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东中央水仓、泵房、变电所掘进作业规程
主变电硐室、泵房、管子道、主副水仓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概况............................................................................................................................ - 2 - 第一节概述..................................................................................................................... - 2 - 第二节编写依据................................................................................................................. - 3 -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 3 - 第一节地区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 3 -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4 - 第一节巷道布置................................................................................................................. - 4 - 第三节支护设计............................................................................................................. - 8 - 第四节支护工艺........................................................................................................... - 10 - 第四章施工工艺...................................................................................................................... - 14 - 第一节施工方法............................................................................................................. - 14 - 第二节施工设备............................................................................................................... - 17 - 第三节运煤(矸)方式................................................................................................... - 18 - 第四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 19 -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0 - 第一节劳动组织................................................................................................................. - 20 - 第一节通风系统................................................................................................................. - 22 - 第二节防尘、防灭火..................................................................................................... - 24 - 第三节压风系统................................................................................................................. - 26 - 第四节安全监测系统..................................................................................................... - 26 - 第五节供电系统............................................................................................................... - 27 - 第七节通迅、照明系统................................................................................................. - 28 - 第七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 28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28 -二、打眼施工管理........................................................................................................ - 29 -三、爆破与爆炸材料管理............................................................................................ - 32 -四、顶板管理................................................................................................................ - 35 -五、“一通三防”管理................................................................................................ - 37 -六、机电、运输管理.................................................................................................... - 40 -七、掘进防治水............................................................................................................ - 50 - 第八章避灾路线...................................................................................................................... - 51 -一、避灾路线:............................................................................................................ - 51 -二、紧急自救和抢救.................................................................................................... - 51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指导施工范围本《作业规程》指导施工范围为水仓、泵房、变电硐室、管子道及周边所有硐室、通路。
掘进工操作规程

掘进工操作规程一、引言掘进工作是矿山开采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高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掘进工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掘进工作的人员,包括掘进工、工长、监工等。
三、操作要求1. 掘进前准备1.1 确认掘进工作的具体位置、长度和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掘进计划。
1.2 检查掘进工作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1.3 确保掘进工作区域的通风、照明和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2. 安全措施2.1 在掘进工作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清晰识别危险区域。
2.2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2.3 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并保持空气流通畅。
2.4 确保工作区域的照明设备正常运行,以提供足够的光线。
2.5 定期检查掘进工作区域的支护设施,确保其稳固可靠。
3. 操作流程3.1 根据掘进计划,确定掘进的起点和终点,并标记出掘进线路。
3.2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掘进作业,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3.3 在掘进过程中,及时清理掘进面上的岩石碎片、煤尘等杂物,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3.4 定期检查掘进工作面的支护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
3.5 在掘进工作结束后,对掘进面进行清理,将碎石、煤尘等杂物清除干净。
3.6 在掘进工作结束后,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四、应急措施1. 在掘进过程中如发生地质灾害、瓦斯爆炸等紧急情况,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 在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救援和处理。
五、操作记录1. 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详细记录掘进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等。
2. 操作记录应准确、清晰,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六、操作考核1. 定期对掘进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水仓及泵房掘进作业规程

黄陵县店头宏兴煤业有限公司水仓及泵房掘进作业规程审批:矿长:编制:总工:审核: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施工队长:宏兴煤矿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水仓及泵房掘进作业规程一、工作面概况1.宏兴煤矿井下水仓泵房布置在3#煤层内,沿3#号煤层顶板掘进。
水仓布置在3#号煤层底板内.2.该巷道位于运输大巷和辅助运输大巷之间,其地面为荒山沟谷,无村庄农田和永久设施。
3.该巷道为本矿井下主排水系统,承担全矿井的排水任务,具体布置见附图:(附后)二.地质概况1.煤层赋存特征,。
2#号煤层属于侏罗纪延安组陆相沉积成煤,共含四层煤,本矿主采煤层为2#号煤,煤层厚度0.9-5.5m。
平均厚度3.1m,煤层内有0-4层夹矸,为泥岩和炭质泥岩,单层厚度20-200mm,煤层顶板局部有伪顶,厚度50-300mm,直接顶,老顶均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长石,石英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遇水易底鼓。
