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
田径运动员训练方案

田径运动员训练方案引言田径运动是一项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田径运动员达到更好的竞技状态,在这份训练方案中,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的训练内容和建议,以帮助运动员全面提升自己。
训练内容1. 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成为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基础,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
- 力量训练:通过重量训练和爆发力训练,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 耐力训练:进行长跑、间歇性训练等,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 速度训练:进行短距离冲刺、爆发力训练等,提高爆发力和短距离速度。
- 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瑜伽等训练,改善关节灵活性和身体柔韧性。
2. 技术训练田径项目的技术要求很高,包括跳远、跳高、短跑、中长跑等多个项目。
根据自身特点和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训练。
- 跳远训练:进行跳远技术训练,包括起跳、着地、助跑等方面的技巧。
- 跳高训练:进行跳高技术训练,包括助跑、起跳、翻身等方面的技巧。
- 短跑训练:进行短跑起跑、加速、维持速度和冲刺等方面的训练。
- 中长跑训练:进行中长跑技术训练,包括呼吸控制、步伐节奏、耐力培养等方面的训练。
3. 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素质对田径运动员来说同样重要,需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竞技心理。
- 自我调节:掌握自我调节的技巧,如正向思考、放松训练、冥想等。
- 压力管理:学会正确处理比赛和训练中的压力,如心理准备、适度放松、专注力训练等。
- 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与教练和队友的配合,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训练建议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田径运动员训练内容,针对每个项目和个人情况的差异,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设计。
在进行训练时,请注意以下几点建议:1. 科学规划: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2. 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伤病。
3. 阶段性训练:按照季节或周期性进行不同的训练安排,包括基础训练、巩固期和竞赛期等。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基本素质训练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基本素质训练作者:卢伟明来源:《师道·教研》2013年第04期1. 身体素质训练的意义田径运动员的主要身体素质是: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
这些素质又分为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
高度发展的身体素质是田径运动员达到专项成绩高水平的物质基础。
根据训练实践体会,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意义在于:能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发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能使身体均衡地发展,较少地出现伤害事故,为承受大运动量训练(超量负荷)打下基础,是未来长期系统训练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掌握和完善技术;有利于运动员较长时间地保持比赛能力和延长运动寿命;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能发现青少年运动员的特长,有利于更恰当地选择合适的专项素质。
2. 重视髋关节柔韧性和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柔韧——是以最大幅度完成动作的能力。
柔韧时期(初中阶段),肌肉系统的发育落后于整个身体的生长,肌肉细而长,小肌肉群的力量往往又是发展的薄弱环节。
少年时期骨胳生长发育很快,其中四肢骨的生长更为明显,因此关节支撑力量薄弱。
因为人体98%的重量是由踝关节支撑的,踝关节力量的好坏是影响田径中跑、跳、投最后用力、加速的重要的环节。
所以,运动员在训练初期就要重视发展小肌肉群力量,重视发展关节的支撑力量,这样做能促使少年运动员素质不断均衡地发展,并能避免伤害事故。
力量训练在各年龄组都可进行,但应根据青少年骨骼和心脏发育的特点掌握训练量。
在少年初期训练阶段,尤其是少年乙组时期,不宜采用大重量的杠铃练习,宜采用中小重量为主,并要求快速用力,中间要进行放松练习,这对提高运动员心血管功能和肌肉放松能力都是有利的。
要注意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的培养。
爆发力是由力量和速度两个因素组成的。
田径运动中,不同的项目对这两个因素的组合有不同的要求。
在爆发力的项目中,克服阻力小的项目主要应加强速度;克服阻力大的项目主要依靠力量。
运动员的爆发力可通过以下形式得以加强:在不减少力量的情况下,增加运动速度;在不减低速度的情况下,增加力量;或同时增加力量和速度。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

