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训练法在短跑训练中应用
短跑训练中的发力和耐力训练方法

短跑训练中的发力和耐力训练方法短跑是田径运动中一项技术和爆发力要求较高的比赛项目。
为了在短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需要经过科学的训练来提升发力和耐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短跑训练中常用的发力和耐力训练方法,以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腿部训练腿部是短跑中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发力和耐力的训练应重点放在腿部肌肉上。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腿部训练方法:1. 单腿深蹲: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增强腿部的爆发力和稳定性。
站立时将一只脚抬起,然后用另一只脚做深蹲动作,重复多次后再换腿进行训练。
2. 跳跃训练:通过跳跃训练可以提高腿部的爆发力和弹跳能力。
可以进行各种跳跃动作,如单腿跳、双腿跳、蛙跳等,每次跳跃时尽量用力发挥腿部肌肉的力量。
3. 高抬腿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增加腿部的灵活性和爆发力。
站立时抬起腿部,尽量使膝盖与胸部接触,然后迅速放下,快速交替进行。
二、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它们是连接上下肢的桥梁,对于维持正确的姿势和提供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法:1. 仰卧起坐:这是一种锻炼腹肌的经典训练方法,也可以锻炼到核心肌群。
躺在地板上,双腿弯曲,将上半身抬起与膝盖接触,然后慢慢放下,重复多次。
2. 侧平板支撑:这是一种锻炼腹部和腰部侧面肌肉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核心肌群的稳定性。
侧躺在地板上,用手肘支撑身体,然后将整个身体抬起并保持一段时间,重复多次后再换侧进行训练。
3. 卷腹:这是一种专注于训练腹部肌肉的方法,可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和耐力。
躺在地板上,双腿弯曲,将上半身向前卷曲直到颈部离开地面,然后慢慢放下,重复多次。
三、爆发力训练短跑项目要求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的力量,因此爆发力训练对于提高短跑成绩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爆发力训练方法:1. 跳箱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腿部爆发力和协调性。
站在跳箱前,迅速蹬地跳上跳箱,然后迅速跳下,重复多次。
2. 雪球训练:这是一种锻炼上肢力量和爆发力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到短跑的爆发力训练。
间歇训练法在短跑训练中的应用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57期2020年12月(下)间歇训练法主要是用于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
让机体在没有完全恢复的状态下,通过反复练习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但是在当前的训练过程当中,这一方法大多停留在中长跑理论研究层面上,虽然像中长跑、篮球、散打的运动项目推行了这一训练方法,但是所获取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短跑项目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同时还要求能维持一定的时间或距离。
因此,如何在短跑训练过程当中合理有效地使用间接训练法是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专项训练中采取间歇训练法的重要意义短跑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大型的运动比赛过程当中一定会设置100m 、200m 、400m 等短跑项目。
尤其是100m 短跑比赛项目,所传播的影响力最大。
短跑项目是一种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强大的爆发力和超快的速度和耐力。
拥有短跑的技术,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较快的适应能力是开展短跑运动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需要准确把握短跑运动的特点,抓住短跑项目的内在规律,摸索出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切实有效的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在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下,短跑能力无论是在训练方法还是技术水平方面得到了提高。
随着人体运动学的不断发展,训练方法与时俱进,并与当前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随着人们对短跑运动的认识逐步深入,短跑训练方法不断推陈出新,间歇训练法在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德国教练员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创造了间歇训练法,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方法的效果。
间歇训练法在完成一组练习之后,通过合理有效的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开展下一次的练习。
这一方法在篮球、散打等项目中广为推崇。
通过合理安排间歇训练时间,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满足运动时供氧需要,通过采取不同的间歇训练方式,可以增强运动员的代谢系统功能,提高身体耐酸能力,可以让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中持续能量输出。
短跑训练中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短跑训练中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短跑是田径比赛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其特点是需要选手迅速爆发出强大的速度,并保持这种速度一段较短的距离。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短跑选手需要进行具有挑战性的速度耐力训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以帮助短跑选手提高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
一、间歇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是短跑训练中常见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之一。
