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规则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doc

合集下载

宁波市施工图图档编码实施细则

宁波市施工图图档编码实施细则
宁波市工程建设地方细则 2019甬 DX-01
宁波市施工图图档编码实施细则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目次
1总 则 2 房建工程施工图图档编码规则
2.1 房建工程报审图纸上传图纸文件名命名格式要求 2.2报审上传文件夹架构 2.3 房建工程报审图纸图签栏内容及填写原则要求 2.4 各类房建工程图签栏填写方式及上传图纸文件命名格式示例
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规则 5.1 一般规定 5.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 5.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意见的回复
5.1 一般规定
5.1.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的各项规范、规程及标准。 5.1.2 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应执行政府部门的各相关政策。如单位资质、执业注册、土 工试验许可等。 5.1.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份CAD图件上的图纸数量宜为20张以内。
5.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
5.2.3 成果图纸-示例
5.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
5.2.4 单孔图件
图档编码为KC-项目名称-4。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钻孔柱状图”、“静力 触探图”等(dwf或pdf格式)。
所有图纸尽可能放在一个文件中或一张图件上面,如果图纸数量太多,可 以分为KC-项目名称-4-1、KC-项目名称-4-2 ┄。
5.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意见的回复
5.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意见的回复
5.3.2 回复审图意见需要补充的成果、图表文件等,作为联系单或回复单的
附件同时上传图审系统。 所有补充的成果、图表文件等须经勘察项目负责人签字。 图档编码编制时在对应的图档加上“回复”,如KC-项目名称-3-回复、KC-项
5.2.6 其它资料-示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细则第一章概况主要了解拟勘察工程的基本特征建筑物的名称、体型、平面尺寸、层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总高度、结构类型、荷载情况、地基与基础方案、基础埋深、沉降缝的设置,对沉降及差异沉降的要求、大面积的地面荷载、周遍环境、场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它有关的特殊要求,简表可以如下建筑物主要特征一览表1、了解建筑物的勘察等级抗震设防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工程重要性等级2、了解地基基础设计等级3、了解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荷载的估算一载荷问题S(实际值)——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基地面积,埋深,桩数。

1.载荷效应的标准组合值kS(标准值)——计算地基变形;载荷效应的准永久组合值kS 载荷效应的基本组合设计值S——基础内力计算、配筋、验算材料强度等。

S=1.35k S估算(基础设计规范3.0.5)2.kS参考值钢筋混凝土k第二章、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原则和勘察方法1)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m)注1、表中间距不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2、控制性勘探点易占勘探点总数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注:1)勘探孔包括钻孔、探井和原位测试孔等2)特殊用途的孔除外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2)勘察孔深度的确定对高层建筑和需要做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时,基础中心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按下公式计算:Zn=b(2.5-0.4ln b)3)波速孔的设置和地震安全评价孔1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应为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3~1/5,三间河谷地区可适量减少,但不宜少于3个。

2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数据变化较大时,可适量增加;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的密集高层建筑群,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下不得少于一个。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成果之一,它是勘察单位向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的一种专业技术文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一般要求、报告的组成部分、报告的编制程序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一般要求。

1. 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勘察的真实情况和勘察成果,不得夸大和虚假。

2. 报告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3. 报告应当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可读性,不得存在技术错误和语言表达不清的情况。

4. 报告应当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得存在无法执行和无法实施的情况。

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组成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扉页、目录、主体部分、附录和参考文献等。

其中,主体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核心部分,包括项目概况、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结果、分析与评价、建议等内容。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程序。

1. 勘察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勘察的范围和内容,制定勘察方案和计划,确定勘察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2. 勘察过程中的实施工作,按照勘察方案和计划进行勘察工作,采集勘察资料和样品,进行实地勘察和实验分析等。

3. 编制报告的工作,整理和分析勘察资料,撰写报告的各个部分,组织报告的编排和排版等。

4. 报告的审核和审定工作,对编制完成的报告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定,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是规范和指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编制,才能保证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相关单位和人员能够重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工作,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决策的重要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报告的结构、内容和编制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报告的结构。

1. 封面,包括报告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等内容。

2. 目录,列出报告中各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3. 前言,简要介绍编制本报告的目的、依据、范围和主要内容。

