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临床课件
合集下载
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课件PPT)

4.本病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支原体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鉴别。
5.常见的并发症是细菌感染,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或) 肺炎。
入院标准
有高热或并发症者。
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1日内完成。 2.病毒分离,X线胸片,心电图。3日内完成。 3.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1周内完成。 4.血清学检查。1周内完成。
2.抗病毒治疗①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加 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分2次静脉滴注, 连用3~5日。或利巴韦林片:每次100~200mg,口服, 每日3次。②金刚烷胺片:每次100mg,口服,每日2次, 疗程2~3日。③吗啉胍片:每次0.1~0.2g,饭后口服, 每日3次。
3.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 择药物,在培养结果出来前,可首先选用抗革效标准
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体温正常3日, 为治愈。
出院标准
症状消失、体温正常3日,方可出院。
出院指导
1.在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接触病人 者应戴口罩。 2.中药烧熏、食醋熏闻。 3.接种流感疫苗。
(三)西医治疗 1.发热及全身疼痛的治疗①阿司匹林片:每次0.3~0.6g, 饭后口服,每日3次。②扑热息痛片:每次0.25~0.5g, 口服,每日3~4次,1日量不超过2g,疗程10日。③阿司 匹林赖氨酸粉针剂:每次1支,每瓶用4mL灭菌注射用水 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肌内注射,每日1~2次。
流行性感冒 诊疗指南(课件PPT)
主讲:XX
20XX年X月X日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 乙、丙3型,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故常引起暴发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染。 小儿、老年人、体弱者易并发肺炎。本病属中医“时行感 冒”范畴,乃时令疫病之邪侵及肺卫,使肺卫失宣,肺气 壅闭而出现的疫病类疾病。
流行性感冒 ppt课件

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 亚型(H1-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 (N1-9)。
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无亚型划分。
ppt课件
7
甲型流感病毒在动物中广泛存在,目前已 知所有亚型包括16种血凝素亚型和9种神 经氨酸酶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可以在鸟 类特别是在水禽中存在,甲型流感病毒还 可以感染其它动物,如猪、马、海豹以及 鲸鱼和水貂等。
嗜人类流感病毒的2,6受体存在于上、下 呼吸道,主要是在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 Ⅰ型细胞。
ppt课件
17
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成 功感染少数细胞后,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 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 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
季节性流感病例中只有ຫໍສະໝຸດ 少数有病毒血症 或肺外组织感染的情况。
流感临床症状可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趋 化因子有关。
ppt课件
18
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感染后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和肺功 能的异常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流行性感冒
ppt课件
1
概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 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流感的流行病学最显著特点为:突然暴发, 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 节性,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除人感染高 致病性禽流感)。
ppt课件
2
季节性流感一般可引起伴有发热的急性呼 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剧,虽然大多为自限 性,但是在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 要住院治疗;
在非流行期间,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分布, 病例在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这种 情况叫散发;
一个集体或一个小地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 病例叫暴发;
较大地区的流感发病率明显超过一般的发病水平, 可称为流行;
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无亚型划分。
ppt课件
7
甲型流感病毒在动物中广泛存在,目前已 知所有亚型包括16种血凝素亚型和9种神 经氨酸酶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可以在鸟 类特别是在水禽中存在,甲型流感病毒还 可以感染其它动物,如猪、马、海豹以及 鲸鱼和水貂等。
嗜人类流感病毒的2,6受体存在于上、下 呼吸道,主要是在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 Ⅰ型细胞。
ppt课件
17
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成 功感染少数细胞后,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 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 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
季节性流感病例中只有ຫໍສະໝຸດ 少数有病毒血症 或肺外组织感染的情况。
流感临床症状可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趋 化因子有关。
ppt课件
18
