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讲辅食喂养
婴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和原则

婴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和原则婴儿添加辅食是指在婴儿开始断奶或者纯母乳喂养无法满足其营养需求时,逐步引入其他食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所以婴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和原则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婴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和原则。
一、添加辅食的顺序在选择婴儿添加辅食的顺序时,需要根据婴儿的生理和消化能力来选择。
一般来说,推荐的添加辅食的顺序如下:1.米粉或米糊:这是婴儿添加辅食的第一步。
米粉或米糊是轻而易举的食物,不容易引起过敏或消化不良。
婴儿可以从稀糊状态逐渐过渡到稠糊。
2.蔬菜泥:当婴儿适应了米粉或米糊后,可以逐渐引入蔬菜泥。
最好选择深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菠菜等,这些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水果泥:婴儿适应了蔬菜泥后,可以尝试引入水果泥。
最好选择软熟的水果,如香蕉、苹果、梨等。
避免选择酸性的水果,因为这可能引起腹泻。
4.肉泥:婴儿适应了蔬菜泥和水果泥后,可以开始尝试添加肉泥。
最好选择瘦肉,如鸡肉、牛肉等。
婴儿需要蛋白质来支持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二、添加辅食的原则1.材料新鲜:无论是米粉、蔬菜、水果还是肉类,都应选择新鲜的食材。
新鲜的食材更富含营养,并能提供更好的口感。
2.循序渐进:婴儿的消化系统还很脆弱,所以添加辅食的过程应循序渐进。
一开始只需少量添加,逐渐增加分量和种类,确保婴儿能够适应和消化。
3.均衡营养:在添加辅食时,应确保婴儿获得均衡的营养。
这意味着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通过选择多种不同的食材来实现均衡营养。
4.注意安全:在添加辅食时,需要特别注意食物的安全性。
确保食材经过充分的加热处理,避免食材中含有过多的盐、糖或调味品。
此外,注意食物的大小和质地,避免引起噎住的危险。
5.水分充足:婴儿添加辅食后,需要补充适量的水分。
可以为婴儿提供一定量的白开水或母乳/配方奶。
6.注意过敏食物:婴儿添加辅食时,应特别注意过敏食物。
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鸡蛋、奶制品、花生、坚果等。
崔玉涛4—36个月宝宝辅食添加量表和????123种辅食食谱分享

好啦, 言归正传
上辅食菜谱及做法啦
1、胡萝卜土豆泥 6个月
方法:胡萝卜和土豆比例随意搭配,我是大概1:1的。
把胡萝卜和土豆削皮切小块,装碗里,稍微加点水,放锅里蒸熟!待烧凉一点就可以用料理棒打成泥即可!(注意土豆切好后要拿水冲洗下,去掉淀粉)
国内鲜奶制品的不安全导致12个月之后添加也不是很安全,要找到安全的鲜奶制品。国内一般销售的是“液体牛奶”,而不是“鲜牛奶”。
1岁的孩子可以吃蛋糕吗?可以吃含鲜牛奶的饼干/糖/益生菌/钙/酸奶吗?最好不吃,因为都添加了鲜牛奶,而国内鲜牛奶不安全。易造成过敏隐患。注意添加鲜牛奶的益生菌在12个月之前不能吃。配方奶粉可以代替鲜牛奶,但都比不上母乳
8.红枣上药泥米糊
红枣真是太太难剥皮了好吗?我还是先红枣上锅蒸熟的,可以还是好难剥啊,我五个红枣用了差不多20分钟才剥好的,真是不是亲妈谁会干这种事啊~~!有苦我不说
红枣和山药一起上锅蒸熟,然后山药削皮切片,红枣去皮去核,然后一起用料理棒打成泥就好了
9.茄子肉泥米糊
健康提示: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猪肉可以补充能量,身体瘦弱的宝宝可以吃猪肉来补充脂肪和蛋白质。,茄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多种营养。
3.煮好后很软糯哦。
4.用搅拌棒打成糊糊,十几秒就可以打好啦
5.打好后的米糊,细腻香滑。白菜甜甜的,瘦肉香香的,味道很不错呢.
