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方法
提高养鸡存活率的技巧方法

提高养鸡存活率的技巧方法养鸡现在是很多农村地区发展的项目,大家在养鸡时,最看重的就是鸡群的成活率,而要想养的鸡全部成活,那么掌握管理方法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养鸡提高存活率的方法技巧。
1、饲料添加养鸡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一些药物提高存活率,如小苏打、葡萄糖、青霉素、甘草等。
如果鸡有现腺肌胃炎,在治疗时可以搭配小苏打减轻胃酸对胃的持续刺激。
每个月可用两次葡萄糖,给鸡补充营养,保肝通肾。
治疗球虫时,先用青霉素饮水两个小时再用球虫药,可以提高球虫治愈效果。
治疗鸡呼吸道后可以在饲料中加甘草连用一星期,可以快速的缓解长期呼噜咳嗽的后遗症。
2、适宜温度育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鸡舍温度,1日龄雏鸡适宜环境温度为35°C,随着雏鸡的生长,每周降低2-3°C。
观察鸡舍温度时,要“看鸡实温”,根据雏鸡的表现及时调整环境温度。
蛋鸡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3°C。
温度过高,如持续30°C以上高温,将会使蛋重、蛋壳质量和产蛋率下降,要通过湿帘和风机降低舍温。
温度过低,也会消耗机体本身的能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影响生产性能。
3、湿度管理育雏前期适宜的环境湿度在70%-85%,青年鸡和成年鸡适宜环境的相对湿度为60-65%。
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40%时,环境干燥,空气中的粉尘增多,容易出现呼吸道病。
雏鸡羽毛生长不良、易脱水,成年鸡的羽毛凌乱,皮肤干燥。
若湿度大,环境潮湿,有害气体增多,氧气含量减少,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细菌病增多,易发生球虫。
湿度过大会加重冷热反应,低温环境下湿度大,会使鸡群感觉更冷,高温环境下湿度大,会使鸡群感觉到更闷热。
4、通风管理鸡舍内的粪便会产生高浓度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通风不良会使鸡舍有害气体浓度增加,刺激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引起流泪,结膜炎、气管炎,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诱导发生呼吸道病。
所以,即使在温度较低的冬季,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雏鸡的成活率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对于养殖户来说,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雏鸡的成活率往往不高。
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需要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
下面将从环境、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一些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一、环境方面1. 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孵化期内,应该保持恒定适宜温度(37.5-38℃),并且要根据孵化器内部温度变化进行调节。
在出壳后,应该逐渐降低温度(每天降低1℃),直到达到适宜生长发育和生存所需的温度(28-32℃)。
2. 光照控制光照对于雏鸡生长发育和行为调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该保证光照充足,但不要过度强烈。
在孵化期内,应该保持恒定的黑暗状态,直到雏鸡开始吃喝为止。
在出壳后,应该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12-16小时/天),并且要注意避免过度强烈的光线刺激。
3. 空气质量控制空气质量对于雏鸡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且定期清理鸡舍内部和外部环境。
另外,在孵化期内应该保持适宜湿度(60-70%),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加湿或通风调节。
二、营养方面1. 饮水管理水是雏鸡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因此,在饮水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的饮水;(2)避免给予过冷或过热的水;(3)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4)定期清洗饮水器,避免水污染。
2. 饲料管理饲料是雏鸡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饲料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新鲜、干净、无异味的饲料;(2)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3)添加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营养均衡;(4)避免过度喂食或饿肚子。
三、疫病防治方面1. 疫苗接种在雏鸡出壳后的第一天内,应该给予毒苗接种。
在后续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巧分享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巧分享雏鸡刚出壳各方面机能发育不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弱,易发生应激反应,在平常的饲养管理当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问题,导致雏鸡死亡。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提高雏鸡成活率养殖窍门。
1、注意保温温度对雏鸡影响非常大,因此进鸡苗之前,提前2天对鸡舍预温,使鸡舍内的地面、墙壁、笼具都有一定温度,确保育雏舍内整个环境温度达到35°C。
进鸡当天,先将鸡舍环境温度降到32°C,等到雏鸡全部上笼后,再根据鸡群的表现慢慢升温,给雏鸡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直到温度到达雏鸡适宜的温度稳定。
2、少喂勤加刚出壳的雏鸡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促进消化的消化酶分泌不足,再加上本身消化器官胃、肠道容积和消化能力有限,致使雏鸡的消化能力很弱。
如果一顿喂食过多,雏鸡可能积食,造成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或引发其它疾病。
在饲喂雏鸡时要遵循少喂勤加的原则,饲料选择上不宜选择含有纤维素过多的饲料,应选择纤维含量易消化高能高蛋白的饲料。
