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监测蝇密度结果分析II_1992_1997年数据分析
XXX 年蝇密度监测分析报告

XXXX年蝇密度监测总结为积累我市蝇的资料,及时掌握蝇动态分析消长原因,做好蝇的预防工作,为科学指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并推动创建卫生城市开展,分析蝇的密度变化和当地传染病发病情况的相关性,为媒介生物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现将XXXX年的蝇监测情况总结如下:一、调查内容及方法蝇密度监测—笼诱法1、监测点的选择:笼诱法每个监测县(区)随机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各不少于2处,各个监测地点相对固定。
2、所需器具:捕蝇笼。
为锥形芯圆形诱蝇笼,笼高40cm,直径25cm,圆锥形芯高35cm,顶口直径2cm。
3、监测时间:每年3-11月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遇雨天顺延。
4、操作步骤:每处放诱蝇笼1个,捕蝇笼着地放置。
农贸市场监测环境内的捕蝇笼为避免农副产品对蝇类的引诱干扰,可将捕蝇笼设置在距离农贸集市50~100m的绿地内。
基本诱饵为红糖、食醋(陈醋)饵(50g+50g)+50ml水。
于第一天9:00前布放,次日9:00左右收回。
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
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
5、统计与计算:捕蝇笼蝇密度种群分布:对捕获到的蝇进行统计分类分析蝇的消长规律二、结果与讨论1、蝇类总密度和种类构成比全市各监测点蝇类总密度为2.98只/笼(单位以下同)。
从捕获数量来说(见图1),主要以家蝇为主,其次是市蝇,分别为77%和23%。
图1 全市蝇类种类构成比2、不同蝇种密度比较从种类来看,家蝇的密度最高,达2.3(见图2),其次为市蝇0.68。
图2 各蝇种密度比较3、不同环境中蝇密度比较从环境类型来看,绿化带的密度最高,达4.4(见图3),其次为餐饮外环境和农贸市场,分别为3.2和2.6。
图3 不同生境中蝇密度比较4、季节消长趋势分析从全年的季节消长看,蝇类密度呈单峰曲线, 5月份形成密度高峰,达5.75(见图4)。
家蝇8月密度最高5.25,,市蝇5月密度最高1.625(见图5)。
蝇类质量效果评估

蝇类质量效果评估为了正确地评价灭蝇效果,必须测定杀灭前后苍蝇密度。
现有的测定成蝇密度的方法都不能测出蝇类群体的绝对数量,只能是相对的指数。
调查方法的选择对获得数据的正确性、代表性有显著的影响。
一般进行密度调查时,选择的调查方法要适合局部地区蝇类群体的生物学及行为的需要,要能评价主要地点的蝇类密度,取样大小要有地区代表性:调查方法简单易行。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时可采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以便得到在重要场所蝇类密的综合数据资料,为评价蝇密度在一个时期的变化,每次调查必须做到定时、定点、定方法。
(1)成蝇密度调查①日测计数法在某一场所以一定面积(如1m2)或一定的时间(如15min)内直接目测停落的蝇数。
也可利用苍蝇真第一定时挂绳索的习性,在调查在场所悬挂一定数量和长度的绳索,观察停落在绳索上的苍蝇书。
在养猪场作家蝇目测计数时可以选定定一头或数头白色猪体的猪,划出猪体侧面定的范围,在每天上午一定时间内(下午 4 点到次日9 点之间在猪体停落的苍蝇很少)进行计数。
取多次观察结果的平均数作为家蝇密度指数,即蝇数/平方米、蝇数/绳。
还可利用栅格板计数的方法。
在蝇类集中地点,放置栅板以计算蝇类在一定时间内停落在栅板上的蝇数。
这是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适合于蝇种单纯的场所。
栅板长宽各30cm,由2cmX2cm 木条组成,条距2cm,在30s 内迅速计数停落在栅板上的蝇数,间隔定时间后再计数,或更换栅板的位置,计数5-10 次,也可以拍下照片,从容计数。
以其平均数表示蝇密度,即蝇数/板.②毒杀计数法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室内喷洒杀气雾剂,将室内苍蝇全部杀死后,进行收集、鉴定、计数。
另一种方法是用毒饵,在室内或室外毒杀苍蝇,在定时间内收集以毒饵摆放位置为中心的一定面积(如50cm 半径)内的死亡蝇数。
计数单位:蝇数/m。
③粘蝇纸粘捕法用市售或自制粘蝇纸(带、条)平置或悬挂在调查场所,计算在一定时间内粘捕的苍蝇数,结果可作密度指数。
蝇类密度检测工作要求五定

蝇类密度检测工作要求五定一、引言蝇类是一类常见的昆虫,它们繁殖迅速,数量庞大,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蝇类的数量,进行蝇类密度检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蝇类密度检测工作的五个要求,包括检测目标、检测方法、检测时间、检测地点和检测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二、检测目标蝇类密度检测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检测目标。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检测特定种类的蝇类,如果蝇、家蝇等,也可以对蝇类总体密度进行检测。
在确定检测目标时,需要考虑检测的实际需求和目的,以及资源限制等因素。
三、检测方法蝇类密度检测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蝇类密度检测方法包括粘蝇纸法、捕蝇器法和直接观察法等。
