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PPT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我的第一本书3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我的第一本书3
•仿写练习: •成功对于天才是里程碑, •对于能干的人是一次奖励, •对于弱者是一个海市蜃楼。
拓展训练[可选]:
1、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 体会,互相交流。
2、说说你对文中父亲、我、乔元贞、 “弄不成”、二黄毛的看法。
3、“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 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 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对 一段话。
• 4.这是一本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的书。
这本没有封面,没有头尾,只有 下半部分的书,但作者却说这一本书 “值得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的”,为 什么?
温馨提示:抓原文关键句
理情节人物情
我的第一本书,因为书中:
• 承载一段感人的故事;
• 镶嵌着父亲的深情;
• 凝聚了同学的友情;
• 蕴含着童年的追忆;
温馨提示:抓住首尾两段的关键句理 解主题。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 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 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 生命乐趣。
从这本书中,我读出了________
•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 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 • 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
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 淘气,能和小伙伴、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 自然中间,有人间真情,就是快乐的,而且 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 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父 亲 敬爱之情
行动
性格
关心“我”的学习 温和
知道原委,没有批评 善良
指责,只是深深地叹 理解孩子
• 着生活的苦难
这是一本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的书!
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 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 授课课件

我的第一本书   授课课件

文中反映出怎样的生活学习环境?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 感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 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 联系下文看,“生命最 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 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 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第一本书

父子之情

同学相邻之情

人与狗的情趣
甜:父亲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人与狗之 间的默契、情趣)。 酸:艰辛的生活,贫穷的生活环境,学习的艰难,人生际遇的差别.
牛汉一生坎坷,“经历过战争、流亡、饥饿, 以及几次的被囚禁,从事过种地、拉平板车、 杀猪、宰牛等繁重的劳动”,的确称得上是一 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 ”,他的诗就是这种生 命痛感的真实记录。如果说他的早期诗作在 传达这种痛感时还显得过于激烈和外露的话, 那么经过炼狱般生活磨难后的诗风则变得深 沉和凝重了。
书,能保持我 们的童心;书能 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我的
牛汉,生于1923年10月, 山西省人。抗日战争期 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 大学。1940年发表作品, 主要写诗,近十年写作 散文。已出版诗集十余 本,散文集七本,诗话 集两本。此外还参与主 编中国现当代诗选数部, 台湾编印了《牛汉散文 精选》。从事文学编辑 工作半个多世纪,曾主 编《新文学史料》二十 年,现为中国作协全国 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 会副会长。
写于 70 年代初的那组动植物诗,如《悼念一棵枫 树》、《麂子,不要朝这里奔跑》、《华南虎》 等,作品中虽有难以抑制的不平、悲愤与沉痛, 但诗人不再以宣泄的方式一吐为快,而是将源于 生命的沉痛和至死不移的人格追求,寓于有相似 遭遇的动物和植物身上,以一种象征性形象或意 境来表现。这种借意象抒情言志的诗风一直延续 到80年代,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诗则在沉 痛的人生感慨上平添了一种寻求生命归宿的苍凉 与悲壮。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 课件 (共16张PPT)

书籍名言警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赵恒 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终生的伴侣,最 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磨蹭

掺和
lèng jǐ
枉 脊背
翻来覆去
驮(tuó )
酷似

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那 么作者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书? 2、围绕“我的第一本书”文章主要写了 哪些人和事?
2、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的性格特征? 父亲: 我: 弄不成: 乔元贞: 二黄毛: 温和、善良、乐于助人 善良、勤奋、调皮 忠厚、没本事 聪明好学 勇敢、带点傻气
我的
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 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 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 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 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 “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创作了 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 树》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 (1951)、《爱与歌》(1954)、 《温泉》(1984)、《海上蝴蝶》 (1985)、《沉默的悬崖》(1986)、 《牛汉诗选》(1998)。 及自选集 《蚯蚓和羽毛》等。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第一本书”回忆了父亲对“我” 的爱以及朋友间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 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我们应好好珍惜现在 的生活。 “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 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 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 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 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

3《我的第一本书》

3《我的第一本书》

(1-2)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3-9)第一本书的来历。 第一本书的来历。 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14)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 14)呼应开头, 记之情(不能忘本)。 的珍视铭 记之情(不能忘本)。
下列红色字体你会读吗: 下列红色字体你会读吗:
幽默( yōu )凄惨( qī )奥秘( ào ) chān)磨蹭( mó ) 马鬃(zōng 掺和( ) wǎng 翻来覆去( fù ) 枉( )翻来覆 ) 脊背( jǐ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 凄凉悲愤. 凄惨: 凄凉悲愤. 奥秘: 奥妙神秘. 奥秘: 奥妙神秘. 一次又一次; 重复. 一次又一次;多次 重复. 翻来覆去: 翻来覆去: 温厚:温和宽厚. 温厚:温和宽厚. 掺和: 掺杂混合在一起。 掺和: 掺杂混合在一起。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知书识礼: 知书识礼: 酷似: 极其像。 酷似: 极其像。
……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般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滴血的趾爪!
——《华南虎》 《华南虎》
牛汉,原名史成汉, 蒙古族,当代诗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 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 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 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 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 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 是不幸,还是喜悦, 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 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 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 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 是人生的本色吗? 是人生的本色吗?

