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推进液压缸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液压传动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一种传动方式,它通过液压油在封闭的管路中传递压力,从而实现机械运动。

液压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工程机械、冶金设备、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液压油的压力传递、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压油的压力传递。

当液压泵启动时,液压油被抽入油箱,形成一定的压力。

通过管道连接,液压油的压力可以传递到需要进行动力传递的液压执行元件上,从而驱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进行工作。

其次,液压缸是液压传动中的重要执行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油的压力来推动活塞进行直线运动。

当液压油进入液压缸的一侧时,液压缸的活塞受到液压油的压力作用而向另一侧运动,从而驱动相关机械装置进行工作。

最后,液压泵作为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动力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装置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入,并形成一定的压力,然后将压力传递到液压系统中。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决定了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液压传动工作原理是基于液压油的压力传递和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通过液压泵将液压油的压力传递到需要进行动力传递的元件上,从而实现机械运动。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工程机械、冶金设备、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液压机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压力来实现工作的机械设备。

它主要由液压系统、工作台、液压缸、控制系统等组成。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即在一个封闭的液体系统中,施加在液体上的压力会均匀地传递到系统的各个部分。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液压系统供油:液压机通过液压泵将液体(通常是油)从油箱中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液压缸中。

液压泵产生的压力使液体具有一定的能量。

2. 压力传递:液压泵提供的压力使得液体在液压系统中传递。

液体通过管道进入液压缸中,同时对液压缸施加压力。

3. 液压缸工作:液体进入液压缸后,压力使得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

液压缸的结构设计使得活塞的运动能够产生所需的力和位移。

4. 工作台操作:液压机的工作台通常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上。

当活塞运动时,工作台上的工件也会随之移动。

通过调整液压缸的压力和位移,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加工、成形、压制等操作。

5. 控制系统:液压机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液压泵的工作、液压缸的运动等。

控制系统可以采用手动操作、自动控制或者电脑控制等方式,以实现对液压机的精确控制。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具有以下优点:1. 力量大:由于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液压机可以提供很大的力量,适用于处理大型工件或需要高压力的加工操作。

2. 灵活性高:液压机的工作压力和位移可以通过调整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参数来控制,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确控制和多种加工操作。

3. 平稳运行: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中,液体的传递和压力的调节可以实现平稳运行,减少震动和噪音。

4. 传动效率高:液压机的传动效率较高,能够将输入的能量有效地转化为输出的力和位移。

总结起来,液压机利用液体传递压力的工作原理,通过液压系统、液压缸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成形、压制等操作。

其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具有力量大、灵活性高、平稳运行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液压机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液压缸结构设计及运行特性分析

液压缸结构设计及运行特性分析
Hv d r a u l i c s P n e u ma t i c s& S e a l s / No . 0 7 . 2 01 3
液压 缸结构 设计及 运行特性分析
刘 晓 明. 叶 玮
( 沈 阳工业 大学 电气 工程 学 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8 7 0 )
摘 要: 液 压 缸 作 为 液 压传 动 系统 关 键 零 部 件 之 一 . 其 动 作 可 靠 性 直 接影 响液 压 系 统 工 作 性 能 好 坏 。从 液 压 缸 可 靠 性 设 计 出 发 , 基 于液
析 了不 同结 构 参 数 下 速 度一 时 间特 性
关键词 : 液压缸 : 活塞 ; 缓 冲; 速 度 特性 中 图分 类 号 : T H1 3 7 . 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0 8 1 3 ( 2 0 1 3 ) 0 7 — 0 0 1 7 — 0 5
h y d r a u l i c s y s t e m p e r f o r ma n c e . Co n s i d e i r n g t h e r e l i a b i l i t y d e s i g n o f h y d r a u l i c c y l i n d e r ,d e s c i r b i n g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wo r k i n g p i r n c i p l e o f t h e
压 缸 组 成 结 构 及 工 作原 理 . 对 液 压 缸 主要 结构 参 数 进 行 了设 计 与 强 度 校核 , 分 析 了液 压 缸 运 动 过 程 中 不 同 的 缓 冲 状 态 , 并 建 立 了相 应 的 流量方程 , 基 于能 最 守 恒 定 律 建 立 了 液压 缸往 复运 动 过 程 活 塞 力 平衡 方程 。通 过 建 模 仿 真 求 得 液 压 缸 运 动 过 程 速 度 一 时间特性曲线 , 分

汽车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

汽车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

汽车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汽车液压缸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执行器,它在汽车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主要用于转换液压能为机械能,实现汽车的运动控制和力量传递。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一、工作原理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即在封闭的液体中,压力传递是均匀并且保持不变的。