粘蝇纸法通过在特定区域悬挂粘蝇纸,吸引并捕获蝇类,从而间接测量蝇类密度。
捕蝇器法通过设置捕蝇器,直接捕获蝇类并计数。
直接观察法则是在特定区域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蝇类数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四、检测时间蝇类密度检测工作需要确定合适的检测时间。
蝇类活动受季节、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段的蝇类密度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选择适当的检测时间对于准确测量蝇类密度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蝇类活动频繁的时间段,如夏季或潮湿季节,是进行蝇类密度检测的较好时机。
五、检测地点蝇类密度检测工作需要确定合适的检测地点。
蝇类通常栖息在垃圾堆、厨余垃圾堆、粪便等处,因此,选择这些地点进行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蝇类密度。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选择人口密集区、农田等地进行蝇类密度检测,以评估蝇类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潜在威胁。
六、检测结果的处理与分析蝇类密度检测工作的最后一个要求是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
首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蝇类的密度指标。
其次,可以将检测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蝇类密度的变化趋势。
最后,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环境清洁、改进垃圾处理方法等,以减少蝇类的数量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是指对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监测和调查,旨在及早发现病媒生物的存在和活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监测对象确定。
病媒生物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蚊子、苍蝇、跳蚤、蜱虫等,这些生物媒介在传播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需要明确监测对象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工作。
二、监测方法选择。
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传播疾病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包括生物学监测、化学监测、生物化学监测等。
在选择监测方法时,需要考虑监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和操作的便利性,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可靠。
三、监测地点确定。
监测地点的确定需要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生物媒介的分布特点和监测的目的来进行,一般包括人群密集区、疫情高发区、病媒生物栖息地等。
在确定监测地点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和监测的实际需要,确保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四、监测频率安排。
监测频率的安排需要根据监测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监测的需要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季节变化、疫情情况等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监测对象的活动规律和传播疾病的风险情况。
五、监测人员培训。
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监测方法的操作技能、监测对象的识别能力、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能力等。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监测人员才能够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六、监测数据分析。
监测数据的分析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监测对象的活动规律和传播疾病的风险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在监测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分析机制,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七、监测结果应用。
