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导学案总编号:备课人:周田锋审核:上课时间:学生姓名:家长签字:一、学习目标⒈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⒉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⒊揣摩文章的语句。
二、学习重点目标1、2、3三、学法指导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⒉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⒊在讨论分析中合作学习,促使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
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㈠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㈡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⒉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既()弧()券()密()念()⒊预习课文,看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⒋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蔡老师的语句,看看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5.记录预习过程中的困惑学习研讨:㈠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一定也不少。
回想一下,哪位老师的哪一件事、哪个举动让你从中感受到了关爱,产生爱戴之情,说出来,让同学听听。
㈡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⒈作者简介:⒉本文一共写了哪七件小事?㈢整体感知:找一找。
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七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详写:略写:作用:⒉讨论:这七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㈣部分探索:品一品。
⒈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⒉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⒊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⒈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旋即教诲炽热半晌痣卜问时辰褪色kē()头 tuì()色 yú()钱焚香()⒉填空(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我的老师》,使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会尊敬和热爱老师。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老师》2. 相关教学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曾经遇到过的好老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的老师》。
二、朗读课文(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教师进行讲解。
四、热爱老师(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课文《我的老师》,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尊敬和热爱老师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我的老师》导学案

高邮市____初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订正、笔记栏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重点: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二、预习导学1.一读课文, 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2)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既()弧()券()密()念()2.二读课文,完成(1)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2)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3.三读课文,记录预习过程中的困惑。
三、课堂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
订正、笔记栏(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七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略写:作用:2.这七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三)二读课文,深入分析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三读课文,仔细品味1.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一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3.“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回答。
”加点的词....地往外就走。
”“我模模糊糊能否互换?为什么?(五)总结全文。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6《我的老师》第一课时导学案【名言积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学习目标】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学会详略得当地用事写人。
(重点)2.感受真挚的师生情,在阅读中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
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其作品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自主学习】1.给加粗的字注音。
榆钱黑痣焚香卜问磕头半晌纠纷时辰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狡猾:亲近:军阀:劝慰:纠纷:纯真:心清如水:迷糊糊:模模糊糊:【合作探究】(一)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请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
(方法指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事情,可以用“谁做什么”或“谁怎样做”的句式来归纳总结。
)3.归纳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4.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那么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方法指导: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深层探究1.文章所写的七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顺序能不能调换?(方法指导:记叙的顺序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
理解了作者的用意就可以做出判断。
)2.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方法指导:结合文中记叙的事情和抒情议论的语句来归纳总结即可。
)3.“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方法指导:结合文中记叙的事情和抒情议论的语句来归纳总结即可。
我的老师 导学案 答案 范厚强

3 我的老师魏巍导学案含答案范厚强教学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及字词。
2.能说出并掌握记叙的要素。
3.能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
4.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 真挚的师生感情。
2 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本文节选自《魏巍散文选》。
魏巍,(1920——2008),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代表作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
背景介绍《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自主学习1 课文中基础知识;[ 依恋] 留恋,舍不得离开。
[ 迷迷糊糊] (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2 基础知识一、读一读察觉() 焚香() 卜问()音调() 纠纷() 模仿()黑zhì() qiān()挂军fá()tuì()色劝wâi() shǔ()假答案:juãfãn bǔdiào jiūmó痣牵阀褪慰暑2.据义填词(1):留恋,舍不得离开。
(2):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答案:(1)依恋(2)心清如水(3)迷迷糊糊3.走进文本(1)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写了关于蔡老师的七件事,依次是、教学跳舞、观察蜜蜂、教诵诗歌、模仿写字、排除纠纷、,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答案:回忆、依恋、思念假装发怒梦中寻师(2)这七件事中哪些事写得详细?哪些事写得简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
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简要概括。
答案:蔡老师是一个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孩子的老师。
(4 )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①调皮机灵,理解老师。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学习导航1、了解课文大意,概括出七件事例,体会真挚的师生感情。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材,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章质朴的语言,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黑痣.()卜.问()焚.香()磕.头()褪.色( )模.仿()海鸥.() tuì( )色 fén( )烧 kē( )头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留恋,舍不得离开。
()(4)争执的事情。
()(5)纯洁真挚。
()(6)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3、填空巍巍,原名____,曾用笔名____,河南郑州人,著名的___、____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长篇小说_____。
相关链接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我的老师》最早发表于1956年10月。
巍巍写的是与自己分别二十多年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
课堂导学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件事哪些比较详细?哪些比较简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二、合作探究1、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请问这七件小事的顺序可否打乱?为什么?2、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语言品析本文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文字里,好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
体会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作用:1、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五、达标练习1、蔡老师是一个的老师,“我“是一个的学生。
2、《我的老师》一文的感情线索是_“我的蔡老师”。
3、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表现了,也表现了作者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学生姓名: 班级: 组别:学习目的:1、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当中真挚的师生感情。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学习记事写人详略得当的写法3.体味关键词句在语句中的意义和作用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2、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学法指导:1、浏览,圈点重点语段感悟其中蕴含的感情;精读,感知作者的写作布局谋篇的方法;品读,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2、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品的内涵。
使用说明:了解人物刻画的常见手法;熟读课文,根据内容概括人物的形象。
课前预习(一)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黑痣.( ) 卜.问吉凶( ) 焚.香( ) 磕.头( )马zōng( ) 褪( ) 磕( ) 诅咒( )2.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的什么,划分段落。
3.在“我”的眼里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4.找出有关“我”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在文中做好记号。
思考作用。
课堂导学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这几件事哪些比较详细?哪些比较简略?2.这几件小事在表情达意和写作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内在联系?3. 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合作探究1、.第一段的作用?2、理解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作用:⑴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⑵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⑶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3、文章中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你试着从文中找出几处这样的地方来。
4、为了抒发感情,作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达标练习1、你喜欢蔡老师吗?为什么?2、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3、举一两件令你感动的事例,介绍你的一位老师。
《我的老师》导学案