通过液压缸内部的活塞和密封件,液体可以在缸内进行无阻碍的往复运动。

液压缸的工作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液体供给:液体通过液压泵从液体储备器中供给液压缸。

液体被压力推至液压缸的缸体内部。

2. 压力传递:液体的压力被传递至液压缸内的活塞上。

根据帕斯卡定律,所有施加在液体上的压力都会均匀传递给同一液体的每一个部分。

3. 缸体伸缩:当液压缸内活塞上施加的压力超过外部负荷力时,液压缸会开始伸缩。

这时,液压缸的功效就发挥出来了,它可以提供足够的力量推动汽车的运动。

4. 压力释放:当液压缸需要停止运动或者运动方向改变时,液体的压力将会被释放。

这通过液压缸内的阀门来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了液体的流动。

5. 循环再生:液体流回液体储备器进行再次循环使用。

如此一来,液压缸可以持续不断地工作。

二、结构设计汽车液压缸的结构设计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缸体:液压缸的缸体承载着液体和气体的压力,因此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一般情况下,缸体由优质的合金钢制成,以确保其在高压情况下不会出现变形或破裂。

2. 活塞:液压缸内的活塞是液压能到机械能的转换器。

它通常由高硬度的合金材料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以提高耐磨性和密封性。

活塞上通常安装有活塞环,用于保持液体的密封和防止泄漏。

3. 密封件:液压缸内的密封件起到密封液体的作用。

常见的密封件包括O型圈、密封环等,它们能够在高压情况下有效防止液体泄漏,并保持液体的压力。

4. 阀门:液压缸的阀门控制液体的流动,实现液压缸的伸缩和停止。

阀门通常由电磁阀、手动阀或脚踏阀等形式组成,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液压缸结构及原理

液压缸结构及原理

a)
b)
图4-4 柱塞缸 a)单向液压驱动 b)双向液压驱动 1-柱塞 2-缸筒 3-工作台
第4章
液压缸
第4章
液压缸
第4章
液压缸
柱塞缸产生的推力F和运动速度v分别为
F

4
d2p
(4-10)
4q v d 2
式中 A ——柱塞缸的有效工作面积,A=πd2/4; p ——液压缸的进油压力; d ——柱塞的直径; F ——液压缸的推力; v ——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q ——输入液压缸的流量。
第4章
液压缸
第4章
液压缸
⑶ 双杆活塞缸的推力及速度的计算,一般情况下两个活塞杆的直径相 等,当液压缸一腔进油而另一腔回油时,两个方向的运动速度和推力 是相等的。当油液的输入流量为q、输入压力为p1和输出压力为p2时, 液压缸的推力F和速度v分别为:
F p1 p 2 A
v

q 4q A D2 d 2
(4-11)
第4章
液压缸
4.1.3 摆动式液压缸
摆动式液压缸又称为摆动式液压马达,其输出运动为摆动运动,输出 参数为转矩和角速度。如图4-5所示,其主要由缸筒1、叶片轴2、定位块3 和叶片4等组成。 图4-5a为单叶片式摆动缸,其摆动角度可达300°。它的理论输出转 矩T和角速度ω分别为:
T=
b 2 2 R2 R1 p1 p 2 2
b)
c)
图4-3 单杆活塞缸
a)无杆腔进油 b)有杆腔进油 c)差动连接
第4章
液压缸
第4章
液压缸
第4章
液压缸
第4章
液压缸
⑵ 有杆腔进油 ,如图4-3b所示,液压油从有杆腔进入,其压力为p1、流 量为q,无杆腔回油,其压力为p2,推动活塞向左运动。则液压缸产生的 推力F2和速度v2为:

液压转角油缸工作原理

液压转角油缸工作原理

液压转角油缸工作原理
液压转角油缸是一种利用液体的压力来实现线性和旋转运动的装置。

它由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源组成。

液压转角油缸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原理介绍:液压转角油缸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向和压力来实现转角运动。

2. 工作过程:当液压系统通电后,液压阀打开,使液体从液压源流入到转角油缸的一个腔体中。

同时,另一个腔体的液体通过液压阀返回到液压源。

这样,转角油缸的一个腔体会受到液体的压力而被推动,从而实现转角运动。

3. 控制方式:液压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关来改变液体的流向和压力,从而控制转角油缸的转角运动。

例如,将液压阀切换到另一个位置,液体的流向和压力就会发生改变,从而使转角油缸进行反向转角运动。

4. 功能特点:液压转角油缸具有力矩大、转角范围广、精度高和运行平稳等特点。

它可以在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和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用于实现角度调整、位置控制和力矩传递等功能。

5. 注意事项:在使用液压转角油缸时,需要注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的控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转角油缸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液压转角油缸的工作原理,它通过液体的压力来实现转角运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液压三节缸工作原理

