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盖碗茶茶艺

合集下载

盖碗茶必懂的八个暗示语

盖碗茶必懂的八个暗示语

盖碗茶必懂的八个暗示语
盖碗茶八大暗语
1. 茶盖向上放在茶碗旁
在茶馆饮用盖碗茶时,有任何需求都不用直接开口喊,合适的摆放盖碗就能表达暗语,想添水只需要把盖碗的茶盖取下,平方在茶碗旁就有堂倌前来添水。

2. 茶盖扣在盖碗上
饮茶期间短暂离开一小会,为了避免茶碗被收走时,直接把茶盖扣在盖碗上,随便在茶盖上放置东西,例如树叶,也能放其他东西,表达出暂时离开,切莫收走盖碗的意思。

3. 茶盖朝外斜靠
如果是外地人初次前来饮茶,想要寻求帮助时,可以把盖碗的碗盖斜着朝外靠在茶托上,堂倌看到这样摆放的盖碗就会在茶馆中寻找本地人给予帮助。

4. 茶盖立起放茶碗旁
茶盖立起放茶碗旁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暗语,表达的含义是钱没带够,需要赊账,不过一般情况下只有和老板相熟才能避免尴尬的状况发生。

5. 茶盖朝上放进茶碗
茶盖朝上放进茶碗表达的含义则简答明了,这是告诉堂倌已经喝完茶要离开,可以前来收拾桌子,为下一桌饮茶的客人做准备。

6. 壶嘴不能对着客人
饮茶期间,不只是盖碗可以用来表达暗语,茶壶的摆放同样含有深意,一定不能让壶嘴对着客人,壶嘴对人表达的含义是让人赶紧离开。

7. 茶汤七分满
为客人勘茶只会勘七分满,剩下三分表达的是对客人的情谊,直接倒满则是请人离开的意思,属于不礼貌的行为。

8. 及时续茶
还有一个暗语则是饮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请人喝茶要注意茶杯中的茶汤,绝对不能让茶杯的茶汤见底,杯中的茶汤见底也有请人离开的意思。

盖碗茶艺八式操作展示及解说词

盖碗茶艺八式操作展示及解说词

盖碗茶艺八式操作展示及解说词一、备器:茶盘1个、盖碗杯3个、茶荷1个、滤网及托1套、茶巾1条、水盂1个、煮水壶1个、茶道组合1套、奉茶盘1个。

二、展示程序及解说:(表演者入场)“盖碗”又名“三才杯”,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置身于天地之间的茶杯则代表“人”,只有天地人“三才合一”,才能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落座)。

今天,我们向大家展示的是盖碗茶艺,敬请欣赏。

(座式鞠躬礼)第I式:荷莲盛开一一列具。

泡茶之前,我们先将茶具一一排列,(将茶具排列)精美的盖碗杯,像一朵朵茶莲盛开在荷塘,这道程序称为荷莲盛开。

第2式:春江水暖一一洁具。

茶是圣洁之物(提壶倒水入杯)。

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取茶针翻盖)。

茶道器具也必须至清至洁。

(转杯)泡茶之前,要先用热水烫洗茶杯,使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揭盖)“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名句。

我们借助苏东坡的这句诗描述烫杯。

(倒残水)请各位嘉宾看一看在茶盘中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的、洁净的茶杯,就像一只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鸭子。