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详细描述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通过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 学习成果,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
总结词
共同完成任务和分享知识的能力
详细描述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促进知识分享和交流,提高团 队协作能力。
探究学习
网络资源
在线课程
提供《我的老师》课程的在线学习, 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学习论坛
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论 坛上提问、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实验设备与器材
要点一
实验设备
提供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要点二
实验器材
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实验试剂、实验器材等。
05
学习评价
教师需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求
具备专业素养
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 学能力,能够准确、全面地传授 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
内容。
关注学生发展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 面发展,尊重学生,注重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平时成绩
01
02
03
课堂参与度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等,给予相应的分数。
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正确率和提交的及时性 。
学习态度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如 是否认真听讲、笔记等。
期末考试
基础知识考核
测试学生对《我的老师》 基本概念、历史背景等基 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的老师》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老师》导学案
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写法。
2、七件事的详略,次序安排。
3、学习蔡老师的美好心灵,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感情。
代作
)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她的女朋友、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
蜜蜂
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③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试从课文找出抒情的语句,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活动〕①“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②“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③“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④“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⑤“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3.问题释疑
(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点拨〕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
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
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点拨〕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3)“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点拨〕①“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写出“我”的调皮、机灵。
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②“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③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④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拓展迁移
(1)口头复述梦里寻师的故事。
要求: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好?为什么?
请用你觉得词(或句子)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
的句式来表达。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我觉得狡猾词用得好,狡猾是“机灵、调皮”的意思,好在它它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
(3)对比阅读:
我心中的老师
这位穿着紫色连衣裙,面带慈祥的老师,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朱老师。
朱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
特别是她的作文课,她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些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
朱老师大步跨进教室。
今天她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们都摇摇头。
朱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同学们哄得一声笑了,张思宇笑得连腰都直不了。
我想:朱老师一定又在开玩笑了。
朱老师边说边拿出一本作文本大声朗读起来,读后便批评了一些同学写作不真实。
又是一堂作文课,一向和蔼可亲的朱老师,一上课就把张思宇拉到门外去,便对我们说:“大家熟不熟悉张思宇。
”“熟悉。
”“那么他今天穿着什么衣服上学。
”“不知道。
”说完,便把张思宇拉进来,我们一看他的着装,就说出来了。
然后,老师说:“这就叫仔细观察!”紧接着又带我们去花坛仔细观察了一下,在朱老师的循循诱导下,这次作文大家写得都不错!
朱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写作的。
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怎能不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1、比较本文和课文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
参考答案:本文作者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通过对陈老师在课堂上的动作,语言的描写,非常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教师的形象。
而课文通过七个师生生活的片段表达了蔡老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蔡老师的真挚感情。
2、阅读了两篇写老师的文章,你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拘泥于参考答案,学生任何的一点所得都值得祝贺。
)[来源:Z&xx&]
参考答案:在叙事中表现人物性格。
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畅谈本节的学习收获与情感体验,然后师做以小结。
本文以(“难忘”)为重点,以师生的感情爱为线索贯串始终,记叙了(七)件事,(五)略(两)详,依靠那些质朴而饱含真情的语言,表达了蔡老师对学生、对我的热爱和我、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
[来源:]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
统美德的熏陶。
五、课外练笔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哪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来源:学,科,网]
请同学们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介绍你的一位老师,要精心选材,安排好详略,注意交待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字数500字左右。
六、总结回顾,当堂检测:
1、蔡芸芝老师给我写信时,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我认为蔡芸芝老师是一个慈爱、公平、伟大的人,师生互相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老师心中,她的学生是最可爱、最纯真的学生;在学生心中,他的老师是最好、最伟大的老师。
这说明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也说明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2、阅读每逢放假的时候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回答问题。
(1)用四个字概括选文所讲的事情。
梦里寻师
(2)写出这件事的六要素。
时间:一个夏季的夜里;
地点:家里的当屋;
人物:“我”和母亲。
事情的起因:想老师。
事情的经过:熟睡中“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往外走,走出席子六七尺远,要去找老师。
事情的结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3)选文中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调换。
“迷迷糊糊”形容从梦中爬起来,神志不清的样子;“模模糊糊”形容说话含糊不清。
七、课后作业: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来源:学科网]
2、用下面的词语和句式造句(当堂交流):
①①默默地②从来不……仅仅有一次……③即使……连……都……
3、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4、制作读书卡片,积累相关知识。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