃长
一步长 脖子一周的长度 30cm 60cm 120cm 120cm
小提示
xuán zã shì hã de câ liánɡ ɡōnɡ j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