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三册疑难习题解析_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及习题解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一、表内除法1、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的类型(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3、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4、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5、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二、有余数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a÷b=c……d被除数÷除数=商……余数4、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四、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的顺序(1)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非同级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带小括号运算的算式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
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022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面()大约是1千克。
A. 2只鸡蛋B. 5袋大米C. 6个苹果D. 10个1元硬币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2只鸡蛋大约是100克;B:5袋大米大约是100千克;C:6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D:10个1元硬币大约是50克。
故答案为:C。
【分析】1千克=1000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千克的大小选择即可。
2.一瓶醋净含量是500克,如果把这瓶醋放在盘秤上称一称,那么,盘秤上显示的质量()。
A. 等于500克B. 比500克大C. 比500克小D. 无法确定B解析: B【解析】【解答】一瓶醋净含量是500克,如果把这瓶醋放在盘秤上称一称,那么,盘秤上显示的质量比500克大。
故答案为:B【分析】净含量是醋的质量,这瓶醋的质量还包含了瓶子的质量,故盘秤上显示的质量会大于这瓶醋的净含量。
3.笑笑家的电视机约重10()。
A. 千克B. 克C. 吨A解析: A【解析】【解答】笑笑家的电视机约重10千克。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单位的认识,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一台电视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解答。
4.一枚硬币大约重6克,30亿枚同样的硬币大约重()吨.A. 180B. 1800C. 18000C解析: C【解析】【解答】6×3000000000=180********(克),180********克=18000吨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这些硬币多少克,然后换算为吨即可。
5.100颗黄豆重约25克,照这样推算,1亿颗黄豆重约()。
A. 250千克B. 2500千克C. 25000千克D. 250000千克C解析: C【解析】【解答】25÷100×100000000÷1000=0.25×100000=25000(千克)。
故答案为:C。
【分析】黄豆质量÷黄豆颗数=一颗黄豆的质量;一颗黄豆的质量×1亿=1亿颗黄豆的质量;最后除以1000把克化为千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小蝌蚪的成长(三位数笔算减法)学习目标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三位数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需要退位的减法。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需要连续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教科书首先创设了“小蝌蚪变青蛙”这个涉及自然常识且小朋友感兴趣的情境,引出减法问题。
·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学习三位数减两位数需要连续退位的减法计算。
连续退位是学生遇到的新问题,也是多位数减法中的难点。
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除了竖式,教科书还呈现了结合口算和通过数线、计数器演示,启发学生用多种直观的方法体会连续退位的计算道理。
·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需要连续退位的减法计算。
思路与上一个问题相同。
·他们做得对吗?和同伴说一说。
针对退位减法计算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反思,进一步帮助学生关注计算中的关键点,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试一试·开联欢会买了300个气球,吹好了76个,没吹好的还有多少个?主要探索整百数减几十几的减法。
类似的情况在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时出现过,结合前一课时内容,学生此时的学习难度会有所降低。
教科书呈现了口算、拨计数器演示和竖式三种方法,其中计数器演示只给出了关键步骤。
·笑笑是这样算的,你能看懂吗?和同伴说一说。
学习把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这是教科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又一种化难为易的尝试。
在计算“300-76”时,首先用被减数300减去1,然后用299减去76,最后在得数再加上1即可。
这样做的优点是把连续退位的减法转变成不退位减法,从而降低计算的难度,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 易错题强化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易错精选强化练习题(2)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1.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A. B. C. D.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可以互相重合的是()。
A. B. C. D.3.下图中左边的飞机通过平移可以与下面的()号飞机重合。
A. B. C. D.A. B. C. D.5.从下面( )纸中剪下的图案是。
A. B. C.二、判断题(共5题;共15分)6.纸风车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7.拧开水龙头是平移现象。
()8.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垂直。
