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人类工业文明的起步

重农抑商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商贸沟通; •开通了海外贸易渠道; •学习当时西方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艺; •提升了手工业生产水平。
中国工业文明的起步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在公元9世纪的唐朝,火药 作炸药“开山取矿”,轻松地获 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学习当时西方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艺; 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中
哥伦布(11445-01-1560世6)发纪的中国处于明朝 1状4态92,年世哥时界伦期市布场发,雏现形新资开大本始陆出主义萌芽发展 缓慢。 麦哲伦(1480-1521)完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人类工业文明的起步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工业文明的定义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 城市化为特征,规模化
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人 类文明发展阶段。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打破常规勇于探索
欧洲工业文明的起步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 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 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工业文明启蒙因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强调以人为中心,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 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
展
工业文明启蒙因素
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 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西欧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 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 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中国工业文明的起步
得了大量的煤炭保证了蒸汽机的 辟了从欧洲好望角到印度 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
史实:(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
史实: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史实: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史实: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资产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 世纪至18 世纪中期专题综合训练(十二)(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8分)1 •王觉非的《近代英国史》指出:“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这里的“固定的方向”是指()A. 国王仍掌握国家行政权和财政权B. 议会赢得国家组阁权和立法权C. 国王议会分享行政权和立法权D. 王权日益削弱,议会权力加强解析:选Do据材料中“固定的方向”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到制约,议会权力大增,故选 0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权利法案》颁布后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统而不治,A项错误;英国首相具有组阁权,B项错误;国王和议会分享权力说法错误,C项错误。
2. 1649 年,当查理一世被处死时,数以万计的英国民众齐声痛哭;1660 年,查理二世回国时,英国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也同样受到民众的欢迎。
据此反映英国()A. 受历史传统影响大B. 民众民主意识淡薄C. 君主立宪制确立艰难D. 君主专制影响深远解析:选B o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受到传统的影响,但更多反映了民众的民主意识较弱,故A项错误;英国君主仍然受到民众欢迎,说明民众的思想仍有待解放,民主意识比较淡薄,故B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君主受民众欢迎,C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 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3. (2018 •洛阳模拟)据统计,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
第11讲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目的 3.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自强”为旗号, (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 )洋务运动前期, 方 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 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世纪70年代中期 (3)19世纪 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 世纪 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年代中期,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 年代中期 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 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4)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结果 的破产。 的破产。
中国的工业近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相比具有哪 些特点? 些特点? 中国近代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的近代化相比, 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的近代化相比,它 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 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 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 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 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 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 角色, 导权。 导权。
历史二轮总结专题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引起了思想领域的重大历史变革。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人文主义思
潮兴起,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三、政治:
1、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教会的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2、由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早期反封建的斗争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177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7宪法共和制的确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阶段特征】
14—16世纪——工业文明兴起
一、经济:
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人类开始由农业文明向
工业文明迈进。
2、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并打破了世
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全球化开始。
专题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工业文明兴起和发展(14——18世纪末)
二、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全面扩展(18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文明:
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
其主要特征为:
经济上: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
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
思想文化:思想解放、自由化、理性化、教育普及、文化多元。
3、资本主义弊端的逐渐暴露,一些思想家和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资本主义的方案。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诞生。
三、政治:
1、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中—20世纪初——工业文明全面扩展
两大主题:
现代化:农业——工业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工业文明的来临扩张——世界近代史后期(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转变。
这一阶段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和近代化发展与成熟的时期,还是近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时期。
政治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民族解放——殖民体系与独立运动。
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使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俄、德、法、日、意等纷纷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文官制度在欧美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爆发。
经济上:工业狂飙——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整体世界——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
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文化上:科技创新——技术革命与重大发明;交流传播——人口迁徙与移民文化。
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三大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推动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民族国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等高涨。
物理和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产生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自由主义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学说也应运而生。
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一、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西方文官制度是近代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对西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2)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体现了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基层治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反映了特定的经济基础的要求(3)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经济与社会生活】(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命引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①城市化加快: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专题三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专题三: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20世纪初资本主义萌芽兴起——1917年十月革命2.主题线索:(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具体表现为: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私人垄断、国家垄断)3.分期:(1)公元14C—16C:工业文明的基础:资本主义萌芽阶段(2)17C—18C:工业文明的开启:工场手工业时期(3)18C晚期—19C中期: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和发展:蒸汽时代(4)19C晚期—20世纪初: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电气时代横向知识●●●●BC475 1368 1840 1949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世界手工工场时代14世纪18世纪末19世纪初1866 1945●●●●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根据生产力标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时期根据生产关系标准:近代时期战国时期史观特征一、文明史观:近代工业文明1.纵向:①15、16世纪: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②17、18世纪:开启工业文明大门③19世纪: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2.横向:世界各国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二、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1.西方:早发内生形①思想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②政治领域:英法美资产阶级代议制③经济领域:工业革命2.中国:后发外生形历程与西方相反三、全球化史观:从孤立分散到逐渐形成一个整体①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新航路开辟②16-18世纪:世界市场拓展:殖民扩张与掠夺③19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总体阶段特征1.政治:①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发展:英、美、法、德、俄、日①社会主义运动:巴黎公社革命2.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二工3.思想文化:①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科学社会主义③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进化论④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分期:(1)公元14C—16C:工业文明的基础:资本主义萌芽阶段(2)17C—18C:工业文明的开启:工场手工业时期(3)18C晚期—19C中期: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和发展:蒸汽时代(4)19C晚期—20世纪初: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电气时代。