2.本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小于0.25m3/min,煤尘有爆炸险性,煤有自然发火倾向。
3.地质构造情况: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整体呈一宽缓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1°-4°,在井田北部边缘有一平缓的向斜,该向斜轴北40°东,井田内未发现断层等其它构造。
巷道围岩特征见综合柱状图:(附后)4.水文地质情况:本井田有四个含水层,其依次为第四系黄土潜水含水层中侏罗直组,砂岩裂隙潜水含水层,中下侏罗延安组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各含水层含水性微弱,一般均有隔水层与含煤地层相隔涌水量为6 m3/min。
但本井田内有历史老空,其有不同程度积水,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探放水,坚持“有凝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同时因老空有积水,将来涌水量可能会增大。
三.巷道断面规格及布置。
1.巷道简述:泵房布置在3#煤层内,沿煤层顶板掘进,方位角约233°,巷道总长约16m。
水仓布置在3#煤层底板内,主副水仓长度均为30米。
2.巷道断面:泵房通道采用梯形断面,金属棚支护,帮顶铺设尼龙网,并用塘材背严刹实。
主水仓掘进作业标准规范

第一章、简况一、巷道名称及用途:沙田煤矿根据建设计划,准备开拓主水仓井巷工程,将作为矿井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水仓作为今后沙田煤矿集中蓄水和排水地方,在掘进过程中为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规范化,现制定该工作面作业规程,望施工单位务必遵照执行。
二、巷道长度及开工、竣工时间:沙田煤矿主水仓设计长度98m,沙田煤矿主水仓为今后沙田煤矿集中蓄水和排水地方,设计长度98m。
开工时间:2012年9月8日。
预计竣工时间:2012年12月12日。
三、施工条件:主水仓:从水仓联络巷施工26m变方位190°开口,水仓前6m坡度3‰,从6m开始变坡度23°施工20m后落平以坡度0°施工36m在变成方位270°,在施工36m到泵房下帮施工吸水井,巷道宽2,8m,高2.3m。
四、施工准备:施工前先安装完善水、电、通风设施,对突出、防治水综合经管到位,配齐各种支护材料和设备设施,经相关部门准许后,方可开工。
五、附:巷道布置平面图(1)第二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一、巷道布置沙田煤矿主水仓从联络巷开口施工前26m变方位190°,水仓前6m坡度3‰,从6m开始变坡度23°施工20m后落平以坡度0°施工36m在变成方位270°,在施工36m到泵房下帮施工吸水井,巷道宽2,8m,高2.3m。
采用锚杆、锚网、锚索、喷浆联合支护,喷浆厚100mm,净断面:高2200mm、宽2600mm。
附:断面及支护图(3)二、支护说明1、临时支护(1)临时支护采用锚杆前探梁,前探梁使用规格φ75mm,长3m以上的钢管3根,吊环采用φ18mm钢筋或厚度为12mm的钢板制作,吊环大小以钢管能顺利穿过为宜。
(2)爆破后,人在永久支护下用长柄工具将巷道迎头悬顶活矸挑下,将吊环拧在靠近迎头的两排锚杆外露端,每根前探梁使用两个吊环,从外向里推移,至工作面后,用半圆木或楔木将前探梁与巷道顶板背紧,半圆木两端伸出前探梁不少于200mm。
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

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联络巷二、掘进作业规程掘进目的及用途在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内安装排水设备和供电设备。
三、巷道设计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74m,服务年限:12.68年。
四、预计开峻工时间根据现场准备工程情况,本掘进工作面自2012年2月16日开工,预计2012年3月22日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名称为《盘县毛寨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1年12月。
《盘县毛寨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批准时间为2011年12月。
二、地质报告及批准时间《贵州省盘县柏果毛寨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批准时间2008年2月29日,黔国土资矿管函[2008]278号。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貌情况1、毛寨煤矿位于盘县柏果镇毛寨村,属柏果镇管辖,矿山距柏果镇政府2.2km,距盘县县城红果镇48km,矿区西部有盘西铁路支线和盘(县)水(城)公路穿过。
距柏果火车站2km。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12月31日颁发的盘县柏果镇毛寨煤矿采矿许可证,毛寨煤矿矿权范围由5个拐点圈定。
矿区面积约0.3668km2。
毛寨煤矿扩界为往深部扩界,即将开采标高下限+1300m扩至+1100m标高。
2、地形地貌:该矿地处山区荒山地带,山上生长大片灌木丛林,只有极少部分旱地。
无特殊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
矿区西部有盘西铁路支线通过,矿井需留设保护煤柱给以保护。
矿区北侧边界外有高压线路铁塔,须留设保护煤柱加以保护。
毛寨煤矿工业场地留有保护煤柱,不受采动影响。
井田内的村寨民房已搬迁。
第二节煤(岩)石赋存特征一、岩层赋存特征矿区出露地层按岩(土)体组合类型划分为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软质岩与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概述如下:1.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本岩组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的玄武岩,岩体力学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水仓施工作业规程

