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飞机总体设计-2第二讲-设计的依据与参数选择

合集下载

飞机总体设计概略

飞机总体设计概略

新飞机的研制分成五个阶段:(1)论证阶段、(2) 方案阶段、(3) 工程研制阶段、(4) 设计定型阶段、(5) 生产定型阶段论证阶段任务:研究新飞机设计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方案阶段任务:根据批准的《某型飞机战术技术要求》设计出可行的飞机总体技术方案。

主要工作内容:★确定飞机布局形式、总体设计参数★选定动力装置、主要系统方案及主要设备★机体主要结构材料和工艺分离面等★形成飞机的总体布置图、三面图、结构受力系统图★进行重心定位、性能、操稳计算,结构强度和刚度计算★提出对各分系统的技术要求★最终要制造出全尺寸的样机或绘制电子样机,进行人机接口、主要设备和通路布置的协调检查以及使用维护检查。

对飞机而言,此阶段即为飞机总体设计阶段工程研制阶段任务:根据方案阶段确定的飞机总体技术方案,进行飞机的详细设计、试制、地面试验、试飞准备等。

工程研制阶段的最终成果是试制出供地面和飞行试验用的原型机4~10架,并制定试飞大纲和准备好空、地勤人员使用原型机所需的技术文件,具有进行试飞所必需的外场保障设备设计定型阶段新飞机首飞成功后即应按试飞大纲要求,进行定型试飞。

调整试飞、鉴定试飞、定型试飞在其整个寿命期内,机上设备和发动机的更换是必然的,这往往称为寿命中期改进战术技术要求是军用飞机型号研制的重要技术文件,其既是型号研制的依据,又是该型号国家定型验收的依据。

提出战术技术要求的依据通常有四个方面:(1) 对未来战斗的设想和本国的战略战术思想;(2) 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任务和战术使用原则;(3) 部队的使用经验和失败教训;(4) 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

制定战术技术要求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即新机的战术技术要求既要满足适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又要符合合理性、现实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战术技术要求的具体内容为:(一) 使用要求(二) 作战效能要求(三) 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四) 研制的主要地面试验(五) 飞行试验干线运输机一般指客座数大于100、满载航程大于3000km以上的大型客货运输机满客航程大于6000~7000km的称为中/远程干线运输机,常用于国际航线上。

飞机总体设计PPT课件

飞机总体设计PPT课件

经济性能设计
燃油经济性
在保证飞行性能的前提下,通过 优化飞机气动外形、减轻结构重 量、提高发动机效率等措施,降 低飞机的燃油消耗率。
维护经济性
通过采用先进的维护理念和技术 手段,降低飞机的维护成本和停 场时间,提高飞机的出勤率和利 用率。
直接运营成本
包括燃油费、维护费、机组人员 工资等直接与飞机运营相关的成 本。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降低这 些成本以提高飞机的经济性能。
采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启发 式算法,处理飞机设计中的复杂 问题,寻求全局最优解。
利用代理模型对飞机性能进行快 速评估,减少计算量,提高优化 效率。
多学科优化方法探讨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
综合考虑气动、结构、控制等多学科因素,实 现飞机总体设计的协同优化。
分解协调方法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分别进行优化 后再进行协调,降低问题求解难度。
06
确保飞机满足适航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包括噪声、排放等 环保指标。
02
飞机总体布局设计
布局形式的选择与特点
常规布局
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 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
部。
鸭式布局
水平尾翼位于机翼的前 面,具有较好的大迎角
特性。
无尾布局
没有水平尾翼,靠机翼 后缘襟翼或扰流片等部
件实现俯仰操纵。
三翼面布局
在常规布局上增加一对 鸭翼。
垂直尾翼
主要功能是保持飞机的方 向平衡和操纵飞机的方向 运动。
V型尾翼
由左右两个倾斜的垂直尾 翼组成,像是固定在机身 尾部带大上反角的平尾。
起落架布局设计
前三点式起落架
自行车式起落架
两个主轮对称地布置在飞机重心之后, 前轮位于机身前部。

