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检查

合集下载

反射回路及检查方法

反射回路及检查方法

锥体外系统 • 广义指锥体系统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的神经系统结构,包括纹状体 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狭义指纹状体系统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壳 核和苍白球)、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总称为基底核。 • 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 刻板动作及反射性运动,如走路时两臂摇摆等联带动作、表情运动、 防御反应和饮食动作等。 • 损伤后主要出现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类症状:苍白球和黑 质病变多表现为运动减少和肌张力增高症候群,如帕金森病;尾状 核和壳核病变多表现为运动增多和肌张力减低症候群,如小舞蹈病; 丘脑底核病变可发生偏侧投掷运动。
深反射---肱三头肌反射 C6-7支配,经桡神经传导。 上臂外展,肘部半屈,检查者 托持其上臂,用叩诊锤直接叩 击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肌腱,反 射为肱三头肌收缩,引起前臂 伸展。
深反射---桡骨膜反射 C5-8支配,经桡神经传导。 前臂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叩 击桡骨下端,反射为肱桡肌收 缩,引起肘部屈曲、前臂旋前。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及传导通路
二、反射概念及分类
三、反射的检查方法
1、运动系统
一般指骨骼肌的活动。 所有运动都是在接受了感觉冲动后所产生 的冲动,通过深感觉动态地感知使动作能 准确执行。 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组成, 要完成各种精细而协调的复杂运动,需要 整个运动系统的互相配合与协调。 运动系统的任何部分损害均可引起运动障 碍。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 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 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 束、皮质脑干束。 • 功能: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 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 其活动。 •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产生中枢 性(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 • 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 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 接收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 脑系统各方面冲动的最后通路, 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 功能是将这些冲动组合起来,通 过周围神性)瘫痪。

对光反射检查方法

对光反射检查方法

对光反射检查方法光反射检查方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光学材料表面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光学元件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光反射检查,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光反射检查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常用的光反射检查方法之一是反射率测量法。

该方法利用光源照射被测表面,然后使用光电探测器测量反射光的强度,从而计算出反射率。

通过测量反射率,可以了解光学材料表面的光学性能,如反射率的均匀性、平整度等,从而评估其质量。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光反射检查方法是反射图案分析法。

该方法通过观察被测表面反射出的图案,来判断其表面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反射图案的形状、清晰度、对称性等特征,来评估光学材料表面的质量。

通过对反射图案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表面缺陷,为后续的处理和改进提供参考。

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光反射检查方法是光学显微镜观察法。

该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被测表面进行放大观察,以检测表面微观结构和缺陷。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表面的细微变化,如颗粒、裂纹、气泡等,从而全面了解表面质量情况。

最后,还有一种常用的光反射检查方法是干涉法。

该方法利用干涉现象来检测表面的平整度和光学性能。

通过干涉法,可以测量出表面的高低起伏、平整度等参数,从而评估其表面质量。

干涉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适用于对表面微小缺陷的检测。

综上所述,光反射检查方法是光学材料质量检测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可以互相补充。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确保光学材料表面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希望本文介绍的光反射检查方法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光学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集合反射的检查方法

集合反射的检查方法

集合反射的检查方法集合反射是集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描述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本身的关系。

在数学领域中,集合反射是一种用于检查一个集合是否包含自身的有用工具。

要理解集合反射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确集合的定义。

集合是指把一些对象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整体,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事物、概念等等。

集合的成员关系是指一个元素是否属于某个集合。

在集合论中,集合反射就是指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在这个集合自身中。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都是该集合本身的成员,那么这个集合就被称为反射集合。

集合反射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种常用的方式:基于描述集合的特性和基于元素的遍历。

首先,基于描述集合的特性是指通过集合的定义和描述来检查集合是否是反射的。

对于某个给定的集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集合本身的特性来判断是否满足反射性。

如果定义中明确指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也是该集合的成员,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该集合是反射的。

其次,基于元素的遍历是一种更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遍历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来检查集合是否是反射的。

