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娜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校本课程_学会沟通,让心靠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会沟通,让心靠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学会沟通,让心靠近【教学目的】 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在体验与分享中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 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的有效运用。
【教学形式】 讲授、行为训练、游戏活动、故事、心理体验、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 45分钟【教学年级】 八年级【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课前准备1. 学生分组:全班分成10个4人小组,座位安排如右图。
2. 多媒体演示课件。
3. 轻松柔和的背景音乐。
(课前播放)4. A4白纸40张。
二、课前组织(1分钟)热身活动: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做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
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
大家加快点,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
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欢迎大家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注】通过简单而有趣的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情,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铺垫。
三、课题引入(5分钟)1、给出案例,导入主题小故事:误会了五十年(音乐导入:爱尔兰画眉)一对老夫妻,在她们结婚五十年后,准备举行金婚纪念。
就在这天吃早饭的时候,老太太想:“五十年来,每天我都为丈夫着想,早餐吃面包圈时,我都把最好吃的面包圈的头让给他吃。
今天,我该自己好好享受这个美味了。
于是,她切下了带奶油的面包圈的头给自己,把剩下的给丈夫。
不料,她丈夫很高兴,吻了吻她的手,说:“亲爱的,你今天给了我最大的享受。
五十年来,我从没有吃过面包圈的底部,那是我最爱吃的,我一直想你也一定喜欢吃那个。
”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师: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不仅要有沟通,还要有好的沟通方式。
师:你理解的沟通是什么?学生发言沟通就是把信息传递给对方的一种行为。
(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与身边人沟通的欲望)让学生对沟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山东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小学生啦》是山东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一单元的主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活,从而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活的特点,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 学情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抽象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用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培养学生与同学、老师的良好相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培养学生与同学、老师的良好相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图片。
3.准备课堂活动用品,如卡片、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已经成为小学生了,你们觉得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如上课、做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
同时,展示与同学、老师良好相处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氛围。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11月份教案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科目:品德与生活实验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 探索春天的奥秘冀教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 探索春天的奥秘冀教版教学目的:1、情感与态度:经过郊外春游踏青去感受春天的美妙,学会欣赏春天的风景,激起先生爱春天、爱家乡的情感。
充溢生机的大好春色,又能抒发先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从而去感受自然的美。
2、行为与习气:鼓舞先生走出郊外,用眼睛寻觅春天,用言语描画春天,用心灵感受春天,用乐曲歌唱春天,在大自然与春天亲密接触。
在这样的活动培育先生乐于走进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习气。
3、知识与技艺:经过〝找春天〞的活动了解生活中罕见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迷信知识,了解种子的力气和春天的自然现象。
在活动中提高先生的观察才干、比拟才干、想象才干和表达才干。
4、进程与方法:在教员的协助下,学习去探求效果,并经过活动交流体会,分享感受,取得认知。
教学重点:了解种子的力气和春天的自然现象。
在活动中提高先生的观察才干、比拟才干、想象才干和表达才干。
教学难点:初步理春天的微妙,知道种子的传达方式和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变化,感知生命的生长,体验歉收的不易。
教具预备:种子,教学课件,图片教学进程设计:一、组织教学二、引导新课:师:如今请同窗们细心听¨¨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师:这首歌曲多难听呀!春天小雨沙沙地下,种子要发芽。
你们看贝贝约请我们和他一同种小苗,你们快乐吗?出示图片板书课题:小苗快快长三、讲授新课:1、师:春天天气变暖了,风儿变柔了,雨水多了起来,万物复苏。
春天是种植的好时节,我们和贝贝先去看看人们在种些什么吧。
2、展现植物师:同窗们看到了,春季人们在种花、种树、种庄稼。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喜欢种植活动,哪位同窗情愿把你从家里拿来的植物引见给大家?请你引见的时分说清植物的名字、是谁种的,好吗?〔找4--5位先生引见植物〕师:还有许多同窗带来了植物请你们向同桌的同窗引见一下你的植物。
生: 引见自己带植物的名字,并向同桌引见.师:了解种子的传达方式,区分有随风而行, 小鸟捕食,农民收获和自己弹跳。
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第6课《相约春天》教案