()9.圆的对称轴一定过圆心。
()10.左图是六边形,每条边都相等,它有三条对称轴。
()三、填空题(共4题;共16分)11.平移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________变。
12.把一个长方形从中间对折,长方形的左右两边一定会完全________。
13.红领巾的平面图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14.下图是从镜子中看到的钟面的时间,你能辨认吗?请写出实际的时间.________时四、解答题(共3题;共18分)15.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16.下面现象是平移的用“△”表示,是旋转的用“○”表示。
17.在下面方格处,写出2个具有对称性的汉字和数字.五、综合题(共2题;共15分)18.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________号图形通过旋转可以和右边的图形重合。
(2)下面图形中,只经过平移就可以使两个图形完全重合的是________。
19.画一画,想一想:(1)小房子向()平移了()格;(2)直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3)钝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六、应用题(共3题;共21分)20.从3时到3时15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21.聪明屋里住着一位智慧老爷爷.他给小朋友出了一道难题.下图是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猜一猜钟面上是几时.22.从镜子中看到上面的图形的样子是哪一个?(画“√”)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A【考点】镜面对称【解析】【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知识判断,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A。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较小的角是直角时,时间可能是()。
A. 6时B. 12时C. 9时2.下图中有()个角。
A. 6B. 7C. 83.钟面上5时整,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A. 钝角B. 直角C. 平角4.下图共有()个角。
A. 4B. 6C. 85.数学书的封面有()个直角。
A. 3B. 4C. 6D. 86.三时三十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A. 钝角B. 锐角C. 直角7.关于“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B. 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的角是钝角。
C.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4个角中,如果1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3个角也都是直角。
8.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锐角,另一个角是()。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9.图中有()个直角。
A. 4B. 6C. 810.图形里有()个钝角。
A. 3B. 4C. 511.用放大镜看角,这个角()。
A. 变大B. 变小C. 大小不变12.两个锐角的和()。
A. 比直角小B. 比直角大C. 等于直角D. 以上都有可能13.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角。
A. B. C.14.上午9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平角15.9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一个()。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二、填空题16.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钝角17.下图中有________个角,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
18.直角的一半是________度,至少再增加________度就是一个钝角。
(填整数)19.我会认角,分一分。
直角:________ 锐角:________ 钝角:________20.找一找,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21.在三角形中,比直角大的角叫________角,比直角小的角叫________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拨一拨》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学习目标1.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操作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
3.通过用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了解大数的构成。
4.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
编写说明教科书结合填写数位顺序表、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学习。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习大数读写时,不宜仅靠一些机械的规则死记硬背读写的方法,结合数位从位值的角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写出数是更有价值的,这将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基于这样的思考,教科书安排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认识数位顺序表。
第二个问题借助拨计数器的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上的数位标识学习读数,并感受数的构成。
第三个问题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
第四个问题借助在算盘上的拨数活动,再次强化对大数的读写及位值的认识。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试一试”,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数的构成,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
·填一填,认一认。
这是第一次出现数位顺序表,目的是帮助学生从位值的角度理解数的意义、读写数。
需要说明的是,数位顺序表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出现,但是在前面几节课(其实从2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有了数位的铺垫,表现在数的认识大多伴有拨计数器的活动,而计数器上已经出现了个、十、百、千、万位,只是没有正式向学生介绍数位的概念。