飞机构型设计---总体

飞机构型设计---总体
• 在起飞滑跑时,要求较高的驾驶技术。 • 延长了着陆滑跑距离。 • 因为需要安装大功率的转弯操纵机构,
和在两侧机翼下面安装辅助支点,故其 重量要比前三点式起落架的重量大。
多支点式起落架
波音-747、C-5A飞机的起落架
其它的一些布局型式
• 三翼面 • 飞翼 • 联结翼(Jointed Wing Configurations) • 双机身(Double Fuselage Configurations) • 前掠翼布局型式 • 斜翼布局型式
–可采用较短的起落架;
–座舱内噪音较小;
–减小飞行阻力
公务机的构形
HondaJet
4.起落架的型式和收放位置
• 后三点 • 前三点 • 自行车式
后三点
• 优点: - 尾轮小而轻,设计简单; - 可以利用气动阻力提供减速力;
• 缺点 - 着陆时操纵困难 - 起飞和着陆滑跑时不稳定 - 后三点起落架不能用于喷气式飞机
• 缺点
– 升力线斜率较小,飞行速度较小时需较大的迎角,才能提供足够的 升力。
– 对于小展弦比大后掠角的三角翼,当迎角较大时,将产生强烈的下 洗气流,尾翼布置困难。
不同形式的三角翼
幻影2000
阵风(法)
"协和"号超音速客机
后掠翼 、三角翼与小展弦比的比较
因素
阻力(M1.6)
阻力( M>1.6)
重量 升力线斜率
- 噪声小 - 稳定性好 4)起落架:前三点型式,安装在机身上
三面图(草图)
为什么要采用“T” 平尾
• 优点:
✓ 避免机翼下洗气流和螺旋浆 滑流的影响:1)减小尾翼振 动;2)减小尾翼结构疲劳; 3)避免发动机功率突然增加 或减小引起的驾驶杆力变化

飞行器总体设计 大作业第二章(2)

飞行器总体设计 大作业第二章(2)

第二章总体参数设计2.1参数设计的任务和过程(1)飞机总体布局形式(2)起飞总重W0;(3) 最大升力系数 CLmax ;(4) 零升阻力系数 CD0;(5) 推重比 T/W;(6) 翼载 W/S。

本章中假设飞机的任务要求是已知的,任务书中定义的典型参数有:(1) 装载和装载类型;(2) 航程或待机要求;(3) 起飞着陆场长;(4) 爬升要求;(5) 机动要求;(6) 鉴定基准(例如:实验、航标或军用标准●2.2飞机起飞重量的估算●2.2.1飞机起飞重量的分析设计起飞重量包括空机重量和全部载重,如下图所示:以及近似计算过程的框图如下:W 0为飞机的起飞总重,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e f p W W W W ++=0)(eq en st f p W W W W W ++++=Wp ——有效载荷(含乘员)重量;Wf ——燃油重量,包括任务燃油(可用燃油)、备份燃油(安全余油)及死油三部分; We ——空机重量,主要包括结构(机体、起落架、操纵系统等)重量、动力装置重量及设备重量三部分; 因为:e f p W W W W ++=00000)/()/(W W W W W W W e f p ++=e f p W W W W ++=0/(00)/W W所以:000//1W W W W W W e f p--=其中:0/w w f、0/w w e 分别称为燃油重量系数、空机重量系数。

