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第四章(功能性食品学-发育和记忆)-GXL

合集下载

《功能食品》课程标准.

《功能食品》课程标准.

《功能食品》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功能食品》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

主要讲授食品中功能因子的生理功能,化学结构与功效之间的关系,包括活性多糖、功能性油脂、自由基清除剂、功能性甜味剂等对人体正常代谢的影响,介绍功能食品开发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二、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功能性因子和功能食品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方法,熟悉功能食品管理法规,为毕业后在食品行业能胜任功能食品开发、生产、检测、申报、市场推广和服务等工作,并为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开发能力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二)活性多糖及其加工技术(九)功能食品的管理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功能食品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任选课。

一般情况下,讲授每周安排2课时,共30课时;实验共6学时,主要安排2个实验,一个是活性多糖的加工,一个是功能性甜味剂的加工。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结合所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课堂讨论或到市场进行功能食品调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课堂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的声像呈示,将枯燥的理论或条款,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与前景
市场现状
目前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
前景预测
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功能性食品市场将有更大 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功能性食品的创新和品质也将得到 进一步提升。
02
功能性食品的制备工艺
原料选择与处理
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功能性食 品成分进行配伍,以提高整体
效果。
适量原则
根据个体需求和健康状况选择 适量的功能性食品成分进行配 伍。
平衡原则
确保配伍的成分之间相互平衡 ,避免过量或不足引起的副作 用。
安全原则
选择经过安全评估的功能性食 品成分进行配伍,确保无毒无
害。
04
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评 价
安全性检测方法
05
功能性食品的应用与效 果评价
功能性食品在各领域的应用
健康领域
功能性食品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调 节血糖、降低血脂等。
运动领域
功能性食品为运动员提供能量、促进肌肉恢复、提高运动表现,如运 动饮料、能量棒等。
美容领域
功能性食品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保持青春活力,如胶原蛋白、抗氧 化剂等。
风险控制
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食品安全风险情况 。
功能性食品的监管与认证
监管机构
认证机构
负责制定和实施功能性食品的监管政策。
对功能性食品进行认证,确保其符合相关 标准。
认证标准
认证流程
制定功能性食品的认证标准,确保其安全 有效。
明确功能性食品的认证流程,确保认证过 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质地。
酶处理
利用酶的催化作用,改 变原料的分子结构和性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

功能性食品被誉为“ 21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1. 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3. 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4. 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因子(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功能因子的概念(在功能性食品中起生理作用的成分。

又叫生理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2. 了解功能因子的种类;3. 理解功能因子产生功能作用的原因及功能因子的构效关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功能性碳水化合物1. 主要内容: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及功能特性。

《功能性食品学》课程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学》课程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功能性食品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24 学时、1.5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的学科特点,功能性食品基本原料的选择和功能因子的确定,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功能性食品的质量检测与安全性及功能性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食品科学知识基础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日后从事功能性食品研发、检测、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本课程以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毒理学、食品免疫学作为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是功能性食品学概念、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功能因子类型及特点、功能性食品资源、毒理学评价及功能性评价、配方设计。

课程教学难点是毒理学评价、功能学评价试验项目。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讲授方法为主,并增加师生案例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问等环节。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整理资料和专题讨论,加深对食品安全学最新学术内容的了解,并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了解和掌握高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和板书为主。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功能性食品概念及要求;(2)功能性食品的分类、功能和功效成分;食品安全性的现代内涵;(3)国内外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功能性食品的内容和任务;(2)难点:功能性食品的分类和功效成分。

第二章功能因子(4学时)1.教学内容(1)功能因子的种类、分布及化学组成;功能因子的生理功效、构效关系;(2)功能性碳水化合物;(3)氨基酸活性肽与活性蛋白质;(4)功能性油脂;(5)维生素与矿物质;(6)其他活性物质。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功能因子的结构与功能性之间的关系;(2)难点:功能因子的分子结构、理化特征。