液压三节缸工作原理

液压三节缸工作原理
液压三节缸是一种常用的液压装置,它由液压缸体、阀芯、密封件和管路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工作介质:液压三节缸的工作介质一般为液体,通常是油。

2. 液体的循环:液体通过密封件和管路流入液压缸体,提供动力来推动活塞运动。

在循环过程中,液体由于压力的变化会产生压力差,从而驱动液压缸工作。

3. 活塞的运动:活塞受到液体压力的影响,会产生运动。

液体从一侧的油腔流入另一侧的油腔,使活塞在液压缸体内来回运动。

4. 阀芯的控制:液压三节缸通常配备了阀芯,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

通过控制阀芯的位置,可以实现液体的流向转换和液压缸的停止或运动。

5. 协调运动:液压三节缸通常由多个液压缸组成。

这些液压缸可以协调运动,实现复杂的工作任务。

在协调运动过程中,液体的流入和流出需要进行合理的调配,以保证各个液压缸的平稳运行。

总的来说,液压三节缸通过液体的循环、活塞的运动、阀芯的控制以及液压缸的协调运动,实现了工作过程中的力量传递和运动控制。

液压缸结构设计

液压缸结构设计

1.3 强度校核
1. 缸筒壁厚校核 在中、低压液压系统中,液压缸的缸筒壁厚常由结构工艺
上的要求决定,强度问题是次要的,一般不须验算。在高压系 统中,即
1.3 强度校核 2. 活塞杆直径校核 (1)强度计算。活塞杆强度按下式校核
(2)稳定性计算。活塞杆所能承受的负载F,应小于使它保持 工作稳定的临界负载Fk。
3.螺栓强度校核
1.3 强度校核
3.螺栓强度校核 液压缸盖固定螺栓在工作过程中同时承受拉应力和扭应力,
其螺栓直径ds可按下式校核
液压与气动控制
d值也可由D和λv来决定。按国家标准进行圆整。行业标准规定 了单杆活塞液压缸两腔面积比的标准系列 。
3)缸筒长度L 液压缸的缸筒长度L由最大工作行程决定, 通常缸筒的长度=活塞最大行程+活塞长度+活塞杆导向长度+ 活塞杆密封长度+其他长度,其中活塞长度=(0.6~1)D,活塞 杆导向长度= (0.6~1.5)d。其他长度是指一些特殊装置所需 长度,如液压缸两端缓冲装置所需的长度等。缸筒的长度一般 不超过其内径的20倍。
4)最小导向长度H 对于一般的液压缸,当液压缸的最大行 程为L,缸筒直径为D时,最小导向长度H为:
活塞的宽度B一般取B=(0.6~1)D。导向套滑动面长度A,在 D<80mm时,取A=(0.6~1)D,在D>80mm时,取A=(0.6~ 1)d。为保证最小导向长度,过分增大A和B都是不合适的,必要时 可在导向套和活塞之间装一隔套(图中零件K),隔套的长度C由 需要的最小导向长度H决定,即
1.2 液压缸主要尺寸计算
1)缸筒内径D 根据负载大小和选定的工作压力,或运动速 度和输入流量,按本章有关算式确定后,再从国家标准中选取 相近尺寸加以圆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T H1 3 7 . 5 1 文 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I 6 7 4 — 2 8 6 9 . 2 0 i 3 . 0 1 . 0 1 7
0 引 言
液 压传 动 的执行 元件 主 要 有液 压 马 达 和液 压 缸 两 大类 型 , 在 液压 作 用 下 分别 实 现 正 反 旋 转 运 动或往 复直 线 运 动 , 但 在 很 多 应 用 中需 要 上 述 两 种运 动 的复 合 形 式 , 即 旋 转 推 进_ 1 ] , 目前 的旋 转 油缸 或摆 动 油缸 , 都 只 能 实 现 液 压 作 用 下 的一 定 转角 范 围 内的 活 塞轴 或 缸体 的转 动 , 多 用 于 旋 转 定位 功能 , 而 不 能 实 现 具 有 一 定 负 载 能 力 的旋 转 往复 复合 运动 . 而在 实 际使 用 中, 具有 负 载 能 力 的 旋转 往复 复 合 运 动 的 实 现 , 都 需 要 相 互 独 立 的驱 动 机构组 合使 用 , 系统结 构 复杂 , 体 积庞 杂 ] .
针对 上述 应 用 问 题 , 将 液 压 马 达 和 液 压 缸 的
和定 位 销 1 0 , 其 特 征 在 于 所述 的定 子 6外 缘 与 缸
体 1 8的 内表 面 紧 密 配 合 , 所述的定子 6 、 配 油 盘 ( 4 、 7 ) 、 辅助 轴 连 接 块 9和 辅 助 轴 1 3通 过 定 位 销
缸 由缸 体 、 端盖、 工作轴、 定子 、 转子 、 配 油 盘 等 组 成, 定 子外缘 与缸 体 内表 面 紧密 配 合 , 以 取代 油 缸 活塞 , 转 子 与 工作 轴相 连 接 , 定子 、 转 子 的 两 端 对 称 设置 有 配 油 盘_ 7 ] . 液压 油 进 入 缸 体 , 一 部 分 流 量作 用在 配 油盘 端 面 所 形 成 的 活 塞 面 上 , 使 活 塞 作往 复运 动 ; 另 一 部分 流 量 通 过 配 油 盘 上 的开 孔
往 复 推 进 和 旋 转 的复 合 运 动 。 由于复合运 动基于 同一液压 源 , 缸 内 的 液 压 油 可 自动 实 现柔 性 的 流 量 分 配 , 使
液 压 缸 输 出 的旋 转 往 复 运 动 具 有 弹性 进 给 和能 量 互 补 的优 良的 自适 应 特 性 .
关键 词 : 旋转推进 ; 液压缸 ; 复合运动 ; 弹性 进 给
件——旋转推进液压缸. 将 传统 叶 片 式 液 压 马 达 和 液 压 缸 两 种 执 行 元 件 进 行 耦 合 , 以液 压 马 达 的 回旋 运 动 部 件 取 代 液 压 缸 体 内 的活 塞 部 分 , 在 同 一 液 压 源 的作 用 下 , 在 单 一 缸 体 内 用 两 条 油 路 就 能 实 现 具 有 负 载 能 力 的
结 构特点 相 结 合 , 设 计 了一 种 结 构 简 单 的旋 转 推 进 液压缸 , 可 在 单 一 缸 体 内实 现 具 有 负 载 能 力 的 往 复推进 和旋 转 的复合 运动 .
1 旋 转 推 进 液 压 缸 结 构 设 计
旋 转 推 进液 压 缸 结 构 原 理 如 图 1所 示 . 液 压
进入定 子 、 转子所 围成 的封 闭 空 间 , 推 动 转 子带 动
图 1 旋 转 推 进 液 压 缸 结 构 原 理
F i g . 1 S t r u c t u r a l s c h e ma t i c o f Ro l l i n g & Pr o p u l s i v e
旋 转 推 进液 压 缸 的 结构 设 计 及 工 作 原 理
杨 红, 毕 雷, 陈文斌, 张 敏树
( 武 汉工程 大 学机 电3 - 程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针 对 现有 液 压 执 行 元 件 只 能 实 现 单 一 的 往 复 直 线 运 动 或 旋 转 运 动 , 提 出 了 一 种 新 的 液 压 执 行 元
第 3 5 卷第 1 期 2 0 1 3年 0 1月