宝宝很爱吃哦,一会就吃了一小碗。
【土豆泥】4M个月以上到的“给婴幼儿添加辅食阶段,可土豆制成土豆泥少量食用。土豆能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刺激排便。”
婴幼儿体重增长规律

婴幼儿体重增长规律体重是婴幼儿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它是反映婴幼儿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婴儿诞生时平均体重为3.3千克左右,出生前半年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尤其是头两个月体重每天增加20—30克。
出生后第一年是体重增长最快的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
在这个高峰期内,体重增加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前三个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九个月体重的增加,并非一个匀速增长过程。
1岁以后孩子的体格发育速度有所减慢,但在1-2岁内,体重仍然呈稳步增长,一年平均增长2.5千克左右。
婴幼儿乃至成人,体重受遗传的影响比较小,受营养、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比较大。
比如,疾病时体重会迅速下降,好转后又快速回升。
对婴儿来说体重与喂养关系很大。
(关于喂养与体重的关系,请参考《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5:小儿营养与辅食添加》。
)孩子体重的增长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而且增长速度不可能以“绝对增长克数”衡量,所以要使用生长发育曲线。
如果体重偏离同龄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了,要寻找原因。
在此提醒家长要定期给宝宝测量体重,按照体重曲线图分析宝宝体重增长情况,这是检测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途径。
孩子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都要引起重视。
婴幼儿身高增长规律身高(身长)指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身高(身长)有其增长规律,婴儿诞生时身长50cm左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cm,为生长第一高峰;随后身长(身高)增加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前3个月的身长(身高)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身长(身高)的增长。
也就是说,婴幼儿的身长(身高)发育同样也是一个非匀速增长过程。
此外,不同时期身高的增长还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孩子生长的快慢不是与其他人比较,而是应该借助生长曲线与孩子过去相比。
选择儿童生长曲线,将能够记住的孩子以往的身高按照当时孩子的年龄画在曲线上,再将各点连成线,这样家长就可观察到孩子的身高是否以曲线所标示的速度在生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这个轨迹应与生长曲线的变化趋势相符。
崔玉涛谈喂养

孩子不专心吃饭是对喂养接受状况出了问题,可能是由于孩子没有在饥饿的时候吃饭,或者孩子对某种食物接受度不好,或者是因为喂养环境分散了孩子对吃饭的注意力,建议家长除了定点吃饭的习惯外,每次吃饭的时间要固定,两次吃饭间隔不给孩子吃任何零食,训练饥饿感。
我们平常总强调婴儿满4-6个月期间婴儿加辅食,其实不是单纯的以时间作为条件,应该考虑到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状况,比如孩子见到大人孩子吃饭会吞咽口水,还要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如果条件适合就可以添加辅食。
两个月的宝宝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哭闹,很多家长都认为与孩子缺什么营养素有关,实际绝大部分是因为肠绞痛所致,肠绞痛是婴幼儿发育中特别常见的现象,属于良性问题,在婴儿满4-6个月期间,会自行消失,家长可以让孩子趴在床上,或平躺时给孩子顺时针按摩肚子,都可部分缓解情况。
母乳喂养过程中,经常困扰大家的问题就是孩子是否吃饱了,对于4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天能够保证6-8次的喂养,婴儿没有特别不适的表现,身高体重增高都非常满意就说明母乳是充足的,家长要以喂养的效果作为评判标准,不要仅考虑喂养的过程。