在有效载重Wp 已知的情况下,求出空机重量系数0/w w e 和燃油重量系数 0/w w f (或燃油重量f W ),就可求出0W 。

2.2.2各重量系数的预测一、空机重量系数0/w w e的确定起飞重量中,空机重量可以用对应的空机重量系数乘以起飞重量而得到.空机空重:EE O OW W W W =⨯ 空机重量系数:C EO VS OW AW K W = 相对于O W 的经验空机重量系数统计值对于变后掠翼VS K =1.04, 正常机翼VS K =1.00 取 A=0.93, C=-0.07 VSK =1.00空机重量系数0.070.93ETO TOW W W -= 二、燃油重量系数0/w w f 的确定飞行任务中使用燃油重量为 (1)fused ff TO W m W =-任务燃油重量为 (1)F ff TO fres W m W W =-+ 其中 ff m 为任务燃油系数,fres W 为额外燃油重量, 任务燃油系数ff m = 710i i i iW W =+=∏ 这里注意取0W =TO W 典型飞行任务剖面图各任务段重量比的计算: 任务抛面 i i W W /1+发动机启动和暖机0.9900 取自AAA 典型的暖机段燃油系数 滑 跑 0.9950 取自AAA 典型的滑跑段燃油系数 起 飞 0.9950 取自AAA 典型的起飞段燃油系数爬升到巡航高度并加速到巡航速度0.9850 根据经验公式巡 航 0.8185 根据经验公式待 机 0.9323 根据经验公式取m in 30=ltr E施放有效载荷 1.0000待 机 0.9993 式取m in 5=ltr E根据经验公返 航 0.8185 根据经验公式下 降 0.9850 取自AAA 典型的下降段燃油系数 着陆、滑行和关机0.9950取自AAA 典型的着陆/滑行段燃油系数现在开始计算空中中巡航段和待机段的重量比 (1)巡航段54W W发动机耗油率C 发动机类型巡航耗油率待机耗油率2滑跑1发动机启动和暖机起飞4爬升并加速5巡航6待机7下降8着陆滑行并关机本运输机采用双转子,轴流式,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V2500这种发动机推力大、耗油率低。

飞机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飞机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飞机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飞机总体设计主要包括3各⽅⾯:⽅案设计、总体参数详细设计、决策和优化。

⽅案设计
⽅案设计的输⼊在飞机设计的前两个阶段(⽬标确定和概念设计)中确定,并在⽅案设计任务书中给出,⼀般包括:
(1)装载和装载类型
(2)航程或待机要求
(3)起飞着陆场长
(4)爬升要求
(5)机动要求
(6)鉴定基准(例如:试验、航标或军⽤标准)
⽅案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下列主要总体参数:
(1)起飞总重:飞机为了完成设计⽬标任务所需的起飞前总重量。

(2)最⼤升⼒系数:在飞⾏器的仿真计算中,升⼒求解的⼀般表达式是 Y=Cx*q*S,其中q为动压,S为参考⾯积,Cx即为升⼒系数。

(3)零升阻⼒系数
(4)推重⽐
(5)翼载
对应的,⽅案设计的内容可分为
(1)重量估算:计算起飞总重、空机重量、载重、油重等参数
(2)升阻特性估算:计算升⼒系数、阻⼒系数
(3)确定推重⽐和翼载:
(4)总体布局形式选择。

飞机总体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飞机总体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飞机总体设计课程设计
鹪鹩号 4 座轻型通用航空飞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 专 班 学 姓
院:航空宇航学院 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级:0112105 号:011210531 名:苏 祺
指导教师:王宇、罗东明 时 间:2015.12.25-2016.1.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目录
前言 ................................................................................................................................................... 5 一、设计要求.................................................................................................................................... 5 二、总体布局初步设计 .................................................................................................................... 5 2.1、现有飞机数据 ........................................................................................................................... 5 2.2、布局选择 ................................................................................................................................... 6 2.3、最终布局确定 ........................................................................................................................... 6 2.4、三维草图 ................................................................................................................................... 6 三、飞机全机重量的计算 ................................................................................................................. 7 3.1、燃油系数的计算 ....................................................................................................................... 7 3.2、飞机任务油重计算 ................................................................................................................... 8 3.3、飞机空重的迭代计算................................................................................................................ 8 四、其它总体参数确定 .................................................................................................................. 10 五、发动机选择与短舱设计 ........................................................................................................... 11 5.1、发动机选择 ............................................................................................................................. 11 5.2、短舱设计 ................................................................................................................................. 12 六、机翼设计.................................................................................................................................. 13 6.1、现有参数 ................................................................................................................................. 13 6.2、升力系数计算和翼型选择 ...................................................................................................... 13 6.3、机翼其它参数确定与计算 ...................................................................................................... 14 6.4、副翼参数 ................................................................................................................................. 14 6.5、机翼图 ..................................................................................................................................... 15 七、尾翼设计.................................................................................................................................. 16 7.1、平尾参数 ................................................................................................................................. 16 7.2、尾翼翼型选择 ......................................................................................................................... 17 7.3、尾翼图 ..................................................................................................................................... 18 八、垂尾设计.................................................................................................................................. 18 8.1、垂尾参数 ................................................................................................................................. 18 8.2、垂尾翼型选择 ......................................................................................................................... 20 8.3、垂尾翼型图 ............................................................................................................................. 202南京航 Nhomakorabea航天大学