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感染后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和肺功 能的异常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流行性感冒
ppt课件
1
概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 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流感的流行病学最显著特点为:突然暴发, 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 节性,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除人感染高 致病性禽流感)。
ppt课件
2
季节性流感一般可引起伴有发热的急性呼 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剧,虽然大多为自限 性,但是在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 要住院治疗;
在非流行期间,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分布, 病例在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这种 情况叫散发;
一个集体或一个小地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 病例叫暴发;
较大地区的流感发病率明显超过一般的发病水平, 可称为流行;
流行性感冒 PPT课件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测。
钩端螺旋体早期
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
八治疗
对症治疗
解热镇痛及支持治疗。对儿童患者应避免应用
阿斯匹林,以免诱发ReYe综合征。对继发肺炎应积 极给予相应治疗。
抗病毒治疗
无特效 。金刚烷胺及甲基金刚烷胺有抑制甲型流
感病毒病毒作用,能缩短发热时间、减轻症状、加 速疾病恢复。对乙型无效。剂量200mg/d ,疗程5 天。
九 预防
在流感流行时 :
应尽可能隔离患者, 加强环境消毒, 减少公共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以防疫情进 一步扩散, 对易感人群及尚未发病者,可给于药物预防。 金刚烷胺100mg,每日2次,连服7-14天。 (甲型)
基本措施 : 接种疫苗。 应用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接 种,60-90%保护率。 对象:老年、儿童、免疫受抑制的患者及 易于出现并发症的人。 时间:每年流感流行前秋季进行,1ml, 皮下注射间隔6-8周加强一次。 每年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补充或更换 疫苗抗原组成。
六 诊断
散发病例不易诊断。
流感流行时临床较易诊断。 短期内出现较多数量的相似患者,呼吸道症状 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在结合发病季节等流行 病学资料,可基本判定流感。 确诊: 病毒分离 接种 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鼻甲粘膜印片或荧光抗体技术可快速诊断。
七 鉴别诊断
普通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
流行性感冒
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
特征:
病毒极易变异;
传染性强; 全身症状重;
呼吸道症状轻。
一病原学
病毒的形态
多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的直径 为80-120nm,丝状体长短不一。 结构 从内到外可分为三部分。 中央部分为螺旋结构的成份(RNA及核蛋白 组成)。有型特异性 。 中层:膜结构---膜蛋白。有型特异性。 最外层:类脂质的包膜,膜上有很多辐射状 突起,称为刺突。为病毒的表面抗原:血凝 素(H)和神经氨酸酶(N)易变异,是甲型流感 病毒亚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35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某些感染禽类亚型 中的一些毒株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5N1引起者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传染源主要是禽类。潜伏期一般在7天 内,常为2-4天。
36
甲型H1N1流感
是由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1N1是人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禽流 感病毒通过感染猪后发生基因重组而形 成的“混合体”。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一般为1-7 天,多为1-3天。需隔离热退后2天。
自然突变学说: 病毒自然突变与人群免疫力的选择
动物源学说: 人→动物→人 动物→人 基因重组→人
10
流行病学
( epidemiology )
11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动物 传染期约1周(潜伏期末到病后5天) 健康带病毒者因排毒时间短且数量少传 播意义小。
传播途径:
直接--空气飞沫为主 间接--污染物品
肺炎支原体肺炎:
起病缓慢,白细胞无变化 红细胞冷凝结试验阳性
链球菌咽炎:
咽痛明显; WBC↑
29
治疗
( therapy )
30
一般治疗 :
隔离(1w);休息;饮水; 饮食;卫生
对症治疗 :
退热:可予解热镇痛药 补液:适当补充能量及电解质等 止咳:止咳祛痰
31
抗病毒治疗:
金刚烷胺:抑制进入;甲型;不良反应多 奥司他韦:抑制NA;各型;75mg/bid×5d ABOB:抑制RNA聚合酶及蛋白合成 利巴韦林:抑制增殖;各型
流 感 肺 炎
肺泡透明膜形成
流感发病原理示意图
17
临床表现
( clinical situation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某些感染禽类亚型 中的一些毒株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5N1引起者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传染源主要是禽类。潜伏期一般在7天 内,常为2-4天。
36
甲型H1N1流感
是由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1N1是人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禽流 感病毒通过感染猪后发生基因重组而形 成的“混合体”。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一般为1-7 天,多为1-3天。需隔离热退后2天。
自然突变学说: 病毒自然突变与人群免疫力的选择
动物源学说: 人→动物→人 动物→人 基因重组→人
10
流行病学
( epidemiology )
11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动物 传染期约1周(潜伏期末到病后5天) 健康带病毒者因排毒时间短且数量少传 播意义小。
传播途径:
直接--空气飞沫为主 间接--污染物品
肺炎支原体肺炎:
起病缓慢,白细胞无变化 红细胞冷凝结试验阳性
链球菌咽炎:
咽痛明显; WBC↑
29
治疗
( therapy )
30
一般治疗 :
隔离(1w);休息;饮水; 饮食;卫生
对症治疗 :
退热:可予解热镇痛药 补液:适当补充能量及电解质等 止咳:止咳祛痰