在这种训练方法中,选手通过间歇和高强度训练交替进行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
训练时,选手可以选择一段适当长度的跑道,以最大速度跑完一定距离,然后在相对较长的间歇时间内恢复。
二、阶梯训练法阶梯训练法是另一种有效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和强度来提高选手的耐力和速度。
训练时,选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跑道长度,并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增加跑步的强度。
例如,选手可以先以较慢的速度跑完100米,然后以稍快的速度跑完200米,再以更快的速度跑完300米,以此类推。
三、爆发力训练法爆发力训练法是指通过高强度、短时间的训练来提高选手的爆发力和速度。
这种训练方法相对较为激烈,要求选手在短时间内尽快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常见的爆发力训练方法包括蹲跳训练、爆发跳训练等。
选手可以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这些训练,以提高自己的爆发力和速度。
四、重量训练法重量训练法是一种通过使用重量器械来提高选手爆发力和速度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选手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爆发力和速度。
训练时,选手可以选择适当的负重,例如哑铃、杠铃等,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动作,如深蹲、冲刺动作等。
五、节奏训练法节奏训练法是通过保持一定速度和节奏来提高选手的速度耐力和爆发力。
这种训练方法要求选手在训练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和节奏,进行一定距离的训练。
选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训练距离和速度,以达到提高速度耐力和爆发力的效果。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同时,在进行训练时应注意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并结合科学的饮食和休息,以提高训练效果和避免受伤。
短跑训练中的耐力训练方法

短跑训练中的耐力训练方法短跑作为田径项目中的一项重要项目,要求运动员拥有出色的爆发力和耐力。
耐力训练在短跑训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运动员延长疲劳状态下的竞技能力,提高比赛成绩。
本文将介绍几种短跑训练中常用的耐力训练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间歇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是短跑中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通过有规律地切换高强度和低强度运动,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具体方法是:在跑道上安排一定长度的距离,比如200米。
运动员以全力冲刺的方式跑完这段距离,然后进行较短的恢复跑步,如100米。
重复该过程多次,直到完成预定的次数。
这种间歇训练法能够模拟比赛中的高强度冲刺和短暂休息,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二、长跑训练法长跑训练法也是短跑训练中常用的一种耐力训练方法。
尽管短跑强调的是短时间内的高强度爆发力,但长跑仍然对短跑运动员的耐力有重要作用。
通过进行一定时间的长跑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水平和耐力能力。
对于短跑运动员,适量的长跑训练可以在没有比赛压力的情况下锻炼其耐力,为短跑比赛提供更大的能量储备。
三、爬坡训练法爬坡训练法是一种强度较大的耐力训练方法,适用于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运动员需要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进行冲刺训练,模拟比赛中的爆发力和坡度变化。
爬坡训练法通过对肌肉的额外负荷刺激,能够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和爆发力。
这种训练方法还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员对不同地形的适应能力,提高其比赛水平。
四、重复跑训练法重复跑训练法是一种重复进行短跑训练的方法,通过提高训练强度和持续时间来锻炼运动员的耐力。
具体方法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距离,如100米,在该距离上重复进行全力冲刺,每次冲刺之间进行适当的休息,重复多次。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高强度的冲刺训练,提高其耐力和爆发力。
五、游泳训练法游泳训练法虽然不是直接针对短跑的训练方法,但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全身肌肉力量有着很好的效果。
通过游泳训练,可以全方位地锻炼运动员的肌肉、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浅谈青少年短跑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运用马英

浅谈青少年短跑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运用马英发布时间:2023-05-29T07:36:35.06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6期作者:马英[导读] 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青少年体育训练的时间也有了明显增长,短跑训练是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形式,科学的短跑训练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运动质量,保持运动量的同时,保证身体的健康。
间歇训练法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训练法,在间歇训练法中,动作结构、动作强度、动作时间均有着严格的要求,运用间歇训练法,机体在不完全恢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反复练习,这种训练方法能够将人体运动和间歇时的心率保持在最佳范围,有效的提升了心泵功能。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第二中学青海西宁 811699摘要: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青少年体育训练的时间也有了明显增长,短跑训练是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形式,科学的短跑训练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运动质量,保持运动量的同时,保证身体的健康。
间歇训练法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训练法,在间歇训练法中,动作结构、动作强度、动作时间均有着严格的要求,运用间歇训练法,机体在不完全恢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反复练习,这种训练方法能够将人体运动和间歇时的心率保持在最佳范围,有效的提升了心泵功能。