第3式:闻香识味一一赏茶。

天门是茶圣陆羽的故乡(取茶荷)。

产自火门山的陆羽毛尖,是绿茶中的上品(取茶罐)。

色泽浅绿油润,茶汤碧绿透亮,(开茶罐)滋味醇厚回甘,香气清淡悠扬,(取茶则将茶叶舀入茶荷)不仅是陪伴人生的好茶,更是相伴一生的朋友。

(端起茶荷给客人赏茶)赏茶,一品茶的颜色,二品茶的造型,三品茶的干香。

(观色)赏一眼茶的颜色和造型,令人心醉;(闻香)闻一闻茶的香气,沁人心脾!第4式:佳人入宫一一投茶。

苏东坡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取茶匙将茶荷中的茶叶分入杯中)。

茶品亦如人品,佳茗好似佳人。

(合盖)我们将细嫩的绿茶缓缓投入杯中,如同邀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

(摇香)让杯中的余温缓释茶的香气,称为摇香。

(开盖)第5式:雨露滋润一一润茶。

(提壶注水)用八十度开水,少量注入杯中,(合盖1)冲洗茶肤、温润茶体、(合盖2)美化茶颜,(合盖3)以便冲泡时茶叶内含物迅速析出。

北京盖碗茶(茉莉花茶)茶艺程式

北京盖碗茶(茉莉花茶)茶艺程式

北京盖碗茶(茉莉花茶)茶艺程式
用具有:绢帕、挂绢帕的挂架、茶罐、盖碗、清水罐、水勺、铜炉及铜壶、水盂等。

沏泡花茶要用盖碗,加碗盖有利于保持香气和清洁;茶碗呈现喇叭形状,可使饮茶人清楚地风见到茶叶在碗中的形态,碗底浅可使饮茶人及时品尝到碗根处的浓酽茶汤;碗托可以护手,又可保温,更显示出古都茶文化的考究与尊严。

盖、碗、托三位一体,不可分离。

选茶:北方人喜爱的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茶,又称香片。

窨制香片常用茉莉花、兰花、玳玳花、桂花等。

窨制花茶要在三伏天进行,因为三伏天的茉莉花香气最浓。

用水:用泉水、纯净水等泡茶的效果较好。

温盏:温盏给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

置茶:北京盖碗讲究香醇浓酽,每碗可放干茶叶3克。

投茶时,可遵照五行学说,按木、火、土、金、水五个方位一一投入。

冲茶:冲泡花茶要用沸水。

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然后再悬壶高冲,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加速其溶解。

一般注水七成为宜。

品茶:在饮用盖碗茶时,用左手托住盏托,右手拿起碗盖,轻轻拂动茶汤表面,使茶汤上下均匀。

然后开始闻香、观色,缓啜三口。

之后,便可随意细品了。

对茶味因人而异。

花茶以形整、色翠、香气浓酽为好。

重酌:茶要趁热连饮。

当客人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汤时,主人就应及时添注热水。

品饮花茶,以第二泡的滋味最好,因茶中的有效成份已基本上充分浸出,故此时茶叶香酽浓郁,回味无穷。

好花茶可以冲泡三开,三开以后,茶味已淡,不再续饮。

标签:励志茶道文化。

盖碗茶法细则

盖碗茶法细则

盖碗茶法细则盖碗茶法细则盖碗茶盛行于清代京师(北京),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盖碗茶法细则,欢迎参考阅读!茶具准备1主泡器:盖碗、、公道杯、盖置、杯、托、奉茶盘,放于泡茶者正前方。

2辅泡器:茶荷、茶巾、渣匙、茶拂、茶巾盘、计时器,放于泡茶者右前方。

3备水器:煮水器、保温瓶、茶食盒、茶食具放于侧柜,水盂放于泡茶桌面。

4储茶器:茶叶罐放于内柜或桌面。

1.设席1.1泡茶者就位1.2品茗者就位1.3泡茶者检查主茶器1.4检查辅茶器1.5检查备水器1.6检查储茶器1.7右手将茶巾移放盖碗、公道杯的下方1.8打开杯子,以U字形的次序从左上到右上2.备水2.1将盖碗移至左前方,腾出面前的位子2.2左手将煮水壶移放面前2.3右手取保温瓶(或冷水壶)加水入煮水壶,左手托起保温瓶(或冷水壶),保温瓶归位2.4左手将煮水壶归位,开启电源加热(或不加热)2.5盖碗归位,起身行礼,表示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可以开始泡茶了。