《相约春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春天的特点、气候和季节变化。
2. 学生能够认识春天的植物、动物和景色。
3. 学生能够描述春天的特征,并运用适当的词汇进行表达。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听讲和讨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媒介形式,感知和理解春天的特点。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表达,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春天的特点、植物、动物和景色。
教学难点:描述春天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学情分析:学生为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对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春天的特点和春季气候的变化可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
他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互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春天。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老师展示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图片上可以有鲜花盛开的场景、蓝天白云、草地上的小动物等。
2. 老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询问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和感受。
例如,老师可以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图片和对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春天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Step 2: 探究春天的特点1. 老师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视频内容可以包括春天的景色、气候变化、植物和动物的表现等。
2. 学生观看视频后,与同桌讨论他们看到了哪些春天的特点,例如气温变暖、花开、鸟儿歌唱等。
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学生报告自己和同桌的讨论结果。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秘密花园|教科版16张

- 庭院花园:私密空间,适合家庭活动
2. 植物选择种植
- 适宜植物:花卉、草本、灌木等
- 生长条件:光照、土壤、水分等
- 种植方法:挖坑、施肥、固定根系等
3. 照顾保护花园
- 照顾植物:浇水、施肥、修剪等
- 保护环境: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等
- 保护花园:不踩踏、不乱扔垃圾等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花园的种类、植物的选择和种植方法等基本知识。然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种植和照顾花园的过程。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1. 拓展资源:
(1) 植物生长观察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或学校植物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生长的需要。
(2) 环保意识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环保标语、举办环保讲座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花园设计比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花园设计比赛,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秘密花园。
3. 丰富教学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会积极寻找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花园、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讲座等。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花园种植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1) 请学生在家中或学校植物园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教科版 16张
将知识串联成情景,打造互动性强的《牵牛花》教案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教学模式。
其中,将知识串联成情景,打造互动性强的教案更是备受青睐。
以《牵牛花》为例,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性和互动性中获得更深刻的知识理解。
一、情景教学法的概念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以多元体验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通过构建贴近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感受中体验知识,获得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二、《牵牛花》教案的情景构建1.情景背景设定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科学,场景设定上则要扣住生活中的实例,体验生活中的科学。
以《牵牛花》为例,我们可以从它的生长环境入手,设置情景背景。
比如,通过展示牵牛花的寻根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牵牛花是如何适应不同种类的土壤和光照条件的。
2.情景任务安排教师可以通过规定情景任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感受和探究。
例如,“观察牵牛花根系的构造并描画下来,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土壤类型下牵牛花的生长适应情况”等。
3.情景模拟教师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地体验科学。
例如,使用模拟器设备,展示牵牛花的养分吸收过程,让学生在视听中进一步加深对牵牛花营养吸收方式的理解。
4.情景互动提高教师通过逐步提高情景互动难度,让学生产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模拟教学中间增加比较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环境下牵牛花吸收养分的异同,发扬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情景教学法的优势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元的实践模拟和角色扮演,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吸引力。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发现和探索中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3.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情景教学法通过复杂场景、贴近实际的模拟和实际操作,增加学习材料的信息密度,更容易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让知识落地。
4.促进师生互动情景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促进同学间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鲁教版一年级美丽的小路教案实践总结

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鲁教版一年级美丽的小路教案实践总结引言:一个好的教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本文将总结鲁教版一年级美丽的小路教案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教案准备制定好教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案要具有可行性、创新性、逻辑性。
在制定教案时,要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列出教学目标,并制定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内容。
在实践中,我们制定了以美丽的小路为内容的教案,该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美丽的小路,感受美的味道,了解美的内涵。
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导入、主体、和课堂小结。
二、教学实践1、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最好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在导入环节中使用了童话故事《红帽子》的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感受美好的氛围,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主体环节在教学的主体环节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讲解。
我用美丽的图片和词语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们感受美的味道。
同时,我还采用了诸如互动问答、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互相分享彼此的收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体会,并且得到了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三、实践总结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践中,教师要具备知识和教育技能,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教学对象,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也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的制定要注重可行性、创新性和逻辑性,教学实践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最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教案:西方文化背景课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对介绍使学生能探究一些场景所蕴涵的中
西文化差异;
2、训练学生在观看英美原声经典广告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听力技能和创
新能力;
3、初步掌握一些有关美国国家的概况;
4、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英语国家文化以及东西文化之间的
差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放映设备;
2、准备几段英语广告的视频材料;
3、从网络下载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及场景;
4、准备英语歌曲、英语MTV以及有关美国国家的视频材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Enjoy five ads.
二、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Chinese.
英汉最常见的八大文化差异
(一)、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二)、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三)、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如:“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
“菜做得很好吃。
”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
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五)、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
受礼时连声说:
“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
“真是不好意思啦。
”
“下不为例。
”
“让您破费了。
”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六)、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
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
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
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
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七)、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
Chinese student: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yes.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see the doctor a 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what do you mean?
中国人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
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认为难道他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 ar that.”就够了。
(八)、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
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
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