关键词:青年少;短路训练;间歇训练法引言:当前,体育课程是青少年参与运动的重要路径,在体育课程中,又以短跑作为主要的运动形式,短距离训练的目的是提升青少年的运动能力。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引导青少年进行短距离训练时,会采取慢跑、比赛的形式,这些方法较为陈旧,缺乏科学性,运用科学的训练法,才能达到短距离训练的目标,这种背景下,间歇训练法成为一种常规的短跑训练法。
在上世纪50年代,德国医学家提出间歇训练方法,在使用此方法时,人体的心率每分钟跳动170—180次,当间歇后,在心率达到每分钟100—125次的时候继续训练,提升人体心泵功能。
青少年正值运动的高峰期,需要提升其心泵功能,才能保证青少年的运动耐力,短跑训练作为耐力训练的重要方法,在短跑训练中应用间歇训练法,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运动耐力,满足青少年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需求。
提高短跑途中跑训练方法

要提高短跑的训练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增加间歇训练:在短跑训练中,间歇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在高强度跑步后进行短暂休息,再进行下一组跑步,可以提高肌肉耐力和爆发力。
逐渐增加间歇时间和跑步组数,可以逐渐提高短跑速度和耐力。
2. 强化爆发力训练:短跑需要快速爆发力,因此需要进行一些专门的爆发力训练。
例如,可以进行爆发力跳跃训练,如深蹲跳跃、单腿跳跃等,以提高腿部爆发力和协调性。
3. 加入重量训练:通过进行重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从而提高短跑速度。
重量训练可以包括深蹲、硬拉、推举等动作,重点训练下半身的肌肉群。
4. 提高灵敏度和协调性:短跑需要快速的反应和协调性,因此可以进行一些灵敏度和协调性训练,如横跳、侧向移动、快速转身等动作。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协调性,有助于提高短跑的速度和灵活性。
5. 加入爆发力训练器械:使用一些爆发力训练器械,如弹力带、爆发力推车等,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训练短跑所需的爆发力和速度。
6. 合理安排休息和恢复:短跑训练是高强度的,需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日,注意饮食和睡眠,有助于提高短跑的训练效果。
总之,提高短跑的训练方法需要结合间歇训练、爆发力训练、重量训练、灵敏度和协调性训练等多种方法,同时注意休息和恢复,才能有效提高短跑速度和耐力。
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常用的训练方法

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常用的训练方法1. 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步频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强度的短跑训练来刺激肌肉快速收缩,从而增加步频。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包括短跑爆发力训练、爆发跳远、爆发抓举等,通过反复进行高强度运动,刺激肌肉的快速收缩,训练短跑选手的爆发力和步频。
2. 跑步节奏训练跑步节奏训练是另一种有效提高步频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步伐的节奏来提高步频。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和速度进行,例如,快速跑步30秒,然后慢速跑步30秒,反复进行。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短跑选手培养快速的步频感觉,提高步频。
3. 微调步伐训练微调步伐训练是一种通过细微调整步伐来提高步频的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通过跑步时专注观察步伐,注意脚下的着地位置和脚步的迈出方式。
短跑选手可以通过微调步伐的方式,使步频更加紧凑、高效,从而提高步频。
4. 动作协调训练动作协调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短跑选手提高步频。
这种训练方法包括多种动作组合,例如高抬腿、快速迈步等。
通过这些动作的训练,可以提高短跑选手的肌肉协调能力和动作反应速度,从而提高步频。
5. 身体力量训练身体力量训练是提高步频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通过重复进行跳跃、蹲起、深蹲等动作来增强腿部和核心肌肉的力量。
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可以提高短跑选手的爆发力和步频。
总结起来,提高步频的训练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高强度间歇训练、跑步节奏训练、微调步伐训练、动作协调训练和身体力量训练等。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根据短跑选手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帮助他们提高步频,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短跑选手应该结合这些训练方法,坚持训练,并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提高步频,实现更好的短跑成绩。
短跑训练中的间歇训练原理与方法

短跑训练中的间歇训练原理与方法短跑训练是提高运动员速度和爆发力的关键训练之一。
在短跑训练中,间歇训练被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介绍短跑训练中间歇训练的原理与方法。
一、间歇训练的原理间歇训练是通过在高强度运动间增加休息时间,以恢复肌肉疲劳,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
短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爆发力十足地奔跑,因此,间歇训练成为训练特定能力和适应短跑比赛要求的重要手段。
间歇训练的原理与短跑训练的目标密切相关。
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奔跑,使运动员的肌肉产生疲劳,进而刺激肌肉适应性的改变。
随后休息时间的延长可以让肌肉得到充分的恢复,增加运动员的耐力,并为下一次高强度运动做好准备。
二、间歇训练的方法1. 固定间隔训练法这是最常见的间歇训练方法之一。
运动员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定距离或时间内进行高强度奔跑,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休息。
例如,运动员以全力奔跑100米,然后休息1分钟,再进行第二次全力奔跑,直到完成预定的训练计划。
2. 渐进式间隔训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短跑基础的运动员。
根据个体的能力和训练计划,逐渐增加高强度运动的次数和时间,同时逐渐缩短休息时间。
例如,运动员首先进行200米全力奔跑,休息2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200米全力奔跑,休息1.5分钟,依此类推。
3. 爆发力间隔训练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反应能力。
