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

合集下载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8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8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8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理解字里行间的深意。

(2)合作探究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过去苦难的生活下,“我”读书的困难。

(2)人不能忘本,要珍惜今天读书的好条件。

二、教学重点感悟“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导入:从自己的书籍导入,联系到课文的主体内容。

点到核心词语:第一把握课文的主要结构。

把握课文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请一学生快速的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人物:我、乔元贞、“弄不成”、我的父亲环境:20~30年代、动荡;贫困落后的乡村情节:分书——深厚的同学情谊补书——对孩子的理解送书——真挚的同学情谊主题: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通过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作者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

1、这篇文章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人物:(父亲)父亲: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乐于负责,同时也乐与助人。

(可以和《羚羊木雕》一文中的父母相对照。

)父亲为什么要修书:(1)对孩子之间情谊的支持。

(2)与乔元贞父亲乔海的友情。

2、我:同学间真挚的情谊。

3、乔元贞是一个很聪明出息的孩子,为什么中途要辍学。

贫困。

4、有人说文章的结尾交代乔元贞的处境是一个败笔,你是怎样看的?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

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诗人蔡其矫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六十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梦。

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

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

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认字,认画。

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

”那些本头大的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花花绿绿的窗花。

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

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得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

”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难不住我,我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他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我垂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我的第一本书作文我的第一本书作文(精选4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通用15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通用15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我的第一本书作文(通用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第一本书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1记得,那是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小时候,我在朋友家玩,无意间看到一本名叫《西游记》的一本书,我的好奇心就在那一瞬间跳了出来,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书,看了起来,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回到家后,我和妈妈说我想要这本书,妈妈看到我喜欢看书,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帮我买来了这本书,买来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一页,二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

故事讲的是一只猴子。

他是从一颗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家称他为石猴,他出身后,误打误撞的当上了花果山大王。

他任性、顽皮,满是乐观精神。

他向菩提老祖学习法术,刚开始,他只是一个谁都瞧不起的小猴子,自从他学了九九八十一大变化,胆子也变大了,抢了龙宫的宝物--定海神针不说,竟还闹起了天宫,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受菩萨教悔,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经他保护下,唐僧取得真经。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成绩,只要努力向前,什么问题都拦不住你。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2我的第一本书,现在已找不到它了不很起眼,但它却曾真正地、一点都不掺假的存在过,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它的时候感觉有些累,时间久远我几乎将它忘记了。

极力想起来的一丝丝线索、一幅幅画面也如同被细沙铺了一层一样,不很清晰,隐隐记着上面画着猫、狗、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剩下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给躺在床上的我读里面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坐在床头边,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读着,我也是使劲地睁着眼睛,生怕睡着了,错过了哪个精彩环节。

那时,年幼的我对母亲读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却由衷地对书感到好奇,特别想知道这薄薄的书中怎么会藏着那么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淘气可爱的小朋友和那些顽皮机灵的小动物们。

《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读完《我的第一本书》,心里头就像被塞进了一团棉花,软软的,又带着点酸涩。

书里那些关于书的故事,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那是一本皱巴巴、封面都快掉了的《安徒生童话》。

记得那时候,我大概也就七八岁,每天放学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趴在奶奶家的那张旧木桌上,眼巴巴地盼着爷爷从外面干活回来。

爷爷是个憨厚的庄稼人,皮肤晒得黝黑,手掌也布满了老茧。

但每次看到他从兜里掏出那本小小的童话书,我就觉得他像是个带着宝藏归来的英雄。

那本书啊,真的是饱经风霜。

封面的颜色都掉得差不多了,书页也卷了边,可我宝贝得不行。

每天晚上,我都会早早地钻进被窝,把书压在枕头底下,就怕被别人拿走。

等大人们都睡下了,我再偷偷把它拿出来,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那一点点月光,如饥似渴地读着。

有一次,我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读着读着,眼泪就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我仿佛看到那个小女孩就站在我面前,哆哆嗦嗦地划着火柴,脸上满是对温暖和幸福的渴望。

我一边抹眼泪,一边在心里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不会在大年夜里还在街上卖火柴。

还有《丑小鸭》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不管自己现在怎么样,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那段时间,我走路都昂首挺胸的,觉得自己就是那只还没变成天鹅的丑小鸭,总有一天会让大家刮目相看。

读《拇指姑娘》的时候,我老是忍不住幻想,要是我也能变得那么小,去经历那些奇妙的冒险该多好。

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跟着拇指姑娘一起,在荷叶上划船,和小鱼小虾玩耍。

那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我童年的夜晚。

虽然那本书现在已经不知道被我丢到哪里去了,但它带给我的那些感动、那些幻想、那些温暖,却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

现在想想,那本破旧的《安徒生童话》,不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盏明灯吗?它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爱与善良的种子,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怀揣着对美好的向往。

八年级语文下《我的第一本书》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我的第一本书》赏析

《我的第一本书》赏析《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讲述了作者与第一本“二部识字课”的深厚情感。

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首先,文章通过追忆童年时代的“第一本书”,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感慨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第一本书的不解之缘,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人性的洞察。

他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展现了苦难生活中的人性光辉。

其次,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牛汉的文字如同他的诗歌一样,充满了力量和情感。

他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第一本书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他对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透露出作者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文章还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第一本书的故事,展现了他在那个特殊时代的成长历程。

他通过与书的故事,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和勇气,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人性光辉。

这些具体的事例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最后,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意义深刻。

通过追忆自己的第一本书,作者不仅展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对人性的思考,同时也向读者传达了对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这种思想意义不仅对当时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回忆性散文。