监测结果的应用是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通过监测结果的应用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蝇类监测方法

捕蝇笼?监测点选择在城市的街道和县城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成蝇调查点5个其中一个设在农贸集市外一个设在公园或大型公共绿地内其余三个设在居民住宅区县城镇将其中一个放置在禽畜饲养场附近内每个点放置2个诱蝇笼
蝇类监测
监测意义
成蝇密度监测可以研究蝇类的生态学,包括季
节分布、空间分布、种群构成比等。还可用
监测结果分析
1.蝇类总密度和种类构成比 2.不同蝇种密度比较 3.不同环境蝇类密度比较
4.季节消长趋势分析
(2)蝇蛆密度调查 A. 单位面积计数法(固态孳生物):在蝇蛆孳 生地,划出1m2的范围,深10~15cm,摊平孳生物 ,检出全部蝇蛆并计数。单位为蝇蛆数/m2。
B.捞勺计数法:在稀水粪坑内,用500ml的长柄
C. 苍蝇毒饵:定人、定时 ( 白天或晚上某时 ) 、定点放置
苍蝇毒饵盘若干于蝇类活动场所。定时取回分类计数,
计算每盘捕获蝇数/日。 常用的毒饵配方: 0.2%敌百虫糖液(糖含量为10%) 0.5%敌百虫饭粒和玉米粒
0.1%敌百虫糖液(糖含量为10%),0.05%倍硫磷饭粒
0.1%残杀威糖液(糖含量为10%)。
全国病媒监测方案(蝇密度)
1.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 ( 直辖市、自治区 ) 按地理位置选取 3 至 5 个地级 市,每个市设 3 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集市 1 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 相对固定。 2. 监测时间:根据当地主要蝇类发生规律,确定常年的监 测时间。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每月中旬监测一次。 3.监测方法 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 放置时间 : 每次放置 6 小时,上午 9 ~ 10 点之间布放,下午 3~4点间收回。 4.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 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 量。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 5.诱饵为红糖食醋饵(25g+25g)+25ml水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重庆市爱卫办《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健康酉阳”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范围辖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建筑工地、公共绿地、池塘、河两岸、公厕、垃圾中转站、码头、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400m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500m延长线,河两岸300m延长线,码头、车站等场所外环境300m 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7月、11月,每月上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0m。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一夜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鼠板阳性率(%)。
每个餐馆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100张粘鼠板。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及防控策略分析[摘要] 目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通过对病媒生物苍蝇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的监测,为汶川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诱蝇笼法,选择中心城区餐饮外环境2处,农贸集市1处,公园绿化带1处和居民区1处的垃圾回收点(桶)进行布放;2010-04/10,2011-03/11每月中旬监测1次。
结果2010年和2011年共开展苍蝇监测16次,布放诱蝇笼80个,捕获蝇类2 039只,以丝光绿蝇和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蝇类的44.87%和30.46% ,不同生境中以绿化带密度最高,为67.47只/笼,其次是农贸市场,为19.45只/笼,6月和9月为蝇密度高峰。
结论2010和2011年汶川县地震后苍蝇种群结构以丝光绿蝇和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全年蝇密度出现6和9月2个高峰,各种环境类型中以绿化带密度最高,是重点应该采取防控的环境类型。