孩子出现胃肠道疾病后,可能会出现喂养规律的改变,家长应该进行及时调整,比如晚上适当减少喂奶次数,白天大人吃饭时把孩子放在旁边诱导孩子产生饥饿感,不给孩子喝甜水或吃其它零食就可逐渐调整孩子的喂养规律到正常。
孩子大便干涩应该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便秘,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适当添加益生菌可以帮助调整。
孩子拒奶的原因与母乳的稀稠度和营养成分肯定没有关系,多是由于所添加的辅食,味道相对好孩子拒绝吃味道相对平淡的母乳,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辅食的味道弄得“特别好”,以免出现厌奶的现象。
孩子在母乳或配方奶喂养的过程中,特别是母乳喂养下孩子的排便形状和规律有很大的差别,不管两次排便间隔时间长短,只要排便过程不是十分费力,大便形状不干结就属于正常,不要以两次排便时间间隔的长短作为便秘的诊断条件。
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

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随着宝宝的成长,母乳或配方奶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此时就需要添加辅食。
但是,添加辅食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注意许多事项,否则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帮助父母们正确添加辅食,保障宝宝的健康。
一、添加时间宝宝的消化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一般在4-6个月时胃肠道已经发育完全,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但是,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都不同,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添加时间。
二、添加顺序添加辅食的顺序也很重要。
首先,应该从单一的食物开始添加,例如米粉、米糊、糊状蔬菜等,逐渐引入多种食品。
在添加过程中,应该逐渐增加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但不要一下子添加太多,以免宝宝消化不良。
同时,应该注意每种食品的特点,例如含盐量、含糖量、口感等,选择适合宝宝的食品。
三、添加量添加辅食的量也需要注意。
在开始添加辅食时,应该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到适量。
一般来说,宝宝每天的辅食量应该控制在30-50克左右,不要过多,以免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和食欲。
同时,也应该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调整辅食的量。
四、添加方式添加辅食的方式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应该采用勺子喂食的方式,不要使用奶瓶喂食,以免宝宝吃得太快或吃得太多。
同时,也应该注意宝宝的姿势,使宝宝的头部稍微向后仰,以便咀嚼和吞咽。
在喂食时,应该注意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不喜欢某种食品,可以尝试其他的食品。
五、添加频率添加辅食的频率也需要注意。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每天只需要添加一次,逐渐增加到2-3次。
同时,也应该注意添加辅食的时间,最好在宝宝饥饿时添加,以便宝宝能够更好地接受。
六、注意卫生在添加辅食时,还需要注意卫生。
食品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勺子也应该经常清洗,以免细菌感染。
同时,也应该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定期清洗宝宝的牙齿和口腔。
七、适当调整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如果宝宝不适应某种食品,可以尝试其他的食品。
宝宝辅食的引入和时间表

宝宝辅食的引入和时间表宝宝的成长离不开合理的饮食,而辅食的引入是宝宝饮食发展的重要阶段。