飞机设计依据

飞机设计依据
– 在V1时刻发觉一台发动机失效后,飞机继续起飞到 安全高度上所经过的水平距离,等于在V1时刻放弃 起飞,迫使飞机减速停止所需的滑跑距离。
着陆性能要求
Definition of approach and landing
评价飞机设计方案准则
重量准则
– 起飞重量WTO最小 – W有效载荷 / WTO最大
Cargo capacity
– >7.5 ft3/passenger, bulk loaded.
Maximum payload capability
– carry full, single class 30” pitch passenger capacity, at 185 lbs/passenger, plus full cargo hold at 8 lbs/Ft3.
中国
– CCAR25-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重 量大于5700kg) – CCAR23-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3部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重 量小于5700kg)
与总体设计密切相关一些条例
与机翼参数和发动机选择有关的要求
– 起飞距离与着陆距离 – 单发停车升率
与尾翼参数设计有关的要求
– 8% or better (reduction)per seat operating cost economics (Crew, Maintenance, Fees and Fuel – at $2.50/US gal) than current, comparably sized commercial transports in typical US major airline type operation. – objective 10% or better

第05讲:飞机主要参数的确定(2)

第05讲:飞机主要参数的确定(2)
航空宇航学院飞机主要参数的确定续飞机重量的估算航空宇航学院飞机总体设计框架设计设计要求布局型式选择布局型式选择主要参数计算主要参数计算发动机选择发动机选择部件外形设计机身起落架部件外形设计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进气道三面图三面图部位安排图结构布置图分析计算分析计算重量计算气动计算性能计算结构分析是否满足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航空宇航学院
ηP,CP,CJ统计数据(盘旋阶段) 统计数据(盘旋阶段) ,
机型 单发( 单发(活) 双发( 双发(活) 战斗机( 战斗机(喷) 客机( 客机(喷) L/D 10~ 10~12 9~11 6 ~9 14~ 14~18 CJ --0.6~ 0.6~0.8 0.4~ 0.4~0.6 CP 0.5~ 0.5~0.7 0.5~ 0.5~0.7 -ηP 0.7 0.72 --
航空宇航学院
第七步:比较 可用 第七步:比较WE可用和WE需用 需用
WE可用 − WE需用 WE需用 ≤ 0.5%

航空宇航学院
几个飞行阶段燃油系数统计数据
机型 单发( 单发(活) 双发( 双发(活) 战斗机( 战斗机(喷) 客机( 客机(喷) 预热 0.995 0.992 0.990 0.990 滑行 0.997 0.996 0.990 0.990 起飞 0.998 0.996 0.990 0.990 爬升 0.992 0.990 0.96 0.90 0.980 下降 0.993 0.992 0.990 0.990 着陆 0.993 0.992 0.995 0.992
航空宇航学院
燃油系数法
• 典型飞行任务剖面图
航空宇航学院
1) 阶段 :发动机启动和预热 阶段1: (Engine Start and Warm up) ) 开始W 结束W 比值W 开始 TO ,结束 1 ,比值 1/WTO 统计值 2) 阶段 :滑行( Taxi) 阶段2:滑行( ) 开始W1,结束W2,比值W1/W2 开始 ,结束 ,比值 3) 阶段 :起飞(Takeoff) 阶段3:起飞( ) 开始W 结束W 比值W 开始 2 ,结束 3 ,比值 2/W3 4) 阶段 :爬升(Climb) 阶段4:爬升( ) 开始W 结束W 比值W 开始 3 ,结束 4 ,比值 3/W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