3.温碗3.1右手打开碗盖,斜放在碗托与盖置之上3.2左手关掉电源,持煮水壶于碗内注入八分满热水3.3放回煮水壶,继续加热或不加热3.4右手盖回碗盖4.备茶4.1右手从桌面(或侧柜)取茶罐交给左手4.2左手持罐,右手打开罐盖,放计时器右方4.3右手接过罐身,放于罐盖旁4.4右手将茶荷交给左手,在左手上向前推动茶荷使荷口朝右4.5左手将茶荷置于面前4.6右手取罐身交给左手4.7右手持渣匙将所需的茶量拨入荷内4.8放回渣匙4.9右手盖上罐盖,并将茶罐放回桌面(或侧柜)5.识茶、赏茶5.1双手捧起茶荷识茶5.2将茶荷放在第一位品茗者面前,品茗者行礼致谢5.3第一位品茗者捧起茶荷赏茶5.4递给第二位品茗者赏茶5.5递给第三位品茗者赏茶5.6最后一位品茗者将茶荷送回茶巾盘上6.温公道杯6.1右手将温壶的热水倒入公道杯内(或者滤网放在公道杯上)7.置茶7.1右手打开碗盖7.2右手将茶荷交给左手,向前推动茶荷使荷口朝向右方7.3右手取渣匙,以尾端将茶叶置入壶内,渣匙归位7.4右手盖上壶盖7.5右手取茶拂,于水盂上清掉茶荷上的`茶末7.6茶拂归位7.7右手向前推动茶荷使荷口朝向左方,茶荷归位8.冲第一道茶8.1右手打开碗盖,放在碗托与盖置之上8.2左手持煮水壶在碗内冲入所需热水,放回煮水壶8.3右手盖上碗盖9.计时9.1右手按下计时器9.2陪茶在壶内浸泡9.3数息计算浸泡时间9.4转头看计时器,核对浸泡时间10.烫杯右手将温公道杯的热水分倒入杯,以U字形的次序从左上到右上,确定公道内无水。

喝盖碗茶的规矩与礼仪

喝盖碗茶的规矩与礼仪

盖碗茶礼仪1到盖碗茶,很多朋友可能见过,古装剧剧中人们喝茶时总爱用茶盖拨一拨茶水,那拨一拨的动作不是形式,喝茶是要拨开茶叶,方便下口饮茶而已。

其实,喝盖碗茶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下面我们来看看喝盖碗茶的礼仪。

盖碗茶又叫“三才碗”,盖碗茶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为茶盖,中为茶碗、下为茶船。

茶盖又被视为天,茶碗视为人,茶船视为地,这样一个小小的盖碗茶,蕴含着天地乾坤,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寓意。

盖碗茶是聪明的四川人最先发明和使用的,是巴蜀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据说,盖碗茶是由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底座,人们喝茶是常常烫到手指,于是崔宁的女儿就用木盘子托着茶杯喝茶,为了避免喝茶时杯子到处跑,她就用蜡油滴在木盘子上,把茶碗固定住,这个就是最早的茶船。

后来有人用漆环代替蜡环,因人而异环底的形状做得越来越好看和实用了。

渐渐的就形成了现在的茶船,由于人类不断的活动,这种独特的盖碗茶文化逐渐传播到各地。

了解了盖碗茶的组成结构和盖碗茶由来的故事,还要知道怎么喝盖碗茶才是真确的。

品盖碗茶有些需要注意的细节,特别是老北京人品盖碗茶时有许许多多的礼节。

一、七分满的茶水。

茶多拿不住,茶少没诚意,七分满的茶水,改下茶盖也不会使茶水溢出来,这是刚刚好的水量。

二、饮盖碗茶时小口细品,不能仰着脑袋喝,这个动作是对主人的不仅,好像主人只是给你倒了杯无味的开水。

三、作为客人,当你需要增添茶水时,可以把茶盖靠在茶船上,那么主人就会明白你是需要续茶水了。

四、作为主人,在茶壶沏茶时,需要侧身拿壶加水,直接注水是对客人的不礼貌。

五、如果遇到讨厌的客人,需要下逐客令了,只需要把碗里的剩茶往地上一倒,就是请客离开的意思了。

如果不是下逐客令,则不能随意在客人面前泼茶。

中国为礼仪之邦,中国茶道自古也讲究礼仪和礼节,饮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品盖碗茶是件优雅的事情,不要让无知打破了这份优雅。

