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解析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1、不思饮食
香附子对于有些不爱吃饭的人有着促进食欲的功效,香附子本身就散发着一股清香,而且非常明显,许多人厌食不喜欢吃饭跟许多因素有关,香附子能够使我们的胃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和胃酸等物质,促进肠胃的蠕动性,这样人的食欲自然就来了,胸口闷的时候也可以闻一下香附子,还有醉酒不解而且呕吐不止的情况可以使用香附子进行治疗。
2、理气解郁,治胃胀
香附子能够帮助人体理气解郁,如果出现肝气郁结的情况可以服用香附子缓解郁气,而且一般大多数人的胃胀都是因肝气郁结而造成的,食用香附子可以缓解胃胀的症状,帮助身体排出腹中的胀气,减少胃酸与盐酸的反应效果出现的气体。
3、消炎抗菌
香附子能够缓解由炎症引起的脚肿,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最容易发炎了,一旦发炎就会引起身体多部位的肿胀,而且细菌真菌也能够引起不良反应和症状,香附子能够抑制大部分比如大肠杆菌、宋内饰痢疾杆菌等菌的繁殖和扩散,提升人体的抗菌能力,抵抗疾病的入侵。
4、缓解乳房胀痛、调节月经不调
据调查证明乳房胀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肝气郁结引起的,香附子能够起到解郁的作用,同时也就缓解了乳房胀痛的症状,月经不调也是众多女性的心头病,缓解月经失调需要使用香附子搭配其他调
节的药物一起使用,而且患者还需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这样才能够配合药物达到一定的效果。
以上就是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了,香附子一般是搭配其他药物同用来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目的的,因为香附子的本身药效不是很强,它可以作为副药进行使用,香附子最好的地方就是它的香味,它本身所散发出的香气能够调节人的许多症状,人闻了后身体会好转许多,有一种通气的作用。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香附,又称为红附子、附子术、乌头、赤附子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马首先次的根茎,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然而,香附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本文将对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及其禁忌进行详细解析。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一、活血祛瘀:香附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
中医认为,血液的正常循环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如果血液循环不畅,就会导致瘀血的产生,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香附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瘀血,达到舒筋活络、治疗痛经、瘀血症状的作用。
二、祛寒散寒:香附具有祛寒散寒的功效。
中医认为,寒邪侵袭人体会导致寒凝血滞,引发各种疾病。
香附具有温补阳气、驱散寒邪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驱寒保暖,增加体内的阳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三、温肾壮阳:香附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
中医认为,肾气充足是男性性功能正常的基础。
而寒邪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肾阳不足,则会造成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
香附可以温补肾阳,改善肾功能,提高男性性能力。
四、镇痛消肿:香附具有镇痛消肿的功效。
由于其活血祛瘀的作用,香附可以缓解疼痛,并且消肿消炎。
因此,它常常作为一种草药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疾病。
五、抗菌消炎:香附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
香附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六、降低胆固醇:香附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高胆固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香附中的一些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七、抗肿瘤:香附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香附中的某些化合物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香附的禁忌:虽然香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它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首先,香附具有毒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控制剂量。
其次,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禁止使用香附,因为其成分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香附子,又称为附子、附子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它来源于植物椴木科的高山附子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贵州等地。
香附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养生保健和食品调味等领域。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功效与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身体健康。
然而,由于香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谨慎,特别是在用作药材时更要遵守一定的禁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子被认为是一种温暖的药材,它可以温通经脉、驱除寒湿、祛寒、止痛等。
香附子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附子碱。
附子碱具有镇痛、镇静、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因此,香附子在中药治疗中被广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冷痛、关节疼痛、腰腿酸软等疾病的治疗。
香附子还具有补中益气、温中散寒的功效。
它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体虚气短、畏寒怕冷、四肢乏力等症状。
另外,香附子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这使得它在恢复体力、调节体温、增强免疫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上述的功效与作用,香附子还有抗肿瘤、抗癌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香附子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
