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合集下载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第一章:科学革命与近代科学的诞生1.1 哥白尼与地心说的挑战1.2 伽利略与实验科学的奠基1.3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1.4 科学方法的兴起第二章:工业革命与科技的联姻2.1 瓦特与蒸汽机的革新2.2 史蒂芬孙与铁路交通的突破2.3 电力的发现与应用2.4 内燃机的发明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第三章: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3.1 相对论的提出与证实3.2 量子理论的建立与发展3.3 原子弹与核能的利用3.4 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的研究进展第四章:生物科学与遗传学的突破4.1 细胞学说的确立4.2 达尔文的进化论4.3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4.4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第五章:信息时代与科技革新5.1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5.2 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连接5.3 与机器学习的应用5.4 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的革新第六章:化学科学的进步6.1 原子理论的建立6.2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6.3 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发展6.4 材料科学的兴起与应用第七章:地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7.1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7.2 地球环境的变迁与气候变化7.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保护7.4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第八章:现代物理学的新进展8.1 量子场论与基本粒子的探索8.2 凝聚态物理与新材料的研究8.3 光学技术与激光的应用8.4 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九章:生命科学与健康的革新9.1 分子医学与疾病机理的研究9.2 免疫学与疫苗技术的进步9.3 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9.4 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第十章:科技伦理与科学教育10.1 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探讨10.2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10.3 科学素养的提升与社会责任10.4 未来科学家与科技领导者的培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科学革命与近代科学的诞生补充说明:哥白尼的日心说挑战了当时的宗教权威,为科学思想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日心说,并建立了实验科学的方法论。

高二历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学案

高二历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学案

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学案一、读背知识点1.16世纪末17世纪初,伽利略的研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17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

3.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并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了物理学的新发展。

4.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5.量子论与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6.文艺复兴后,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观点。

7.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冲击了宗教神学的精神统治;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

8.近代对生命起源的探索,经历了由宗教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论的认识过程。

9.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10.信息时代使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二、巩固训练1.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B.相对论的提出C.进化论的提出D.经典力学的形成2.这些哲人,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影响他们的主要应该是()A.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达尔文的进化论D.伽利略的实证主义3.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大纲目标:★1、理解伽利略在经典力学方面的贡献贡献:16世纪末17世纪初,通过实验,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意义: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理解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贡献内容: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意义:①他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3、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背景: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内容: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意义:①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②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③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E=mC⒉,这一理论为核能的开发提供了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核能研究得到迅速发展。

4、识记量子论的代表人物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

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5、识记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他旨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6、简单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第一章:科学革命与近代科学的兴起1.1 哥白尼与地心说的挑战1.2 伽利略与实验科学的先驱1.3 牛顿与经典力学的建立1.4 科学方法的演进第二章:工业革命与科技的飞跃2.1 瓦特与蒸汽机的革新2.2 史蒂芬孙与铁路交通的发展2.3 莫尔斯与电信技术的初创2.4 卡尔·本茨与汽车工业的诞生第三章:现代物理学的突破3.1 伽利略与经典力学的局限3.2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的提出3.3 普朗克与量子理论的建立3.4 海森堡与不确定性原理的发现第四章:生物科学的进展4.1 林奈与生物分类学的创立4.2 达尔文与自然选择理论的提出4.3 孟德尔与遗传学的奠基4.4 沃森、克里克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第五章:信息时代与科技的融合5.1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5.2 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的推进5.3 的发展与应用5.4 生物技术与基因编辑的未来展望第六章:化学科学的进步6.1 原子理论的建立与发展6.2 分子概念的提出与化学键理论6.3 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突破6.4 材料化学与纳米技术的兴起第七章:地学与环境科学的演变7.1 板块构造论与地球科学的革命7.2 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问题7.3 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7.4 遥感技术在地学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第八章:医学科学的进步8.1 细胞理论的建立与病原学的兴起8.2 疫苗与免疫学的突破8.3 现代医学技术与器官移植8.4 精准医疗与基因治疗的未来第九章:天文学与宇宙学的探索9.1 哈勃与宇宙膨胀的发现9.2 量子引力与弦理论的探索9.3 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研究9.4 人类探索火星和太空旅行的前景第十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10.1 科学伦理与科技政策10.2 科学传播与公众理解科学10.3 科技革命与就业市场的变化10.4 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第十一章:数学科学的拓展11.1 集合论与数理逻辑的发展11.2 拓扑学与代数学的进展11.3 概率论与数学物理的融合11.4 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交叉应用第十二章:能源科技的革新12.1 核能的利用与核反应堆的发明12.2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12.3 氢能与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12.4 智能电网与电力系统的未来第十三章: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时代13.1 个人计算机与操作系统的诞生13.2 互联网的发展与Web技术的创新13.3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的应用13.4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普及第十四章:与机器学习的突破14.1 的早期发展与瓶颈14.2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兴起14.3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4.4 伦理与法律问题第十五章:科技未来的展望15.1 人类增强与生物伦理15.2 太空探索与殖民的梦想15.3 量子计算与通信的未来15.4 科技发展趋势与人类社会的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本文教案分为十五个章节,全面覆盖了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特点;(2)掌握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贡献;(3)分析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深入探讨科学发展的历程和规律;(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树立科学精神和正确的科学观;(3)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近代科学革命的起源(1)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思想;(2)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的贡献;(3)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2. 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1)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及影响;(2)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3)电磁学的发展与应用。