4. 主体部分,包括工程概况、地质概况、勘察方法、勘察成果、分析与评价、勘察成果的应用等内容。

5. 结论,对勘察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工程建议。

6.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引用的文献资料。

7. 附录,包括勘察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处理程序、勘察成果的资料等。

二、报告的内容。

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工程用途等信息。

2. 地质概况,包括区域地质背景、地层分布、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内容。

3. 勘察方法,包括野外地质勘察、室内试验分析等内容。

4. 勘察成果,包括岩土样品的采集、试验数据的处理、勘察成果的分析等内容。

5. 分析与评价,对勘察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地基承载力、地震烈度、地下水情况等内容。

6. 勘察成果的应用,对勘察成果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中的应用进行说明。

三、编制要求。

1. 报告应准确、清晰、完整地反映勘察成果,不得夸大和隐瞒事实。

2. 报告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格式规范,文字表述准确、简练。

3. 报告中的数据应真实可靠,应标明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4. 报告中的图表应清晰、规范,图表应有编号和标题,便于查阅和理解。

5. 报告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公式过多,要求语言通俗易懂。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为工程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原始资料5平面图和剖面图6测试图表7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与选用8、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9 文字报告10排印和装帧总则1、0、1 为统一基本技术要求,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 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除水利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及核电站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表清晰、结论有据、建议合理、便于使用,适宜长期保存,并应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

1、0、4 勘察报告的内容,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其他现行有关的规定。

2、1术语2、1、1 岩土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为工程目的而进行的,对地质、地下水、岩土性质以及它们与工程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是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编写勘察报告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2、1、2 岩土工程勘探 geotechnical expioration 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手段,包括钻探、井探、槽探、洞探以及物探、触探等。

2、1、3原始资料original material勘察过程中形成和搜集和各种记录、观测数据、测试数据、试验数据、像片、录像以及计算机、各种草图、报告书原稿等,包括手工记录和自动采集数据,是编写勘察报告的依据。

2、1、4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report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综合、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文件。

一般由文字报告、图表以及必要的附件组成。

简称勘察报告。

3 基本规定3、0、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岩土工程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

应真实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地下水、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他要求查明的问题, 并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对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建议,满足工程建设对勘察的要求。

勘察报告应附相应的图件和表格的规定

勘察报告应附相应的图件和表格的规定

8 成果报告的附件8.1 一般规定8.1.1不同勘察阶段、不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工程项目,其勘察报告应附相应的图件和表格,一般宜按表8.1.1中的要求提供。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1的规定确定。

不同勘察阶段的附图、附表表8.1.1注:表中“++”表示必须提供的图表;“+”表示应提供的图表;“Δ”表示可提供代表性图表;“O”表示视具体需要而提供的图表;无代号的空格表示不需要提供的图表,如甲方需要提供可协商确定。

8.1.2当建设工程需要,建设单位要求时,勘察报告可附下列附件:1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2区域稳定性调查与评价专题报告;3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专题报告;4遥感解译报告;5工程物探专题报告;6专门性试验或专题研究报告;7重要的审查报告或审查会(鉴定会)纪要;8其他要求附在报告中的文件。

8.1.3如建设单位需要下列文件时可单独提供:1岩土工程测试报告;2岩土工程检验或监测报告;3岩土工程事故调查及分析报告;4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报告;5专门性岩土工程问题的技术咨询报告。

8.1.4附件中图表的图例,应按附录G执行。

附录G 中未作规定的图例,应按有关的标准执行。

8.1.5图表上的字体规格,应与图幅协调,主次分明,汉字宜采用仿宋体。

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物理量的主题符号应采用印刷斜体,上下标应采用印刷正体;非物理量的代号、书写符号、计量单位应采用印刷正体。

字体规格可按表8.1.5选用。

字体规格表8.1.58.1.6 附件中图表和成果的格式宜按附录E执行。

8.2 平面图和剖面图8.2.1拟建工程位置图1拟建工程位置图或位置示意图可作为报告书的附图;当图幅较小时,也可作为文字报告的插图或附在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的角部;当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已能明确拟建工程的位置时,可免去该图;2拟建工程位置图或位置示意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拟建工程应以醒目的图例表示;2)城市中拟建工程应标出邻近街道和知名地物名称;3)不在城市中的拟建工程应标出邻近村镇、山岭、水系及其重要地物的名称;4)规模较大较重要的拟建工程宜标出经纬度或大地坐标。