遍历集合可以将集合的每个元素一一进行比较,并判断每个元素是否也属于该集合。

如果每个元素都满足该条件,那么这个集合就是反射的。

集合反射的概念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在数学中,集合反射是集合论的基础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集合的性质和关系。

在计算机科学中,集合反射可以用于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中。

通过判断集合是否是反射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集合的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集合反射的检查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操作。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集合的反射性可能与其他性质产生冲突。

例如,一个空集合是无法满足反射性的,因为它没有任何元素。

因此,在使用集合反射的检查方法时,我们必须考虑集合本身的定义和特性。

综上所述,集合反射是集合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描述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本身的关系。

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

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

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
神经反射是身体对刺激做出的自动反应,检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肌肉反射检查:医生会使用一种称为反射锤的工具,轻敲身体的特定部位(例如膝盖或腕关节),观察相关肌肉的反应。

这种方法被称为Tibial神经反射或是Brachial神经反射。

2. 光反射检查:医生会使用一个小而明亮的灯光照射眼睛,观察瞳孔的收缩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光对视觉神经的刺激反应。

3. 耳蜗反射检查:医生会使用一种称为音调测听仪的设备向耳朵中送出一系列声音刺激,然后观察耳蜗肌肉的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听觉神经和听觉通路的正常功能。

4. 触觉反射检查:医生会用棉签或尖锐的物体轻刺激皮肤,观察受试者是否出现皮肤冷却、肌肉收缩或痛觉反应等。

这些方法通常由专业医生或医疗人员执行,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状况,从而帮助确诊和治疗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

调节反射及辐辏反射检查方法

调节反射及辐辏反射检查方法

调节反射及辐辏反射检查方法
调节反射是一种光学实验方法,用于测量人眼的调节能力。

调节是眼睛对不同距离的对象进行聚焦的过程。

辐辏反射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眼部健康和检测眼部疾病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检查方法:
1. 调节反射检查方法:
- 近视调节:检查人眼对近距离对象的聚焦能力。

常见的方法
包括使用调节灯检查近视度数和使用靶光圈检查近视调节振幅。

- 远视调节:检查人眼对远距离对象的聚焦能力。

常见的方法
包括使用调节灯检查远视度数和使用调节环检查远视调节振幅。

- 调节振幅:检查人眼在调节过程中能够调节的范围。

常见的
方法包括使用调节环或调节灯测量调节振幅。

2. 辐辏反射检查方法:
- 视网膜反射:使用专门的设备,如反光镜或Ophthalmoscope,观察和检查眼底的反射情况。

这可以用于检测眼底疾病,如视神经炎或黄斑变性。

- 眼位测定:使用遮盖一个眼睛的方法,观察眼球的位置和运动,以评估眼球的正常功能和可能的运动障碍。

- 眼球震颤检查:使用特殊的设备,如眩光刺激装置或电刺激
装置,观察和测量眼球震颤的发生和频率。

这对评估和诊断眼震动障碍非常重要。

这些方法需要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或眼科技师进行操作和解读结
果。

在进行任何眼部检查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定适合您的具体情况的检查方法。

反射检查

反射检查

反射的检查方法
病理反射( Pathologic reflex )-上肢的反射
霍夫曼征( Hoffmann‘s sign )
中枢:C6~T1
方法:检查者用左手托住病人腕部上方,以 右手中指和示指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 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然后用拇指迅速弹 刮患者中指的指甲,如患者拇指和其他手指 掌屈,即为霍夫曼征阳性。此乃由于中指深 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此征为上肢锥体束征, 但一般较多见于颈髓病变。
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记录 浅反射:正常为(+),减弱为(±), 消失为(-)。 深反射:消失用(-)或0表示,轻度减弱则用(±)表示,正常 为(+)。亢进一般可分为轻度亢进、中度亢进、高度亢进,分别以 (+ + )、 (+ + + )、 (+ + + + )表示。 病理反射:阳性为(+) ,可疑为(±) ,阴性为(-) 。
临床意义:上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T 7-8;中T 9-10;下 T 11-12; 上、中、下全消失—昏迷或急腹症、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 —同侧锥体束病损。
反射的检查方法
浅反射(Superficial reflex )-提睾反射 (cremasteric reflex ) 反射中枢:L 1~2 方法: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 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临床意义:双侧反射消失: L 1~2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损害、老年人及局部病变(腹 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
临床意义
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个 重要体征。多系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 炎等使反射弧遭受损害所致。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可发生超限抑制,使 低级反射中枢受到影响,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骨关节病和肌营养不良 症也可使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此外,深反射易受精神紧张的影响,如出 现可疑性减弱或消失,应在转移其注意力之后重新测试。