一矿井巷掘进作业规程编号:PJ 201307工作面名称:中央水仓编制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时间: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中央水仓施工作业规程会审签字表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工程名称为中央水仓,该巷道于7煤辅运大巷K97.9m处开口。
二、巷道设计长度井下中央水仓设计工程量433.21m,其中1-1断面工程量为358.840m、2-2断面工程量为69.77m、3-3断面工程量为4.6m。
开口施工方位角为90°00′00″。
三、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13年7月1日开工,预计2014年2月10日竣工,工期约为220天。
(考虑巷道岩性和涌水量)四、巷道用途矿井生产时满足井下存放各巷道排出的积水。
五、平、断面图第二节编写依据1.本规程依据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施工设计图纸编制1)中央水仓施工平面图;2)中央水仓施工剖面图;3)中央水仓施工断面图;图纸编号S1279—110(7煤)—01(G)2.国投哈密一矿提供的中央水仓掘进地质、水文资料;3.工业场地总平面布臵图4.《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范》(GB50119-2003)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8-89)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2.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第二章地面相对位臵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1)该水平含煤层为西山窑组段7煤,为可采煤层。
(2)本次施工段顶板自上而下依次为:粗砂岩,灰黑色泥岩,砾岩,炭质泥岩,3煤煤层,砾岩,炭质泥岩,2煤煤层,砾岩,炭质泥岩,3煤煤层,以炭质泥岩为主、泥岩灰黑色,滑面较发育,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局部含煤屑、弧形状层理,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积水、无涌水水源和涌水通道。
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管子道施工作业规程

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管子道施工作业规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管子道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工程概况1.1位置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管子道位于运输大巷的右侧,水泵房的下方,中央变电所通道开口位置距主井底10米。
中央变电所在通道的左侧,水泵房在通道的右侧,管子道与主斜井斜交。
具体见巷道位置示意图。
第二章水文地质2.1井筒水:井筒揭露范围内所有含水层,其间必有一定量的地下水沿井筒流入作业地点,对作业有一定影响。
2.2采空积水:本井田是由六个小硫铁矿整合而成,井田范围内存在有大面积的采空区,采空积水是运输大巷掘进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隐患。
2.3瓦斯由于是新建矿井,未作过瓦斯等级鉴定。
但地质报告显示,15#煤层埋藏较浅,东部与北部都有裸露,煤层上部覆盖层多小于100m,瓦斯自然排泄条件好,初步推测应为低瓦斯矿井。
2.4煤尘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编号为№2007-0769的检验报告,15#煤煤尘无爆炸性。
附图一:地质综合柱状图第三章巷道技术特征技术特征表名称围岩类别长度(m)断面积(㎡)支护厚度(㎜)掘进体积(m3)支护形式备注净掘进中变、泵房通道煤岩305.207.07300341.5半圆拱料石砌碹中变煤岩108.0310.19300101.9半圆拱料石砌碹泵房煤岩108.0310.19300101.9半圆拱料石砌碹管子道岩304.576.55250196.5半圆拱料石砌碹插图一:井巷布置示意图插图二:巷道施工断面示意图第四章施工方法4.1中央变电所、水泵房通道和中央变电所、水泵房采用煤电钻打眼,管子道采用7655型凿岩机打眼,全断面一次打眼一次装药起爆。
人工装煤、矸,人工推车或绞车牵引矿车运输加胶带输送机运输。
循环进度2米。
掘进2米,支护2米。
半圆拱料石砌碹。
具体是先掏出柱窝,用戴帽木点柱进行临时支护,待工作面清理完煤矸后,然后进行永久支护作业。
4.2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装备的情况,本工程所需各工种人员的数量组织如下:劳动组织表工种项目打眼工放炮工清煤工班组长支护工运料工绞车司机电器修理工安全员瓦斯员其它总班计出勤人数2152663333236备注6.2循环进度:2米循环方式:一天一个循环作业形式:滚班作业6.3工程工期:本工程预计施工工期为25天,准备工期2天,共计27天。
井底水仓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井底水仓、水泵房、机电硐室及管子道。
二、掘进用途:用于矿井排水、主副水泵、排水管道的安装、及通风行人、各种管线的吊挂。
三、巷道设计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水仓工程量设计长度为268米,水泵房、机电硐室70m,管子道24m,吸水孔两个,每个水平长度2米,垂直深度7米;水泵房、机电硐室为平巷;水仓入水口:内水仓16.7米,外水仓24.2m,坡度为17°;内水仓水平巷道38.7米,外水仓水平巷道72.2米;管子道坡度17°;井底水仓服务年限约10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11年7月30日,预计2011年10月中旬竣工。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盘区开采情况井底水仓地面位于香龙山的西部,地面标高+1925.0m~+1558.94。