31
抗病毒治疗:
金刚烷胺:抑制进入;甲型;不良反应多 奥司他韦:抑制NA;各型;75mg/bid×5d ABOB:抑制RNA聚合酶及蛋白合成 利巴韦林:抑制增殖;各型
流 感 肺 炎
肺泡透明膜形成
流感发病原理示意图
17
临床表现
( clinical situation )
流行性感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定期汇报与交流
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流感防控工作进展,加强 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
信息共享与发布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 发布流感疫情信息,提高 公众防范意识。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完善应急预案
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 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开展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 的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01
02
03
制定演练计划
根据应急预案,制定年度 或季度演练计划,明确演 练目的、时间、地点、参 与人员等。
组织演练实施
按照计划组织演练,确保 各环节协调有序,达到预 期效果。
演练评估与总结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 进措施。
总结反馈机制建立
建立总结反馈制度
规定总结反馈的内容、方 式和时限,确保信息及时 准确反馈。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确保医 务人员手部清洁和消毒。
鼓励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 提高其自身免疫力。
加强患者教育和管理工作
对患者进行流感防护知识宣教,提高 其自我防护能力。
对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正确 佩戴口罩和咳嗽礼仪。
优化环境布局和通风设施
合理布局医院科室和病房,减少 人员流动和聚集。
加强医院通风设施建设,确保室 内空气流通和清新。
对医院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
播。
04 控制手段及实施效果评估
隔离治疗原则及操作方法
早期隔离
对疑似或确诊的流感患者,应尽早采取隔离 措施,减少病毒传播。
严格探视制度
限制探视人数和探视时间,减少外部人员进 入隔离区。
流行性感冒ppt精选课件

红肿。 (3பைடு நூலகம்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 适。
40
ppt精选版
五、疫情爆发的控制 (一) 预防策略 1.采取加强监测、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
治措施 2.加强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工作质
量 3.制定国家流感疫苗免疫指导性方案,作
好重点人群免疫
41
ppt精选版
(二)一般措施 1.早发现、早诊断 2.早报告、早隔离 3. 对接触者的措施
16
ppt精选版
五、免疫力
(一)体液免疫 1.血凝素抗体
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能中和病毒 人感染后4-7天可从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清中检出, IgA在
2周达高峰,IgG4-7周时达高峰,可维持1-2年 株特异性
2.神经氨酸酶抗体
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表面释放,减少病毒繁殖和扩散 株特异性 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人增多;限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3.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的差异与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密集程 度、交往频度、传染源数量、人群免疫状况及防 疫措施等有关。 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
25
ppt精选版
(三)超额死亡率 由于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即 超过相近的几个非流行年同期的平均死亡率的 部分 由此计算出的绝对死亡数称为“超额死亡人数” 较准确地反映流感流行的严重程度
流感病毒的型别
甲、乙、丙三型流感的临床表现类似,但 其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差异。
自人流感病毒被发现以来,曾出现过三种 亚型,即1957年出现的甲2(H2N2)亚 型(也称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甲3 (H3N2)亚型(也称香港)和1977年重 现的甲1(H1N1)亚型流感(也称俄罗 斯流感),这三种亚型的流感均首发于中 国
80 to 120 nm
40
ppt精选版
五、疫情爆发的控制 (一) 预防策略 1.采取加强监测、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
治措施 2.加强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工作质
量 3.制定国家流感疫苗免疫指导性方案,作
好重点人群免疫
41
ppt精选版
(二)一般措施 1.早发现、早诊断 2.早报告、早隔离 3. 对接触者的措施
16
ppt精选版
五、免疫力
(一)体液免疫 1.血凝素抗体
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能中和病毒 人感染后4-7天可从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清中检出, IgA在
2周达高峰,IgG4-7周时达高峰,可维持1-2年 株特异性
2.神经氨酸酶抗体
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表面释放,减少病毒繁殖和扩散 株特异性 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人增多;限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3.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的差异与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密集程 度、交往频度、传染源数量、人群免疫状况及防 疫措施等有关。 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
25
ppt精选版
(三)超额死亡率 由于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即 超过相近的几个非流行年同期的平均死亡率的 部分 由此计算出的绝对死亡数称为“超额死亡人数” 较准确地反映流感流行的严重程度
流感病毒的型别
甲、乙、丙三型流感的临床表现类似,但 其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差异。