正确的引入辅食和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宝宝辅食的引入和时间表,帮助父母们更好地为宝宝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一、宝宝辅食的引入1. 引入时机宝宝的消化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通常在4-6个月时,宝宝的胃肠功能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开始引入辅食。
然而,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因此,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发育状况来决定引入辅食的时机。
2. 引入顺序宝宝的辅食引入应该从稀糊状的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细腻的食物。
一般来说,宝宝的辅食引入顺序如下:(1)米粉或米糊:米粉或米糊是宝宝辅食引入的第一步,可以选择添加母乳或配方奶制成。
(2)蔬菜泥:在宝宝适应米粉或米糊后,可以引入蔬菜泥,如胡萝卜泥、南瓜泥等。
注意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蔬菜。
(3)水果泥:宝宝适应蔬菜泥后,可以引入水果泥,如苹果泥、香蕉泥等。
同样,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水果。
(4)肉类:在宝宝适应蔬菜和水果泥后,可以引入肉类,如鸡肉泥、鱼肉泥等。
肉类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蛋白质和铁元素。
(5)谷类:最后引入谷类,如小米粥、燕麦粥等。
谷类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
二、宝宝辅食的时间表1. 4-6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引入主要以米粉或米糊为主,每天一次,可以选择在早上或下午进行。
开始时,每次喂食量应该控制在1-2勺,逐渐增加至4-5勺。
2. 6-8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引入可以增加到两次,早上和下午各一次。
除了米粉或米糊,可以引入蔬菜泥和水果泥。
每次喂食量逐渐增加至6-8勺。
3. 8-10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引入可以增加到三次,早上、中午和下午各一次。
除了米粉或米糊、蔬菜泥和水果泥,可以引入肉类。
每次喂食量逐渐增加至8-10勺。
4. 10-12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引入可以增加到四次,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各一次。
除了米粉或米糊、蔬菜泥、水果泥和肉类,可以引入谷类。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2:母乳与配方粉喂养

这部分是崔玉涛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为家长们提供的一些育儿建议。这 些建议都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育儿过程中可能遇 到的问题。
附录部分包含了一些实用的信息,如崔玉涛医生的等方式,以及一些相关的医 学名词解释。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本书。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2:母乳与配方粉喂养》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内容 丰富实用,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育儿书籍。无论大家是新手父母还是经验丰 富的父母,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2:母乳与配方 粉喂养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宝宝
问题
家庭
介绍
提供
配方
父母
பைடு நூலகம்
育儿
配方
喂养 方面
自己
母乳
详细
摄入
母乳喂养
知识
方法
