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_课件
我的第一本书 授课课件

文中反映出怎样的生活学习环境?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 感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 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 联系下文看,“生命最 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 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 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第一本书
父子之情
同学相邻之情
人与狗的情趣
甜:父亲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人与狗之 间的默契、情趣)。 酸:艰辛的生活,贫穷的生活环境,学习的艰难,人生际遇的差别.
牛汉一生坎坷,“经历过战争、流亡、饥饿, 以及几次的被囚禁,从事过种地、拉平板车、 杀猪、宰牛等繁重的劳动”,的确称得上是一 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 ”,他的诗就是这种生 命痛感的真实记录。如果说他的早期诗作在 传达这种痛感时还显得过于激烈和外露的话, 那么经过炼狱般生活磨难后的诗风则变得深 沉和凝重了。
书,能保持我 们的童心;书能 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我的
牛汉,生于1923年10月, 山西省人。抗日战争期 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 大学。1940年发表作品, 主要写诗,近十年写作 散文。已出版诗集十余 本,散文集七本,诗话 集两本。此外还参与主 编中国现当代诗选数部, 台湾编印了《牛汉散文 精选》。从事文学编辑 工作半个多世纪,曾主 编《新文学史料》二十 年,现为中国作协全国 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 会副会长。
写于 70 年代初的那组动植物诗,如《悼念一棵枫 树》、《麂子,不要朝这里奔跑》、《华南虎》 等,作品中虽有难以抑制的不平、悲愤与沉痛, 但诗人不再以宣泄的方式一吐为快,而是将源于 生命的沉痛和至死不移的人格追求,寓于有相似 遭遇的动物和植物身上,以一种象征性形象或意 境来表现。这种借意象抒情言志的诗风一直延续 到80年代,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诗则在沉 痛的人生感慨上平添了一种寻求生命归宿的苍凉 与悲壮。
牛汉《我的第一本书》优质PPT课件

8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 中读出了生活的 “苦” 与“乐”,试找出“书”中的苦与乐。
苦:生活的贫困,学习条件的恶劣,小伙 伴的辍学
乐:祖母的幽默,父亲的仁慈,老师的宽 厚,大狗、小狗的陪伴,对大自然的感应。
9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 “第一本书”的?
《彩色的生活》《祖国》 《爱与歌》《温泉》 《海上蝴蝶》及《牛汉 诗选》等。
作者简介
3
写作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 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 事情。
❖牛汉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 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 活乐趣。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 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
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
和上学的乐趣。
11
4、你觉得“父亲”是位怎样的父亲? “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父亲:温和、善良、慈爱、有同情心,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 子负责,同时也是乐于助人、知书 识礼的旧社会小知识分子。
“我”:懂事、爱学习、乐于助人的 孩子。
沉重的,敬重、珍爱的感情等复杂 情感,因为书本里深藏着苦难的生 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 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 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 一点乐趣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课件(共15张PPT)

信息
请你来推荐
推荐理由
请你来推荐 推荐理由
新奇的内容 优美的语言 曲折的情节 鲜明的个性 深刻的思想
请你来推荐
推荐理由
新知识 新收获
……
请你来推荐
销售情况
他人评价