它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的转移和扩散。
虽然目前还没有核心的临床研究证明香附子对肿瘤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但是它作为一种天然的药材,可以帮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对于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然而,在使用香附子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禁忌。
首先,香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过量使用。
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和体虚寒凉的人群,更应慎重使用。
其次,长期食用过量的香附子可能会对人体的心脏、肝脏、肾脏等造成一定的损害。
因此,我们应当根据个体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来合理使用香附子。
此外,香附子与某些药物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例如,与化疗药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减弱或影响化疗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中药的同时,我们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小茴香功效与作用

小茴香功效与作用小茴香,又名香附子、大黑豆、红罗勒,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和药材。
它的种子和叶子都可入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小茴香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应用,被誉为“百草之王”。
下面将介绍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一、调理肠胃小茴香具有较强的促进消化功能,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道痉挛和胀气等不适症状。
它还能舒缓肠道,减少腹泻症状,提高肠道蠕动效率,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
二、解决经期问题小茴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缓解痛经和经血量过多等症状。
它还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寒凝引发的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小茴香还能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恢复产后子宫的健康。
三、润肺止咳小茴香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肺热引发的咳嗽和咳痰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清热化痰,舒缓咳嗽,缓解气喘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四、止痛镇静小茴香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牙痛、胸痛等疼痛症状。
此外,小茴香还富含挥发油和芳香物质,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情绪焦虑和神经紧张。
五、降脂排毒小茴香中的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和排除体内多余的胆固醇。
它还可刺激肝脏功能,加速有害物质的代谢和排泄,具有降脂、解毒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等疾病。
六、抗菌消炎小茴香中的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有效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咽炎、龋齿等口腔疾病。
同时,小茴香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对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结来说,小茴香有调理肠胃、解决经期问题、润肺止咳、止痛镇静、降脂排毒和抗菌消炎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用范围和用量也有所不同,使用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指导合理使用。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香附子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无论是在中医药理论中,还是在现代医学研究中,香附子都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并提供一些食用方法。
香附子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1. 温肾壮阳:根据中医药理论,香附子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
它可以补肾阳,增强性功能。
这对于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
2. 活血祛瘀:香附子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流动。
它对于瘀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痛经、痛风、瘀血性皮肤病等有一定的疗效。
3. 舒缓经络:香附子可以舒缓经络,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痛症。
它被广泛应用于针灸理疗、穴位按摩等疗法中,提高治疗效果。
4. 叩关封精:香附子具有叩关封精的功效,可以帮助男性锁精止遗,延缓精液的排泄,提高生育能力。
5. 提神醒脑:香附子含有一种叫做香附油的物质,它能够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改善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6. 调理肠胃:香附子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道功能,减轻胃肠不适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除了以上所述的功效与作用外,香附子还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和症状,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儿遗尿等。
然而,由于香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必须慎重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关于香附子的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中药煎汤:将适量的香附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至1小时,然后滤去渣,取汤液服用。
香附子煎汤可用于温肾壮阳、补肝养血等症状。
2. 磨粉食用:将香附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适量用温开水冲服。
注意不要超过剂量。
3. 直接嚼食:直接将香附子嚼碎,然后用水送服。
这种方法适合于药力急需的情况。