许多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母乳喂养是最自然的喂养方式,具有许多优点。本书介绍了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母乳的成分、 如何促进乳汁分泌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应对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如乳腺炎、 乳汁不足等。 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母亲,本书提供了配方粉喂养的详细指南。其中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宝宝 的配方粉、如何正确地冲泡配方粉、如何避免常见的配方粉喂养问题等方面。本书还详细介绍了 不同月份婴儿的喂养计划,让父母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宝宝的营养需求。 本书详细介绍了不同月份婴儿辅食添加的顺序和原则,以及辅食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还介绍了如 何逐步减少奶制品摄入、增加肉类等其他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提供了许多常见喂养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宝宝吃得太少、宝宝对食物过敏、宝宝不肯吃等等。 还介绍了如何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如何监测宝宝的体重和身高等方面的知识。
崔玉涛宝宝辅食攻略(打印版)

宝宝蔬果汁辅食攻略添加的原则和方法①不易或早的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时间应该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此时对于宝宝而言,母乳的营养的最好的。
②有单纯到混合,一种辅食应该经过5-10天的适应期,再添加另一种食物。
③由稀到稠,由于宝宝没有长牙齿,添加辅食应该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
④3个月后可以添加果汁和菜汁,要在4个月以后。
先添加菜汁后添加果汁,每种吃3天后再换另一种。
果汁较浓可以加等量水稀释或加小半勺婴儿蜂蜜。
6个月内的婴儿不加盐和糖。
宝宝液体状辅食食谱食材一、番茄汁用料:番茄半个做法1.将熟透的西红柿在开水中烫2分钟,取出剥皮;2.将去皮的西红柿切碎;3.用干净的纱布把切碎的西红柿包裹后挤出汁水,也可用榨汁机。
小贴士:西红柿的底部用小刀浅划十字后,再放入沸水中烫,这样皮易剥离。
二、胡萝卜汁用料:胡萝卜1根做法1.胡萝卜洗净,切小块;放入小锅内,加30-50毫升水煮沸,小火煮10分钟2.过滤后将汁倒入小碗小贴士:胡萝卜直接生长在土壤中,易受到,建议皮削厚一点,只留下心作为原料三、草莓汁用料:草莓3-4个水1勺做法1.将草莓洗净;切碎,放入小碗,用勺碾碎2.倒入过滤漏勺,用勺挤出汁,加水拌匀小贴士:用榨汁机制成的汁会有一层沫,用小勺舀去,再加水调和四、猕猴桃汁用料:猕猴桃半个水1勺做法1.将熟透的猕猴桃剥皮切半2.切碎,放入小碗,用勺碾碎3.倒入过滤漏勺中,挤出汁,加水拌匀五、苹果汁用料:苹果苹果富含锌,能够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智力发育,富含的也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
做法:1、将苹果洗净削去果皮,去除果核,将果肉切成丁。
2、将苹果丁和少许温开水加入榨汁机中,盖好盖子,选择“搅拌功能”榨取苹果汁。
3、断电后倒出苹果汁,即可饮用。
小贴士:同样的方法可以制作橘子汁、胡萝卜汁、西红柿汁、黄瓜汁等,有渣子的需要用滤网过滤六、清淡米汤米汤中富含B族维生素,可以维持宝宝食欲,促进宝宝发育、对于胃肠道低下的宝宝来说是比较理想的辅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玉涛讲科学添加辅食(2012.5.19 于和睦家)★纯母乳喂养是指,只母乳喂养,没有添加过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
不能加菜水、果汁、钙、维生素,这些都是辅食。
VD和水除外。
全母乳喂养是指,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了其他液体,如维生素,钙等。
孩子在出生前几天,很多医院都给孩子添加了奶粉,这样就不可能是纯母乳,最多是全母乳。
只要添加过配方奶,就可能出现过敏,即母乳喂养下的牛奶蛋白过敏。
孩子对配方奶过敏后,对与配方奶成分相近的母乳也过敏了。
所以纯母乳喂养最好,不会过敏。
味道好的钙剂不是钙的味道好,而是添加剂的味道好。
益生菌中也含有添加剂,如牛奶等。
所以吃过钙和益生菌的孩子都接触过母乳之外的物质,如牛奶,就有了过敏的隐患。
现在的定义是,所有固体和液体都是辅食,除了母乳和配方奶粉。
★4-6个月之后的母乳不是没有营养了,只是不能全面满足孩子的需求。
所以要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的时机:17-26周,即满4-6个月。
尽可能做到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辅食,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食品的接受度。
