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3447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1.5.3完成工作量 (3)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3 地震效应 (11)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3地震液化判别 (11)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4.3.1场地环境类型 (13)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3)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4.7 复合地基 (19)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7)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 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月1年2017 期:日察勘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目录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图表第二部分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2017-10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目录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2017-10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2***m拟建建筑物主要特征 1.1表基础用拟建筑物采建筑物层数荷载底面名称结构类型地基基础标高柱墙(编号)型式地上地下(m) kN/m kN框架结构无厂房独立基础*4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1.5.3完成工作量 (3)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3 地震效应 (11)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3地震液化判别 (11)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1)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1)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2)4.3.1场地环境类型 (12)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2)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2)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2)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3)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4.7 复合地基 (19)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6)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3)1.1工程概况 (3)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3)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3)1.4勘察执行的规、标准 (4)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4)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5)1.5.3完成工作量 (5)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5)3 地震效应 (11)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3地震液化判别 (11)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5)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5)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6)4.3.1场地环境类型 (16)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6)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6)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7)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7)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8)4.7 复合地基 (19)4.8基坑开挖与降水 (21)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⑨ 勘察报告需送审图机构审查后方可作为设计依据。
工程地质
3)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 根据该项工程的情况及邻区地质资料,采用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技术相结 合的工作方法完成了本次勘察任务。共投入SH30型钻机3台,采用冲击钻进和跟管护壁钻进,按回 次进行工程地质编录及时量测孔深,取土采用普通取土器锤击取样,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及波速试验。完成工作量如表8-20所示。
2)图表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勘察报告中应附下列图表: ①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② 工程地质柱状图; ③ 工程地质剖面图; ④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⑤ 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当需要时,还需附上综合工程地质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地下 水等水位线图、素描、照片、综合分析的图表,以及岩土利用、整 治和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岩土工程计算简图及计算成果图表等。
1)工程概况 拟建建筑物为客运站站房及维修车间,其中客运站房高4层,维 修车间高1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有关规定,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 杂程度等级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为甲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平面形状及具体位置详 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④ 当任务需要时,还可根据任务要求提交下列专题报告:岩土 工程测试报告,岩土工程检验或监测报告,岩土工程事故调查与分 析报告,岩土利用、整治或改造方法报告等。
⑤ 勘察报告的文字、术语、代号、符号、数字、计量单位、标 点,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汇报人:2024-01-04•勘察目的和任务•勘察方法和手段•勘察成果分析目录•勘察结论和建议•勘察报告书编制要求•勘察报告书审查与审核01勘察目的和任务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可能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状况分析了解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的变化规律。
确定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过勘察了解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以及地层的分布、厚度、岩性等特征。
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获取岩土的密度、含水率、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参数。
物理性质参数力学性质参数工程分类与评价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确定岩土的抗压、抗剪、抗拔等力学性质参数。
根据获取的参数对岩土进行工程分类,评价其工程性能及稳定性。
030201确定岩土参数根据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状况等因素,评估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计算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力,评估其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地基承载力分析分析场地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评估场地的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评估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