有这样一本书,它已翻译成 54种语言出版,全球销售超过三亿 册,曾获得或挪威、德国、西班牙 等国图书大奖,这本风靡全世界的 哲学启蒙书,唤醒了我对生命的赞 叹,对人生意义的关怀与好奇。它 就是——《苏菲的世界》。相信,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也会有和我一 样的感受。
请你来推荐
书名《
》
课堂练写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推荐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注意分段写。 •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小说,可以结 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你的理由; 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科普读物,可以说说你获取到哪些有 趣的知识或独特的想法。另外,你还可以转述或摘录书中 的精彩片段,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推荐一本书
请你来推荐
一年一度的校际好书分享 活动又要开始了。为了让手拉 手学校的孩子,都能喜欢我们 分享的书,学校希望这次由同 学们进行推荐。
请你来推荐
请你来推荐
请你来推荐
基 本 信 息
作者
书名
介绍 一本书
出版社
.价格
……
请你来推荐
基 本 信 息
项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绿山墙的安妮》曾赋予青年时代的希拉里·克林 顿以勇气,点亮了J.K.罗琳的创作灵感。安妮的纯真 打破了国际和年龄的界限,感动了全世界。
——《时代周刊》 当我第一次翻到这本书的封底,看到美国著名 的《时代周刊》这样评价这本书,我心里就产生了 强烈的好奇:连《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 都因为这本书而产生了创作灵感,这究竟是一本怎 样的书呢?好奇,让我买下了这本书。从此,我便 和这本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语文:1.3《我的第一本书》课件4(人教版八年级下)

;
/ 软文发布
Hale Waihona Puke mqw20jnp几天也有人打听‘滩头村’了。俺一听,忽然想到是不是你们三个还活着呢,就问他可是两男一女,但他说是三兄弟回稷山送故人去了。 你们怎么?”尚武笑着说:“爹,这还不容易嘛,姐姐女扮男装呗!”耿直说:“正是这样,俺姐从出了武昌镇不远就一直是女扮男装 的,出了稷山县城才又换回女装来!”耿老爹说:“真有你们的!”耿直说:“还有你们不知道的哩!咱们回来的那天,俺们快走到五 道庙的时候,想着九年半之前爹带着俺们南下创业,而今儿个俺们回来了,但爹再也回不来了,俺们没法儿回来见娘和妹妹,心里非常 难过!俺姐突然叫哥哥停车,可俺和哥哥怎么也没有想到,俺姐竟然冲到五道庙前,手指五道爷大声责骂:‘五道爷啊,俺们走之前是 给你烧香磕头许愿了的啊,可你为什么不保佑俺们啊!俺们的爹呢?你,你还俺爹爹!’”耿老爹听了又是一怔,说:“还有这事儿!” 耿直说:“可不是耶,当时俺和哥哥只顾哭着给姐姐掐人中了,但现在回想起来,俺姐还真有那么一点儿英雄气概呢!”耿老爹吃惊地 说:“怎么,你姐还哭昏过去了?唉,都是爹造孽哇!可你姐姐,她也有点儿太刚烈了啊,怎么可以这样呢。要不那天你们去收拾车之 前,她还在五道庙前跪下磕头说什么‘恕罪,恕罪’的话。这个倔强的闺女哇!”耿直笑着说:“姐姐当时说得是‘五道爷啊,耿英一 时想念爹爹心切,口出狂言,多有得罪,恕罪!恕罪!’”爷儿几个都笑出声来。耿老爹说:“等咱们把几件大事办成之后,一定专门 去叩谢五道爷的保佑之恩!”耿直说:“俺哥当时也是这样说的!”次日一早起来,郭氏就吩咐耿兰去东耳房烧炕,顺便烧一大锅热水。 自己和耿英则在堂屋里准备一家人的早饭。早饭后,郭氏对耿老爹说:“你和娃娃们出去转悠哇,俺就不去了。兰儿在东耳房那边烧了 热水,俺把你们换下来的衣服都洗一洗哇!”耿兰说:“娘,俺也不去了,和你一起洗哇!”郭氏说:“不用,娘一个人洗就行了,你 跟着爹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儿去哇!”耿正说:“那俺这就去挑满两边的水缸再放上两桶水,把水盆儿里也放一些!”耿老爹对郭氏说: “那俺这就给你拉两根晾晒衣服的挂绳哇!”于是去东房里找出来两根干净的长麻绳,耿英帮着拴在东、西两房靠北边的立柱挂环上。 郭氏说:“俺洗了一些香梨装在那个绿挎包里了,你们带上哇。跑累了的时候吃一吃。春上天儿干燥,多吃点儿梨子好啊!”耿英说: “噢,俺会记得带上的!”耿直说:“爹,俺想先去小树林那儿走一走,老梦见呢!”耿老爹说:“行,那咱们今儿个前晌就去小树 林!”看这父子们就要出门了,郭氏吩咐耿直:“小直子,你可别疯跑啊!”耿老爹笑了,说:“他娘啊,听你这话,还当他是七、八 岁的小娃娃哩!”郭氏自己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PPT课件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 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 一本书.(本句表现了作者哪 些情感?)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 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 年的诗了。(“枉”什么意 思?如何理解这句话?)