第四章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原理PPT课件

第四章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原理PPT课件

(三)皮肤的色泽
• 机体正常的肤色,是由氧化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
白、胡萝卜素和黑色素等4种色素引起的,通常取
决于表皮黑色素含量和分布,真皮血液循环情况以 及角质层厚度等。
• 黑色素由表皮基底层细胞产生,由酪氨酸经酪氨酸
酶催化合成,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黑色素颗粒,并
贮存于皮肤中。
• 肤色还与日照程度、气候和地理位置、代谢失调有 关。
痤疮
酒糟鼻
(二)黄褐斑
• 黄褐斑又名肝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 后天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
位,并于日晒后加重。中青年女性多见。病程
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 病情有一定季节性, 夏重冬轻。色素沿着区域平均光密度值大于自 身面部平均光密度值的20%以上。
•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以由于各种不同
的原因引起,一般认为与内分泌改变(如妊
娠)、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慢性疾病 及外界刺激有关。如痛经、慢性盆腔炎、长期
口服避孕药、妊娠期、营养不良、贫血、内分
泌障碍或慢性疾病等,但也有不少病人的病因
不明。
• 皮损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形状不规则。
面部对称分布,颊部最多见,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无鳞屑。日晒或月经期皮损颜色 加深。无自觉症状。
一般认为是由雄激索的分泌量增多和毛囊
口内的痤疮棒状杆茵、白色葡高脂
饮食,吃辛辣食品及巧克力,饮用浓酒、 可可、咖啡等热性饮料,演员经常使用油 彩化妆,消化功能紊乱,便秘,口服避孕 药等,均可促进痤疮的发生和发展。长期
服用溴化物、碘化物及皮质激素等也可引
起痤疮。
酸和胱氨酸,通过胱氨酸交联的蛋白质链,保证表 皮的高强度和低溶解度特性。
2.真皮:位于表皮下方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ppt课件
目 录
• 功能性食品学概述 • 功能性食品的种类与特性 • 功能性食品的研发与生产 •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与前景 • 功能性食品的安全与监管
01
功能性食品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食品学定义
功能性食品学是一门研究功能性 食品的学科,主要涉及食品的生 理功能、营养特性以及人体健康 的关系。
02
功能性食品的种类与 特性
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总结词
通过补充营养素、调节生理功能等方式,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详细描述
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等,有 助于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 康。
辅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总结词
设计美观、实用的包装,提高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包装工艺
根据包装材料和产品特点,采 用适当的包装工艺,确保产品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伤 。
储存条件
根据产品的稳定性和保质期, 制定合理的储存条件,确保产
品品质和安全性。
04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与 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
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增长最快。
浓缩与干燥
对提取物进行浓缩和 干燥,以获得稳定的 成品。
制剂与成型
将提取物与其他配料 混合,制成适合消费 者食用的剂型和形状 。
质量检测与控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 环节进行质量检测和 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稳定。
功能性食品的包装与储存
包装材料选择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包装设计
功能性食品学的意义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通过实验和测试,对原料和配方的比 例、加工工艺等进行优化,以提高产 品的功能性和口感。
04
安全性评估
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产品 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符合相关法 规和标准。
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
原料处理
对原料进行筛选、清洗、干燥等预处 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配方混合
将筛选好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加入必要的辅料和添加剂,制成功能 性食品的配方。
注意事项
在使用功能性食品时,应遵循适量原则,不 要过量使用或滥用。同时,应注意选择正规 品牌和渠道购买,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 、老年人等,在使用功能性食品时应特别谨
慎,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05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与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与规模
01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健康功能的食品,随着人 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对功能性食品中的原料、添加剂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产品无毒、 无害、无副作用。
功能性安全性评估
对功能性食品的功能性进行评估,确保产品具有宣称的功能,并且无 不良影响。
风险评估
对功能性食品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考虑产品的安全性、效果和市场需 求等因素,为产品的上市和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04
功能性食品的应用与效果
详细描述
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抗 氧化剂的食品,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坚果 、蔬菜等。这些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 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的损害,从而延缓 衰老和预防慢性疾病。
其他功能性食品
总结词
除了以上几种,还有许多具有其他功能性的食品,如 提高视力、改善睡眠等。
详细描述
富含维生素A、锌等营养成分的食品,如胡萝卜、南 瓜、鸡肝等。这些成分有助于维持视网膜健康,提高 视力。富含色氨酸的食品(如小米、牛奶)可以促进 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其 他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还包括富含钙的食品(如牛奶 )有助于骨骼健康,富含叶酸的食品(如绿叶蔬菜) 有助于降低贫血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等。

功能性食品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功能性食品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功能性食品学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功能性食品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中功能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和营养保健功能的科学,本课程是为学习者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功能成分的分离与分析技术,功能性食品与慢性疾病的关系,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市场需求等内容。