目特征 的生物 学强者 ,才能 获得事半功倍 的训练效 果。教练 员的 实践过 程 ,就是不 断积 累 ,去粗取精 ,去 伪存真 ,从感
性走 向理性。
1选好苗子是重要保 障
得 田径者得 天下。凡称 得上世界体 育强 国的都是 田径 强 国。在 国内体 育界 , “ 人种论 ”的观念 由来已久 ,认 为黄种人 在田径短 、跨 、跳项 目上超越黑 人运动 员是 不可能的 ,这种 偏
改造 ,在 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实现 ,但我们 已经摸索 出
23选材第三阶段 ( 2—1 岁 ) . 1 5
这一年龄段是第 二青春期发育旺盛阶段 ,是骨骼 、神经 肌 肉、内脏心肺功能及运动 能力的突发期 。通 常 ,女孩比男
项 目特征所 必须具 备的个 体生 物学 强者在 少J B 的症状 和生 L9
体形态 、机能测试和训 练时间的积累和考察 ,获得第一手实
践数据 ,遵照形态结构 与功能的统一 ,生理机 能与运动能力 统一 的运动 训练学理念 ,按 照项 目的特征 ,筛选 出符合本项
动信息 ,结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及 本人 的训练实践 ,对 如何加快 青少年 田径后备人 才的培养作一探讨 。
来 ,具有很大的先天 因素。如身高 、神经肌肉类型 ,最大吸 氧量 ,最 大脉 搏频率 ,血 乳酸浓度 以及红 、 白肌纤维 比例
等。足踝关节是短 、跨、跳运动 员的制胜关节,足 弓高 ,足 背厚实 ,脚趾短而排列紧凑 ,跟腱长而强劲 ,这样 的足踝支 撑和扒地 力量强 ,对短、跨、跳运动员的最 后用力起着制胜
柔韧等全面素质水平和体 能储备。
作用 ,其优 劣后天很难改造。在观察少儿 自然跑 的过程中 , 要选拔 那些脚蹬离地面时犹如踏上滚烫铁板迅速离开的。一 名优秀田径运动 员必须拥有一对强大的足踝 。优 秀短跑运动
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标准模板(6篇)

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标准模板一、抓好校田径队的梯队建设由于河间市田径比赛的运动员向低龄化发展,那么我们的运动员选拔对象也要趋向于中低年级的学生,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梯队。
作好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体育人才的准备。
三、训练要求:1、保证训练时间、保证训练内容、保证训练器材和场地。
3、训练必须要有持久性和合理性。
四、训练任务安排:(一)、准备期:(二周内)1、选拔、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二)、第一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
1、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三)、第二阶段:(____.12-____.____月):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四)、第三阶段:专项技术、战术养成训练阶段。
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3、备战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五、训练次数与时间:每周训练四次,每次____小时左右(第三节下课开始)。
六、考核: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七、运动员名单:(待定)我校田径运动队处于初级阶段,运动水平和竞技水平相对比较、运动员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理论知识缺乏,训练时间少,因而面临重重困难。
我们相信,在校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下,班主任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校运动队队伍。
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标准模板(二)一、指导思想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上学期的田径队训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初步的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在身体训练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开局。
这一学期是大力加强队伍梯队建设和人才的输送为主要工作方向。
小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法

小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法小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法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一)身体形态在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上要选择身体形态“干瘦”形者,身体匀称、腿长、体轻、骨盆小、胸围大,膝、踝关节围度小,跟踺明显,足弓较大者。
男运动员预测身高在175cm左右,女运动员预测身高在165cm左右为佳。
(二)生理机能在选择运动员时还要注意其心肺功能指标。
我们可用简单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进行测验。
1、测运动员安静时的脉搏;2、负荷后的即时脉搏;3、负荷后3~5分钟脉搏。
以即时脉搏较低和脉搏回降较快者为优。