[关键词] 病媒生物;苍蝇;密度监测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尸体的腐烂,垃圾填埋、处理不及时,造成苍蝇的滋生,而苍蝇边吃、边吐、边泄的习性极易传播一些相关传染病,此时消除传播媒介苍蝇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有必要对汶川的苍蝇种类和密度开展监测调查,从而为媒介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通过定期、连续的监测,及时收集汶川病媒生物—苍蝇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按照《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0年和2011年采用诱蝇笼法对苍蝇密度进行了监测。
为汶川县病媒生物的综合防治和相关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采用笼诱法。
以腐鱼内脏为诱饵。
2010-04/10,2011-03/11每月中旬监测1次。
选择县城的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处的垃圾回收点(桶)进行布放,共5处。
布放诱蝇笼时间:上午10:00点至下午16:00点收,将蝇类冷冻处理后,分盒收集标记并进行分类鉴定,记录天气情况。
蝇类密度=捕获苍蝇总数/总布笼数。
蝇类监测技术要点

• 填报表4-1、4-2、4-3
影响捕蝇笼监测的因素
• 光照+温度影响蝇类活动
• 1-12月监测每月1次24小时间隔2h收集
一次
• 凌晨4-6时和晚上8-10时蝇密度分别是
0.16只/笼和0.05只/笼
• 8-18时蝇密度指数大于3只/笼 • 苍蝇进笼高峰在春末夏初及初秋
• 盛夏蝇类活动减少,进笼率下降
集中在一个区域,则以此区域检查的房间数记录阳性间数和蝇数。
表4-2
蝇类监测记录表(目测法)
市________区(县)__________ 街道(乡)
调查时间:________年______月 ______日 调查地点:_______省(市、自治区)______
成蝇 序 号 单位名称
不得有蝇场所
防蝇设施
超市、农贸市场、餐饮排档
• 对一个超市或农贸市场或餐饮
排档,则以独立的摊位、店铺
为一个检查单位,直接入口食
品有暴露并可被苍蝇接触的机
会时,这一摊位、店铺则判为
不合格。
超市、农贸市场、餐饮排档
餐饮
2017 年 月 蝇 类 单 位 成 蝇 密 度 及 防 蝇 设 施 检 查
检查类 检查单位 折合标准 阳性标 成蝇数 室内成蝇阳 阳性间密度 应设防蝇设 合格防蝇 防蝇设施合 型 数 间数 准间数 (只) 性率(%) (只/间) 施间数 设施间数 格率(%) 餐饮店 商场、 超市 机关、 企业单 位 饭店宾 馆 农贸市 场 医院
监测单位:
监测人:
审核人:
蝇类简易分类法
蝇类简易分类法
蝇类简易分类法
目测法监测
• 1. 监测点的选择
• 国家卫生城市必须开展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诱饵, 对家蝇和市蝇吸引力很大( Meng 和 Winfield 1938, Bohart 和 Gressitt 等 1951, Legner 等 1974) ; 熟面包果和动物腐肉做成 的诱饵, 对大 头金蝇诱 惑力很 大( Bohart 和 Gressitt 等 1951) ; 臭豆腐对 麻蝇、家蝇具有 较强的引诱力; 腐鱼的顶端气主要成分 ) ) ) 乙硫 醇 对 丝 光 绿 蝇、亮 绿 蝇 的 引 诱 力 较 强112。腐鱼酱饵法是本市自 50 年代始采用 的蝇密度监测方法, 糖醋饵+ 粘捕法是 1992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均数
表1 两种监测方法蝇密度指数平方根转换、正态性及相关 性检验
糖醋饵+ 粘捕法
平方根转换
正态性检验 P
X= sqrt ( xc+ 1)
0. 6974
X= sqrt ( xc+ 1)
0. 5697
X= sqrt ( xc+ 1)
0. 5224
y= 0. 3840+ 0. 2049x1 y= 0. 1772+ 0. 2432x1 y= 0. 3684+ 0. 2109x1
0. 8427 0. 7463 0. 8740
0. 0005 0. 0027 0. 0002
腐鱼酱饵法
y= a+ b1x1+ b2x2 y= 0. 5357+ 0. 1729x1
Key words Flies Population Baits trap Sticky card
蝇类种群密度监测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 格栅、捕蝇笼、粘蝇带( 纸) 、蝇斑卡等, 其中捕 蝇笼和粘蝇带( 纸) 不仅能监测苍蝇数量, 且 能分析苍蝇种群。捕蝇笼捕获的蝇种和数量 主要因诱饵的不同而不同, 如腐败鲨鱼肉和 腐烂鸡 蛋做 成的诱 饵, 对市 蝇很 有吸 引力 ( L eg ner 等人1974) ; 粪便、熟水果和糖做成
图3 两种方法监 测的蝇密度季节消长
2. 3 两种监测方法的相关性比较 两种方 法监测的数据均为非正态性分布。为便于统 计分析, 将两组数据作平方根转换( 糖醋饵+ 粘捕法 1992~ 1997 年的均数作平方根反正 弦转换) 使之正态化( P < 0. 05) , 对两种监测 方法的结 果按年份分别 作两样本 相关性检 验。结果显示, 两种监测方法的结果呈相关 或高度相关关系( P< 0. 05) ( 表 1) 。 2. 4 蝇密度与温度、雨量的关系 将蝇密度 指数( y) 与温度( x1) 、雨量( x2) 作逐步回归分
Y = a+ b1x1+ b2x2 y= 0. 6421+ 0. 1410x1
r2 0. 6368
y= 0. 4476+ 0. 1975x1
0. 66x1
0. 8336
y= 0. 4606+ 0. 1913x1
0. 7015
P 0. 0100 0. 0071 0. 0006 0. 0048
P 0. 0426
0. 0006 0. 0055 0. 0130 0. 0004 0. 0033 0. 0014
3 讨论