本课程基于功能性食品学第二版编写而成。

二、课程目标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了解功能性成分分离、提取和分析技术;3.了解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与慢性疾病的关系;4.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方法和市场需求。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功能性食品概述•功能性食品的定义与分类;•功能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性成分分离与分析技术•常见功能性成分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常见功能性成分的分析和检测方法。

第三章功能性食品与营养保健•常见功能性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功能性食品对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第四章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方法;•功能性食品的上市前的检验、评价和规定。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授课、案例研究、讨论、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五、实验与实践本课程设置相关实验和实践环节,包括功能性成分分离与分析实验、功能性食品开发设计实验等,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课程作业等。

占总成绩的30%。

2.期中考试:考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考查对全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占总成绩的40%。

七、参考教材本课程的主要参考教材为《功能性食品学(第二版)》。

此外,还会根据需要安排一些论文和专业资料作为课外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记忆障碍
②逆行性遗忘:患者不能回忆起正常脑机制发生障碍发 生前的一段时间的经历。例如,交通事故中造成脑震荡或短暂 昏迷的病人、脑中风病人等。 除了这两种遗忘外,还存在进行性遗忘(痴呆患者)、正 常遗忘等。
4. 影响记忆的因素
(1)年龄 是影响记忆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中老年人——大脑机能衰退→记忆力衰退
1.2 分类
形象记忆(表象记忆)
根据记忆的 内容 逻辑记忆(思想记忆、语义记忆) 情绪记忆(情感记忆) 运动记忆(动作记忆)
1. 记忆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
瞬时记忆
处理
又称为感觉性记忆或掠影式记忆,保持 时间< 1s,遗忘后不能恢复。
短时记忆
反复、长期 运用
又称为操作记忆,1s<保持时间< 1-2min, 常和一定的操作动作相联系,操作结束, 准确的记忆内容也就消失。
长时记忆
深刻、牢固的,一般能被保持数周、数月、 数年,有的可以终身不忘,遗忘后大都能 回想起来 。
2. 记忆形成的机理
2. 记忆形成的机理
2. 记忆形成的机理
2. 记忆形成的机理
神经元和神经细胞连接
2. 记忆形成的机理
神经突触结构
3. 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 病人对病前不能够回忆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常见于轻躁狂患者、抑郁症患者,病情缓解后现象消失。 (2)记忆减弱 患者对既往经历的重大事件难以回忆,或者表现为一切新
2. 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1)能量
作用:生长、代谢、维持体温,从事各种体力、脑力活 动。
2. 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2. 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供给不足:影响儿童器官的发育 影响其他营养素效能的发挥 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摄入过量:肥胖症。
2. 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2)蛋白质
4. 影响记忆的因素
(5)受污染食物 X光、微波、核辐射、有毒重金属、烟雾、食物化学添加 剂、香烟产生的烟、汽车废气、氢化处理植物油和人造不饱和 脂肪代用品等。 ①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和食物 一旦进入人体,很难排出体外,长期摄入,会造成早、老 年性痴呆。 长期用铝制餐具、炊具 食用加入明矾的食物,如油条、粉条等 过量食用含铅的松花蛋
3.2 富含功能性物质食物
(1)富含蛋白质类食物
蛋白质功能 ①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②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 ③供给热能(5.65kcal/g)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1)富含蛋白质类食物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2)富含碳水化合物类食品
碳水化合物作用 ①供给和储存能量 (4.10kcal/g) ②构成机体重要物质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3)富含矿物质的食物
钙(Ca) 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磷(P) 与钙形成难溶性盐, 使骨骼、牙齿坚固
1岁一下的钙和磷比为1.5:1 1岁以上为1:1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铁(Fe) 1、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和智力发育
锌(Zn) 1、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 2、促进食欲 3、参加免疫功能过程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碘(I)——甲状腺素 1、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2、促进骨骼的发育和蛋白质合成
硒(Se ) 1、增强免疫力 2、防止骨髓端病变,防止大骨节病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维生素B2 ——核黄素 1、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 2、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
维生素B6——吡哆素 1、刺激白细胞生成,提高免疫力
第三节 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性食品
1.生长发育简介 2. 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3.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1. 生长发育简介
1.1 生长发育的概念
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Growth):机体各部位及其整体可以衡量的量的 增加。骨重、肌重、血量、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等。 发育(Development):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 成熟完善过程。难以用量来衡量 , 如免疫功能的建立 , 思维记 忆的完善等
1.1 定义
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将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