(三)心理素质体育新课程中长跑运动员不仅要有超人的心肺功能,同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选材时要相应考虑那些性格活跃而又沉着,有吃苦的毅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变能力的运动员。
(四)动作技术技术方面着重观察运动员自然跑的技术,跑动中动作自如,后蹬快速有力,节奏明节,富有弹性的运动员。
短跑运动员的选材1、高矮的权衡短跑分100m,200m,400m三个项目,由于跑的距离不同,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要求应有所差异.一般来说,100m为主项的运动员身材的高矮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在世界众多的优秀短跑运动员中,身高仅1.60m的美国选手麦奇逊,他的100m成绩是10.1s;身高1.65m的彭德(美国)和科尔涅留克(前苏联),他们都在100m比赛中跑过最好成绩9.9s,虽然运动员的身高和步长是成正比的,身材越高,步长越大,但由于身材矮小的运动员往往具备肌肉粗壮有力,爆发力强,反应灵敏,频率快等特点,因此,对短跑运动员(特别是以100m为主项的运动员)的选材时,既要注意身高,但也不应单纯追求身高,否则会把一些赋有短跑才能的身材不高的运动员拒之门外,埋没人才。
当然,身材矮小的运动员要想在短跑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采用提高步频的办法来弥补步长的不足,而步频愈快,单位时间肌肉收缩的次数增加,从而加大了肌肉工作的强度,体能的消耗也较多,这样速度就不容易保持,所以对以200m和400m为主项的运动员的选材,身高的因素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因为身材较高的运动员可以用较大的步幅和较低的步频来获得和保持速度,从而减低了肌肉工作的强度,节约了体能的消耗。
青少年田径运动的体能及技能训练

青少年田径运动的体能及技能训练摘要:田径运动作为我国当前最为主要的体育技能专项训练,其不仅能够加强青少年自身的身体能力,还能促进青少年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训练心理素质。
基于此,为了帮助青少年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以及体育运动意识,本文就以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有效途径进行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有效途径体能是进行体育训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提高青少年自身身体素质以及身体能力的重要基础,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身体能力,才能有效开展专项体育技能的训练。
而体育训练则作为体育专项训练的主要基础,其不仅关系运动员自身的身体能力,更是培养运动员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方式。
1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种类1.1力量素质训练力量素质训练是田径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项目之一。
不同运动项目对力量的要求自然是不同的,相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其主要需求是自身的推进力量以及短时间内的爆发力量,致使教练员需要掌握实际情况,依照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以及对青少年自身力量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力量训练,促进青少年力量得到合理的增强,提升其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成绩。
1.2静力拉伸训练静力拉伸训练同样也是田径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
其主要通过缓慢的拉伸动作进行完成,以某些特定姿势进行自主训练,如肌肉拉伸、肌腱拉伸、韧带拉伸等,具体可以分为自主完成以及教练指导完成。
其主要目的在于,让运动员逐渐适应由拉伸所产生的疼痛感,以此达到锻炼效果。
1.3灵敏性训练灵敏性训练则是通过位置移动以及改变跑步方位来进行不断的训练,其训练形式可以分为障碍跑、跨栏训练等,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运动员协调自身的身体能力,提高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灵敏性,进而以此让运动员能够适应各种比赛环境,在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自身身体水平,取得一个优异的比赛成绩。
1.4耐力训练耐力训练则是对运动员自身身体能力的一种考验,其主要训练方式为:长跑、变换节奏的跑步练习、变化运动强度的跑步练习等,主要目的在于助运动员形成良好的身体能力,提高运动员自身的体能。
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一、训练目标1、提高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
2、掌握和完善专项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表现。
3、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4、增强心理素质,如自信心、意志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训练阶段1、基础训练阶段(12 14 岁)重点发展一般性身体素质,如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如长跑、游泳等,以提高心肺功能。