人不能忘本。
(“本”是指什么?作者 为什么这样说?)
写作探究
1、文章第2段写了什么? 在文中有何作用? 2、文章第13段写了什么? 在文中有何作用?
读一读,写一写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鬃 驮 掺和 脊背 枉读 磨磨蹭蹭 欣慰
课文理解
1、作者为什么对“我的第 一本书”永志不忘?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 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它有何含义?
语言品味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 寒的大自然感受到一点生命的 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为什么 童年没“幽默”?“生命最初 的快乐和梦幻”指什么?)
体验反思
学习本文,你对作者最 大的感触是什么?受到 什么启示?
推荐阅读
阅读《随鸟走天涯》中 有关“大书小书”中文 章,体会作者情感及写 作方法!
❖1、作者追忆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 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 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 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 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 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命运,以及在 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 趣和温情.
❖2、因为这第一本书,不仅仅是 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 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 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 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小结
❖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 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 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 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自提请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1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我的第一本书》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都是名人的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他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了解社会人生。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__似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每一个片段都耐人咀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篇__更容易引起共鸣;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可能觉得离自己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可以通过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展开想象,去感悟那个时代的生活境况。
总之,在教学中,要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使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进而思考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2.能力目标: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2. 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采用合作探讨的方法,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学习方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我的第一本书》(10)

一、积累与运用1、生字词(仿照示例抄写两遍)幽默yōu凄惨qī奥秘ào翻来覆去fù泪水盈眶yíng塾师shú酷似kù马鬃zōng 哄堂大笑hōng 磨磨蹭蹭cèng2、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1)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2)我说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3、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式且话题统一。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本书的家,。
4、.“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
①②课内文段阅读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
”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
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
海报风简约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课件ppt范本

《父与子》: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埃·奥·卜劳恩( E.O·Plauen, 1903—1944),原名埃里西·西塞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的连环漫画大 师。)的著名漫画作品。
大革命: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的国民革命运动。 《语丝》:现代著名文学周刊。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 《北新》:现代综合性刊物。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发行,1926年8月创刊, 初为周刊,后改为半月刊。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 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 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 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
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 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 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 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还能有多大"出息"?
居然:出乎意料,竟然。 忠厚:忠实厚道。 知书识礼:有知识,有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枉:白白的。 奥秘:奥秘指深奥与神秘。
文章开头很有特点,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 “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 生中的分量。
在第1段里作者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 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句话很有诗意,但又似乎有点儿玄 妙,这与“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关系呢?下文便围绕“我的第一本书” 展开叙述并回答这一耐人寻味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本书中蕴含了太多的情感, 如果让你来品味,你能从中品出什么滋味?
甜: 同学、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父子之间亲密的关系 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酸: 艰辛的生活,贫穷的生活环境 学习的艰难 人生际遇的差别
3
研读文章,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到 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 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 “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 父亲? •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 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 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 去赞美”?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敬重、珍爱;复杂、百感交集:父亲的宽厚善良、纯真的友谊、 孩提时代的快乐……
课内语段阅读:第四段
1、“我”以为父亲会揍我,可是父亲并没揍我,你 能说说为什么吗? 因为父亲有同情心,很善良。 2、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同学、朋友之情可以通过哪 两个细节体现出来?
我因元贞家买不起书,把我的书一分两半,一人 一半;父亲了解元贞家的苦楚,深深叹着气。 3、父亲为什么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认为元贞家那么贫困,元贞还坚持学习, 他有顽强的毅力。
我的第一本书
生命中 最初的 快乐与 梦幻 同学情 父子情 童年乐趣
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通 过什么能够看出来?设想父亲夜晚为 “我”修补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 把它扩写成一段完整的文字,要写出父 亲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 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大器的, 可是他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 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 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他一辈子只能 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我并不比乔元贞聪明,而“我”后来到条 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 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感知故事
• 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 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 父亲:问书考书灯下补书携子读书 • 我: 裁书要书真诚送书带狗背书
品味情感
• 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哪些情感,作者最想突 出的情感是什么?
思考:文章写了几个人?他们的性格特征?
