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司贡茶茶艺
中国茶艺的发展史

中国茶艺的发展史大家知道很多有关茶叶的历史,但是茶叶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并且发扬光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茶艺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茶艺的发展史,希望你喜欢。
中国茶艺的发展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茶艺出自茶道,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可见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
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对推动宫廷茶艺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之大。
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使进贡的茶能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急程茶。
古代的中国茶艺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茶道,比如百姓招待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功夫茶,还有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虽然里面也蕴含着茶的道和艺,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偏重实用而非日本那种表演色彩很浓的“茶道”。
茶艺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茶艺。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
茶艺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茶叶在河姆渡文化中的意义河姆渡遗址的标志建筑,由重达数百吨的三块巨石叠成,仿佛是原始社会氏族的高大门楼、屹立在姚江北岸。
韵味十足的赵司贡茶

内涵十足的赵司贡茶“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宫内外十里香”,早在清朝就名传天下的赵司贡茶是历史名茶,与众多的历史名人及青岩古镇文化息息相关,赵司贡茶不仅是“文化茶”、更是别具魅力的旅游商品,赵司贡茶的加工技艺还是贵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司贡茶,原名白杆茶,系当地原生品种(苔茶),广泛分布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境内的黔陶村、马场村、赵司村、关口村和骑龙村,海拔1300米至1500米的山坡上,是贵州省内目前最大的苔茶基地。
自清朝以来的古茶树在田边地坎上随处见,土壤为硅石风化发育而成的砂壤土,大部分茶园2米以下有煤层,因此赵司茶氨基酸、咖啡碱、脂类儿茶素、硒等含量较高。
传统制作皆是以赵司茶树的嫩芽幼叶为原料,在锅内烘炒成螺旋状、条索状,色泽墨绿,沸水冲泡后渐次展开,叶片完整,绿意盎然,汤色澄碧清亮,滋味绵长、清香优雅,饮后神清气爽,满齿含香。
采用现代工艺生产的赵司茶,形如“凤尾朝天”、状同“青龙望月”、宛如“群笋出土”,滋味柔和柔和纯净。
赵司贡茶拥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清朝康熙年间,黔陶就有赵司茶的种植、加工记载,赵司贡茶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清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著名诗人周渔璜联系在一起。
周渔璜,名起谓,字渔璜,号桐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寨人,生于1714年,曾为雍正皇帝之师,清朝时以其诗文名誉京城。
1687年应贵州乡试第一,1694年中进士,后入翰林院,授侍读学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编修、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
周公诗及古文辞,颇负盛名。
清史稿载:“贵州自以始隶版图,清诗人以起渭为冠。
”周亦自豪地说过:“名传冀北三千里,地近蓬莱五尺天。
”周渔璜著有诗集《桐野诗集》,备受学界推崇。
1701年,时任翰林侍读学士的周渔璜曾将赵司茶献给康熙帝,康熙帝饮后,赞曰:“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宫内外十里香。
”从此,赵司茶成为贡品名传天下。
目前茶场“赵司贡茶”品牌系列产品主要包括青岩毛峰、花溪之春、赵司贡茶、桐野龙珠等。
制茶具明茶礼 课件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茶夹 主要用于烫洗杯具和
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
12 新知讲解
中国茶具造型各有不同,一起来认识不同茶具及其功能
茶则: 烹试茶时量取茶
末入汤的量具
茶宠: 指茶人之宠物,茶水滋
养的宠物或是饮茶品茗时 把玩之物
茶盘: 用于放置茶具,承
接泡茶过程中流出的 茶水
13 思考交流
互相交流说说你见过的泡茶茶具 还有哪些?其功能是什么。
根据所讲解的陶艺制作方法, 尝试用泥制作一款你喜欢的茶具, 注意造型和功能的表现。
17 艺术欣赏
欣赏陶艺茶具
18 展示与交流
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茶具作 品,说说在制作过程当中的收获 与心得。
19 课堂评价
本节课主要了解和感知中国茶文化的 内涵及其传统礼俗,学习陶艺制作茶具的 方法,通过实践制作出一款茶具,从而对 中国茶文化礼仪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02 思考交流
同学们,互相交流说说你日常见到的 礼仪都有哪些?有什么特别之处?
03 新知导入
在中国文化中,茶文化不只是享用甘美的饮 品,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茶艺是生活的艺 术,也是“礼”的集中体现。
中国茶文化为何能流传至今?你知道哪些品茶 的礼仪呢? 一起来探讨看看
04 新知讲解
中国茶文化流传至今品茶的礼仪
(岭南版)7年级 上
第2课
制茶具明茶礼
01 新知导入 03 思考交流 05 艺术欣赏
02 新知讲解 04 实践练习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俗话说:"礼"行天下,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们守礼、尚礼, 自觉地“礼”作为言行举止的规范。
“礼”早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我们一起用艺术的方式表现日常生活,做到 明礼修身,知礼明德,行礼明事。
中国茶艺茶道讲解大全