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如自重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注意控制训练强度和重量,避免过度训练影响生长发育。
开展基本的技术训练,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2、专项提高阶段(15 17 岁)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重,包括爆发力训练(短跑冲刺、跳跃练习)和专项耐力训练(模拟比赛强度的间歇训练)。
深化专项技术训练,进行精细化的动作纠正和技术改进,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熟练程度。
开始引入战术训练,培养比赛意识和策略运用能力。
3、竞赛阶段(18 岁及以上)保持高水平的体能和技术训练,根据比赛安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强化。
加强心理训练,如模拟比赛压力环境、进行心理调节和放松训练。
注重恢复和营养保障,确保运动员在高强度的竞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训练内容1、体能训练力量训练:根据不同专项的需求,安排针对性的力量训练。
例如,篮球运动员注重下肢爆发力和核心稳定性;田径短跑运动员侧重下肢快速力量;游泳运动员则需要注重上肢和核心力量。
训练方法包括器械训练(杠铃、哑铃等)、阻力带训练和功能性训练。
速度训练:进行短距离冲刺、爆发力练习和反应速度训练。
可以采用起跑练习、接力比赛、快速变向等方式提高速度能力。
耐力训练:包括有氧耐力(长跑、骑自行车)和无氧耐力(高强度间歇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有助于提高基础体能,无氧耐力训练则能增强在高强度比赛中的持续表现能力。
柔韧性训练:通过拉伸练习,保持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预防运动损伤。
重点关注主要运动肌群和关节,如大腿后侧、臀部、肩部和腰部。
田径运动员如何训练

田径运动员如何训练
1.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田径运动员的基础,包括全身力量的训练和专项力量的训练。
可以采用重量训练、爆发力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等方式。
重量训练可以通过杠铃、哑铃等器械进行,爆发力训练可以采用跳跃、冲刺等练习方式,核心力量训练可以通过平衡垫、健身球等工具进行。
2. 速度训练:速度训练是田径运动员的关键,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训练。
可以采用短跑、冲刺跑、起跑练习等方式进行。
3.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是田径运动员的重要素质,包括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训练。
可以采用长跑、间歇跑、循环跑等训练方式进行。
4. 协调性训练:协调性训练可以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可以采用柔韧性练习、平衡练习、瑜伽等练习方式进行。
5. 技术训练:田径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是关键,包括起跑技术、途中跑技术、冲刺跑技术、跳跃技术等。
技术训练可以通过模仿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和修正。
6. 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田径运动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自信心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抗干扰训练等。
心理训练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呼吸调节、放松练习等方式进行。
7. 营养和休息:田径运动员的营养和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体力,提高训练效果。
总之,田径运动员的训练需要全面而科学地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和技术水平,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合理的营养和休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上海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方水泉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国体育界发出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是党和国家赋予全国体育人的艰巨使命。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金牌和奖牌总数跻身世界前列,但田径项目一金未获,离体育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使我们田径人心里愧疚和自责。
如何尽快将田径部分强项跻身世界前三甲,是确立我国体育强国地位的重要标志。
加速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田径打翻身仗的第一场战役。
笔者从事青少年田径训练和研究三十多年,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田径运动的信息,结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及本人的训练实践,对如何加快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做一探讨,仅提供全国田径同行参考。