不要在断母乳的同时加辅食,孩子很难同时接受奶粉和辅食。
因为奶粉中除了牛奶/羊奶外,还有其他成分,如大豆、麦子等。
4-6个月的婴儿可以扶着坐,可以用嘴平扫勺子,而不是嘬,这个时候可以添加辅食。
不要总是参考别人家孩子的情况,要看自己家孩子的情况。
如果体重增加缓慢,那么可以提早添加辅食。
如果体重增加很好,那么可以满6个月添加辅食。
既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决定添加时间。
★米粉可以用奶冲调吗?不好。
如果经常用奶冲调米粉,那么孩子今后的味觉就偏好甜味奶制品(这是西方的习惯)。
米粉包装上写的奶制品冲调是适合西方的,不适合东方的饮食习惯。
所以添加辅食不是只看到今天吃饱了,体重长了就行,而是要考虑长远的健康和习惯。
★8个月之后可以嚼小碎块的东西。
那么怎么教孩子嚼呢?米粉可以逐渐变稠,孩子就可以先咀嚼再吞咽。
而不是直接给小碎块的东西,这样她没法吸收。
例如,一个孩子从7个月开始,吃大人饭,孩子大人都高兴,吃不少,但连续3个月没有长体重。
为什么?因为不能这么早给大人饭,即使孩子吃得高兴,她也没法吸收,所以体重不长。
9-12个月的孩子可以自主进食。
大人要鼓励她,让她自己拿着吃,即使弄脏也没关系。
千万不要给孩子用筷子头沾菜汤吃!!成人食品孩子不能吃。
没有营养,而且过咸,内脏负担重且会影响她接受普通清淡的辅食。
10个月的时候必须已经添加了固体食物。
孩子不一定是长牙了才能咀嚼,咀嚼能力强,说话就会清楚。
★国内鲜奶制品的不安全导致12个月之后添加也不是很安全,要找到安全的鲜奶制品。
国内一般销售的是“液体牛奶”,而不是“鲜牛奶”。
添加鲜牛奶过早导致缺铁。
高蛋白质奶粉会导致过胖,因为不需要那么多蛋白质,这就是为什么奶粉喂养的孩子通常比较胖。
冲调奶粉不要用矿泉水,就用纯净水/蒸馏水,不要用其他水,矿泉水会造成营养过剩。
1岁的孩子可以吃蛋糕吗?可以吃含鲜牛奶的饼干/糖/益生菌/钙/酸奶吗?最好不吃,因为都添加了鲜牛奶,而国内鲜牛奶不安全。
易造成过敏隐患。
注意添加鲜牛奶的益生菌在12个月之前不能吃。
配方奶粉可以代替鲜牛奶,但都比不上母乳。
★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母乳中有钠,但不是氯化钠。
所以不要添加盐,母乳中已经有钠。
心血管的问题与钠有关,所以一定不可以过早添加盐。
不要买婴儿酱油,而是应该买质量好的普遍酱油,稍加一些即可。
不要给孩子吃很甜的水果,要清淡,这样与辅食味道接近。
关于奶酪。
甜奶酪是半加工食品,咸奶酪是成品。
1岁之前孩子不吃奶酪,因为咸,也因为含有鲜牛奶。
★母乳和成人食品比较,母乳含有脂肪多,成人食品含有蛋白质多。
1G脂肪产生9卡热量,1G蛋白质产生4卡热量。
炒菜油是饱和脂肪酸,母乳是不饱和脂肪酸。
孩子需要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即母乳。
所以过早吃成人食品会在体内产生安慰物质,是有害的,过早吃高蛋白食品(即成人食品)也是有害的。
例如10个月的孩子吃成人食品不长体重,虽然可以吃,但不可以消耗吸收,且能量密度很低。
因此不主动减少3岁内孩子食物中的脂肪量,即3岁内不考虑断奶(母乳,配方奶,鲜牛奶均可),这些奶都比成人食品热量高,适合孩子。
蛋白质的问题。
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即生长过速(一般是0-2岁)。
生长过速会导致孩子肥胖。
一定要控制孩子不要过胖过高。
过高过胖会带来很多潜在风险,导致成人后心血管方面有问题。
★神经系统的发育。
生之前3个月到生之后2岁之内,大脑高速增长。
DHA可以促进大脑及视网膜发育,还可以调节免疫力。
这里提到的DHA是指DHA和ARA,下同。
DHA很难由体内合成,大部分要外部摄取。
核桃油含有阿尔法亚麻酸,但只能有3%的比例转化为DHA。
所以不推荐吃核桃油,因为转化比例太低,成本太高。
不推荐吃鱼油,因为不能保证深海鱼没有被污染。
如果被污染即重金属,混合铅这类。
目前技术不能分离混合铅。
所以鱼油不安全。
美国规定13岁以下孩子不能吃鱼油。
推荐DHA来源是藻类DHA。
但很多国际品牌奶粉,在国外添加藻类DHA,国内添加鱼油,选择时请注意。
此处鱼油不是鱼肝油,鱼肝油是指维生素D。
★铁的问题。
6个月之后婴儿如果还纯母乳,没有添加辅食,那么可能出现缺铁。
含有铁的辅食是婴儿营养米粉。
鸡蛋黄里面含有铁,但含量不高,且不易吸收。
应8个月之后加鸡蛋黄。
之所以推迟添加鸡蛋黄的时间,是因为我们有更好的补铁食物—米粉。
这与老一代的观念不同,因为原来的生活中没有含铁米粉,没有那么多可以选择的营养物质,只有鸡蛋,在那个环境里,相比较而言,鸡蛋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已不同了。
米粉不可以自己做,必须买婴儿营养米粉。
1段米粉不应该有麦子,糖。
如果孩子没有过敏(大部分孩子),那么可以接受国内婴儿营养米粉(可能含有少量牛奶,麸质,蛋黄)。
★添加辅食的时候不专心,不好好吃?这与孩子的神经性发育有关,也与喂养方式有关。
喂养问题。
