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浅析运用认知心理学改进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关 于认 知 和动机 的关系 , 关学说 纷 纭 , 大 有 但
体都 同意 这 么一 种 说法 : 知 +情 感 +动 机 一态 认
度 。 由此 可 见 , 知对 情 感 和动 机 的形 成 至 关 重 认 要 , 因此 影 响到态 度 。认知 学 派认 为 认 知 (o — 并 c g nt n 的内涵 包括 问接 、 接 的经验 和知 识 ; 感 io ) i 直 情
知 因素 以及 动机 水平 有 着 比其 他科 目更为 密切 的
相关 关 系 。
形成 , 心理 活 动 也 随 之发 生变 化 。随 着 年 龄 的增 长 , 语 言动机 反 而有所 下降 , 其 当不 能 准确地 用 语 言表 达 思想 时 , 往 容 易 产 生 沮 丧 , 怠 、 望 甚 往 倦 失 至厌 恶 的心理 。高 职学 生 在英语 学 习方面 呈 现动 机 水平 低 下 , 之其 他 高校 学生 表 现得 更为 明显 , 较
号 :0 7 7 2 0 Y1 6
55
维普资讯
武汉船 舶职 业技 术学 院学报
F去 。
一
20 0 8年第 l 期
价值 理 论 , 自我 归 因理 论 , 习得性 无助理 论等在 内的各 种动 机理 论 。教 育心 理学及 许多相 关研究
关 键 词 高 职 ; 语 教 学 ; 知 心 理 学 ; 机 水 平 英 认 动 中 图 分 类 号 G72 1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8 0 ( 0 8 O —0 5 —0 6 1 10 2 0 ) 1 0 5 3
1 高职 学 生 英语 学 习动机 水 平低 下 现 象 不利 于人 才 培 养 综 合 目标 的
本 文 主 要 针 对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英 语 学 习 动 机 不 足 , 成 英 语 教 学 效 率 低 下 的 问题 , 认 知 心 理 学 关 于 学 习 动 机 和 造 从
浅谈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浅谈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张吉娜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为核心的心理学,它重在揭示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并能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言语行为做出某种解释。
笔者认为,认知心理学有许多现存理论与观点会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主要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
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
皮亚杰等建构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建构论”和认知图式理论。
Brunner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认知论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因此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认知心理学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外语教学角度出发,当代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明显趋势是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探索学习者认知结构变化的规律来探讨其语言知识和认知技能获得的心理机制,揭示外语教学与认知发展的交互作用。
笔者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强调英语教学中概念的驱动作用。
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主张认知接受说。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过程的学科,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应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分别探讨了认知心理学在词汇、语法、口语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本文总结了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将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认知心理学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将为教学实践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创新。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英语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更加关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
探讨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在词汇、语法、口语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如何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以期为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口语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本研究旨在总结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推动英语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促进认知心理学理论和英语教学之间的结合,为英语教育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和应用,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
2. 正文2.1 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认知心理学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探析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

探析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论文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应用论文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概要地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观点及其对改进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并介绍了作者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收获。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在我国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担负着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重任。
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差,积极性不高,使得英语教育处于被动状态。
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大大改善这一教学状态。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英语教学是双边活动,由师生共同完成。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效率。
本文拟就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观点在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1.心理特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英语语教学法史上出现过很多教学法体系,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结构法及现在的交际法等,这些都与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盛行有关。
究竟哪种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不少人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自己对某理论的偏好进行选择,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判断一种教学方法的适当与否,除了要考虑既定的教学目的域外还要适合特定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
由于儿童大脑中语言习得机置处于活跃期,他们学习母语完全靠直接的模仿。
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作“语言习得”。
而成年人的语言习得机置已大大衰退了。
对于他们来说,单纯靠模仿、靠情境,或者通过实际使用,都不能奏效。
但是他们的智力发达,思维能力成熟,意志坚强。
他们借助于这些条件学习语言(外语),这就是所谓的语言学习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学习语言规则和接受技能训练,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浅谈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普昆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09期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为核心的心理学,它重在揭示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并能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言语行为做出某种解释。
当代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认知的神经基础,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示法,专业经验知识的发展,语言结构及语言理解等,其主要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学习,人的大脑如何储存知识、解决问题等。
它以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面貌,逐步形成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同时又促进了相关学科如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笔者认为,认知心理学有许多现存理论与观点会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主要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
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
皮亚杰(Jearl Piaget)等建立的的现代认知心理学(contemporary cognitive psychology)提出了“建构论”(constructivism)和认知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Brunner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
发现学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认知论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介绍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认知活动的心理学分支,通过对人类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进行研究,揭示了人类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和思考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认知心理学理论也可以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适当的思维训练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理论还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2 介绍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是指通过英语语言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英语作为国际通行的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英语教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的训练,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英语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过程,指导他们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
2. 正文2.1 认知心理学理论如何指导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内容的设计。
浅谈认知心理学论文