运动员以极高的强度进行短跑,每次奔跑距离较短,休息时间相对较长。
例如,运动员以全力冲刺30米,然后休息3-5分钟,再进行第二次全力冲刺,依此类推。
三、间歇训练的注意事项1.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间歇训练中的休息时间需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以确保肌肉得到充分的恢复。
过短的休息时间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堆积,影响后续训练效果;而过长的休息时间则可能减少训练的刺激性。
2. 控制训练强度和频率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和训练目标,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和频率。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频率可以促进肌肉适应性的提高,但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和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歇训练法在短跑训练中的应用
【摘要】在短跑训练中应用间歇训练法,既可以复习和巩固短跑的技术动作,又可以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以及短跑完整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而且还可以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体能,一举多得,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值得广泛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间歇训练法;短跑;训练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练习过程组间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肌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训练的方法。
短跑作为田径赛中距离短,强度大,速度快的项目,它首先要求运动员具备跑的快的能力,同时要求能维持一定的时间或距离。
因此,如何使用间歇训练法在专项运动训练中更大范围的推广与运用,是目前理论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短跑训练的认识不断加深,间歇训练作为短跑经典训练方法之一,在短跑项目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对间歇训练法应进行认真的研究。
1 专项运动训练中采用间歇训练法的重要性
德国著名中长跑教练波·格施勒和生理学家莱因特尔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造的。
他们把整个训练分成若干段,各段间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心率控制在120~180/分,加强对心血管的系统训练。
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以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以大大增强,以满足周期性运动项目的供氧系统的需要,通过不同的间歇训练,可使乳酸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混合代谢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有
氧代谢功能力、有氧代谢功能能力得以有效的提高。
通过长时间、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耐酸能力得到提高,以延长运动员在保持较高运动强度的情况下,持续的运行机体能量的时间,通过调节不同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器官产生与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并随时迅速的进入适宜的应急准备状态,适应不同训练环境的变化,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训练中,相对稳定的巩固和加强运动动作和技术。
2短跑训练
2.1短跑技术
短跑是一项周期性运动项目,它包括起跑,途中跑,终点跑,压线技术分配四个部分。
要求运动员不仅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等素质,提高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
但是,速度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在短跑运动项目的训练中,尤其是在跑道训练课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都要紧紧抓住专项跑的能力,即对速度能力这个核心来训练。
利用间歇训练法可以辅助教练和运动员达到以上的目标。
2.2具体间歇法的应用
2.2.1场地器材的安排
在田径场的直到上,根据情况选择两奇数或偶数道,每一个道在起点分别放置一个起跑器。
另外,也可以根据学校场地和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2.2.2方法的实施
运动员由某个起点利用起跑器蹲踞势起跑。
跑过40米后,慢跑或走到另一个起点,再利用起跑器由起跑开始反向跑回,循环往复。
所有的运动员可以从一个起点依次起跑,也可以两个起点同时起跑。
跑一个来回算一组,跑三次算一组,一次训练课可以跑三组,六组或者更多,根据具体的训练计划制定和调整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运动员从起跑到跑完40米,大约用时4~6秒,到下一次起跑前的慢跑或走大约用时15~20秒,使心率尽量恢复到120次/分。
组与组别之间休息6~10分钟。
当不同的训练阶段和对不同性别或等级的运动员,会有不同的要求。
教练员一般站在跑到的中间,及时观察,指导运动员。
同时,可以采用计时的方式,控制整个训练过程。
因为同样的场地器材,同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因为要求或控制条件的不同,所收到的效果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教练员必须严格控制整个训练计划,训练过程和了解每个运动员,才能够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议
在运用此法训练的过程中,尤其是少年运动员,一定要注意和有氧训练相结合。
因为间歇训练法能有效地提高心血管系统耐受功能,增强其运输和代谢功能,使心机增厚,从而会造成心脏腔室的不同程度减小,影响运动员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而平时与有氧训练相结合,则将不会出现此情况。
因为,有氧训练的加强,能有效发展和增强心血管的各种功能,促进心脏腔室的不断增大,向“运动员心脏”方向发展,从而,可以为今后运动成绩的增长、运动寿命
的延长和运动生涯的辉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1:159
[2]丁月兰等.间歇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5,3:54
[3]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