中国茶艺茶道讲解大全中国茶艺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
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精神体验。
本文将为读者全面解析中国茶艺茶道的来龙去脉、基本礼仪以及具体操作技巧,希望能够为茶艺爱好者提供全面的学习参考。
一、中国茶艺茶道的起源及发展中国茶艺茶道起源于中国古代,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
茶道最早出现在中国唐代,当时茶叶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
唐代的茶道强调以茶会友,注重礼仪和仪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道在宋代得到更加细致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艺茶道。
二、中国茶艺茶道的基本礼仪茶道注重礼仪,礼仪是茶艺的灵魂。
以下是中国茶艺茶道的基本礼仪要点:1. 进入茶室前需主动请教茶道师,了解茶室的规矩和仪式。
2. 进入茶室后需按照传统仪式向茶道师行礼,表达敬意。
3. 坐下后,需保持端庄而自然的姿势,不可大声喧哗或随意移动。
4. 接过茶杯后,需用手指掌握茶杯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托住茶杯的把手。
5. 品尝茶水时,需闭目品味,静心聆听茶水的香气和味道。
6. 喝完茶后,需用手指轻轻敲击茶杯边缘,表示结束。
三、中国茶艺茶道的具体操作技巧中国茶艺茶道的具体操作技巧十分繁琐,需要茶艺师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1. 盛茶:将开水倒入盖碗,使茶叶展开,待茶叶沉到底部后,慢慢倒入盛茶杯中。
2. 倒茶:从盛茶杯中取出茶水,将茶水倒入小杯中,并向客人递上。
3. 倒水:将烧开的水从壶中倒入茶壶中,保持倒水的均匀和稳定。
4. 揉茶:将茶叶置于手掌中,用双手来回揉搓茶叶,使其更加柔软和有弹性。
5. 冲泡:将热水倒入壶中,待茶叶展开后,慢慢倒入茶杯中,使茶叶的香气得以充分释放。
6. 品尝:用茶杯轻轻品尝茶水,感受茶香和口感,并留心茶汤的颜色和澄清度。
茶道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才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中国茶艺经典第1集优雅的绿茶

中国茶艺经典第1集优雅的绿茶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领略,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能够从饮茶发展成为一门艺术,自然有其成因。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
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
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
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
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
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
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
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
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
中国茶道哪个品牌好学

中国茶道哪个品牌好学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道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备受推崇和关注。
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茶道产生了兴趣,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品牌进行学习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众多茶道品牌中,有几个备受认可和推崇,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些品牌及其特点。
一、茶香道茶香道作为中国茶道学习品牌的代表,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该品牌注重茶道的核心理念和技巧,其课程内容涵盖了茶的种类、选材、泡茶技巧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学员打下扎实的茶艺基础。
茶香道的特点在于注重实践与体验,课程不仅会有理论知识的讲解,更会有实际泡茶和品茶的环节。
学员通过实践,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茶叶的特点和品质,培养自己的茶道审美和鉴赏能力。
二、天元茗茶天元茗茶是另一个备受推荐的茶道学习品牌。
该品牌主要以茶叶销售为主,同时也提供茶道培训课程。
天元茗茶的特点在于其独创的茶韵体验课程,通过专业的师资团队和优质的茶叶资源,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茶道学习平台。
茶韵体验课程是天元茗茶特色之一,课程内容涵盖了茶的历史文化、茶叶的分类与鉴赏、泡茶技巧等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学员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茶道的知识和技能。
三、中华茗茶学院中华茗茶学院是一所专注于茶文化研究与推广的学院,也是中国茶道学习的重要机构之一。
学院的特点在于其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茶道文化。
中华茗茶学院提供了包括茶叶种植技术、茶叶加工工艺、茶艺表演等在内的多个茶道课程。
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打下扎实的茶道基础。
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茶香道、天元茗茶和中华茗茶学院是几个值得推荐的中国茶道学习品牌。
无论是对茶道初学者还是对追求更高层次茶道修养的人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品牌进行学习,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茶道技巧,并更好地享受中国茶文化带来的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品牌只是其中几个例子,还有许多其他品牌也在茶道学习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茶艺及接待礼仪PPT课件