(完整版)神经反射的检查

(完整版)神经反射的检查

indirect reflex extinctation:
ipsilateral trigeminal and
facial nerve damage
2021/7/26
10
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AR) :
上腹壁反射:胸7-8; 中腹壁反射:胸9-10;
下腹壁反射:胸11-12。
29
髌阵挛(Patella clonus)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
2021/7/26
30
2021/7/26
踝阵挛(ankle clonus):腓肠肌 与比目鱼肌节律性 收缩。
31
Irritation of the menings and
脑膜刺激征:
spinal root caused by inflammation , hemorroge etc
7
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
2021/7/26
8
角膜反射: 感受器:角膜 传入神经:三叉神经 中枢:桥脑 传出神经:面神经 效应器:眼轮匝肌
Corneal reflex: • Sensor:corneal • Afferent nerve:Trigeminal nerve • Nerve centre:pons • Efferent nerve :Facial nerve • Effector: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Significance: Pyramidal tract injuried
24
Oppenheim sign
2021/7/26
25
Gordon sign
2021/7/26
26
2021/7/26
27

反射检查

反射检查
当检查者用手指从掌面弹拨病人的中指 指尖引起各指屈曲反应时,称特勒姆内征 (Tromner)。
反射的检查方法
病理反射( Pathologic reflex )-下肢的反射 巴彬斯基征( Babinski ‘s sign ) 方法:检查方法同跖反射。阳性表现为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散 开 。见于锥体束损害。
深反射(Deep tendon reflexe )-上肢的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Biceps reflexe )
反射中枢:C5~6
方法: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 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 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 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 前臂快速屈曲。
反射的检查方法
深反射(Deep tendon reflexe )-上肢的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Triceps reflexe ) 反射中枢:C6~8 方法: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 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为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临床意义: 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反射的检查方法
浅反射(Superficial reflex )-腹壁反射(abdominal wall reflex) 反射中枢:上:T 7-8; 中:T 9-10; 下:T 11-12 方法:病人仰卧,双下肢 屈曲,腹壁放松,然后用火 柴杆或钝头竹签按上、中、 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 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 缩,脐向刺激侧移动。
方法:用拇指和其他四指 分置于腓肠肌部位,然后以 适度的力量捏压,阳性表现 同巴彬斯基征
反射的检查方法
病理反射( Pathologic reflex )-下肢的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阵挛、髌阵挛


深反射亢进时用力使相 关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 态,该组肌肉发生节律 性收缩,称为阵挛 Clonus:ankle and patella clonus踝阵挛、 髌阵挛
脑膜刺激征


为脑膜受激惹体征, 常见于脑膜炎、蛛网 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 增高等 Brudzinski’s sign: 仰卧下肢伸直头屈曲 双侧髋膝屈曲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的基本过程


刺激作用特定感受器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经传 入神经到中枢,分析与综合后,兴奋又经传出 神经到达效应器,产生活动。 若中枢发生抑制,其原有的冲动就减弱或终止。 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体液途径间接作用于效应 器。
反射分类(按感受器分)
膝腱反射