1、要在孩子饿的时候给辅食,是孩子饿的时间,不是大人算出来的时间。
可以通过诱导(吃的环境),来让孩子饿。
比如孩子正在玩,拉过来吃饭,她很可能不好好吃。
比如孩子正在玩,你在她面前吃东西,她看了会有了食欲,这个时候喂就很合适。
所以大人可以先吃饭,让孩子看着,她饿了,正好你吃完了,你再喂孩子,就很容易接受。
中国家长很多都是先喂孩子,追着喂,这样不好。
2、在喂饭的时候,家长嘴里别老说话,即使是鼓励孩子的话。
要不然等孩子长大,也会边吃饭边说话,这都是跟大人学的。
家长可以嘴里嚼着东西喂,比如口香糖,这样孩子看着就会了咀嚼。
咀嚼不是语言教育出来的,是孩子看着你的行为学的。
3岁之后,才可以有效语言教育,3岁之内,是行为教育。
3、进食量,不用每次严格控制,每次上下浮动20%,每天上下浮动40%。
吃饱即可,不一定定量。
4、饿的时候动作增加,动作盲目性增加,不安,不集中精力。
儿童进食过程反复无常是正常的。
饭食要经常换花样。
挑食是孩子聪明的表现,大人应该调整食物的花样。
千万别给孩子沾菜汤吃,这样孩子的味觉一下子就重了,以后就不喜欢吃清淡辅食了。
可以多做一点孩子的辅食,大人一份,孩子一份。
如果孩子要吃大人的食物,就从大人这边的辅食中给她,就可以了。
5、孩子是完整的人,不是机器,不要定量喂食,多少由孩子决定。
6、固定一个吃饭的地方,不要在玩具周围,比较安静,干扰少的地方。
如果是母乳的孩子,喂辅食的时候,不要妈妈抱着喂,会混淆。
如果是母乳的孩子,吃奶瓶,应该有妈妈以外的人喂。
7、餐具。
专用餐具,选择颜色鲜艳的,勺子和碗的颜色差距大的为好。
孩子喜欢单一颜色的,不是花的。
8、如果喂饭的时候有旁观者,最好也在咀嚼,孩子更容易接受喂食。
所以不在于周围的人多少,而在于大家都在干嘛,最好给孩子一个吃饭的环境,大家都在咀嚼吃饭,她就会很喜欢吃。
9、如果孩子喜欢喝奶,不喜欢辅食,那么就先辅食后吃奶。
反之亦然,喜欢的放在后面。
在喂奶前吃辅食,而不是之间。
这样孩子会认为饿的时候该吃辅食,养成习惯,今后加大辅食的量,逐渐过渡到辅食可以成为一顿饭。
此处的辅食不包括水果,水果是加餐,可以在两次奶之间。
10、辅食的味道要清淡,所有的辅食要混在一起喂,这样孩子不挑食,不会做选择题。
而且混在一起,味道会增加,逐渐接近成人的食品。
碳水化合物要稠一些。
食物的过渡要慢,1/3的逐渐来。
11、大便。
吃辅食后,大便一定会看到食物颗粒,没关系,慢慢会好,是身体逐渐接受的过程。
12、新的食物要一种一种的加。
整3天加一种。
因为慢性过敏反应需要3天,急性过敏反应24小时。
钙,维生素,这些都算辅食,只要入口的都算辅食。
13、孩子在初期添加辅食的时候,最好不用成品辅食。
因为成品中含有辅食之外的成分,会分不清过敏的是什么。
14、孩子知道饱,自己吃饱会知道的。
积食是因为消化跟不上造成的,不是吃了太多造成的。
15、如果已经形成了不好的喂养习惯怎么办。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那么到下次吃饭前只给水,不给其他的,到下一次就饿了。
(适用于8-9个月以上的孩子)★过敏的问题。
1、4个月之前加辅食,7个月之后加辅食,都会增加过敏的风险。
所以4-6个月加辅食很合适。
2、如果孩子出现腹泻,那么是肠道损伤。
如果腹泻,少吃含蛋白质多的,应吃清淡的。
3、保持肠道健康,不要滥用抗生素。
★钠(盐)过量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应低钠食物。
配方奶中含钠过多,导致高血压。
老人说的“不吃盐不长劲”是错误的,1岁之内绝对不吃食盐。
今年初北京市中小学生高血压发生率是20%,所以要从小重视孩子的饮食健康,为今后几十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在过去的时代,只有米糊,面糊,所以钠摄入不够,才吃盐。
但是现在都是母乳,配方奶,和营养米粉,所以这些东西里面都有钠,绝对不要加食盐,非常危险!★麦胶蛋白过敏症。
在黄种人中发病率比较低,在欧洲发病率很高。
即对麦胶过敏,损伤小肠粘膜,造成无法吸收营养。
如果孩子的生长缓慢,要做麦胶蛋白过敏症的筛选。
★I型糖尿病。
有些孩子会突然出现昏厥,查出血糖高,即I型糖尿病。
过早的添加麸质食物会增加风险,所以3个月内绝对不要添加麦子制品。
暖肚茶里面有大麦,所以也要注意。
★4-6个月是辅食尝试阶段。
孩子对食物偏好的影响,跟家庭饮食环境有关。
米粉要用白水冲调,而不是用奶制品。
因为米粉是西方进口的,配合西方饮食习惯,而不是中国饮食习惯。
米粉包装上的“用奶制品冲调”是直接翻译的英文。
例如,出生之后15天之后经常吃猴枣散(婴儿用药,苦味),孩子9个月之后就只喜欢吃苦味食物,所有辅食没有苦瓜汁不吃,很不正常。
这说明孩子的味觉偏好是被家长培养起来的。
同理,家长一定不要添加过多的糖分在孩子的饮食里面,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会偏好甜食。
★关于龋齿。
蔗糖是造成龋齿的主要原因,刷牙也不能把所有糖分刷掉。
孩子在添加辅食后,吃完要喝几口白水,可以清洁口腔。
所以要避免用奶瓶给孩子喝果汁,因为含有的蔗糖无法完全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