宁波市施工图图档编码实施细则2019甬DX-01(发文)

宁波市施工图图档编码实施细则2019甬DX-01(发文)

宁波市工程建设地方细则2019甬DX-01 宁波市施工图图档编码实施细则Implementational rules for encoding construction diagram files in Ningbo2019-01-23 发布2019-03-01实施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甬建发〔2019〕8号各区县(市)、开发园区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勘察、设计、审图等相关单位: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市施工图报批及相应图档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施工图报审效率,适应数字化审图、电子签章、电子存档的要求,参照各行业制图标准及常用制图习惯,结合宁波市采用的数字化审图平台软件特点,由宁波市中技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等单位编制的《宁波市施工图图档编码实施细则》已通过专家评审,现批准发布,编号为2019甬DX-01,自2019年3月1日起执行。

相关文本可在宁波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网(/)下载。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9年1月23日前言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市施工图报批及相应图档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施工图报审效率,适应数字化审图、电子签章、电子存档的要求,本细则编制组组织本市各家审图机构及各大设计公司,认真总结了宁波市实施施工图数字化审图以来的实践经验与面临的问题,以现行各行业制图标准及常用制图习惯为基础,结合宁波市采用的数字化审图平台软件的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讨论、修改、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宁波市施工图图档编码规则,形成了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共分5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房建工程施工图图档编码规则,市政工程施工图图档编码规则,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图图档编码规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规则。

本细则由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

主编单位:宁波市中技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宁波市设联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城乡建设信息中心宁波市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中鼎建筑设计研究院宁波市明州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宁波民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余姚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公路市政设计有限公司宁波市神州交通设计事务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宁大地基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工程勘察院主要起草人:潘琦郭晓晖陶俊褚利平屠为民吴朝晖史振陈剑萍刘静吴艳茹储良平曹季国牛剑炜杨聪和陈国芳曾宝玺郑舟胡敬伟陈发涛邵建惠王红主要审查人:杨红旵李秀锋欧阳东李梅沈鹏青徐军周明高方国飞吕秋红曹小囡周蓉崔建波戚剑虹陈奇艇赖柯胜董凤辉目次1总则 (2)2 房建工程施工图图档编码规则 (3)2.1房建工程报审图纸上传图纸文件名命名格式要求 (3)2.2报审上传文件夹架构 (4)2.3房建工程报审图纸图签栏内容及填写原则要求 (5)2.4各类房建工程图签栏填写方式及上传图纸文件命名格式 (9)3 市政行业施工图图档编码规则 (16)3.1 市政行业编码原则 (16)3.2 市政行业编码组成 (16)3.3 市政行业编码串联 (19)3.4 市政行业报审图纸上传架构 (20)3.5 市政行业报审注意事项 (21)3.6 市政行业图框和目录 (21)4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图图档编码规则 (24)4.1 一般规定 (24)4.2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图送审图纸要求 (24)4.3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图图纸上传要求及方法 (25)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规则 (33)5.1 一般规定 (33)5.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 (34)5.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意见的回复 (35)1总则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市施工图报批及相应图档管理工作,提高施工图报审效率,适应数字化审图、电子签章、电子存档的要求,在总结宁波市实施施工图电子报审以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宁波市采用的数字化审图平台软件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样本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样本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受涵江区公路工程建设中心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疏港道路省道201线福厦路至宁海新桥段公路改扩建工程镇前安置区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场地内拟建的1#楼、2#楼、3#楼、4#楼、5#楼-幼儿园、南区-地下室、北区-地下室,总占地面积约7054.76m2,总建筑面积96261.07m2,各拟建物基本特征见表1.1.1。

表1.1.1拟建场地位于莆田市涵江区镇前村,东侧近邻涵港大道,交通便利,周边环境良好。

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为满足该拟建物基础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我公司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并依据委托书及有关规范的要求,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如下:1. 通过对拟建物场地的野外钻探、钻孔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查明拟建物场地岩土层结构、分布特征、厚度及其工程特性,并对地基稳定性、均匀性、承载力及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成因、类型、性质及分布范围,并对本工程的影响进行评价与建议。