盖碗茶礼仪2盖碗是常见的茶具之一,以瓷质的居多,由盖子、茶碗、托盘三个部分组成。

盖碗泡茶八大步骤

盖碗泡茶八大步骤

盖碗泡茶八大步骤
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 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实用、高雅等优点。

下面是盖碗泡茶八大步骤。

1、洗杯——白鹤沐浴
用开水洗净茶具,并提高茶具的温度。

2、落茶——乌龙入宫
将茶置入盖碗中称为“落茶”或“投茶”投茶量可根据个人爱好而灵活掌握,一般为5--8克。

3、冲茶——悬壶高冲
冲泡时最好能使茶叶在杯中旋转。

4、刮沫——春风拂面
用杯盖轻轻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5、出汤——玉液回公
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中使茶汤浓淡均匀。

6、点茶——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
将公道杯中茶汤公平均匀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宾使用。

7、看茶——赏色闻香 (喜闻幽香)
观赏茶汤的色泽并闻杯盖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要边啜边嗅,浅尝细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茶香。

初用盖碗时,容易烫手,使杯中茶汤倒之不尽,会使茶汤显老,应多加练习,挑选适合自己的盖碗。

北京茶艺茶道

北京茶艺茶道
第三,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要展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编排,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第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对于再现生活品茶艺表演,不同类型的茶艺要求有不同风格的背景。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致,通过背景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茶艺术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种形式的环境适合茶艺表演尚有必要探讨。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
如何来理解茶艺
第一,简单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第二,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
茶艺的成因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中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茶艺是什么意思

茶艺是什么意思

茶艺是什么意思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把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

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关于茶艺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关于茶艺是什么意思,欢迎查阅!茶艺涵义陈香白说茶道有‘七义一心’,茶艺是其七义理之一。

茶艺是茶道这一普遍概念下属的子概念,它是指在茶事活动中的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形式的总称。

可以把茶艺概括为“茶道的表现方法;可以把茶艺限制为“工夫茶艺”或是“绿茶茶艺”等等。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妙环境的领会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妙意境,其过程表达形式和精神的互相统一。

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制造等一系列内容。

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

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名贵等。

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

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善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予。

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区分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中国古代朴实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予。

如何来理解茶艺第一,简洁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

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依据茶道规章,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来宾呈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给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其次,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

茶艺多姿多彩,布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主动的方式。

第三,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

要呈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的亲密协作及合理编排,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妙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第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

人生如茶,在紧急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尝,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盖碗茶茶艺
北京人爱喝花茶,他们称之为“香片”,本节这套花茶茶艺是由北京著名的茶文化专家脖军博土与陆尧、张荷共同创编的,茶艺文质并重。

一、恭迎宾客
各位来宾,大家好!
东方奉茶礼北京盖碗茶表演现在开始。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又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发样地。

茶陪伴中华民族走过5000年的历程。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天,我们用北京盖碗茶为大家敬上一式东方奉茶礼。

祝愿大家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二、呈展茶旗
三、敬宣茶德
中国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己故中国当代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将茶德归纳为四项:
廉――廉俭育德。

茶可以益智明思,促使人们修身养性,冷静从事。

所以,茶历来是清廉、勤政、俭约、奋进的象征。

美――美真康乐。

饮茶给人们带来的味美、汤美、形美、具美、情美、境美,是物质与精神的极大享受。

和――和诚相处。

同饮香茗,共话友谊,能使人类在和煦的阳光下共享亲情。

敬――敬爱为人。

客来敬茶的清风美俗,造就了炎黄子孙尊老爱幼,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四、精选香茗
中国茶按发酵程度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