股神经L2-4 坐位或仰卧位
跟腱反射

胫神经S1-2
临床意义

反射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重要 体征,多为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 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脑或脊髓急性损伤 深反射亢进:反射中枢以上部位的损害(皮质 运动区损害、锥体束病变);是上运动神经元 损害的重要体征,如脑血管意外等
浅反射(外感受性反射):位于身体浅 层的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反射, 如皮肤、粘膜;浅反射是皮质反射,其 传入纤维在构成阶段性皮质下反射弧的 同时上行入皮质,再经皮质下进入锥体 束下行 故锥体束损伤后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深反射(内感受性反射):位于身体深 层的感受器受到体内环境的刺激引起的 反射,如肌肉、肌腱的本体感受器 腱反射是仅由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单突触 反射
浅反射
跖反射

足跖屈 S1-S2 Barbinski’s(-)
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膝腱反射 跟腱反射 腱反射不对称是神经损害的重要定位体征

肱二头肌反射

肌皮神经C5-6
肱三头肌反射

桡神经C7-8
桡骨膜反射

C5-6 被检查者前臂置于半屈半旋前位,医者以左手 托住其腕部,叩诊锤叩桡骨茎突,引起肱桡肌 收缩,产生屈肘和前臂旋前动作
眼心反射


被检查者仰卧位,测1分钟脉搏,检查者用左 手中食指分别置于被检查者眼球两侧,逐渐 加压20-30秒(以病人不痛为限)后计数1分 钟脉搏 正常可减少10-12次/分,减少超过12次/分提 示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功能增强 压迫后脉搏不减反增,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 进
卧立位试验



平卧位计数1分钟脉搏,然后起立站直再计数 1分钟脉搏 增加超过10-12次/分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由立位到卧位,脉搏减少超过10-12次/分为迷 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茚三酮指印试验:将患指或趾在干净纸上按一 指印(也可在热饮发汗后再按),用铅笔画出 手指或足趾范围,然后投入1%茚三酮溶液中, 如有汗液即可在指印处显出点状指纹。用硝酸 溶液浸泡固定可长期保存。因汗液中含有多种 氨基酸遇茚三酮后变成紫色。通过多次检查对 比,可观察神经恢复情况。


碘-淀粉试验:在手指掌侧涂2%碘溶液,干后 涂抹一层淀粉,然后用灯烤,或饮热水后适当 运动使病人出汗,出汗后变为蓝色 可协助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出汗处 变蓝色,无汗处皮肤颜色不变)
神经反射检查
概念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 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分类


非条件反射:生来具有、 数量有限、比较固定、 形式低级 防御反射、食物反射、 性反射对维持个体生存 与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 义
条件反射:出生后通 过训练而形成 可建立、可消退、数 量无限,更能适应复 杂的内外环境变化

浅反射
角膜反射:直接与间接

二者均消失:三叉神经障碍 直接消失,间接存在:面N瘫 完全消失:深昏迷
浅反射
腹壁反射:上、中、下

上:T7-8 中:T9-10 下:T11-12 昏迷或急腹症两侧全消失; 一侧消失见同侧锥体束病 损。
浅反射
提睾反射

双侧消失:L1-L2病变 一侧消失:锥体束病变

Gondn’s sign 腓肠肌 阳性表现同Babinski

Hoffmann’s sign 弹刮中指 其余四指轻度掌屈 为阳性,常见于颈 髓病变
反射检查注意事项





患者合作,肢体放松 采用标准姿势 叩诊锤叩击力量均等适中 注意避免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 于检查部位(交谈等) 若腱反射难以引出,可采用特殊的增强方式 不对称性的神经反射是神经损害的有力指征

颈项强直

Kernig’s sign: 一侧髋 屈直角抬高小腿,正常 135°,阳性伸膝受限 伴疼痛与屈肌痉挛
Lasegue’s sign

直腿抬高试验 正常人下肢可抬高>70° 如不到30°出现由上至下的放射性疼痛 坐骨神经痛、间盘突出、腰骶神经根炎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发汗试验脑干和脊髓的抑 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 射 Babinski’s sign 足底外 侧 Gonda’s sign 足外侧二
趾背面向跖面按压

Oppenheim’s sign 胫骨前缘 阳性表现同 Babinski


Chaddock’s sign 外踝下方至趾掌关节 阳性表现同Babinsk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