·拨一拨,说一说,读一读。
借助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操作活动学习读数,体会数的构成。
教科书呈现了三个数,给出了它们的读数示范,并解释了其构成。
在数的选择上,教科书关注学生学习的难点,即在遇到中间和末尾带“0”的数,学生往往会对其中“0”的读法产生困惑,所以在三个数中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带“0”的数(9040,1001)的学习。
·看一看,写一写。
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
教科书同样呈现了三个数,并给出了书写示范。
在其他两个数的选择上,教科书也关注了带“0”的学习难点。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及解析答案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应用题1.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支牙膏,3把牙刷”进行捆绑,制成礼盒再销售。
商品名称数量牙膏16支牙刷23把2.二(1)班有44人,分组玩游戏,每组5人,若每组分一个篮球,至少需要几个篮球?3.50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要租几条船?4.按下面的方式穿珠子。
第16颗是什么颜色?第25颗是什么颜色?5.小丽拿3元去超市买作业本。
超市有两种价格不同的作业本,一种是每本6角,另一种是每本4角。
(1)小丽买哪种作业本不用找零钱,能买几本?(2)她最多能买几本作业本?6.猴子妈妈摘了50根香蕉,它最少拿出多少根香蕉才能平均分给它的6个孩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几根香蕉?7.购物。
买一台吹风机和一部手机实际花多少钱?8.二年级一班有45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8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还剩几个座位?9.有45枝花,每个花瓶里插8枝,至少需要几个花瓶才能把这些花全部插完?10.二(1)班39人去春游,需要租车。
(1)如果都坐小汽车,至少需几辆?(2)如果都坐中巴车,至少需几辆?(3)饮料每瓶8元,李老师带60元,最多可以买几瓶饮料?11.国庆节,学校设计校园楼顶的彩旗按红、黄、红、蓝、红、紫的顺序循环,共挂了50面。
算一算,这些彩旗中红色彩旗有多少面?12.40个学生去郊游,他们至少要租多少辆车?13.一本课外书有46页,张华每天读9页,他多少天能读完这本课外书?14.儿童剧场有500个座位,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去观看电影。
(1)估一估,儿童剧场的座位够不够?(2)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去观看电影?15.去公园划船。
(1)他们至少需要租几条船?(2)如果每条船每时租金为4元,那么25元钱最多可以供1条船划几时?16.小亮在公园里发现一个很深的小洞,他把一根两米长的竹竿插到洞底,在竹竿露出洞口的地方做上记号(洞口没有到竹竿的正中间),取出后又把竹竿的另一端插到洞底,再做上记号,这时两个记号之间的长度是2分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疑难题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疑难题解析一、形状与运算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疑难的题目,其中其中包括了形状与运算相关的问题。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解析一些常见的数学疑难题,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1. 矩形面积计算问题问题:一块土地的形状为矩形,长6米,宽4米。
请计算其面积。
解析:矩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乘以宽来计算,即面积=长×宽。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可知长为6米,宽为4米,所以面积=6×4=24(平方米)。
因此,该块土地的面积为24平方米。
2. 游泳池的容量计算问题问题:一个长方体游泳池的长为8米,宽为4米,深为2米。
请计算游泳池的容量。
解析:长方体的容量可以通过长乘以宽乘以高来计算,即容量=长×宽×高。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可知长为8米,宽为4米,深为2米,所以容量=8×4×2=64(立方米)。
因此,该游泳池的容量为64立方米。
二、数字与计算除了形状与运算的问题之外,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还会遇到一些与数字与计算相关的疑难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解析一些常见的数字与计算问题,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1. 三位数的比较问题问题:比较789和675的大小。
解析:比较三位数的大小,首先比较最高位的数值大小,如果相同,则比较次高位的数值大小,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到最低位的数值。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789的最高位为7,675的最高位为6,由此可知789>675。
因此,789大于675。
2. 整数加减问题问题:计算-13+25。
解析:在整数的加减运算中,加法的运算规则是:异号相减,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同号相加,相加结果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13和25的符号相反,所以可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再加上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
即:|-13|+|25|=13+25=38。
根据原来的符号负号,所以-13+25=38。
三、应用与推理除了形状与运算、数字与计算的问题之外,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还会遇到一些与应用与推理相关的疑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2)
学数学二年级三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三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三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 2 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三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三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 2 年级 上 册疑难习题解析 像图2
这样的靶,你能找出几种不同的打法?
学生做时杂乱无章,无序,重复的或遗漏的较多由于打法有多种,只要遵循从下往上的要求,可以任选,故许多学生随便写,导致没有条理。
所以自己可以确定先
小学数学 二 年级 上 册疑难习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