在K1井底车场开口掘进。
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以及长探短掘的施工方法。
井上、下对照关系见表1。
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水平名称一采区盘区名称一采区K3煤层地面标高/m +1973.2~+1925.0m井下标高/m 1521.4m~1522m地面相对位置建筑物地面位于香龙山的西部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井下位于原主平硐北面。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无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井底水仓在K1轨道下山南侧开口,均在K1煤层底板内,岩层结构简单,有不稳定夹石出现。
顶、底板岩性特征见表2。
表2 顶、底板岩性特征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岩性特征顶板基本顶粉砂质粘土岩2.0 灰白色直接顶砂页岩1.9 灰白色伪顶炭质页岩0.3 灰黑色底板直接底薄~中厚层粘土岩2.0 灰色中厚层粘土岩二、煤层瓦斯涌出、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本矿K1煤层属低瓦斯煤层,煤不具有自燃性,煤尘无爆炸性。
第三节地质构造煤层倾向东西,煤层倾角5°~ 8°,平均6.5°为近水平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概况一、施工依据1)《井东中央水仓、泵房、变电所掘进工程施工通知单2)《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煤矿安全规程》4)《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为确保生产衔接,由我队负责施工主中央水仓、泵房、变电所掘进工程。
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作业规程。
二、工作面概况本工程为井东煤业有限公司井东中央水仓、变电所掘进工程,工程为机掘,配套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运输。
第二章地形地貌及地质水文情况2.1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说明2.1.1地形地貌:井东区地表为典型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无建筑物。
原始地形已破坏,地势呈台阶状分部。
地表有一条排土道路从北向南通过整个采区,地形标高为1378—— 1481m,相对高差别103m。
2.1.2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顶底板和层间距;由于钻孔资料欠详,暂根据邻近煤矿及本工作面附近揭露巷道调查所知。
9#煤直接顶为粗砂岩,灰白色,厚度1.66—4.24m,平均2.83m,分选性及差,颗粒带有棱角,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地段有粉砂岩厚1.02m。
根据矿井实际掘进情况揭露,区域内煤岩层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
在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下,根据已掘巷道情况来看,工作面有受地质构造影响的可能。
2.2、水文地质根据现有勘探资料及已掘进巷道在掘进期间的涌水量情况,直接充水因素主要是上部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和断层水,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强且有断层水,补给源充分。
2.1.气象条件本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干燥、风沙严重。
历年年平均气温6.80-8.80℃,年极端最高气温37.20℃,年极端最低气温-26.50℃,季节和昼夜温差显著。
2.3地质构造本矿井地质构造资料不详,施工中,前方采掘情况不明。
为了防止古窑采空区,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以及长探短掘的施工方法。
探巷采用3kW探水钻垂直于工作面正前方和左、右两帮煤(岩)壁进行探巷眼。
距底高均为1.0m米,探眼深度不少于30m,掘进正前方每探一次巷道,只准向前掘进10m,以此循环进行。
若于采空区探通时,必须停止工作,不准拨钎杆,上报矿调度室及施工队值班室,待查明问题后方可开工。
第三章工作量及巷道断面及支护说明(一)内水仓1、从井东辅运大巷10点前67.44米处A点(X=75731.396,Y=4616.701)开始沿270°坐标方位角开口,沿1‰坡下山掘进,掘至 B点(X=75731.396,Y=4610.217),掘进长度4米。
2、从B点沿270°坐标方位角-5.5°坡下山掘进至C点,掘进长度18.78米。
3、从C点沿270°坐标方位角1‰坡上山掘进32.3米止。
4、从D点沿180°坐标方位角-5.5°坡下山掘进至E点,掘进长度15.176米。
5、从E点沿180°坐标方位角1‰坡上山掘进84.824米止。
6、从F点沿90°坐标方位角1‰坡上山掘进掘进18.75米止。
7、从H点沿270°坐标方位角水平掘进调车硐室,硐室规格:深×宽×高=5m×5.3m×3.65m。
8、内水仓巷道规格:宽×高=5.3×3.65m,水沟按图纸要求留设。
(二)外水仓1、从井东辅运大巷11点往南22.095米处A'点(X=75731.396,Y=4616.701)开口,沿270°坐标方位角1‰坡下山掘进,掘进至 B'点,掘进长度4米。
2、从B'点沿270°坐标方位角-5.5°坡下山掘进至C'点,掘进长度18.780米。
3、从C'点沿270°坐标方位角1‰坡上山掘进至D'点,掘进长度22米。
4、从D'点沿270°坐标方位角-5.5°坡下山掘进到E'点,掘进长度16.127米。
