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word教学设计(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方程的概念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解方程时,仍存在运算错误、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能够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2.教学难点:解方程时的运算规律及思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解方程的过程及方法。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解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人在购物时,发现商品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一元一次方程。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方程的方法。
每组选择一道练习题,共同解答,并总结解题规律。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答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1《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1《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1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解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对于未知数、列方程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4.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课件:教学课件。
3.练习题:相关练习题。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未知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布置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4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4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四课时,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基础且重要的一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数学学科,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于解方程的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黑板、粉笔等,以便进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通过例题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节“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在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和方程概念之后,进一步深化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内容紧凑,逻辑清晰,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 equation 的概念有所了解。
但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
2.练习题及相关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如粉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苹果,打算分给小明和他的两个朋友,如果每个人分到3个苹果,则还剩2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分到4个苹果,则不够分。
请问小明的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让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选取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2》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基础方程,它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方程的性质等知识。
但是,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如: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如何选择合适的解方程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选择合适的解方程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的价格是5元,他一共花费了20元,请问他买了多少斤苹果?2.呈现(10分钟)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了解解方程的步骤。
如:5x = 20,解得x = 4。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解一元一次方程(3)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
2.会利用去括号法则解简单的方程
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移项法则
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回顾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是什么?
2.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
3.练习:
(1)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2(x+3a)=0的解,则a=。
我们把最后一步称为“未知数系数化为1”
练习:(1)练一练第1题(学生板演)
(2)补充习题相关题目
补充:当a为何值时,方程2(x+ a)=x-1的解满足方程2x+5=7?
【答案】-3
(三)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习题第2题
教学后记:
【答案】
(2)解下列方程(说明每步依据):
4(x-1)=8
解:去括号,得
4x-4=8
合并同类项,得
4x=12
两边都除以4,得
x=3
(学生板演)
(二)新课:
例题讲解:
解方程: -3(x+1)=9
去括号,得: -3x-3=9
移项,得: -3x=9+3
化简,得: -3x=12
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x= -4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2.2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运用代入法、加减法、换元法等方法解方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对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具备一定的解题经验。
但部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节课中加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方法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运用各种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学习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解方程。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某商品打8折后售价为120元,求原价。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引导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性质,如解的定义、解的性质等。
同时,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代入法、加减法、换元法等。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1《解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1《解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1《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基础方程,它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整式等知识,对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方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如对方程的概念理解不深,解方程的步骤不明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方程的含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独立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对方程概念的理解,解方程步骤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一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解方程。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对方程进行移项,将未知数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解答(要求学生检验).
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熟悉去括号法则在解方程中的运用.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化和检验的必要性.
三、思维拓展
解方程: [2(x- )+ ]=5x.
学生练习.
拓展题的 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注意解法的灵活性,不要过分按固定格式来解,可适当引导学生找出较好的解题方法进行转化.
二、数学运用:
例1.解方程
(1)-3(x+1)=9;(2)2(2x+1)=1-5(x-2).
例2 .解方程:
(1)6-3(x+ )= ;
(2) (x-1)- (x+2)= x+1.
教师强调:(1)去括号时“漏乘和符号”的问题;
(2)移 项要改变符号.
例3.当x=2时,代数式2x2+3(3-c)x+c的值是10,求当x=-3时这个代数式的值?
四、课堂巩 固
1.解方程:
(1)-3(x-1)=9;(2)2(2x+1)=3-2(x-2).
2.解方程:
(1)6-3(x- )= ;
(2) [ ( x+1)+2]-2 = x.
3.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3(2-x)和2(3+x)的值相等?
4.小明今年6岁,他的爷爷62岁,几年后,小明的年龄是他爷爷年龄的 .
(3)系数化为1时,注意不要和移项搞混,建议整数和小数系数可用除法,分数系数可改用乘法.
通过对所学知识总结,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六、课后作业
课本P102练一练(或教师补充).
独立完成.
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数学教学设计
4.2解一元一次方程(3)
教学目标
1.会应用 去 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经历探索用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弄清楚每步变形的依据;
3.体会解方程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应用“去括号”等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学生练习.
巩固练习.五、ຫໍສະໝຸດ 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认为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关键是去括号时“漏乘和符号”的问题.即:
(1)注意解法的灵活性,不要过分强求学生按固定格式来解,可适当引导学生找出较好的解题方法进行转化
(2)学生去括号时错误之处:数字系数漏乘某一项;乘后各项符号的确定不准确;
3.小明说:“我姐姐今年的年龄是我去年的年龄的2倍少6”,已知姐姐今年20 岁,问小明今年几岁?
4.如何给代数式2(x-1)-6进行去括号?
5.如何解方程2(x-1)-6=20,学生展开讨论,寻求解法.
学生回忆去括号法则.
学生练习.
学生自主尝试去括号解方程.
通过复习去括号法则,为去括号解方程做准备.
“去括号”时符号的准确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复习引入
1.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 .
括号前是“-”号,.
2.将(3x+2)-2(2x-1)去括号正确的是()
A.3x+ 2-2x+1 B.3x+2-4x+1
C.3x+2-4x-2 D.3x+2-4x+2
去括 号易错点:①漏乘②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