3、减少应激雏鸡断喙前后,要在雏鸡的饮水中添加多维和维生素K,减少雏鸡应激。
雏鸡对异响很敏感,突然的响声会致使雏鸡不知所措,四散奔逃,影响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大面积死亡。
因此平常尽量保持鸡舍安静,减少雏鸡发生应激反应。
4、做好免疫为防止雏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鸡免疫程序,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鸡痘等的免疫工作。
1~21日龄最易发生鸡白痢,从第1日开始在饮水中添加药物预防连喂几天。
预防药物有恩诺沙星。
20~50日龄易发生鸡球虫病,要留意球虫病发生。
5、观察检查每隔1~2小时观察1次鸡群,若鸡群挤在一堆则可轻轻拍打育雏器,使小鸡分散,以免压死小鸡。
每天检查记录的项目有健康状况、光照、雏鸡分布情况、粪便情况、温度、湿度、死亡、通风、饲料变化、采食量及饮水情况等。
6、定时消毒消毒在养鸡业中应用广泛,常用的消毒药有氯制剂、碘制剂等。
采用喷雾法,高度超过鸡背20~30厘米,可预防疾病和净化舍内空气。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一些措施

③ 适 时分群 。在 喂食前 后要 注意
观 察 鸡 群 采 食 、精 神 状 态 、 粪 便 、饮
水 、 运 动 .按 体 质 强 弱 、 大 小 、 性 别 和 品 种 分 群 管 理 ,对 过 弱 和 采 食 少 的 鸡 . 加 喂 葡 萄 糖 、蜂 糖 水 、 鱼 肝 油 和
一
快 .必 须 供给 丰 富 的营 养 物质 。在 一 般 情况 下 .雏鸡 碳 水 化合 物 的需 要 很 容 易
得 到 满 足 .在 E 粮 中 特 别 要 注 意 蛋 白 l
周 龄 时 .以 7 ~ ຫໍສະໝຸດ 0 7 %为 宜 ,一 周 后 应
保持在 5~ 5 5 6 %。 同 时 要 进 行 良好 的 通
—
骤麟
资源 育繁
提 高雏 鸡成活 率 的一些措 施
杨 大 海 ( 苏省 宝应 县 范水镇农技 中心 2 5 1 )王峰 ( 苏省 宝应县 射 阳湖镇农技 中心 2 5 1 ) 江 2 81 江 2 8 4
郝 思军 ( 苏省 宝应 县 曹句镇林牧 渔 业站 2 5 0 ) 江 2 8 3
1 严 格 把 好 选雏 关
育 雏 料 、常 用 药 品 、垫 料 等 。育 雏 舍 进 H 口应 设 消 毒 池 。 {
3 创 造 适 宜 的 生长 条 件 控 制 适 宜 的 温 度 、 湿 度 是 育 雏 成 功 的关 键 。 在 实 际 饲 养 过 程 中 , 应 根 据 雏 禽 的 行 为 、叫 声 判 断 温 度 是 否 适 宜 。温 度 过 低 ,小 鸡 怕 冷 , 影 响 采 食 和 运 动 ,严 重 时 挤 压 致 死 。 或 因 寒 冷
十大技巧提高雏鸡成活率

十大技巧提高雏鸡成活率雏鸡成活率与养殖户的收益息息相关,只有多学习掌握更多的养殖技巧才能确保雏鸡成活率高、生长快。
1.严格消毒接雏前准备好育雏室。
饲槽饮水器等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再用热碱水刷洗,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
育雏室用清水冲扫干净,待干后铺好垫草,放入育雏用具,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水14毫升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12~24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将室温预热至30℃以上即可接雏入室。
2.选择健雏健雏一般活泼好动,腿部结实,行动自如,眼有神,脐部愈合良好。
弱雏羽毛污浊,精神不振,闭眼打盹,站立不稳。
购买雏鸡时一定要挑选健雏。
3.及时饮水雏鸡出壳后24小时可失水8%,48小时可失水15%,当失水大于15%时,很快便会出现脱水症状。
因此,雏鸡出壳12小时后应及时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
最初几天饮0.01%的高锰酸钾及添加复合维生素的水,起消毒饮水和清理肠胃作用,促进胎粪排出。
4.精心饲喂饲料要适口性好,易消化,新鲜质优,颗粒大小适中。
雏鸡出壳后12~24小时内开食,开食可用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煮至八成熟饲喂,利于雏鸡消化。
1~3日龄每昼夜喂6~8次,4日龄以后日喂4~5次,夜间喂1次。
逐渐改喂雏鸡混合料。
5.调节温湿度养雏鸡适宜的温度是:1周龄时30℃~32℃,2周龄时28℃~30℃,3周龄时25℃~28℃,4周龄时22℃~25℃,以后每周降低1.5℃~2℃,直到室温湿度1周龄以内保持在60%~65%,1周后以50%~60%为宜。
鸡舍过湿可用布袋装一些生石灰放在室内吸潮;过干可在火炉上放盆水,通过水分蒸发,增加室内湿度。
6.密度合理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和鸡舍结构等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养殖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为每平方米20~25只;5~7周龄为10~20只。
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为每平方米24~28只,5~7周龄为15~20只。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养殖雏鸡是农村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雏鸡的成活率却是一个难题。
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1. 选购优质种鸡
选购优质种鸡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优质种鸡具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和健康状况,能够保证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在选购种鸡时,要选择健康、活泼、毛色光亮、体型匀称的种鸡。
2. 确保饮水和饲料的质量
饮水和饲料的质量对雏鸡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饮水要保持清洁,饲料要新鲜、营养丰富,不含有毒物质。
同时,要根据雏鸡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科学配制饲料,保证雏鸡的营养需求。
3. 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
雏鸡的生长环境对其成活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保持鸡舍的干燥、通风、温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和污染。
同时,要定期清理鸡舍,消毒杀菌,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加强管理和防疫
加强管理和防疫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要定期对雏鸡进行
