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我的老师学案和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第6课 《一封信》导学案

(3)学生朗读并交流:露西很不开心,爸爸不在,没有人逗她玩。灯坏了,露西和妈妈修不好,家里很冷清。
(4)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露西,带着伤心、孤单的心情朗读。
(5)学生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观察字理图识记“肩”“团”。
1.在学生圈画词语、句子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运用尺子等工具工整圈画。
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写字表上的一部分生字,引导学生观察例字。
2.教师可用课件演示每一个字的书写,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书写要点。3.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例字,练习书写。
4.教师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1.学生观察“信”“今”“圆”“笔”“句”,找出难写的笔画。
6.字理识字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例如,“灯”,左边是“火”,古时候,人们都是用火照明;右边是“丁”,表示一丁点儿,不多。合起来表示“只有一丁点儿的火就可以照亮”,这就是“灯”。再如,“肩”上面的“户”字形像一扇开着的门,下面的“月”字形像一块肉,合起来表示“人的肩膀像一扇开着的门,很宽,肉和关节也像门一样能活动”。
2.学生一边观察书写,一边倾听讲解,尤其要弄清楚书写要点。
3.学生看例字,先临写一个,再练写两个。
4.学生评议,重点说清哪个字哪个笔画写得好。
“写”上部是“冖”,不是“宀”。“珠”右半部分的竖,要写得略长于其他部分,而且要垂直。“灯”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半部分略高于右半部分。“电”的第五笔竖弯钩,“竖”的部分写在竖中线上。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露西给爸爸写信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我的老师》辽宁省(第1课时)研学案(无答案)(

《我的老师》第一课时【学海拾贝】魏巍,原名,曾用笔名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等【有的放矢】1、了解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2、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3、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扬帆起航】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
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
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板书课文标题)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一)、整体感知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明确: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
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
学案《商的变化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最新)

(2)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规律进行观察。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认真观察、倾听。
(4)学生讨论,明确0不能作除数和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的算理。
(5)与老师共同小结。
2.(1)学生观察,口算结果 。
(2)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3)同桌互相表述,老师完善小结。
第6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
课题
商的变化规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过程和方法进课堂”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本节课做了如下尝试:
实现有梯度的探究过程,充分使用教材的学习材料。首先是要验证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将教学精力集中在对规律的理解上。让每个学生自由计算、思考并在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总结。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比较,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交流,在交流中顺利得出规律。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经历,这一层次的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主进行,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对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以及用计算器计算这几点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用计算器操作探索规律掌握得不好,很难找出规律,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穿插练习,多加训练。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点评和总结: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四则运算。
2.能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名师学案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Book1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8页]
![名师学案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Book1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8页]](https://img.taocdn.com/s3/m/3054c3843c1ec5da51e27034.png)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I.内容全解1.Good teachers make sure that everyone in the class understands.好老师应确保班里的所有学生都能听懂。
动词短语make sure意义有二:a.确定,弄明白;b.确保,务必。
其后常接宾语从句或介词of短语。
如:Can you make sure that you will succeed?你能确保成功吗?Please make sure that the lights are turned off.请一定要关好灯。
Arrive early at the station to make sure of (getting) a ticket.早点到车站,以确保买到车票。
You'd better make sure of the time and place.你最好把时间和地点弄确实。
Make sure (that) you pick me up at five.你一定要在5点开车来接我。
2.My first impression of Mrs. Li was that she was nervous and shy.我对李老师最初的印象是她既紧张又害羞。
ones (first) impression of某人对……的(最初)印象impression [C]“印象,感觉”,常用于make/leave a…impression on sb.“给某人留下……印象”。
The young man made a good impression on them.这个年轻人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The impression that he made on me was that he was not telling the truth.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他没说实话。
impression印记His shoes left deep impressions in the mud.他的鞋在泥地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我的老师》阅读教案

《我的老师》阅读教案在学校学习中,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传授知识,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手把手地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自己喜欢的老师,那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的老师——李老师。
李老师是我高中的数学老师,从高一就开始教我们,我们也一路跟着她走到高三。
我喜欢李老师有几个理由,首先是她的教学方法非常生动有趣,她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我们能够理解知识点。
她非常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
对于李老师的第一个优点,我想具体举个例子。
在高二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一节关于立体几何的课程,当时我对这一节课毫无头绪,但是李老师就非常耐心地给我们讲了半个小时。
她从许多实际的例子中引导我们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并带领我们做了不少练习题,让我们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这打破了我之前一直以来对数学的固有印象,让我感受到数学也可以很有趣。
对于李老师的第二个优点,我个人觉得是她平易近人的性格,让她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高中生活非常紧张,有时候需要放松、缓解一下压力。
李老师理解这一点,有时候在课堂上会和我们聊些不相关的事情,让我们放松心情。
她总是能够为我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愉快地在课堂中学习。
另外,李老师也经常组织我们进行数学竞赛,跟我们分享她的奖项经历,鼓励我们多加努力。
在我的高中生涯中,李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她的课堂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光之一。
在这里我要向我的老师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我的老师——李老师,她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也让我在学习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快乐。
她的爱心、耐心和聪明才智,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她的学生中也会有许多人和我有着相同的感受。
希望我的老师和所有辛勤教育的老师们能够在教学生涯中快乐、健康,也希望未来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第六课我的老师》教案