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02勘察方法和手段基础性调查地质调查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调查钻探直接勘探方法钻探是通过钻机在岩土层中钻孔,直接获取岩土样本的方法。
通过钻孔内的观察和试验,可以了解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井探和槽探局部勘探方法井探和槽探是在工程场地内布置一定数量的井或槽,通过挖掘或开凿的方式,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地下水等情况。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场地较小、钻探无法满足需求的工程场地。
间接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地下岩土层的分布、性质和状态的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等,适用于大面积的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3447

一、前言受江西世祥隆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承担其永丰县状元华府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永丰大桥旁,恩江大道西侧,交通工具可直达勘察现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各拟建建筑物基本特征见表1。
注:拟建建筑物具体分布范围及建筑规模和建筑层数等详见建筑设计规划总图。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划分标准,拟建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依据:根据本次勘察的委托要求,主要目的是详细查明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本次勘察,勘探孔布置的数量及深度应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最终提供满足国家标准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勘察成果;2)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3)查明场地内各种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并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提供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6)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7)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基坑开挖和地下水控制提出建议;8)提出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整治方案,提出地基处理方案;(三)勘察的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1)拟建场地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及红线图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1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四)勘察方法、工作量、质量评述1.勘察方法根据勘察任务书及相关规范,结合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及场地特点,本次采用的勘察方法有工程钻探、原位测试、岩土室内试验和工程测量等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项目背景。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针对某某工程项目进行,该项目位于某某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本次勘察旨在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和土壤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勘察范围。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范围包括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土壤性质、地下水情况等内容。
勘察范围囊括工程周边区域,确保对工程影响因素的全面了解。
三、勘察方法。
1. 野外地质勘察,通过实地观测和采集地质样品,了解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情况。
2. 土壤力学勘察,通过取样分析和现场测试,获取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3. 地下水勘察,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试验,了解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四、勘察成果。
1. 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经过野外地质勘察,确定工程所在地为XX构造,主要由XX地层组成。
2. 土壤性质,土壤为XX类型,具有XX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3.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为XX,水质为XX,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小。
五、工程建议。
根据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为工程提出以下建议:
1. 对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2. 根据土壤性质,合理选择基础处理和土壤改良措施,确保工程稳定和安全。
3. 针对地下水情况,制定合理的排水和防水措施,保障工程施工和运行。
六、结论。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充分了解了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和土壤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受江西世祥隆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承担其永丰县状元华府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永丰大桥旁,恩江大道西侧,交通工具可直达勘察现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各拟建建筑物基本特征见表1。
注:拟建建筑物具体分布范围及建筑规模和建筑层数等详见建筑设计规划总图。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划分标准,拟建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依据:根据本次勘察的委托要求,主要目的是详细查明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本次勘察,勘探孔布置的数量及深度应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最终提供满足国家标准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勘察成果;2)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3)查明场地内各种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并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提供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6)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7)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基坑开挖和地下水控制提出建议;8)提出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整治方案,提出地基处理方案;(三)勘察的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1)拟建场地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及红线图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1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四)勘察方法、工作量、质量评述1.勘察方法根据勘察任务书及相关规范,结合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及场地特点,本次采用的勘察方法有工程钻探、原位测试、岩土室内试验和工程测量等方法。
在勘察过程中,我院对本次勘察施工采取了全程、全面的质量管理。
1)勘探孔布置原则:为掌握地基土在拟建建筑物范围内纵横方向上的分布情况,满足工程地质评价要求,本次勘察按拟建建筑物周边线及角点布置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102个(建设方认可),间距小于24.00m,其中控制性勘探点35个,占总数的1/3多,符合规范要求。
2)勘察孔数量及类型:本次勘察孔总数102个,取土样钻孔36个,标准贯入孔17个,重力触探孔17个,一般性钻孔49个。
3)钻探工艺:第四系松散层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基岩采用回旋跟管钻进。