自人流感病毒被发现以来,曾出现过三种 亚型,即1957年出现的甲2(H2N2)亚 型(也称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甲3 (H3N2)亚型(也称香港)和1977年重 现的甲1(H1N1)亚型流感(也称俄罗 斯流感),这三种亚型的流感均首发于中 国
80 to 120 nm
流行性感冒讲课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流感 患者和隐性感 染者为主要传
染源
传播途径:主 要通过飞沫传 播,也可通过 接触污染物体
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人 群普遍易感, 老年人、儿童、 孕妇和身体虚 弱者更容易感
染
流行特征:流 感在冬季和春 季容易爆发, 其发病率和死
亡率较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发 热、咳嗽、喉 咙痛、流鼻涕、
头痛等
诊断方法:根 据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史和 实验室检测结
果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测: 检测病毒抗原
或抗体
鉴别诊断:与 普通感冒和其 他上呼吸道感
染相鉴别
流行性感冒的 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感染 源
增强免疫力
推广疫苗接种计划
控制策略
加强医疗机构的监测和预警 系统
介绍一个典型流感病例,包括患者 症状、诊断和治疗过程
案例分析与讨论
讨论病例中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疫苗接种、社交距离和卫生习 惯等
分析该病例中流感的临床表现和严 重程度,以及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总结病例分析的启示,强调流感的 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
经验教训与启示
预防措施:加强个 人卫生,避免接触 感染源
流行性感冒的 治疗与管理
治疗原则与方法
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尽早开始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如发热、咳嗽、疼痛等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护理与康复指导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监测体温,遵医嘱治疗,提供心理支持 康复指导:注意休息,遵医嘱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
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ppt课件

3.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在发病初期有一定疗效
厂区管理(预防)
1、发现流感病人应及时隔离。当厂区内流感病人 有增多的趋势,应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2、在流感流行期间,不要在工厂内组织大型集会, 以免病毒传播。人口密度较大的公共场所应该开 窗通风,进行空气消毒。 3、组织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的一种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传播很 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起病急、发热、头痛、 全身酸痛、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咳嗽、流 鼻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轻微为特征。四季均可 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 可经接触传播。流感病死率高达8%至10%。
健康教育
1、宣传流感的预防知识,告知员工在流行季节或 流行区,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还应注意劳逸结合、戒 烟等。 2、使员工了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 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 流感疫苗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 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3、流感流行期间尽可能的避免人群集聚,少去人 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对公共场所定期进行空气消 毒,患者及健康人群外出时均应带口罩进行防护。
常见 可能 严重
气管 炎肺 炎可 威胁 生命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饮食以 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保证病人的液体供应, 鼓励病人多饮水。 2.对症治疗: (1)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或用退热药.最好 体温维持在38℃左右。 (2)全身疼痛者可予解热止痛药。 (3)剧咳者予镇咳祛痰药。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点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疼痛乏力虚弱鼻塞喷嚏咽痛胸部不适咳嗽并发症普通感冒少见少见轻微轻微常见轻度中度少见流感高热394000持续3344天显著常见且严重显著持续2233周偶见常见可能严重气管炎肺炎可威胁生命治疗要点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
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 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发病率高,除 H5N2亚型人禽流感外,病死率不高,多发于青 少年,通常恢复快,不留后遗症 流感于每次流行后,在人群中总要造成不同程 度的超额死亡,死者多为年迈体衰,年幼体弱或 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临床症状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d 起病多急骤,症状变化较多,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 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发热通常持续3~4d, 但疲乏虚弱可达2~3周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 肠型 通常急性起病,有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 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 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腹痛、腹胀、 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肺炎型: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或原