1、早期选好苗子是田径出精品的重要保障1.1 得田径者得天下。
凡称得上世界体育强国的都是田径强国。
在国内体育界,“人种论”的观念由来已久。
认为亚洲黄种人要在田径短、跨、跳项目上超越黑人运动员是“不可逾越”的。
这种偏见长期束缚我国田径教练员的聪明才智,是阻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桎梏。
建国六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在男子100米、110米栏、男女跳高、三级跳远,女子铅球及中长跑、竞走等项目上多次达到并超过世界水平。
在上述涵盖田径跑、跳、投的项群中,曾在奥运会上披金摘银,涌现出众多田径明星。
特别是近几年刘翔的杰出表现,更有理由让我们不要为黄种人而悲观。
1.2 历史证明,只要我们把握项目特征,深入研究它的技术特点,深入挖掘适应项目特征和技术特点的优秀后备人才,潜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训练理念,优秀田径人才的涌现是水到渠成的。
1.3 当今世界田径已进入高体能、高智能、高科技的“三高”境地。
这“三高”的第一突破点就是选材。
田径运动与其它竞技项目不同的是,它是展示个人高体能、高技术能力的项目。
技术动作的优劣所产生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给田径运动带来多姿多彩的魅力。
以运动员几乎耗尽体能的付出,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境地发展。
它集中了现付竞技体育所必须的速度、力量、灵敏、协凋、弹跳等素质。
而人类的这些运动素质必须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
遵照“用进废退”的生物学宗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改造。
所以说,对于田径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
鉴于遗传因子的生物学改造,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实现,但我们已经摸索出项目特征所必须具备的个体生物学强者在少儿时的症状和生理、生化范畴的依据。
依照这些科学的依据和经验,我们可以精选出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早期系统训练和培养。
2、少年儿童选材的特点和方法2.1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年的身体形态、机能测试和训练时间的积累和考察,获得第一手实践数据,遵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统一的运动训练学理念,按照项目的特征,筛选出符合本项目特征的生物学强者,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教练员的实践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实践和积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感性走向理性,才能出精品。
表一就是谢文俊同学从十二岁起启蒙训练至达到110米栏国际健将水平时选材、训练过程的数据(见5页)。
2.2 田径运动员的原始选材阶段起于10岁至11岁。
在这档年龄阶段男女儿童都处于第二青春期前。
肢体变化、机能能力及内脏器官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不具备田径运动员所必须的速度、力量和耐力水平。
该年龄段的最佳训练方法是通过运动性、趣味性游戏,球类活动、游泳等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肌体灵活性、协凋性、诱导性的活动内容,提高他们的肌体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不断完善少儿的身体全面健康水平。
从而进一步观察这些小孩的柔韧性、协调性、完成动作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
因为所有田径项目都需要爆发力、位移速度和灵敏度。
从中发现天赋,挑选出生物学强者进行田径初级训练。
让孩子们去动,为了生活而动,而不是为了某一个项目。
2.3 选材第二阶段是11岁至12岁。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第二青春发育的萌芽状态,孩子们的骨骼、神经肌肉系统、内脏心肺系统蠢蠢欲动,是田径各项目建立速度、灵敏、协调、柔韧和提高心肺功能的敏感期。
对他们进行跑、跨、跳、投的全面趣味性训练,发现他们的天赋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频率和灵敏协调能力。
2.4 12岁至15岁是选材的第三阶段,第二青春期发育旺盛阶段。
中国儿童的女孩要比男孩提早一个年龄段。
是骨骼、神经肌肉、内脏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突发期。
每年身高的增长男孩在8至10厘米,女孩在5至7厘米。
随着身高见长,神经肌肉、内脏器官、力量、耐力及运动能力迅速增长,每年的身体素质水平和专项成绩也快速递增。
是掌握技术技能,建立动力结构定型的敏感期。
在这一阶段,掌握正确的技术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提高速度、灵敏、力量、柔韧等全面素质水平,提高体能储备。
2.5 第四阶段16至17岁,第二青春发育晚期(稳定期)。
骨骼处于生长结束阶段,身高增长趋缓,每年仅两公分左右,但内分泌及神经肌肉发育旺盛,雄性激素和力量增长明显加快,动作的分辨能力和机械化程度提高,是速度、力量、耐力增长的敏感期,专项成绩提高较快。
2.6 教练员必须把握青少年运动员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捕捉人体生长发育和机能增长的突破点,融入田径各项目技术技能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重点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和生理机能,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体能,为专项成绩的突破打好坚实的基础。