北方人喜爱的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茶,又称香片。

窨制花茶常用茉莉花、兰花、玳玳花、桂花等。

窨制茉莉花茶要在三伏天进行。

因为三伏天的茉莉花香气最浓。

好花茶要窨制多次。

今天,我们准备了茉莉毛峰、茉莉珍螺、茉莉春毫、牡丹绣球等几样香片,供佳宾选用。

一会儿,将为大家冲泡的是由嘉宾x x x刚选定的茉莉珍螺茶。

五、理火烹泉
六、鉴赏甘霖
好茶要用好水来泡,这是爱茶人的古训。

现代生活中,用泉水、矿泉水、纯净水等泡茶效果较好。

古都北京有不少名泉。

如延庆的珍珠泉、卧佛寺的水源头、八大处的龙泉等。

今天,为来宾汲取的是大觉寺的龙潭水。

我们将用此水为来宾泡茶。

该水硬度只有3度,碳酸钙含量低。

用这种软水泡茶,可使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茶汤明亮透彻,滋味鲜活于爽。

七、摆盏备具
自西周起,茶具就从食器中分离出来,成为我国器皿中的佼佼者。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茶山崇敬。

饮茶文化推动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精美的陶瓷具又升华了中国饮茶文化。

China and tea成为代表美丽东方的一对孪生姐妹,享誉全球。

选用茶具要因茶而异。

沏泡花茶要用盖碗,加碗盖有利于保持香气和清洁。

茶碗呈喇叭形状,碗底浅可使饮茶人及时尝到碗根处的浓酽茶汤。

碗托可以护手,又可保温,还可以显示出古都茶文化的考究与尊严。

盖、碗、托三位一体,象征天、地、人不可分离。

八、流云拂月
有了好茶好水和适宜的茶具,还要讲究冲泡技艺。

温盏是泡茶的重要步骤,它可以给茶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

九、执权投茶
北京盖碗茶讲究香醇浓酽,每碗可放干茶3克。

投茶时,可遵照五行学说按木、火、土、金、水五个方位一一投入,不违背茶的圣洁物性,以祈求茶给人类更多的幸福。

十、云龙泻瀑
泡茶的水温因茶而异。

冲泡花茶要用沸水。

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然后悬壶高冲,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加速其溶解。

十一、初奉香茗
现在,为来宾奉上茉莉珍螺茶,请品尝。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饮茶习俗众多又各有千秋。

江浙一带,喜欢以绿茶待客;广东、福建、台湾则爱用乌龙茶、普洱茶待客。

比较有民族特点的还有蒙古的奶茶、云南的三道茶、湖南的擂茶等。

真是五彩纷呈,美不胜收。

十二、陶然沁芳
在饮用盖碗茶时,用左手托住盏托,右手拿起碗盖轻轻拂动茶汤表面,使茶汤上下均匀。

待香气充分发挥后,开始闻香、观色,然后缓啜三口。

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

之后,便可随意细品了。

十三、百味凝春
在品饮之间佐以茶食,能更好地体会茶的韵味。

今天,我们准备了自制的茶点,雅号凝春,请来宾品尝。

十四、重酌酽香
茶要趁热连饮。

当客人杯中尚余1/3左右的茶汤时,主人就应及时添注热水。

十五、泉入龙潭
十六、晶评江山
对茶的品味因人而异。

评茶方法有:跟观、鼻嗅、口尝。

花茶以形整、色翠、香气浓酽为好。

十七、即兴颂章
茶能清诗思,助诗兴。

几千年来,古人留下几千首茶诗,今人的茶诗也日见增多。

茶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唐代卢全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俩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十八、书画会赏
茶圣陆羽也有一著名的茶诗《六羡歌》,抄于今天这幅《陆羽品茗图》上。

此画出自陆羽故里湖北天门志清先生之手。

也许是因为陆羽24岁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的缘故吧,天门人民心中的陆羽如同画中所绘――永远是年轻的。

十九、尽杯谢茶
二十、叶嘉酬宾
二十一、洁具收盏
二十二、茶仓归一
道家认为:万物的一生一灭都遵循着“道”的循环规律。

中国茶人自唐代开始提出子“茶道”的概念。

古今茶人把温盏、投茶、沏泡、品饮、收杯、洁具、复归,看做是一次与大自然亲近融合的历程,是茶道精神的体现。

为了向来宾表示谢意,我们将今天品尝的茶叶赠送一些给来宾代表。

二十三、再宣茶德
二十四、致谢话别
感谢各位的光临!期待能再次以茶相会。

祝中国茶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再度辉煌。

信息来源:海峡茶学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