近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事件

近现代世界⽂明发展的重⼤事件近现代世界⽂明发展的重⼤事件(序幕或标志性事件)1、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产⽅式的起点。
2、⼿⼯⼯场是资本主义⽣产的最初形式之⼀。
3、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4、葡萄⽛和西班⽛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也是西欧殖民地活动的始作俑者。
5、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类历史上第⼀次环球航⾏。
6、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源于新航路开辟。
7、意⼤利是西欧⽂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
意⼤利北部是西欧资本主义⽣产关系萌芽较早的地区之⼀。
8、西欧的宗教改⾰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的先驱。
9、1603年,詹姆⼠⼀世继任英格兰国王,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10、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命开始的标志。
11、1688年“光荣⾰命”的结束,标志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
12、1689年,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标志君主⽴宪制在英国的开始。
13、近代启蒙运动最初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法国成为启蒙运动⾼潮(18世纪)的中⼼。
14、1775年列克星敦的枪响标志着北美独⽴战争的开始。
15、1776年7⽉4⽇,⼤陆会议通过的《独⽴宣⾔》宣告美国独⽴。
马克思称之为“第⼀个⼈权宣⾔”。
16、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命的导⽕线。
1789年7⽉14⽇巴黎⼈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巴⼠底狱揭开了法国⼤⾰命的序幕。
17、1804年拿破仑称帝标志着法兰西第⼀帝国的开始。
18、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类历史上第⼀次⼯业⾰命率先在英国发⽣,⼈类开始进⼊⼯业⽂明时代。
19、⼯业⾰命是从发明和使⽤机器开始的,它⾸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1764年,哈格⾥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20、1771年,阿克莱特建⽴了第⼀个⽔⼒纺纱⼚,标志着现代⼯⼚的诞⽣。
21、1782年,⽡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是第⼀次⼯业⾰命中最重⼤的技术发明,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 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为工业 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流 动性增强、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这些特征可视 为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 14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准备、 确立和不断深化的时期。在学习中要注意: ①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增强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②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历程的曲折性、艰 巨性和长期性,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服务 的理想。 ③认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必然性,理解和尊重世界 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以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 界意识。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17世纪~18世纪末)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经典题例 拓展精练
阶段特征——17世纪~18世纪末
17、18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 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 (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首先,英 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 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也为启蒙运动的 兴起提供了土壤。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 代科学的形成。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 一套政治构想。在启蒙运动的指导下,新兴的美 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 治和等级制度。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 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知识梳理——14世纪~16世纪 3、宗教改革(16世纪早期):1517年,由 马丁· 路德掀起的西欧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 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 统治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核心 内容是“信仰得救”和“预定论”。宗教改 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 发展解除精神枷锁,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 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重点透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
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 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 造者和主人;批判神性和神权的 统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重点透析——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 型的影响
马克思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是资产 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 的武器制造逐渐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促进了采矿 业和金属业的迅速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 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 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 扩张提供了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 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对 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有力推动了 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内容总论 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 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 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 门。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 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在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进一步深化。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 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 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知识梳理——14世纪~16世纪 2、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之交,受追 求黄金欲望的驱使、商业危机的促进、宗教 狂热的驱动和自信心的推动,经过迪亚士、 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一系列航海探险 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 航路。新航路开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即贸易范围扩大 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内容总论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 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 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 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进入20世纪,全球 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向工业文明迈进(14世纪~16世纪末)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17世纪~18世纪末)
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 (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向工业文明迈进(14世纪~16世纪末)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经典题例 拓展精练
阶段特征——14世纪~16世纪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 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文 艺复兴(以人为本)和宗教改革(摆脱宗教禁锢) 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 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新航 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 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 现。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知识梳理——14世纪~16世纪 1、文艺复兴(14~16世纪末):是指14世 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5世纪在欧洲盛 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并不是真正要 “恢复”古典的文化,而是正在形成之中的 新兴资产阶级借此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 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造舆 论。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及 科学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 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薄伽丘、达芬奇 等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闪烁着人文主义思 想,成为人类思想文化的宝贵遗产。
重点透析——15~16世纪重大的远洋航行 ①郑和下西洋。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从1405~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 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海岸,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 洋宣扬了国威,传播了友谊。 ②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欧洲国家开辟 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为促进世界各 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 了地理方面的便利。
内容总论 2、以现代化为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 先在思想领域获得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启蒙运动(反对王权和教权)吹起了思 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 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 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 革命,最终完成了现代化的历程。西方现代 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 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 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