它以其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意义,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够获得对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八年级语文下《我的第一本书》笔记

八年级语文下《我的第一本书》笔记

《我的第一本书》课堂笔记
一、文章概述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从自己童年的第一本书——两个版本的“二部识字课”写起,追忆自己与课本的不解之缘,并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和人文图景,表达了对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

二、重点字词
1.词语解释:
(1)温馨:(名词)暖和温柔。

(2)馨香:散布很远的芳香、香气。

2.多音字:
(1)相:xiāng(相互)xiàng(相片)
(2)铺:pū(铺开)pù(店铺)
3.形似字:
(1)促—捉(2)俯—腑(3)断—继
三、重点句子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
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
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追忆童年时代的“第一本书”,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感慨和对人
性的深刻思考。

文章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和人文图景,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令人深思。

同时,文章也体现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五、写作特点
1.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2.追忆童年生活,情感表达细腻。

3.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8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8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我的第一本书作文(8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第一本书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1从幼儿成长到少年,十几年的时间里我看过不少的书。

现在让我回想看过的第一本书,还真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大概是画报之类的小人书吧。

可要是说起我记事以来的第一部书—第一本给予我快乐和梦幻的书,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它的名字—倒不是什么古典名著,而是一本幼稚又普通的图画书--《睡美人》。

这本书是爸爸买给我的。

他常年在外的工作,不常回家。

有一年过年时,他买来了这本书当作新年礼物送给我,刚买回书的那几个夜晚,向所有慈爱的父亲一样,爸爸和我并肩躺在床上,一起欣赏一个公主的美好故事。

爸爸用低沉宽厚的嗓音讲述着睡美人的故事,时而提高时而悄然的声音让我深陷其中,也让我动用了我所有的想象力为这个故事添加色彩。

从此,我就深深喜欢上了这本书,也喜欢上了童话。

上小学后,我遇见了她—一个和我一样喜欢童话的女孩。

我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分享我们的童话故事,要一起为童话里的故事添加传奇色彩,也一起编织着属于我们的童话幻想。

她说她向往《海的女儿》中那变幻莫测的广阔海举,想要在长大以后去那里。

说话时他的眼睛亮亮的,在明亮的阳光中散发着期冀的光芒。

我想了想,说我喜欢《睡美人》中悠远神秘的茂密森林,以后要去那里探险。

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我自己红扑扑的脸颊,还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

在布满阳光的教室里,我们拉勾定下了一个约定:以后一起去大海边看人鱼,也一起去森林找公主。

可是后来我没能遵守和她的约定,转了学校,也再联系不上她。

记得我走的那天,她追着我把我送到了火车站。

以往灵动的大眼睛里盛满了忧伤和泪水,能言善语的嘴巴紧抿着,说不出来一句话。

火车开动时我看见她冲我摇动着手中那本《海的女儿》,我明白她是想告诉我不要忘了那个约定,也不要忘了我们的童话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 论: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 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 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 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 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 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 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 孩子是能成器的。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 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 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 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4、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 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 年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 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 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 书和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了。因为你 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 本了。 “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 这里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 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 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 伴、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有人间真情, 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 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 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 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吗?还可以 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 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艰辛,人间温 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 书”的?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爱、感激的复 杂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 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 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 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教育极其落后,人们的 精神世界更是难以开化,几乎一片空白。在遥远荒僻的 小山村,大自然显得荒凉而没有生机,人们的生活贫穷 而缺乏朝气。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能找到一份精神的乐 趣,当毕生铭记。本文作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追忆“第 一本书”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 书”的,同时感情也是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藏着 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
·
品味情感:
文中哪些故事也体现了父子情深? 请仔细阅读3-8段,联系相关语句, 体会父亲哪些方面让人感动。
小结: 先是父亲“语言”上的理解, 后是父亲“行动”上的支持。
深入研读: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体会作者为什么“很难笑起来”。
深入研读:
1.童年好友乔元贞的”的理解。
探求主旨:
“人不能忘本”: 童年生活中的温情 父亲的言传身教 苦难生活的磨砺 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1、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 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为何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 专门著文纪念?
因为当中蕴涵着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 情意[父子情同学情]。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为什么写这第一本书?
• “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 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 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感知故事:
1.文章写了哪些难忘的人? 他们的性格特征是怎么样的?
2.我和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难忘的事?
默读课文
思考:文章写了哪些难忘的人?他们的性格特征?
酷( kù )似 脊( jǐ )背 幽默(mò )
掺(chān )和 泪水盈(yínɡ )眶 马鬃(zōnɡ )
幽默(yōu mò): 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ī cǎn): 凄凉悲惨。 奥秘(ào mì): 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fān fù):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wēn hòu): 温和宽厚。
父亲: 温和、善良、乐于助人
我:
善良、勤奋、调皮
弄不成: 忠厚、没本事
乔元贞: 聪明好学
二黄毛: 勇敢、带点傻气
难忘的事
父亲:问书、考书、灯下补书、携子读书 我:裁书、要书、真诚送书、带狗背书
紧扣主线“我的第一本书”
本文的线索: 第一本书
父亲 第
亲 情
一 本 书

乔元贞 我
弄不成
友情 师生之情
·
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 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 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 默”,写其童年生活艰苦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 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 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 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我的第一本书
生命中 最初的 快乐与 梦幻
同学情 父子情
童年乐趣
文章结构:
(1-2)从一位诗人来访, 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3-9)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 (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我的
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 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 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 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 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 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 强制性劳动。创作了不少诗歌作 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 《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 《爱与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