我的第一本书_牛汉1

我的第一本书_牛汉1

诗人来访 引出话第一本书” 仅仅指那半本课本 吗?你还可以作怎 样的理解?
父 亲 的 深 情
同 学 的 友 情
童 年 的 乐 趣
生 活 的 苦 难
第一本书
小结: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 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 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 学的乐趣,这之中更包含了作者对 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正是这样这 一本小学课本才让人难忘,同时也 深深打动了读者。
“我的第一本书”的情节发 展父亲回家,要“我”背书,发 起因:
现课本只有半本。 经过: 父亲问明原因,装订课本成两 本书。 结果: 送书转学,到崔家庄念书。
补叙: 念书给“我”带来的快乐。 交待与“书”有关的几个 插叙:
人的命运。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分叙五种。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 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 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 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 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 来的内容。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 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 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牛汉,现当代著 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他一生坎坷,经历过 战争、流亡、饥饿以 及几次被囚禁,从事 过种地、拉平板车、 杀猪、宰牛等繁重的 工作。
牛汉先生认为他的诗一直是和历 史和时代血肉相连的,和他所受的痛 苦不可分离。是的,他的诗最能充分 发挥他的生命潜在力,最能表达他对 人生对时代的感受。他的每一首诗都 同他经历的一切坎坷、屈辱无法剥离。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认为的,他是历史 的伤疤,活着的伤疤。

《我的第一本书的课件》ppt课件

《我的第一本书的课件》ppt课件
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牛汉,原名史承汉,诗 人、作家。生于1923年10 月,山西省人。抗日战争 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 大学。1940年发表作品, 主要写诗,近十年写作散 文。已出版诗集十余本, 散文集七本,诗话集两本。 此外还参与主编中国现当代诗选数部, 台湾编印了《牛汉散文精选》。从事文 学编辑工作半个多世纪,曾主编《新文 学史料》二十年 ,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 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 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 爱、感激的复杂感情追忆“第一本书” 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 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 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 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 趣和温情。
1、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
什么?难道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吗? 2、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
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 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 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 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 作这样的交代?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的 对比,你懂得什么道理?
幽默(yōu mò):有趣或可笑而 意义深长. 凄惨(qī cǎn):凄凉悲惨. 奥秘(ào mì ):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fān fù):一次又 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wēn hòu):温和宽厚.
• 说说文章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1-2)从一位诗人来访, 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知识改变命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相邻之情 人与狗的情趣

父子之情


甜:父亲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人与狗之间的默契、情趣); 生活的苦难。 酸:艰辛的生活,贫穷的生活环境,学习的艰难,人生际遇的差别.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共17张PPT) (1)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共17张PPT) (1)

自主提升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 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 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 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 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 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 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 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这样 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 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 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 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 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 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 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 现实说法。
翻来覆去(fān f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wēn hòu):温和宽厚。
自主学习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包括哪两层含 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 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 生的第一课,蕴含着艰辛,人间温情, 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自主学习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 “第一本书”的?
4.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 的比喻句。 例句: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友情像明灯 照彻了我的灵魂。 ; 。
友情像壁炉温暖了我的心灵;友情像微风轻拂了 我的脸庞。
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 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 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 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达标自测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我的童年没有yōu mò( 幽默 ),只有从荒寒的 大自然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 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qī cǎn(凄惨)的课 本生气。 (3)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 册,愣了半天,fān lái fù qù( 翻来覆去 )地看。 (4)他觉出其中有什么ào mì (奥秘 ),逼我立的经历。 2、凄惨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

《我的第一本书》PPT课件

《我的第一本书》PPT课件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 相应的句子,自主完成课后第二 题.
(5分钟后汇报成果)
h
3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 (1)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 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 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特意补叙 了他一生的“出息”,作者为何要 这样交代?
▪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合作探究,8分钟)
h
4
人生感悟:
当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 人生甘苦而回首往事的时候,你 会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那苦 难的生活,就是一笔让你终身受 益的精神财富。
h
5
学习目标
▪ 1.识记并理解生字词;整体感知文 意,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品评语句。
▪ 2.把握标题含义,领悟文章主题。
h
1
自学指导(一)
1.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自主完成 以下问题:
(1)复述课文(把握要领) (2)“我的第一本书” 仅仅指那半
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6分钟后看谁说得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当堂训练
我的
一、体会情感
这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蕴含了丰富 的情感,那它包含了哪些情感呢?
1、父子之情:关心我学习,同情同学家庭
(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友情、乐于助人)
2、பைடு நூலகம்学朋友之情
(乡间村邻友好淳朴情义)
3、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第一本书仅指那半本书吗,还包含什么内容?
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蕴含了生活的艰辛、 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上学的乐趣。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追忆第一本书的呢
沉重、敬重、珍爱,百感交集, 书映衬了那个时代的不幸的命运
二、讨论

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后来元贞有出 息了吗?问什么呢?
三、体验感悟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所大学,许多人正是在 逆境中奋发,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你怎 样看待人生中的苦难?
四、品味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