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雏鸡的健康和安全。
5. 做好孵化和育雏工作
孵化和育雏工作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要选择优质的孵化器和孵化技术,保证孵化的质量。
同时,要做好育雏工作,保证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提高雏鸡成活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选购优质种鸡、确保饮水和饲料的质量、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管理和防疫、做好孵化和育雏工作等。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保证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抓好前4天提高雏鸡成活率

抓好前4天提高雏鸡成活率
一、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让雏鸡饮水,用20℃左右温开水,水中放育雏药或电解多维。
雏鸡进舍后应控制饮水量,以防脱水严重的鸡雏一次饮水太多出现水中毒。
2~7日龄时,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自由饮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抓雏、运输、环境变化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预防疾病,因为有些疾病是从种鸡垂直传播给雏鸡的,如白痢、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等。
1日龄雏鸡温度稳定在36℃~37℃,温度过低不利于卵黄吸收,以后每天温度降0.5℃;湿度保持在65%~70%,如达不到,可在升温炉上加一铝锅水以蒸发水蒸气,坚决避免高温低湿现象,以免鸡只脱水,在保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二、开食
雏鸡饮水2~4小时后,1/3的雏鸡有啄食表现时开始喂料,将饲料撒在垫纸或料盒上,少给勤添,每2小时左右撤去脏料更换新料,4日龄以后,每3小时给料一次。
三、光照
入舍前2天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一只40瓦灯泡,自3日龄起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夜里12点关灯。
四、管理
1.仔细挑选出残弱鸡,隔离单独饲养,检查脐带是否收缩不全,发现有隆起、黑蒂、血丝甚至有臭味的鸡只应淘汰,因抢水打湿羽毛
的鸡只应捡出,放置在温度高且干燥处。
2.仔细观察,将温度和湿度随时控制好,发现鸡群聚堆或伏卧在火源附近,说明温度太低,应加温;如鸡只远离火源,在墙根处聚集,说明温度太高,严防高温低湿,雏鸡脱水。
3.随时清除食盘中的脏物,做好每日记录,如死淘数、喂料量等。
3日龄后带鸡消毒,用消毒剂带鸡喷雾消毒和舍外5米内环境消毒。
带鸡消毒,注意不要直接对准雏鸡喷雾。
更换门口消毒盘内的消毒液,使其保持消毒浓度。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引言雏鸡的成活率是养殖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效益和盈利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技术措施,以帮助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这些措施包括改善孵化环境、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增加孵化环境的适应性1. 温度控制确保孵化器内部的温度能够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孵化的效果。
在雏鸡孵化的不同阶段,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阶段调整温度。
2. 湿度管理湿度对于雏鸡的成活率同样非常重要。
适宜的湿度能够保证雏鸡蛋的水分含量,使得雏鸡能够顺利孵化出来。
在孵化的不同阶段,湿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调整湿度。
3. 氧气供应雏鸡在孵化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因此,确保孵化环境中氧气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增加通风设备和控制通风量来改善氧气的供应情况。
4. 移除不健康的胚胎在孵化过程中,有些胚胎可能出现异常,例如畸形、死亡等情况。
这些不健康的胚胎可能会对其他正常胚胎造成影响。
及时发现并移除这些不健康的胚胎是非常重要的。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1. 安排合理的饲养密度过高的饲养密度可能导致鸡群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激烈的争斗和伤害,从而影响雏鸡的成活率。
因此,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对于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非常重要。
2.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养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对于雏鸡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确保饲养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稳定在适宜范围内,能够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3.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雏鸡需要充足的饮水和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因此,确保饲养环境中始终有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是必要的。
同时,饲料的质量也要符合雏鸡的需求。
4. 控制饲养环境中的疫病传播疫病的传播对于雏鸡的成活率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饲养环境中的疫病传播,包括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定期消毒和健康检查等。
健康管理措施1. 对雏鸡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雏鸡的健康检查是必要的,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潜在的疾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脐 环 闭合好 ,无 血 痕 ,最好 是 同一 日出壳 的雏 饮水器都刷洗 干净 ,每周至少有一次用0 1 高锰 .%
酸钾消毒 。 4 2 开食 .