温和、善良、乐于助人 父亲: 我: 善良、勤奋、调皮 弄不成: 忠厚、没本事 乔元贞: 聪明好学 二黄毛: 勇敢、带点傻气
……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般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华南虎》
牛汉
我的
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 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 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 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 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 “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创作了 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 树》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 (1951)、《爱与歌》(1954)、 《温泉》(1984)、《海上蝴蝶》 (1985)、《沉默的悬崖》(1986)、 《牛汉诗选》(1998)。 及自选集 《蚯蚓和羽毛》等。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 “双关”的修辞。“本” 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 是指课本,即“我” 不能忘本。
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
什么?难道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吗? 2、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
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 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 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 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 作这样的交代?
• 七月诗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 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 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 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
•
湖边山丘上 那棵最高大的枫树 被伐倒了…… 在秋天的一个早晨 几个村庄 和这一片山野 都听到了,感觉到了 枫树倒下的声响 家家的门窗和屋瓦 每棵树,每根草 每一朵野花 树上的鸟,花上的蜂 湖边停泊的小船 都颤颤地哆嗦起来……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 “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 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 贫困而深表同情。“我”的父亲是一 位知书识礼,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
的第一本国语课本; 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 枉,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 最初的、最有价值的 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 奠基性的东西。作者 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意义, 所指的主要是后者。 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 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这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也是他成长的第一站,是他 人生的起点与知识的源泉。作者一生的品格由此奠基,他从此 学会了同情弱者,感悟人生。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的 对比,你懂得什么道理?
“知识改变命运”
1、对题目“我的第一本书”所包含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指我拥有的那半本国语课本。 B、我出版的第一部诗集。
C、指我上的人生第一课,里面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 D、与书有关的童年生活、同学友谊,是作者生命最初的快乐与 梦幻。 2、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 到哪些感情? 父亲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人与狗之 间的默契、情趣);生活的苦难。
本文的线索: 第一本书
父亲 亲 情 第 一 本 书 乔元贞 友情 我 师生之情
我
弄不成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它有何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 “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 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爱的感情追 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百感交集,因为那 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 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 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幽默(yōu mò):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ī cǎn): 凄凉悲惨。 奥秘(ào mì ): 奥妙神秘。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翻来覆去(fān fù): 温厚(wēn hòu): 温和宽厚。
掺和(chān huo):掺杂混合在一起。
马鬃(zōng)磨磨蹭蹭(mómócengceng)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 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因为童年生活 是窘迫的,是艰苦而沉重的,哪有幽默可言?然 而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使他们 一和小动物在一起、一回到大自然中、一玩起来, 就会充满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这就是生 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想。
•
哦,湖边的白鹤 哦,远方来的老鹰 还朝着枫树这里飞翔呢 枫树 被解成宽阔的木板 一圈圈年轮 涌出了 一圈圈的凝固的泪珠 泪珠 也发着芬芳 不是泪珠吧 它是枫树的生命还没有死亡的血球 村边的山丘 缩小了许多 仿佛低下了头颅 伐倒了一棵枫树 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诗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情境、 意象。我是老一代人,更偏重古典与现 代沟通,强调诗的生命体验,强调生命 的血肉感,没有真实的人生就没有我的 诗。我这个人以及我经历的一切坎坷、 屈辱都无法和诗剥离。我是历史的伤疤, 活着的伤疤,我的肉体与心灵里里外外 都是伤疤,每一首诗都是伤疤在诉说。 读者如果能从我的诗中感受到历史的疼 痛,我就知足了。
•
是由于悲哀吗? 这一天 整个村庄 和这一片山野上 飘着浓郁的清香 这清香 落到人的心灵上 比秋雨还要阴冷 想不到 一棵枫树 表皮灰暗而粗犷 散发着苦涩的气息 但它的生命内部 却贮蓄了这么多的芬芳 芬芳 使人悲伤 枫树直挺挺的 躺在草丛和荆棘上 那么庞大,那么青翠 看上去比它站立的时候 要雄伟和美丽 伐倒三天之后 枝叶还在微风中簌簌地摇动 叶片上还挂着明亮的露水 仿佛亿万只含泪的眼睛 向大自然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