认知心理学以明确阅读、计算、推理、下定结论等人类各种认知活动的构造为目标,特别是明确语言信息处理过程的构造,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下面是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篇一《浅谈认知心理学与英语教育》摘要: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向之一,它所包含的一些理论对英语教育有所启发,对词汇学习、话语理解和英语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大有裨益,对我们学好英语、教好英语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词汇表象模型;语言处理模型;认知发展模型;英语教育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向之一,被称为是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认知心理学以明确阅读、计算、推理、下定结论等人类各种认知活动的构造为目标,特别是明确语言信息处理过程的构造,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语言从根本上支撑着人类的认知活动,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而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探讨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及其规律,因而把认知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实际的英语学习结合起来将会大大增强学习的效果。
一、词汇表象模型与英语教育所有语言掌握的基础都是词汇的掌握,那么,第二语言外语词汇的掌握构造是如何形成的呢认知心理学者佩维奥就这一点提出了通晓两国语言的双重编码理论,通过这一理论就可以得之,比如通晓汉语和英语的人,会把“狗”放在汉语系统,把“dog”放在英语系统,而把狗的形象放在形象系统里,于是,在这三个表象之间就形成了坚固的联系,看到狗就应该同时联想到“狗”和“dog”两个单词。
那么,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呢因为“狗”这个汉语单词已经掌握得很好,所以看到狗当然会马上说出“狗”,而且,如果已经学习了“dog”这个英语单词,把“狗”翻译成“dog”或反过来也并不困难。
但是,如果让他们看狗,然后比较他们说“狗”所用的时间和说“dog”所用的时间,哪个会更长呢如果在英语课上,让中国人很充分地练习把狗的形象和“dog”联系起来,他们就会和通晓两种语言的人一样,在说出“狗”和“dog”的时候应该没有时间差。
立足认知心理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研究

立足认知心理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研究认知心理学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研究人类思维、感知、记忆、学习、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科,掌握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语言习得规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了认知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如注意力、认知负荷和工作记忆等,以及这些现象如何影响信息的处理和存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来更好地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认知负荷理论,了解学生的认知负荷水平,调整课堂教学的难易程度,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工作记忆的优化策略,使学生从短期记忆中转移知识到长期记忆中,提高其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二、提高学生语言习得能力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
而认知心理学不仅可以指导教师更加有效地传授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例如,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学习中增强记忆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使用有趣的故事或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从而达到增强记忆力的效果。
三、提高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交替提问”(ITQ)的方法,在课堂中定期提问学生,从而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知识呈现技巧来提高课堂效率,如使用PPT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四、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英语水平都不同,因此个性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认知心理学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作出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例如,对于那些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将英语知识细分为小的知识点,让学生有时间一点点消化;对于一些乏味的英语知识,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浅析运用认知心理学改进高职英语教
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课堂设计认知心理学运用
论文摘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有助于英语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过程,从而发挥其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达到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效率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认知心理学几大理论的总结和概括,探讨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启示,以及如何加以应用。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经常反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
有的老师说是学生的英语基础没有本科学生的好。
也有的老师说基础差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关键是好多学生就不爱学习,即没有学习兴趣。
笔者也是一所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师,也面临上述的问题。
但是,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才是做老师的首要任务。
要解决高职学生英语难教的问题,应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应该说有很多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有从分析学生的学习背景入手的,有从分析老师的教学方法入手的。
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此问题的研究不多,特别是针对高职学校学生的。
心理学与英语教学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善用心理学因素促进教学,是广大教师一直坚
持不懈进行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教师充分将认知心理学与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能正确引导学生避免消极因素的干扰,变消极为积极,推动英语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知识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分别从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和教师是怎样教学的两个方面或角度分析了学校的教学工作。
提出了独特的有价值和意义的观点。
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针对性。
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学生,通过分析他们的学习心理,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并针对这些原因,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B.Bruner)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
发现学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usubel 提出了认知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认知学习。
它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新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需建立联系,
二是学习内容能与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也使旧知识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
现代认知论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结构。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此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
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求知欲望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对英语厌学怕学,主要是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动机和目标,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他们学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动机也不是为了提高自身运用英语的能力,而是为了能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
而英语的词汇量、句型、语法等知识,也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学习,使一些学习意志本来就薄弱的高职生,早早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真正具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力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由此产生的求知欲。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明白: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英语是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中国若要与世界同步,就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并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
因此,英语老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生的认知差异是研究学生学习英语规律的重要依据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智力发展、认知方式和选用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如果不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英语教学就难以使学生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
只有了解了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英语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重要的环节是分层递进教学。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B.Bruner)曾提出知识结构论和发现法,认为教学目的应兼顾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在目的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外在目的。
从生理学看,能力是智力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表现,智力则是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
在现代教育里,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能。
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
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
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
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紧密结合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我们应批判地吸收各学派的合理内核,并使其相互取长补短。
为了满足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将所教专业课程与跨学科专业相结合、大力研究颇有必要。
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来设计自己的英语
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地展开教学活动,在学生的二语习得过程中起到引领者与组织者的作用,与学生有效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田凌.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经路技术协作信息教育探索,XX,(22).
Bernarrd Weiner.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杨清,张述祖译.认知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