4. 调味烹饪:如果你不喜欢药材的苦涩味道,可以将香附子作为调味品加入各种菜肴中一起烹饪。
它可以和姜、葱、蒜等一起提味,增加菜肴的风味。
需要提醒的是,香附子属于辛温药物,适用于阳虚体质或有寒凝、气滞等病症的人食用。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又名香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功效与作用。
以下是对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首先,香附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
香附可以舒筋活络,缓解经脉阻塞引起的疼痛,尤其对于胸腹疼痛、腹胀、经行腹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香附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忧郁等情绪,帮助人们放松身心。
其次,香附具有消炎抗菌的功效。
香附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一些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香附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加速皮肤组织的修复,对于一些皮肤炎症、溃疡、疮疖等有良好的疗效。
再次,香附具有调经止带的作用。
香附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缓解经血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长或过短等月经不调问题。
特别是对于经血带下重、腰酸背痛等症状较为明显的妇女,香附更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
此外,香附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香附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减少皱纹、色斑等老年化现象的出现。
同时,香附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使人更加健康。
最后,香附还具有一定的安神助眠作用。
香附中的成分具有镇静、安抚神经的作用,可以改善失眠、多梦、健忘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特别是在压力大、焦虑情绪严重的人群中,香附对于缓解压力、促进睡眠有一定的疗效。
综上所述,香附作为一味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它不仅可以舒筋活络、缓解疼痛,还具有消炎抗菌、调经止带、抗衰老、安神助眠等作用。
因此,在临床应用与日常保健中,香附常被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与调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香附虽然功效明显,但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过量使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点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点香附子,又名干附子,为忍冬科植物黄连木(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的根及枝叶的中药材。
香附子在中药药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处方当中。
香附子具有多种药效与作用,有助于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香附子具有抗炎作用。
香附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降低炎症指标。
香附子不仅可以缓解炎症造成的疼痛,还可以减轻炎症对身体的损伤。
因此,香附子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其次,香附子具有镇静作用。
香附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舒缓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减轻紧张焦虑和情绪不稳定。
香附子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能够改善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等症状。
因此,香附子常被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第三,香附子具有抗过敏作用。
香附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过敏效果,能够减轻过敏反应,减少过敏症状。
香附子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反应的发生。
香附子常被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此外,香附子还具有抗菌作用。
香附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香附子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一些耐药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因此,香附子常被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感冒、肺炎等。
此外,香附子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香附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香附子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香附子还可以延缓衰老,保护皮肤,改善肤色。
总之,香附子具有多种药效与作用,包括抗炎、镇静、抗过敏、抗菌和抗氧化等。
香附子在中医药学中一直被广泛应用,是中药处方中的常用药材。
但是,香附子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伤肝、伤肾等。
因此,在使用香附子时应注意药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度使用和长期使用。
香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香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香附,又称香附子,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中。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同样也存在一些禁忌。
本文将介绍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并明确禁忌。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1.舒筋活络:香附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对于各种因筋骨受伤引起的疼痛非常有效。
例如,对于风湿性关节炎、颈肩综合症、痛风等疾病,香附具有减轻疼痛、消肿止痛的作用。
2.温经散寒:香附是一种温性药材,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
对于因寒冷引起的症状,如寒疝、寒痹、冷性腹痛等,香附可以起到温经驱寒的作用。
3.理气止痛:香附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
中医认为,气滞则痛,香附可以调畅气机,舒缓气滞引起的疼痛症状。
它特别适用于胸腹部胀痛、胁肋痛、经闭痛等病症。