3. 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性质,评价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并判定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 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5.评价成桩的可行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桩基类型、桩端持力层名称及桩基设计相关参数的建议。

6. 对基础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方案。

7.对地下室基坑开挖支护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提供抗浮设计水位及设计计算参数,并提出合理建议。

本次勘察主要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及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档编码规则-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1
分类:
使用者:
文档编号:
信息所,2009
项目管理部配置库使用指南
Version 1.1
技术委员会
文档信息
修订文档历史记录
目录
1. 目的(1)
2. 范围(1)
3. 定义(1)
4. 组织管理配置库(VSS)目录结构和使用方式(1)
4.1 组织过程管理(1)
4.1.1 立项(2)
4.1.2 结项(2)
4.1.3 阶段评审(2)
4.1.4 变更管理(2)
4.2 项目管理(2)
4.2.1 项目开发计划(2) 4.2.2 项目跟踪和控制(2) 4.2.3 配置管理(2)
4.3 项目开发(3)
4.3.1 需求类(3)
4.3.2 分析设计类(3)
4.3.3 编码类(3)
4.3.4 部署类(3)
4.4 质量管理(3)
4.4.1 SQA (3)
4.4.2 同行评审(3)
4.4.3 测试(3)
4.5 项目考核记录(3)
5. 项目组配置库(3)
项目管理部配置库使用指南
1.目的
本指南详细描述了组织管理配置库的路径和工作区目录结构,指导信息所在技术委员会立项的所有软件类项目组使用组织管理配置库。

2.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信息所在技术委员会立项的所有软件类项目。

3.定义
SQA:软件质量保证
VSS:Visual SourceSafe
组织管理配置库:是指由项目管理部管理的组织的配置库,用于对信息所在技术委员会立项的所有软件类项目进行配置管理。

4.组织管理配置库(VSS)目录结构和使用方式
项目管理部负责为每个项目在组织管理配置库(VSS)中建立工作区,并为项目组成员分配权限;工作区由“组织过程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开发”、“质量管理”、“项目考核记录”五个主要目录组成,每个目录下面还有子目录。

如下图所示:
注:工作区内容除“SQA”、“项目考核记录”由SQA维护,“阶段评审”由技术委员会维护外,其余均由项目组负责维护。

4.1组织过程管理
组织过程管理目前包括“立项”、“结项”、“阶段评审”、“变更管理”四部分,相关文档分类为“组织过程管理”。

4.1.1立项
本工作区由项目组维护。

“立项”目录中需要提交的文档是在立项工作中涉及的所有文档,如:《项目审批表》、《项目开发委托合同》、《用户需求说明书》、《市场需求报告》、《技术可行性报告》、《可评测性报告》、《立项评审报告》等。

4.1.2结项
本工作区由项目组维护。

“结项”目录中需要提交的文档是在结项工作中涉及的所有文档,如:《项目开发总结报告》、《技术开发项目成果鉴定书》、《产成品清单》、《剩余物资清单》、《项目财务决算前确认表》、《项目成套文档总目录》、《委托方验收报告》等。

4.1.3阶段评审
本工作区由技术委员会维护。

“阶段评审”目录中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阶段评审报告》
等。

4.1.4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目录中需要提交的文档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涉及变更的所有文档,如:《项目组成员异动申请表》、《项目目标需求变更申请表》、《项目启动申请表》、《项目延期申请表》、《项目预算调整申请表》、《项目暂停申请表》、《项目终止申请表》、《项目经理变更申请表》等。

4.2项目管理
本工作区由项目组维护。

项目管理目前包括“项目开发计划”、“项目跟踪和控制”、“配置管理”三部分,相关文档分类为“项目管理”。

4.2.1项目开发计划
“项目开发计划”目录中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项目项目计划》、《开发计划评审报告》、《项目开发计划统筹图》等反映出项目计划的一些文档。

4.2.2项目跟踪和控制
“项目跟踪和控制”目录中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月状态报告》、《阶段状态报告》、《封闭开发申请表》、《周例会纪要》等。

4.2.3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计划在开发计划中体现,配置报告在阶段状态报告
或月状态报告中体现,当项目组有详细的配置管理计划、配置策略、配置审计活动时,应该提交相关文档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