收稿 日期 :0 卜1 - 0 2 1 0 3
E ai1: d 88 m I xm 8@s na. om i c
内,最后把育雏舍 门窗关 闭,用浓度 为3 ~5 过 % %
第1 周要求在7% 5 ,以后应在5% 0 , 0  ̄7% 0  ̄6%
才有利于雏鸡生长 。 3 3 通风换气 .
当舍 内氨味浓 时,即感到呛鼻子 时应加强通 更换 。 地 面平 养一 般 为1  ̄3 只/ 5 0 m,栅栏 平养 为
中图分 类号 :¥ 3 . 8 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79 2 1) 10 5 — 2 0 5 2 3 (0 2 0— 0 7 0
雏鸡培育 的好 坏直接影响到雏鸡 的生长发育 3 给予雏鸡适宜的生长条件
及经 济效益 。因此 ,如何提高雏鸡 的成 活率就成 3 1 温 度 .
1 3 升 温 .
育雏 前 l ,光 照要求 在2 以上 , 以后逐 周 0h
步改为晚上光照 。
入 雏 前 1 应 进 行 升 温 ,使 舍 内温 度 达 到 4 科学饲养管理 天 3 2℃左 右 ,并备 好饲 料 、工 作服 、工 作鞋 等必 4 1 饮 水 .
需用品 。
雏鸡 进舍 后 让其休 息4h ,然后 ,给 以接近
H i nj n ora o A i l e rdci V 1 0 N . 0 el g agJunl f nmaR pou tn o i o o. o1 2 2 1 2
提 高雏鸡成 活率的有效 方法
梁 文 英 ,汪 海 ,常 玉 君
( 龙 江 省 林 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县 畜 牧 兽 医 局 16 0 ) 黑 630
饮水 后,将鸡料装进开食盘里 ,任其啄食不
一
5 — 7
了每个 养殖 户解决 的首要 问题 。笔者在 几年 中与
有效 的方法 。 1 入雏 的准备工作
入雏 第 l 周舍 温 要 求达  ̄ 3 1 3~ 3 5℃ ,以后 2 0℃ 。此 外 ,还 应 经 常巡 舍 , 如 发 现 雏 鸡 打 堆,则为过冷 ,如远离热源 则为过热 ,对这些情 况 应适 当调节舍温 。热源 可采用炭 火盘 或煤炭盘
消毒 药用浓度为0 3 '0 5 的过氧 乙酸 ,或0 1 风换气 ,但不要使雏 鸡受凉 。板结 的垫料应及 时 .%- . % - .%
. 待 地 板 干燥 后 ,铺 上 垫 料 并把 育雏 用 具放 进 舍 3 4 密 度
氧 乙酸 1 / 。 ~3g m,进行加热熏蒸 空气消毒 ,最好 3  ̄4 只 / 0 0 m。 密封 1 后 才打开 门窗 。消毒 后禁止一 切未经 3 5 光 照 ~2 h . 消毒 的用 具带进 育雏舍 。
同仁 一道 ,进行育雏 生产 实践 ,取得 了一套行 之 每 周 逐 步 下 调 1 2℃ ,最 后 保 证 舍温 不低 于 ~
1 1 维修与设备准备 .
对 育雏 保 温 舍进 行 检 查 ,发 现 漏 雨 、破 烂 或 电灯 ,有条件 可用保温伞保温 。
的顶 棚 墙壁 应 进行 维 修 。准 备 好 开食 盘 、饮 水 3 2 湿 度 . 器 、垫料 、保温 热源 、防病 和消毒用药 。 12 彻底清洁消毒鸡舍及设备 . 入雏 前3 彻底 消毒清 洁鸡 舍地板 、顶棚 、 天 墙壁 、饮水器 、开 食盘、料桶等一切 育雏用具 。 新洁 尔灭 ,或2 氢氧 化钠进行环境 消毒 。其次 , %
2 严格把好引种关和选种关
舍温 的开 食 水让 雏 鸡饮 用 。开 食 水配 制 :氯霉 各适 量制 成 。入 雏后 3 内一定 要饮水 ,每天对 天
应从 防疫严格 、种鸡质量好 、出雏率高 、信 素 、开食盐 、5 葡萄糖 、0 1 维 生素C % .% 、凉开水
誉 好 的孵化场 引种 。选择绒毛光亮 ,个体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