4.化湿利水:香附有很好的化湿利水作用,可以减轻湿邪引起的水肿、浮肿等症状。
它对于湿热重症、水肿病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5.安神定志:香附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可以缓解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它对于慢性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有很好的疗效。
6.化痰散结:香附可以化痰散结,适用于痰饮病、痰瘀病等症状。
它对于痰瘀导致的乳房胀痛、胸腹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7.化瘀止血:香附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调畅气机,消除血瘀,止血效果显著。
它适用于慢性肛门出血、血崩、崩漏等症状。
禁忌:使用者在使用香附时应注意以下禁忌:1.孕妇禁用:香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妇科疾病患者慎用:一些妇科疾病患者,如月经过多、经期不调等病症,使用香附可能会加重症状,因此要慎重使用。
3.药物过敏者慎用:个别人对香附存在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4.高热患者忌用:香附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患有高热等症状的患者不适宜使用。
5.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香附时,应避免与一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例如,香附不宜与降压药物、血液稀释剂等同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香附的作用香附的药用及常用配方香附的作用: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香附配伍白芍:香附疏肝理气止痛;白芍柔肝养阴、缓急止痛.二者伍用,有疏肝、养阴、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者.香附配伍当归、艾叶: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三药共用,共奏补血、散寒、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肝郁、寒滞肝脉之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宫寒不孕、小腹时痛、腰酸带下等症.香附配伍高良姜:香附理气活血、调经止痛;高良姜温中散寒、降逆止痛.二者伍用,高良姜得香附,则散寒祛郁;香附得高良姜,则行气散寒.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肝胃、气滞不行之胃脘疼痛、喜温喜按者.香附配伍木香: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兼能活血;木香行气止痛,兼能温中.二者伍用,有疏肝调中、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胃脘疼痛等症.香附配伍苏梗: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调经止痛;苏梗理气安胎、宽中除胀、和胃止呕.二药伍用,其解郁止痛、消胀除满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腹胀满、胁肋疼痛;娠妊呕吐、腹胀等.香附配伍乌药: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行血分,功擅理气开郁;乌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专走气分,长于顺气散寒.二药合用,有理气解郁、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下焦、气血不和之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泻下、里急后重等症.香附配伍延胡索:香附走气分,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延胡索走血分,活血祛淤、行气止痛.二者伍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淤之胸胁胀闷不舒、乳房胀痛、疝气疼痛以及痛经等.篇二: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知多少香附是一味中药,其为多年生草本。
有匍匐根状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如下介绍在病理上:首先香附的功效与作用体现在可以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可以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可以缓解消化不良,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等妇科症状。
此外香附的毒性很小是一种安全的中草药。
在药理上:香附的功效与作用体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可产生麻醉,镇痛和降温的临床效果,如香附子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上的表现为香附总生物碱、甙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亦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并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香附的功效与作用体现在雌激素方面上表现为香附中雌激素原在体内转化后活性增强,香附的这一作用是其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依据之一;香附的功效与作用还体现在使子宫收缩减弱,消炎抗菌,使肠管收缩幅度降低、张力下降等。
篇三:香附功效主治药理作用食疗方选香附【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三棱草【物属】莎草属【采制】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性味归经】性味:辛微苦甘,平。
《本草衍义》:味苦。
《滇南本草》:味甘,微寒,无毒《别录》:性微温,味辛《本草纲目》: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归经:入肝、三焦经。
《纲目》:手足默阴、手少阳,兼行十二经、八脉气分《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功效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
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莎草根,治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者,皆降气、调气、散结、理滞之所致也,盖血不自行,随气而行,气逆而郁,则血亦凝涩,气顺则血亦从之而和畅,此女人崩漏带下,月事不调之病所以咸须之耳。
然须辅之以益血凉血之药,气虚者兼入补气药乃可奏功也——《本草经疏》香附子,益血中之气药也。
方中用治崩漏,是益气而止血也。
又能化去凝血,是推陈也。
与巴豆同治泄泻不止,又能治大便不通,同意——《汤液本草》香附,辛味甚烈,香气颇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
又凡辛温气药,飚举有余,最易耗散元气,引动肝肾之阳,且多燥烈,则又伤阴。
惟此物虽含温和流动作用,而物质既坚,则虽善走而亦能守,不燥不散,皆其特异之性,故可频用而无流弊。
未尝不外达皮毛,而与风药之解表绝异。
未尝不疏泄解结,又非上行之辛散可比。
好古谓《本草》不言治崩漏,而能治崩漏,是益气而止血也.颐谓虽不可直认为益气,而确有举陷之力,丹溪谓须用童便浸过,盖嫌其辛味太浓,以下行为监制之义。