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的崛起(1)爱迪生的电气发明;(2)卡尔·本茨的内燃机和汽车;(3)贝尔的电话和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

4. 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突破(1)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2)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和互联网的普及;(3)生物工程和基因技术的突破。

5. 我国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1)洋务运动与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2)民国时期的科学研究;(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成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特点;(2)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贡献;(3)我国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1)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2)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成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贡献;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3.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案例;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第一章:科学革命与近代科学的兴起1.1 哥白尼与日心说1.2 伽利略与科学方法1.3 牛顿与经典力学1.4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第二章:工业革命与科技的进步2.1 瓦特与蒸汽机2.2 史蒂芬孙与火车2.3 爱迪生与电气时代2.4 卡尔·本茨与汽车第三章: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3.1 普朗克与量子理论3.2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3.3 玻尔与量子力学3.4 卢瑟福与原子结构第四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4.1 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4.2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生物科技4.3 航天技术的发展4.4 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我国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5.1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起步5.2 辛亥革命与科技教育的兴起5.3 两弹一星与国防科技5.4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创新第六章:生物科学与医学进步6.1 孟德尔与遗传学6.2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6.3 沃森、克里克与DNA双螺旋结构6.4 现代医学技术与疾病治疗第七章:环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7.1 环境问题的兴起7.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7.3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7.4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能源第八章:信息时代与数字革命8.1 计算机的发展与个人电脑普及8.2 互联网的诞生与全球连接8.3 移动通信与社交媒体8.4 大数据与的崛起第九章:科学技术的伦理与社会问题9.1 核能的利与弊9.2 克隆技术与生物伦理9.3 网络隐私与信息安全9.4 科学责任与科技治理第十章:面向未来的科学探索与挑战10.1 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10.2 人类寿命的延长与健康10.3 与机器学习的应用10.4 空间探索与火星移民计划重点解析教案《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重点解析:1. 科学革命与近代科学的兴起:了解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对近代科学的贡献,理解科学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 工业革命与科技的进步:掌握瓦特、史蒂芬孙、爱迪生等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主要成就,了解工业革命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教育学习文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复习学案

【教育学习文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复习学案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复习学案一、学法指导1.单元基本线索本单元突出了近代以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主要从三个领域介绍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物理学领域的重大进展;生物学关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物理学领域:从经典力学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呈现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一方面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②生物学领域:经历了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

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③科技革命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的面貌。

2.方法引导(1)学习本单元,一要理清一条基本线索: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要突出五个重点: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认识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差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了解互联网产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

三要形成三个观点: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逐步走向结合,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是对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互联网的产生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2)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抓线串点”,即抓住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基本线索,从物理学、生物学、蒸汽机和电力的创制、互联网的产生四个方面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二要联系物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全方位剖析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

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近代以来世界重大科学理论的进展(1)物理学的重大进展①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以及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的确定,标明外力只改变运动状态,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七单元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历程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七单元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历程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七单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历程一、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目标引导目标一:复习“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掌握伽利略的发现和科学研究方法、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创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的提出,认识物理学的发展及对近代科学发展的推动。

目标二:复习“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掌握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认识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目标三:复习“蒸汽和电的革命”,掌握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掌握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目标四:复习“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掌握互联网的产生及对知识经济出现的推动作用,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革命。

三、同步练习单项选择题近代以来,物理学获得了重大进展。

回答l~5题。

1.牛顿力学体系不包括A.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B.物理学的相对论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2.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对人类的主要理论贡献是A.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B.发现落体定律C.提出相对论 D.创立量子力学3.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哪一理论的内容A.万有引力定律 B.狭义相对论 c.惯性定律 D.广义相对论4.以下成就中属于德国科学家提出的是①落体定律②经典力学体系③相对论④量子论A.④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下列物理学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经典力学的创立②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概念的提出③广义相对论④狭义相对论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引起世界的强烈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课件www.5y第四单元单元整合一、重要概念阐释1.生物进化论是关于生物进化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第一个科学的进化理论是由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

