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小学一年级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社会下册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一年级社会下册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一年级社会下册导学案(全套)
这是一套适用于一年级学生的社会研究导学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单元我和家庭
第一课时我的家庭
* 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家庭中的人物;
* 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
* 研究歌曲《家庭之歌》。

第二课时家庭秩序
*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家庭日常细节;
* 认识家庭秩序的基本规则;
* 研究诗歌《家规》。

第三课时和谐家庭
* 了解家庭和谐的含义;
* 能够举例说明家庭和谐的体现;
* 研究歌曲《大家庭》。

第二单元我和他人
第一课时我的同学
* 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同学的人物;
* 了解同学之间的相互称呼;
* 研究歌曲《同学之歌》。

第二课时互帮互助
* 通过图片和故事,认识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能够举例说明互帮互助的行为;
* 研究诗歌《小狗和小猫》。

第三课时社区文化
* 认识社区的概念;
* 了解社区文化的重要性;
* 研究歌曲《社区之歌》。

第三单元我的生活
第一课时基本的衣食住行
* 通过图片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物品;* 了解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
* 研究儿歌《小兔儿乖乖》。

第二课时交通工具
* 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各种交通工具;* 研究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 研究儿歌《小汽车转转转》。

第三课时爱护环境
* 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
* 能够说明小小行动也能保护环境;
* 研究儿歌《小草》。

这一份导学案全面涵盖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需认识的人物、物品、概念等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歌曲、诗歌、图片、故事等方式,参
与性高、生动形象,有助于小学生认知和习得相关知识。

部编2023学年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2023学年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2023学年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
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课:尊敬别人
- 目标: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将了解到尊敬别人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尊重他人的行为。

第二课:友善待人
- 目标: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将了解到友善待人的意义,并能够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友好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课:正直诚实
- 目标: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将了解到正直诚实的价值观,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诚实的态度和行为。

第四课:做个乖孩子
- 目标: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将了解到做个乖孩子的好处,并能够在生活中做到言行举止端正。

第五课:守法与违法
- 目标: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将了解到守法和违法的区别,并能够理解守法的重要性。

第六课:安全出行
- 目标: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将了解到安全出行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

以上是部编2023学年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导学案全册内容。

每一课都以特定的主题为基础,通过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惯。

注意:导学案只是引导学生的研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9课时学数学用数学(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9课时学数学用数学(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9
学习目标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22页练习五第1~4题。

课型巩固课教学准备插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
标)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出示预学案,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
习)
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 8+6= 16-8= 13-4=
9+7= 13-7= 11-6= 15-7=
14-8= 15-9= 12-5= 11-3=
12-4= 14-6= 17-9= 4+8=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
○2
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
示,检查学生学习是
否达标)
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
分钟,可由学生进行
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13-6=7(人)14-6=8(人)
口答:另一组有7人。

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

全面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doc

全面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doc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语文园地一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主备:···副备:···《识字1》学习目标:1.认读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万、丁、齐、冬、百”。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2、记忆字形;整体感悟春天。

学习过程:预习学案:1、自读,圈出生字。

2、把圈出的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不认识的,请别的小朋友来帮忙)3、同桌互读,正音。

这里的字没标拼音,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

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百花争鸣冰雪融化泉水丁冬莺歌燕舞现在变变位置,看你会读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柳绿花红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合作学习情况1、通过再读课文,你觉得春天美吗?美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写字:万、丁、百1.这三个字都有一个长横长横要稍微,鼓一些,第二笔都是从竖中线起笔。

2.齐字的撇捺要伸展开,撇有锋,捺有脚、3.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导学案学习交通工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导学案学习交通工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导学案学习交通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特点。

2.学习正确使用交通工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知识准备:1.《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X单元。

2.图片、图表或实物道具(如模型车、玩具船等)。

教学环节:一、导入(Introduction):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并猜测图片或实物的名称。

然后,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学习交通工具,并给出问题:“你有没有坐过交通工具?你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引导学生回答。

二、呈现(Presentation):1.教师通过图片或坐骑模型依次展示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如汽车、自行车、公交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同时,教师朗读交通工具的名称,鼓励学生模仿朗读。

2.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各交通工具的特点,并简单解释各交通工具的用途和不同之处。