内贮存,并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再现)出来的神经活动过程。
如我们见过的人或物、听过的声音、嗅过的气味、品尝过的味 道、触摸过的东西、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等。
1. 记忆的定义和分类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 四个基本过程。
1. 记忆的定义和分类
(3)藻蓝蛋白 性状:蓝色颗粒或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醇和油脂,对热、 光、酸不稳定。 生理功能:是一种氨基酸配比比较好的物质,可促进生长 发育,还能抑制肝脏肿瘤细胞,提高淋巴细胞活性,促进免疫 系统以抵抗各种疾病。 制法:藻体经干燥后用水抽提其中的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 再经真空浓缩后喷雾干燥而。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2. 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5)矿物质元素
Ca与P: Ca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发育,维持肌肉、神经 的正常活动。钙磷的比例1:1—1.5。 Mg:构成细胞,体内多种酶的重要激活剂。 I:供应不足影响基础代谢率及生长发育。 Fe:提高机体免疫力。 Zn:促进生长发育、食欲、增强免疫功能。 Se:提高免疫力 、促进机体基础代谢、减弱微量元素的 毒性 。
1. 生长发育简介
(5)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 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 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6)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 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7)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 长高。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此外,合 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 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
1. 生长发育简介
幼儿前期:1~3岁。此期体格生长速度比婴儿期渐变缓慢, 但语言、行动与表达能力明显发育。 幼儿期:3~6、7岁。相当于目前"幼儿园"阶段。此期的 特点是生长发育变慢,动作及语言能力逐步提高,能跳跃、登 楼梯、唱歌、画图,开始识字认字。往往好奇、多问。 童年期:6、7~11、12岁。亦称小学年龄期。此期特点是 脑的形态结构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进展较快,能较好地综合分 析、认识自己。此期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约10~18岁(女性较早, 男性较晚,约相差2年)。这是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发育阶段, 此时的特征为:体格发育首先加速,继而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女性的青春期普遍为11~12岁到17~18岁,男性则为13~15岁 到19~21岁。
上海养生堂欢乐成长 儿童钙铁锌咀嚼片
欧安贝贝儿童初乳铁 主要成分:螯合铁 牛初乳粉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欧安贝贝儿童初乳锌
欧安贝贝儿童初乳钙颗粒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3)维生素类产品
汤臣倍健儿童 鱼肝油补充 维生素A、D
卡尔维多康儿童Ca、Fe、Zn 维生素片
奥蓓斯儿童 维生素C片 儿童维生素A、D 胶丸
2. 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4)维生素
VA: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发育、改善视力 VD: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 VC: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VB1: 促进肠道蠕动 VB2: 参与细胞正常生长 VB6: 参与氨基酸、糖原、脂肪酸代谢 VE: 抗氧化,保持红细胞完整性 烟酸: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素 叶酸:预防红细胞贫血、参与核酸、氨基酸代谢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2)肌醇 性状:白色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甜味在空中稳 定,对热强酸强碱稳定。 生理功能:是人、动物和微生物生长所必有的物质,能够 促进细胞生长,尤其是肝脏和骨髓细胞的生长。 制法:由玉米浸泡液的浓缩液经沉淀得粗植酸盐再水解而 得或糖甜菜的糖液经分离精制而得。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1. 生长发育简介
就职齐鲁制药
1. 生长发育简介
1.3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 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 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 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3)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 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4)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 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 症。
受个体因素差异的影响 (2)压力及情绪
适度的压力→促进记忆力发展
严重的情绪危机和压力→记忆力影响记忆的因素
(3)睡眠 适度良好睡眠→大脑获得良好休息→记忆力提高 熬夜、过度睡眠→记忆力下降 (4)不良嗜好 烟酒 过量烟酒→破坏脑细胞合成蛋白质→记忆力下降 酒精→降低反应速度→影响语言、情绪、记忆 高脂肪食物 损害记忆及注意力集中能力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维生素C 1、增进骨胶原合成 2、参与机体造血功能
维生素D 1、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 2、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牙齿健全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3.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产品
(1)蛋白质类
优质大豆蛋白及9种必需氨基酸
3. 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
(2)矿物质类
安利钙镁片
印象转瞬即逝。
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患者。
3. 记忆障碍
(3)遗忘 患者对某一段经历或重大事件的记忆缺失,主要表现为回 忆的障碍。 ①顺行性遗忘:发病以后对新近获得的信息不能保留,但 对发病前的记忆仍记忆犹新。主要表现为即瞬时和短时记忆消 失,缺少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能力,常见于一些慢性 酒精中毒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