他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说明一切动植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还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科技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2.蒸汽时代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经历了一场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技术革命。

历史上称这一发展过程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而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它不仅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掀起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起了最重大的作用,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成为时代的象征。

人们称工业革命时期为“蒸汽时代”。

3.“电气时代”19世纪的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掀起了一个科技发展的新高潮。

历史上称这一发展过程为第二次科技革命。

而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动力资源,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进入电气化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电气革命”。

从19世纪后期起,人类社会步入“电气时代”。

二、重点问题突破1.物理学重大进展的主要成就及意义科学家主要成就意义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为经典力学奠定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相对论、光速不变原理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本质属性;促进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与量子理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解释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和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普朗克量子论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2.达尔文进化论对中国的影响在近代中国,系统地介绍达尔文进化论是从严复开始的。

甲午战争后,严复深感中华民族危亡的紧迫性,认为只有向西方学习,才可挽救祖国。

为此,他陆续翻译并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著作,系统地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

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

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呼吁救亡图存,自强保种,震动了中国思想界。

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进行积极的宣传和介绍,他们著书翻译,宣传进化论,以唤醒国人推行变法,以免亡国灭种之灾。

进化论的传播,对维新变法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蒸汽机和发电机发明过程的异同相同点: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人发明;经过长时间的探求;都是对前人探求成果的总结和升华。

不同点:科技含量不同: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初步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

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则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范围不同:蒸汽机的发明在英国进行,而发电机的发明越过一国的范围,更具广泛性。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

表明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速度加快。

4.简述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法、美等国要求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近代工业产生。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受西方资本主义的诱导,中国的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起步。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随着资本集中和“过剩资本”的出现,推动了殖民者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运动此起彼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以及国内一系列政治、经济的“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5.互联网带来的影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

积极影响①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变化。

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不仅使传统学校教育更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消极影响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②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领域,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③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往往使部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易于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成就,属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是①落体定律②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这两个概念③用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星体④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②是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所以排除带有①②的选项。

2.XX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列入“矮行星”。

冥王星的发现是根据A.哥白尼的“日心说”B.牛顿的力学理论c.法拉第的学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B解析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的理论依据都是牛顿的力学理论。

3.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提出了迫切要求B.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c.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D.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的协同一致、通力合作答案A解析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最初、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从经济角度去分析。

4.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他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从材料“提出了相对论”可推断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但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

故选D项。

5.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此语意指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答案B解析大家不能理解爱因斯坦是因为不能明白和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极其抽象,与人们的常识相矛盾,所以人们不能理解。

6.对量子论的诞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普朗克B.牛顿c.爱因斯坦D.法拉第答案A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对量子论诞生做出重大贡献,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的提出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

7.下列物理学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经典力学的创立②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概念的提出③广义相对论④狭义相对论⑤量子论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①②⑤④③D.②①⑤④③答案D解析经典力学创立的标志是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概念提出是在17世纪初,广义相对论是1916年,狭义相对论为1905年,量子论为1900年。

8.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选择、变异B.人工选择、变异c.自然选择、遗传D.遗传、变异答案A解析生物进化论认为,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些被自然选择了的微小的有利变异,通过世世代代的传递,逐渐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新物种。

9.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B.指出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系统阐明了相对论的基本原理D.认为生物都是神创造的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基础知识。

经典力学体系由牛顿创立,相对论则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D项是传统的神学观点。

10.工业革命后,标志着生物学彻底脱离神学而独立的重大科学成果是A.生物进化论的创立B.细胞学说的确立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D.相对论的提出答案A解析19世纪中期,随着生物进化论的创立,生物学开始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而独立。

11.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

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上海《翻译世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进化论在我国传播的特点是A.对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B.对科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c.对宗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D.成为我国资产阶级改造旧社会的思想武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从“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进中国人已经认识到既然社会是不断进化的,那么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由落后变为进步的呢?A、B、c三项皆片面,故选D项。

12.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末,在欧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包括A.可乘蒸汽机车、内燃机车远游B.可通过电话预约亲朋好友看电影c.市场上除了植物纤维的衣物外,化学纤维的衣料出现D.可以用洗衣机、吸尘器等减轻繁重的家务劳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