5、从E'点沿270°坐标方位角1‰坡上山掘进14.253米止。
6、从F'点沿180°坐标方位角1‰坡上山掘进145米止。
7、从H'点沿90°坐标方位角1‰坡上山掘进38.75米止。
8、从G'点沿270°坐标方位角,水平掘进调车硐室,硐室规格:深×宽×高=5m×5.3m×3.65m。
9、外水仓巷道规格:宽×高=5.3×3.65m,水沟按图纸要求留设。
(三)内、外水仓联巷1、在距内水仓开口42.964米处按图纸要求施工1内、外水仓联巷,联巷长度15米。
2、巷道规格:宽×高=3.2×2.0m。
(四)井东主辅联巷1、从图中A、A'点分别沿坐标方位角90°沿底水平掘进两主辅联巷,联巷长度各为25米。
2、巷道规格:宽×高=5.3×3.65m。
(五)泵房通道、泵房1、泵房通道施工从井东辅运大巷①点(X=75650.618,Y=4616.708)沿坐标方位角240°,以+1°坡上山掘进至②点,掘进长度25.956m,泵房通道规格:宽×高=4.3×3.35m。
2、泵房施工从②点沿坐标方位角180°水平掘进至③点止,掘进长度43.5m,规格:宽×高=7.1×5.1m;从②点沿坐标方位角0°水平掘进,掘进长度5m,规格:宽×高=6.1×4.9m 。
(六)配水巷吸水井1、配水巷吸水井按图纸要求施工,吸水井规格:深×宽=6.7×3.0m。
(七)变电所、变电所通道1、变电所底板比泵房底板高0.5m,从②点前5m沿坐标方位角0°水平掘进,掘进长度59.5m,从④点沿坐标方位角90°以-5°坡(具体坡度以实测为准)下山掘进与井东辅运大巷贯通,掘进长度20m。
2、变电所规格:宽×高=6.1×4.4m ,变电所通道规格:宽×高=4.3×3.35m。
(八)管子道1、从井东辅运大巷8点前26.21m处A点(X=75475.396,Y=4676.7096)开始沿270°坐标方位角+3°上山掘进,掘进至 B点(X=75475.396,Y=4619.242),掘进长度55m。
2、从B点以270°坐标方位角沿水平掘进30m止,从C (X=7574.396,Y=4591.819)点以0°坐标方位角沿水平掘进至D点,掘进长度114m,从D点沿0°坐标方位角-27°下山掘进至E点止,掘进长度18m。
二、支护(如图所示)(一)、1、内外水仓、井东主辅联巷支护巷道采用锚网支护,顶锚杆采用φ22×24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1000mm,每排6根锚杆,最外一根距巷帮400mm;两帮锚杆采用φ18×1700mm圆钢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每帮每排各3根,最上一根距顶板400mm并压住顶网;锚索采用φ17.8mm×7300mm钢绞线,采用五花布置,间排距2700×2000mm。
2、内外水仓联巷顶锚杆采用φ22×24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每排2根锚杆,最外一根距巷帮600mm;两帮锚杆采用φ18×1700mm圆钢锚杆,每帮每排各1根,距顶板400mm 并压住顶网;锚索采用φ17.8mm×7300mm钢绞线,沿巷道中线每2m布置1根。
3、泵房顶锚杆采用φ22×24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1000mm,每排8根锚杆,最外一根距巷帮400mm;两帮锚杆采用φ18×1700mm圆钢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每帮每排各5根,最上一根距顶板350mm;锚索采用φ17.8mm×7300mm钢绞线,采用矩形布置,间排距1800×2000mm。
4、泵房通道、变电所通道顶锚杆采用φ22×24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1000mm,每排5根锚杆,最外一根距巷帮350mm;两帮锚杆采用φ18×1700mm圆钢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每帮每排各3根,最上一根距顶板350mm并压住顶网;锚索采用φ17.8mm×7300mm钢绞线,沿巷道中线每2m布置1根。
5、变电所顶锚杆采用φ22×24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1000mm,每排7根锚杆,最外一根距巷帮350mm;两帮锚杆采用φ18×1700mm圆钢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每帮每排各4根,最上一根距顶板350mm;锚索采用φ17.8mm×7300mm钢绞线,采用五花布置,间排距2700×2000mm。
6、巷道顶、帮铺φ4经纬网,规格:长×宽=3000×1300mm;网与网之间必须有100mm搭茬,压茬处每隔300mm 用双股14#铁丝联网。
7、顶锚杆孔径30mm,每孔使用1根Z2375药卷;帮锚杆孔径28mm,每孔使用1根K2335药卷。
锚索孔径28mm,每孔使用2根Z2375药卷。
8、支护形式与参数在施工中应根据揭露围岩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以确保安全。
(二)、锚杆、锚索质量要求1、顶部锚杆垂直于顶板,严禁钻机在同一钻位打两根锚杆眼。
顶锚杆的锚固力≥5吨,扭矩100N.m;帮锚杆锚固力≥3吨。
扭矩60N.m。
安装锚杆锚索时,树脂药卷要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20~30秒,要一气呵成,严禁二次重复搅拌。
搅拌终止后要继续保持锚杆机推力约1分钟。
锚杆角度:顶部、两帮锚杆与巷道顶帮轮廓线垂直布置,其最小角度不小于75°。
托盘规格:顶部采用铁托板,规格:150×150×10mm。
加厚锚索托板:250×250×10mm。
2、锚索必须锚索紧跟迎头:当班掘当班锚好、紧好。
锚索预紧力8~10T。
张拉发现不合格的锚索必须重新打眼安装。
当张拉锚索时张拉千斤顶带上劲后,操作人员必须远离千斤顶,而后方可进行预紧张拉。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要求1.1 施工工艺1、施工(1)测量放线、定位:a.施工测量人员必须详细审阅施工图,周密考虑并绘制测放图。
b.掘进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及测量人员应现场,掌握掘进过程中的巷道方位、坡度、标高等1.2、巷道施工1、凿岩:采用风动凿岩机、φ22mm中空六角钢钎杆、φ32mm柱型合金钢钻头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