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特点是在发病后24h内出现高热、烦 躁、呼吸困难、咳血痰和明显发绀。 两肺可有呼吸音减低、湿啰音或哮鸣 音,但无肺实变体征
X线胸片可见双肺广泛小结节性浸润,近
肺门较多,肺周围较少
上述症状可进行性加重,应用抗菌药物无
效
病程1周至1个月余,大部分患者可逐渐
月份;南半球温带地区每年活动高峰在5~ 9月份;热带地区多发于雨季 我国北方每年流感活动高峰一般均发生在 当年11月底至次年的2月底,而南方除冬季 活动高峰外,还有一个活动高峰(5~8月份) 流感大流行可发生在任何季节
周期性:流感大流行发生,在时间上不存在周期
性。但从现有资料来看,每次大流行之间间隔 均在10年以上
者,预后较差
个别患者可并发副鼻窦炎、中耳炎、喉
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
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在流 行初期,散发或轻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 确诊往往需要实验室检查
主要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 2.临床症状:急性起病,畏寒、高热、头痛、
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
验室检查,胸部X线影像学变化,配合
SARS病原学检测阳性,排除其他疾病,可
做出SARS的诊断
支原体肺炎:发热、头痛、肌痛等全身症
状较流感轻,呛咳症状较明显,或伴少量黏 痰 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纹理增深,并发肺 炎时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等间质肺炎表现 痰及咽拭子标本分离肺炎支原体可确诊, 但技术要求较高,检出率低 血清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核酸探针 或PCR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但对实验室 有严格要求
康复,也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在5~10d内 死亡
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 厥 部分患儿表现为喉 气管 支气管炎,严重者出 现气道梗阻现象 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但一旦发生常呈败血症表 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 病死率高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常于短期内自愈
婴幼儿、老年人和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
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
确诊病例:满足疑似病例标准,同时实验室检查
符合上述第(3)或(4)或(5)或(6)中任何一项
鉴别诊断
症状
种类
发热 头痛 全身疼 痛 轻微 疲乏、 虚弱 轻微 鼻塞、 喷嚏、 咽痛 常见 胸部不 适及咳 嗽 轻度至 中度 并发 症 少见
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感冒 流感
少见
(5)通过增殖将病毒分离的标本接种到
马达犬肾(MDCK)细胞过夜增殖后,进 行第(3)项中有关检查 (6)血清学检查:急性期(发病后7d内采 集)和恢复期(间隔2~3周采集)双份血 清进行抗体测定,后者抗体滴度与前者 相比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确诊和 回顾性诊断
.诊断分类:
流行性感冒临床 诊断和治疗指南
定义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
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病原学及分类
流感病毒上有3种蛋白突起,即血凝素(H)、
神经氨酸酶(N)和M2蛋白 根据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 型 甲型流感常导致流行,能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常引起局部暴发;丙型主要以散发形式 出现 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较快,所以人类无 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流感及其病毒的敏感性与成年人相同 人对禽流感病毒均缺乏免疫力,青少年发病 率高,儿童病情较重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 感禽密切接触的人员为高暴露人群。然而, 至今尚未发现从事与活禽密切接触职业的人 群发病率高,也未发现护理禽流感患者的医 务人员发病
季节性:一般多发于冬季。 在北半球温带地区,每年活动高峰在1~2
少见
常为高 显著 热(39~ 40℃)持 续3~ 4d
常见且 严重
早期出 有时伴 现,显著, 有 可持续 2~3周
常见,可 支气 能严重 管炎、 肺炎, 可威 胁生 命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SARS冠状病
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
系统的特殊肺炎,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
肌肉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 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 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重症病例则表现为明显呼吸困难,并迅速
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实
3.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 相对增加,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 下降 (2)胸部影像学检查: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 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3)病毒特异抗原及其基因检查 (4)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 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肺标本中分离出流 感病毒
传染源:主要为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人
禽流感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 的鸡、鸭、鹅等家禽及其排泄物,特别是鸡。 野禽是否是源头及禽流感患者是否也是传 染源之一,至今仍不清楚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 人禽流感是否还可通过消化道或伤口传播, 至今尚缺乏证据
易感人群: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新生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