土层钻探回次进尺控制在1.0米以内,基岩回次进尺控制在2.0米以内。
为满足采集样品的需要,钻孔开孔直径为13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
4)采样及测试:原状土样采用厚壁取土器采集,软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采集,岩样采集后密封移交实验室进行测试。
5)工程测量: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由专业测量人员采用精密GPS测绘仪进行实地测放,基准点分别CJ09,CJ06,具体位置详见“拟建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
参照点坐标CJ09:X=3022608.046,Y=499743.104,H=72.940m;CJ06:X=3023542.530,Y=499455.789,H=67.228m,基准点均坐标采用GPS定钻孔位置。
坐标系统为永丰县城建坐标系统,高程为黄海高程。
(由于控制点较远,在平面图不能显示)高程及孔位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2.勘察工作量本院于2016年7月4日安排2台SH30-2A 和6台XY-150型工程钻机进场施工,至2016年7月11日野外施工完毕,此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提交最终成果报告。
本次勘察完成的实物主要工作量见表2。
表2 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3.勘察质量评述勘察中的钻探工作按钻探技术标准操作执行,第四系回次进尺控制在1.0米以内,基岩回次进尺控制在2.0米以内,岩芯采取率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标准贯入、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采用N63.5穿心锤进行试验。
野外数据记录准确、齐全、可靠。
各项工作均符合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该勘察成果可用于施工图设计使用。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气候及水文条件永丰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东亚季风区,受副热带季风影响,气候温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气温18.5℃。
多年年均降水量1627.3mm,年最大降雨量为2332mm,最小降雨量1016mm,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6月。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6、8两月西南风和东北风各半,7月以西风为主。
区内主要河流为赣江支流恩江河,位于拟建场地东部约2km,恩江河河面宽120~180米,水深0.5~4米。
据新田水文站资料,恩江河多年平均流量为95.69m3/s(1951~2005),历年最大实测流量为3810 m3/s,历年最小实测流量为2.35m3/s,最高洪水位67.8m。
(二)原始地形地貌及设计地坪境内地处吉泰盆地东缘地带,地貌以山坡、丘陵为主,地势由东倾向西北,东南多山,中部、北部多丘陵,起伏变化大,全县500m以上的山有39座,最高点灵华山海拔1454.9m,最低点八江乡梅南村海拔51.7m,相对高差1403.2m。
全县土壤以红壤、水稻土为主,其次为山地黄壤、紫色土、炭质土、潮土和山地黄棕壤。
拟建场地位于吉泰盆地东缘地带,地貌以平原为主。
总的地势大致由东北倾向西北,四面环山,中间低平,呈一个不整合的盆地形势。
勘察区地貌为平原,北高南低,整体由北向南倾斜,勘察区地面标高为:66.00~68.70米,高差2.70左右。
永丰地处处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赣西南(赣州—吉安)拗陷之大湖山—芙蓉山隆断束构造单元内。
场地位于永丰吉泰盆地,境内构造由于经受加里东期构造活动控制,形成了由第三系构造形变的基岩底。
(三)地层分布及其岩土特性本次勘察查明,拟建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更新统残积层(Q3al),下伏第三系(E)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现将场地地层由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①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状,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建筑垃圾等,含少量生活垃圾。
部分场地分布,层顶标高67.11~69.92米,层厚0.50~3.00米。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②粉质黏土(Q4al) : 黄褐、棕褐色,可塑状,刀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韧性和干强度一般,局部夹含粉细砂。
全场分布,层顶埋深0.00~3.00米,层顶标高65.09~69.81米,层厚0.50~2.90米。
3.第四系更新统冲积层(Q3al)③圆砾(Q3al):浅黄、灰黄-灰白色,饱和,中密,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以上,砾径一般为2-20mm,大的达20 mm,成份以石英为主,磨圆度均较好,呈圆形或亚圆形,分选性差,级配良好。
全场地分布,全场地分布,层顶埋深1.40~4.00米,层顶标高64.80~67.82米,层厚3.90~6.90米。
3.第三系(E)基岩④强风化泥质粉砂岩(E):紫红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冲击钻难以钻进,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物理力学性能及承载力良好。
全场分布,层顶埋深6.50~9.00米,层顶标高59.01~61.78米,层厚为1.50~4.30米。
⑤中风化泥质粉砂岩(E):紫红色,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
岩芯较完整,原岩结构破坏较轻,失水易干裂,原岩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 物理力学性能及承载力良好。
部分场地揭露,层顶埋深8.60~11.20米,层顶标高56.26~59.58米,揭露厚度为6.00~6.50米。
本次勘察深度及范围内风化岩未见洞穴、软弱夹层、临空面等不良地质现象,具体各土层的分布厚度、埋深、标高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与“钻孔柱状图”。
(四)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本次勘察为获取各地基土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承载力等定量评价指标,在粉质黏土、细砂和砾砂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在强风化粉砂岩进行了动力触探试验测试,并按规范采取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对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4.2节有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室内岩石试验结果,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⑤层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见表6:(五)地下水及土的腐蚀性评价1.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勘察期间,在钻探深度范围内见有地下水,初见水位6.00 ~6.50m,测定稳定水位5.20~5.70m,稳定水位高程63.12~63.60m。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圆砾③层及以下地层之中。
水量较大,主要受大气降水和恩江河水侧向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水位年变幅在2.0m左右,本场地年最高水位66.50m左右。
2.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为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在ZK13和ZK45钻孔中各取水样1件进行水质分析,按Ⅱ类环境类型并结合地层的渗透性,对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2节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判(详见表2.6.3)。
根据判定结果:场地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2- 4-Ca2+·Mg2+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砼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3.土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对场地细粒土采集土样2件进行室内分析,根据试验成果对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节的评价标准进行判定:场地内土对砼结构、砼中钢筋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表8场地土腐蚀性判定表II类,拟建场地主要土层属强透水层,地层渗透性主要为A型。
根据腐蚀性情况,建议对建筑材料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区域稳定性及地震效应1.区域稳定性分析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次钻探结果及邻近已有勘察资料,本场地及附近没有活动性断裂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