Vo 1 . 3 5 No . 1
J . Wu h a n I n s t .
Te c h .
J a n . 2 0 1 3
文章编号 : 1 6 7 4 —2 8 6 9 ( 2 0 1 3 ) 0 1 —0 0 8 0 —0 3
1 0连 接成 一个整 体形 成定 子模 块 , 缸体 1 8内壁 上
设 置有 限转 滑道 1 7与定 子模 块 相 配 合 , 以限制 定 子模块 转动 , 所 述 的转 子 5与 工 作 轴 1固定 连 接
为一个 整体 , 其 连 接 处 的 两 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 通 过 一 对 平 面
推力轴 承 ( 3 、 8 ) 以及锁 紧 螺母 1 5与定 子 模块 连 接 成一体 .
按上述 方 案 , 工作 轴 1和辅 助轴 1 3分 别外 伸 到缸 体 1 8的两 端并 与缸 体 两 侧端 盖 相 配合 , 辅 助
轴上 还连 接有 辅 助轴 限转 块 1 2以 限制 定 子 模 块
的转 动 , 克服工 作轴 旋转 时产 生 的反作用 力矩 .
1 2 3 4 5 6 7 8 9 1 0 11 1 2
hy dr a ul i c c yl i n de r
注 :1 ——工作轴 , 2 、 1 l ——进 出油口, 3 、 8 ——推力轴承 , 4 、 7 ——配油盘 , 5 ——转 子 , 6 ——定 子 , 9 ——辅 助轴 连接 块 , l 0 ——定位销 , 1 2 ——辅助轴限转块 , 1 3 ——辅 助轴 , 1 4 —— 后 端 盖, 1 5 —— 锁 紧 螺 母 , l 6 ——定 位 套 筒 , 1 7 —— 限 转 滑 道 , 1 8 一 缸体 , 1 9 — — 工 作 轴 端 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