颐意调肝肾者,此法最宜。
或有以醋炒、以青盐炒者,其理盖亦如此。
气结诸症,固肝胆横逆肆虐为多,此药最能调气,故濒湖谓之专人足厥阴。
其实胸胁痹结,腹笥腆胀,少腹结痛,以及诸疝,无非肝络不疏。
所谓三焦气分者,合上中下而一以贯之,固无论其何经何络也——《本草正义》【用法用量】 6-9克。
生用解表止痛,醋炒消积止痛,酒炒通络止痛,炒炭止血。
【临床应用】○1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香附子(炒,去毛)1600克,缩砂仁400克,甘草(爁)200克。
上为细末。
每服10克,用盐汤点下。
(《局方》快气汤)○2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乌药(去心)500克,甘草(炒)50克,香附子(去皮毛,焙干)1000克。
上为细末。
每服10克,人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
(《局方》小乌沉汤) ○3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香附子100克,蕲艾叶25克。
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
每白汤服五十丸。
(《濒湖集简方》)○4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为末,水丸如绿豆大。
每服一百丸。
(《丹溪心法》越鞠丸)○5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50克,白矾末25克。
姜汁面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
(《仁存堂经验方》)○6治偏正头痛:川芎100克,香附子(炒)200克。
上为末。
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
(《澹寮方》)○7 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
(《丹溪治法心要》)○8 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
各煎汤。
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
(《全生指迷方》)○9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
每服10克,清米饮调下。
(《本事方》)○10 治肛门脱出:香附子、荆芥穗等分。
为末。
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
(《三因方》香荆散)○11治老小痃癖往来疼痛:香附、南星等分。
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
每姜汤下二、三十丸。
(《圣惠方》)○13 安胎:香附子,炒,去毛,为细末,浓煎紫苏汤调下10克。
(《中藏经》铁罩散)○14 治元脏虚冷,月侯不调,头眩,少食,浑身寒热,腹中急痛,赤白带下,心怔气闷,血中虚寒,胎气不固:香附250克。
醋煮,焙为末,醋和丸桐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
(《妇人良方》醋附丸)○15治瘰疬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做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
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
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
(《外科发挥》)○16 治乳痈,一切痈肿:香附(细末)50克,麝香二分。
上二昧研匀,以蒲公英100克,煎酒去渣,以酒调药。
热敷患处。
(《医学心悟》香附饼) ⒄治耳卒聋闭:香附子(瓦炒)研末,萝卜子煎汤,早夜各服10克,忌铁器。
(《卫生易简方》)○17 治聤耳出汁:香附末,以绵杖送入。
(《经验良方》)○18 治四时瘟疫、伤寒:陈皮(不去白)100克,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200克,甘草(炙)50克。
上为粗末。
每服15克,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三服。
若作细末,每服10克,入盐点服。
(《局方》香苏散)○19治跌打损伤:炒香附20克,姜黄30克。
共研细末。
每日服三次,每次服10克。
孕妇忌服。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20 治鸡眼,疣:香附、木贼各25克。
制法:加水1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备用。
用法:一先将患处洗净,去硬茧,以不出血为度。
再以少量药液加热,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每日二次。
二将备用之药液倒入小容器内2~5毫升,加热,再扣在疣上3~5分钟,连续五次即可。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化学成分】根茎含挥发油约1%。
不同产地的香附其挥发油的组成不完全相同。
根有抑制某些真菌发育的物质。
国产香附挥发油含香附烯(cyperene)、β-芹子烯(β-scliene)、α-香附酮 (α-cyperone)、β-香附酮(β-cyperene)、广藿香酮(patchoulenone) (也称异香附酮)及少量单萜化合物:柠檬烯(limonene)、1,8-桉油素(1,8-cineol)、β-蒎烯(β-pinene)、对-聚伞花素 (p-cymene)、樟烯(camphene)等。
日本产香附挥发油含香附烯、α-香附酮、香附酮(cyperotundone)、香附醇(cyperolone)、香附醇(cyperol)、异香附醇 (isocyperol)、苏根醇乙酯 (sugenolacetate)、水解后产生苏根醇(sugenol)(在植物中以乙酸酯状态存在)、α-莎草醇(α-rotunol)及β-莎草(β-rotunol)。
印度产香附挥发油含二烯(copadiene)、环氧愈创烯(epoxyguaiene0、莎草薁(rotundone)及香附醇酮(cyperolone)。
【营养成分】含葡萄糖、果糖、淀粉、挥发油【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纳的协同作用:刘国卿等报道,给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香附挥发油0.03,0.06及0.10ml/kg(分别为1/10,1/5,1/3半数致死量),给药后30分钟,各组的小鼠均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纳20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为睡眠指标,观察各组的睡眠鼠数。
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香附挥发油均能明显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p<0.01)。
(2)对正常家兔的麻醉作用:给家兔分别缓慢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香附挥发油0.050,0.075及 0.100mg/kg,平均麻醉时间依次为9.0,15.0,28.5分钟。
各组动物给药后翻正反射迅速消失,在0.050mg/kg 剂量组,家兔痛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听反应存在;其余二个剂量组家兔痛反应及角膜反射完全消失,听反应存在。
各组家兔在给药后均有四肢强直现象,约3分钟后消失。
(3)协同东莨菪碱麻醉作用:以翻正反射消失为麻醉指标,观察各组家兔的平均麻醉时间。
第一组静脉注射香附挥发油0.075ml/kg,均出现翻正反射消失。
第二组脑室注射东莨菪碱。
第三组静脉注射香附挥发油0.035ml/kg(未出现翻正反射消失),随后脑室注射东莨菪碱2mg/kg,结果显示,0.035ml/kg的剂量无麻醉作用,而能明显地延长东莨菪碱的麻醉时间,但并不影响麻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