24
三、茶事活动礼仪 寓意礼
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 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 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 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 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 表示欢迎。
如果来宾甚多,而且彼此之间差别不大时,可采取下列顺序上茶: 1、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而远依次上茶 2、以进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 3、在上茶时,以客人的先来后到为先后顺序 4、上茶时不讲顺序,或是由饮用者自己取用
26
三、茶事活动礼仪 奉茶手法
捧取法
多用于捧取茶叶罐、 花瓶等立式的物品。
22
三、茶事活动礼仪 伸掌礼
伸掌礼是在茶艺过程中使用最 频繁的一个动作,表示“请”。
伸手时要求手斜略向内凹,手 心要有含着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 蓄有力,并同时欠身并点头微笑。
23
三、茶事活动礼仪 叩指礼
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 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早先的 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 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 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 桌面,以示谢忱。
己的气质,给人一种很舒适、整洁、大 方的感觉,不认长短,都要按泡茶时的 要求进行梳理。操作时头发不要挡住视 线,长发束起,不染发。
(三)服饰 朴素淡雅,中式为宜,袖口不宜过
宽,服装和茶艺表演内容相配套。
13
二、茶人礼仪 风度美
包含仪态、神韵、举止 。 风度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情趣、 修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综合外在表 现,是社交活动中的无声语言。 一个人的个性很容易从泡茶的过程中 表露出来。可以借着姿态动作的修正,潜 移默化一个人的心情。表演者行茶动作应 谦和、流畅、准确、优美。
茶艺流程的四个步骤

茶艺流程的四个步骤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茶艺流程的四步:一、择水。
选择优质的水源,如山泉水或纯净水。
二、备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今日茶艺所用的茶是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的历史名茶,因茶园附近是赵司村,今天我们有缘相聚于此,让我们共品赵司贡茶,领约古
镇历史名茶的风韵。
赵司贡茶(桐野绿茶)茶艺共分为十二道冲泡程序:
一、曲香人愈静素手洗茶心(古乐准备净手)
尘世喧闹,人心紧迫,听一首古曲怀幽古雅静之情;品一杯香茶,洗净烦劳之
心。
二、水清浴玉镜慧泉听松声(煮水)]
具“清,甘,冽、爽”特征的水,是泡茶最宜之水。
水好,茶好,人好,方能泡出好
味;境好,器好,艺好,才有氤氲茶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境美、水美的绝佳写照。
我们今日使用的水就是松间
石隙之水,取自我们茶园附近,桐野书屋旁的慧泉。
三、道器本相济冰心去凡尘(清洁茶具、洁器、温杯)
一首好曲,需用一张好琴,在技艺高超的手指下方能拔弄出迷人的乐音,
一杯好茶,需用洁净上好的茶具和纯静美好的心才能泡出诱人的茶香。
此时洗净的不只是茶具,也是尘染的心。
四、名泉幽谷下玉壶养太清(凉汤养水)
唐朝诗人王昌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指的是纯美清净之心就
象这澄澈的水一样,在这晶莹洁净的壶里,始终如一。
用此玉壶养水,其意昭然。
泡绿茶的水温最宜在80℃左右,我们先让泉水烧开,然后冷到80℃左右,同时调节
呼吸,整理情绪,用好的心性去供养此水,这是泡好绿茶最关键的一步。
用心去调和万物,让爱去滋养众生,于此水中寄托深情。
五、远方朋客至清宫迎佳人(取茶、置茶、示客、入杯)
苏东坡有诗曰“从来佳茗似佳人”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清茶一杯,表我好客之情。
六、山乡(古镇)春雨绿甘露润莲心(润茶)
贵州山青水秀,好泉遍山野,此等好水有如甘露,用之浸润茶芽,为冲泡作准备
(静心片刻)
七、斜风扶垂柳碧玉现清溪(冲水泡茶)
八、春风拂面过依依鸟啼绿(括沫,赶茶、翻茶)
九、花溪春水流桐野慧泉声(倒茶水入公道杯)
“慧泉”之名的得来有其原由:传说雍正帝的老师,清朝著名才子周桐野,小时顽劣愚笨,有次掉进泉中,被人救起,苏醒后,突然开悟,从此读书过目不忘。
后人把这泉称为“慧泉”,意思是此泉水能让人增长智慧。
此杯茶既是慧泉之水冲泡而成。
花溪的水、桐野的泉,赵司的茶是我们贵阳享誉古今的三大亮点。
此时我们融三者为眼前这一杯碧绿的茶汤。
十、雨带桃花落春意弄蝶飞(开盖、放盖)
十一、茗茶喜共品吉心洒甘霖(赏茶汤、分茶、奉茶、)十二、细啜绿玉汤慧心悟茶香(品饮、闻香)
淡中品极味物我两相忘(静悟、冥想)
绿茶没有红茶的香艳,也没有乌龙的厚重、醇香,但它以自己的淡雅、清新让人迷恋,其香如空谷幽兰、其形如绿袂飘飞、其味沁人心脾。
虽淡不减其味,虽清而丰富绵长,品其味而至其境、入其慧真,故有禅茶一味之说。
在淡淡的茶香中寻找真我,在静静的品饮中体悟人生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