3. 1 苍蝇密度监测是蝇类防制的重要内容 之一, 是制定蝇类防制措施的重要依据和考 核蝇类防制效果的主要手段, 这就要求监测 方法统一, 结果具有可比性。腐鱼酱饵法因 其诱饵的 来源完全依赖 于市场的水 产品供 应, 而且其引诱力的好坏又取决于水产品的 品种和发酵的程度, 取决于发酵过程中产生 的醛、醇、醚、硫醇、酮和二硫化物等的比例和 数量, 而发酵的程 度又会受 到气温的 影响。 因此, 不同年份及跨度较大的时段之间可比 性较差。糖醋饵+ 粘捕法所用的糖、醋, 有国 家、地方或企业标准规定其产品的质量; 采用 的粘纸也宜规定其大小和胶体成分, 可比性 相对较强, 便于不同地区以及前后比较。 3. 2 腐鱼酱饵法对丽蝇科蝇种的引诱力较
Abstract T w o methods of monitoring flies population density were carried out in Shang hai. T he r esults showed that Chry somya megacep hata ( 34% ) , L ucilia sericata ( 34%) and A ldr ichina gr ahami ( 9% ) were attracted to a mix ture of putrid fish and soybean sauce, and M usca domestica ( 41% ) , C. megacep hata ( 23% ) and L . ser icata( 13% ) were attr acted to a measure that compounded by a mixture of brown sug ar and v inegar , and a commercial sticky card. T he flies populat ion density o f tw o methods v ar ied with the seasons, and had similar chart . T he flies population density of tw o methods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densit y of most of these years also has linear regressio n w ith temper ature. T he attraction of brow n sugar and vineg ar w as more unvar ied than that of putr id fish and soybean, so the combine measure is wor thy to be recommended fo r monitoring flies population density , and can reflect t he main specimens of flies of city and their changes with the seasons.
P 0. 0317
0. 7619
0. 0170
0. 9474
0. 0001
0. 9155
0. 0005
0. 9072
0. 0007
0. 9440
0. 0001
0. 9244
0. 0004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均数
表2 两种监测蝇密度与温度、雨量的关系
糖醋饵+ 粘捕法
2 结果 2. 1 蝇种比较 两种监测方法的蝇种构成 有很大差别, 腐鱼酱饵法监测结果为以腐败 动物质为主要滋生物的丽蝇科的大头金蝇、 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为主, 分别占总蝇数的 34% 、34% 和 9% , 家蝇列第 5 位, 仅占 4% 。 糖醋饵+ 粘捕法则为以腐败植物质为主要滋 生物的家蝇为主, 占 41% ; 其次 为丝光绿蝇 和大头金蝇, 分 别占总 蝇数的 23% 和 13% ( 图 1, 2) , 这主要与两者的引诱剂不同有关。
# 424 #
Chin J V ector Bio & Control 1999, V ol. 10, No. 6
年起由全国爱卫办推荐的全国统一实施的蝇 密度监测方法。笔者曾对 1992 年两种监测 方法监测结 果作过 分析122。本 文报 道的是 对 6 年( 1992~ 1997) 监测资料的结果分析。
关键词 苍蝇密度 监测方法 腐鱼酱饵法 糖醋饵+ 粘捕法
Results Analysis of Two Monitoring Methods on the Flies Population Density L eng Peien X u Ji nqiu Zhu Jiang et al
( Shanghai Municipal Cent er f or Diseases Cont rol and Prevent ion)
0. 9977
X= sqrt( xc/ 100+ 1)
0. 6047
X= sqrt( xc/ 100+ 1)
0. 8451
X= sqrt( xc/ 100+ 1)
0. 3013
X= sqrt( xc/ 100+ 1)
0. 7147
X= sqrt( xc/ 100+ 1)
0. 3886
相关性检验
r2 0. 7112
r2 0. 4664
y= - 0. 0023+ 0. 3105x1 y= 0. 6519+ 0. 1515x1
- 0. 0363x2 y= 0. 5814+ 0. 1368x1 y= 0. 5634+ 0. 1442x1 y= - 1. 4237+ 0. 5293x1
0. 8298 0. 6912 0. 2069 0. 8462 0. 7319 0. 7869
X= sqrt ( xc+ 1)
0. 4757
X= sqrt ( xc+ 1)
0. 6454
X= sqrt ( xc+ 1)
0. 3676
X= arcsin1sqrt( xc+ 1) 2
0. 1030
腐鱼酱饵法
平方根转换
正态性检验 P
X= sqrt( xc/ 100+ 1)
0. 8280
X= sqrt( xc/ 1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