教师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坐过哪些交通工具?你们觉得什么时候坐汽车方便?什么时候坐自行车方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练习(Practice):1.教师播放交通工具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录音并判断图片中显示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可以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卡片展示问题。

2.教师通过分组或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尝试描述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请学生用三个句子描述汽车、自行车和飞机。

五、运用(Application):1.教师放映带有交通场景的视频,如驾驶汽车、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有关交通工具的问题。

例如:“你注意到视频中的交通工具了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你能形容一下它们的特点吗?”2.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集思广益,合作绘制一幅交通工具图表,包括各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特点。

学生可以使用纸张、彩笔等绘制,也可以选择利用电子设备制作。

六、总结(Summary):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交通工具有哪些?你觉得交通工具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简洁明了地总结所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导学案认识季节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导学案认识季节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导学案认识季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导学案:认识季节一、导入活动1. 观察早晨的天气,询问学生们今天穿什么衣服。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穿衣经验,并引导他们注意不同季节的穿衣差异。

2. 准备季节图片或季节相关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所代表的季节。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2. 学会按照不同季节穿衣。

三、学习活动1. 理解季节的概念:通过观察图片或物品,引导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让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天气变化、植物和动物情况,以及人们在不同季节的活动等。

同时,教师出示季节的拼音让学生认读。

2. 探究衣物与季节的关系:教师出示四季不同的衣物图片,让学生描述并归类。

询问学生:在不同季节我们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并引导他们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

3. 温故知新:教师呈现具体天气与季节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连线的形式将天气与相应的季节联系起来。

四、巩固练习1. 活动一:衣物搭配a.教师提问:今天是什么季节?请根据季节和天气,说说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b.学生回答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补充衣物搭配的建议。

2. 活动二:场景判断a.教师呈现不同季节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是哪个季节。

b.学生通过观察场景特点和季节相关的物品进行判断。

3. 活动三:季节连线游戏a.教师准备四组卡片,每组卡片上分别写有季节名称、天气、动植物和人们的活动等。

b.学生根据卡片内容将相同季节的卡片配对。

五、拓展延伸1. 培养孩子积极观察和感知季节变化的能力。

鼓励孩子在家中观察更多与季节相关的现象,如树木的变化、窗外的天气等,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观察。

2. 鼓励孩子动手制作季节手工,如用纸张和颜料制作季节树等,培养他们对季节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学会了根据不同季节穿衣。

下一节,我们将继续学习季节的变化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复习,探究 新知
教师教学行为
环节一、 1.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长方
2.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学习行为 环节一、 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 名字 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主题图)
环节二、 探索方
环节二、
法,解决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 小朋友正
观察后指名回答
在进行哪些活动?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
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 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
学生介绍。
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
编写时间: 2013 年 月 日 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用课时 11 课时 第 周星期 用
教 课(章节)
学 目
教学 目标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七巧板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反思与 评价
环节一、 激趣引入
环节一、
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 : 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 拼出了什么图形? 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 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 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家小学一年级导学案
“三导”是指导学、导释、导思,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领者、学习者地位的
体现。“导学”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导释”是引导学生消除疑惑、疑虑、疑问和疑难,弄清
知识的来龙去脉;“导思”即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学”是指自学、互学、示学、评学和拓学,是学生的五种学习方式。自学,是学生独立的
学习,是互学、示学、评学和拓学的基础;互学,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的学习;示学,
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它既是互学的继续,又是质疑、释疑的过程,是课
堂学习的核心环节;评学,是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促进学习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学
习过程之中;拓学,即拓展学习。
导学预习→专项训练→预习展示→引领探究→能力拓展→评价提升。

导学预习,这个环节主要是在课前,是学生利用老师设计的导学案进行前置性学习,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专项训练,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大约2-3分钟。
预习展示,这个环节分“小组内交流展示”和“全班交流展示”两个部分,主要是检测学生预
习完成情况,展示学生通过预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导学预习”环节的延续和提升。

引领探究,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结合预习展示情况,抓住最关键的知识点设疑,引导学生
思考,组织小组内和全班的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系统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习
得学习方法。

能力拓展,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学习新知后的巩固练习,包括对新知的巩固和灵活运用,
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并进行补偿性和拓展性学习。

评价提升,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梳理
归纳,查漏补缺,质疑内化,教师要适时进行知识的课外拓展与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