需要提醒教练员注意的是,在考量少年田径运动员众多的体型、体能和生理生化指标中,必须突出项目特征所特定的一至二项指标。
如短、跨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肌肉爆发力和持续收缩能力。
中长跑运动员要具备强大的心肺功能、轻盈的体型。
跳跃运动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爆发性的一跳。
投掷项目运动员要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
如果我们选拔的少年最关键的一项指标不突出,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朱建华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助跑,快速起跳。
刘翔的最大特点是节奏感强,脚踝点击地面的速度快,这是直道栏项目快速过栏及栏间三步快频率的重要素质。
女子铅球运动员黄志红的最大特点是最后出手速度快。
2.7 田径运动员又是一项“天赋”运动,在生物学意义上说,有多少天赋,就有多少运动成绩。
运动员的机体是由亲付遗传得来的,遗传得来的机体具有很大比例的先天因素。
如身高、神经肌肉类型,最大吸氧量,最大脉搏频率,血乳酸浓度以及红、白肌纤维比例等的遗传度都很高。
就连人体足踝关节型状和功能的遗传度也相当高。
足踝关节是短、跨、跳运动员的制胜关节,足弓要高,足背要厚实,脚趾短而排列紧凑跟腱长而强劲,这样的足踝支撑和扒地力量强,足踝的支撑爆发力对短、跨、跳运动员的最后用力起着制胜作用。
它的优劣后天很难改造。
在观察少年儿童自然跑的过程中,要选拔那些脚蹬离地面时犹如踏上滚烫的铁板迅速离开的少年,这种快速蹬离的能力是很难培养的。
一名优秀田径运动员必须拥有一对强大的足踝。
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单脚蹬离时间为0.08秒,一般等级运动员为0.11—0.13秒。
普通人为0.14—0.16秒。
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勤能补拙”,经过科学刻苦的训练,对先天所带来的缺憾,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耳、目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我们在评价一位少儿的聪颖程度时往往用“耳聪目明”来比喻,田径运动员的天赋可以从他们的目光中表现出来,那就是眼球转动灵敏,目光炯炯,坚毅,对外界的反应快,判断能力强,时空感悟好。
3、田径各项群选材要素3.1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了解田径各项目的特征和技术特点。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要在数以千万计的少儿中间挑选出符合项目特征的孩子从事早期训练,真可谓大海捞针。
有时候往往众多教练同时看中一个孩子,但几年后却没有练出来这就需要教练的慧眼,是科学和经验的结合。
下面就重点阐述田径各项群运动员的选材模式特征和少年时的初选要求。
少年初选年龄男为12岁,女为11岁,第二性征发育表象O—Ⅰº。
3.2 优秀短跨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表二具有身高而匀称,下肢较长,膝关节和踝关节围度小,跟腱长而清晰,爆发力出众,步频快,反应敏捷,动作协调弹跳好,关节灵活柔韧好,心肺功能较好,肺活量相对大,有氧付谢能力强,跑的动作自然、合理,步幅开阔,向前性好,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均衡,心理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在激烈竞争中求胜欲望强烈。
3.3 优秀跳跃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表三具有较理想的身高优势,体型高挑,比例匀称。
跳高运动员下肢长,重心高,具有弹性的肌肉爆发力,位移速度快,灵敏节奏性强。
身体腾空后的自控和平衡能力好。
具有坚毅的心态和沉稳的心理应对能力。
撑杆跳高运动员更应具有跳远运动员的能力,体操、杂技运动员的协调、灵敏和空中控制身体平衡感觉的能力。
3.4 优秀投掷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表四具有身材高大,指距大于身高,肩宽体壮,爆发力强,加速能力好。
最大力量强,动作放松、协调,神经类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突出。
善于动脑,接受能力好,在比赛中抗干扰能力强,关键时刻出手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全身协调能力,技术合理,自控能力强。
3.5 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表五耐力跑运动员对身材的总体要求是四肢匀称,关节力量和柔韧性具佳,体型轻盈,心肺功能上乘,耐力素质超群,能承受较大强度的耐力训练。
脚踝的支撑能力强,跑的动作协调、放松,实效性高,抗疲劳能力强,意志品质顽强,具有灵活而稳定的神经类型。
4、在田径运动员选材上应避免“按图索骥”,机械地用尺来丈量上、下比例,去追求各项比值的最优水平,关键是按照各项目的技术特点,找准项目特征的突破口,不拘一格地去发现人才,发觉天赋,发展运动员内在的运动潜能。
如短跑、跨栏运动员的第一要素是爆发力,其次才是身高腿长。
耐力项目运动员应具备较强的心肺功能和轻盈的体型,跳跃运动员的关键技术是快速有力的一跳。
同时要掌握以下几个大的方向:按项目的要求,身体比例恰当,健康水平高,内脏功能好,体力恢复快,神经肌肉反应快,智力超群,肌肉爆发力强,动作位移速度快,各关节柔韧性、协调性好。
经过系统训练后身体素质指标及专项成绩提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