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与课文相关的作品,以便学 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课文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概括课文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所表 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段落分析
对课文进行分段,并对各段进行详细解析,包括段 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等。
写作手法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如修辞、表现手法等,以便 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定期反馈
教师应在每个单元或章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总 结性的反馈,帮助他们梳理所学知识,明确下一 步的学习方向。
激励性反馈
教师在反馈时应注重激励学生,肯定他们的进步 和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06
课后拓展与延伸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老师》作者魏巍的其它作品,如《东方》 《地球上的红飘带》等,以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 涵。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01
02
03
04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小组讨论 的表现,以此评估学生对课程 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和测验
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验,了 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知 识漏洞。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 行反思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 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仿写 、扩写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 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 心。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0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二框 师生交往教学案 新人教版

师生交往课标要求1.4 了解老师的工作,乐观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判,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和谐相处;增进师生的感情,共同谱写师生关系新篇章。
2.学问与力量目标:理解:教学相长。
探究: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与老师交往。
2.教学难点: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判教学方法故事共享,感受沟通。
学法指导1.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争辩,体会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探讨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
2.情景分析法: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同学针对具体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感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运用你的阅历【设计意图】结合教材“运用你的阅历”(P65)板块,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四种场景开放争辩。
这一教学活动体现了“面对全体同学”、同学是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使同学的活动更有目的性,也有利于提高同学探究合作的技能。
过程:1.多媒体呈现四种场景: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
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要求四个小组对四种场景开放探究,并将争辩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老师巡回指导,并适当点拨。
4.以小组为单位,沟通争辩结果。
同学们争辩得格外认真,课堂氛围也很吵闹,那么,我们到底应当怎样与我们的老师交往呢?让我们开启今日的学习之旅。
揭示课题,老师板书。
讲授新课其次节师生交往活动二:阅读感悟同学阅读课本P66.“阅读感悟”内容,争辩沟通:这段材料告知我们什么道理?同学争辩沟通,老师点评、归纳:一、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译文:即使有美味的鱼肉,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深远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第6课我的老师学案及答案

第6课我的老师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 编号:______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推断词语的含义;把握作者思路,分析各个片段之间的联系和照应;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尝试、合作讨论、品味探究、拓展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
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建国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学习过程一、基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把拼音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黑痣.教诲.半晌.模.仿军阀.卜.问时辰..褪.色焚.香榆.钱2.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占(jù)(kē)头劝(wèi)(jiū)纷3.《我的老师》作者_____________,当代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
二、课文感知1.本文共写了七件事:A. B.C. D.E. F.G.其中,表现老师对学生的温柔、慈爱的是_____________;写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依恋的是_____________。
2.详写的是,略写的是,为什么这样安排?3.蔡老师的性格特点可用“_____________”来概括,文中“”这句话是蔡老师对学生感情的根本点。
(原文回答)三、合作探究揣摩细节1.本文有一条感情线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选取二三例,说说作者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我的老师学案和答案
第6课我的老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 编号: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推断词语的含义;把握作者思路,分析各个片段之间的联系和照应;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尝试、合作讨论、品味探究、拓展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
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建国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学习过程
一、基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把拼音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黑痣.教诲.半晌.
模.仿军阀.卜.问
时辰
..褪.色焚.香
榆.钱
2.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占(jù)(kē)头劝(wèi)
(jiū)纷
3.《我的老师》作者_____________,当代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长篇小说
_____________。
二、课文感知
1.本文共写了七件事:
A. B.
C. D.
E. F.
G.其中,表现老师对学生的温柔、慈爱的是____
_________;写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依恋的是
_____________。
2.详写的是,略写的是,为什么这样安排?
3.蔡老师的性格特点可用“_____________”来概括,文中“”这句话是蔡老师对学生感情的根本点。
(原文回答)
三、合作探究揣摩细节
1.本文有一条感情线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选取二三例,说说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用“读课文段(或者句子、词语),我看出了一个的蔡老师”回答。
①
②
③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子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用“我觉得词(或句子)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 的句式表达。
①
②
③
3、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
你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