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炒香附的功效作用可表现在镇痛效果上,同时它还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而且也有麻醉的效果,但是对于这些功效和作用问题一定要科学的了解,不可盲目的使用这些药物。

★1、镇痛作用
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2、抗菌作用
香附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比如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
亦有效。

★3、麻醉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4、解热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对发热有解热作用。

★5、降温作用
实验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肠的体温。

★6、止呕吐
中医认为,香附可以止呕吐,对于呕吐犯恶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呕吐。

★7、安神宁心
香附能够安神,对于浮躁的心情导致的肝气郁结,心烦意乱,香附可以稳定情绪,安神宁心。

★8降压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压缓慢下降,可持续0.5~1小时。

★9强心
香附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其强心的有效成分与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等均有关。

炒香附和醋香附功效作用与区别

炒香附和醋香附功效作用与区别

炒香附和醋香附功效作用与区别介绍:炒香附(Radix Aconiti Preparata)和醋香附(Radix Aconiti Chinese Vinegar)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两种药材。

虽然它们在名称上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在功效作用和用法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对炒香附和醋香附的功效作用和区别进行详细介绍。

炒香附的功效作用: 1. 解表散寒:炒香附有温热的性质,可以用于治疗寒邪外袭,导致的寒症,如寒热不等、畏寒、胃腹冷痛等症状。

2. 散瘀止痛:炒香附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能够缓解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特别是与寒湿有关的疼痛,如关节疼痛、痛经等。

3. 安神安琥:炒香附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心悸、神经衰弱等症状。

醋香附的功效作用: 1. 治疗风寒湿痹:醋香附具有辛温散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如肩颈痛、四肢酸痛等。

2. 活血化瘀:醋香附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淤血、瘀滞引起的疼痛,对于瘀血性疾病如跌打损伤、痛经等有明显疗效。

3. 散结消肿:醋香附具有散结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等症状。

炒香附与醋香附的区别: 1. 配伍不同:炒香附在中药配伍中常与其他温热药物搭配使用,如干姜、大黄等,以加强散寒作用;醋香附常与活血化瘀的药物搭配使用,如川芎、红花等,以增强活血散瘀的功效。

2. 适应症不同:炒香附主要适用于寒湿病症,如寒湿痹证、胃脘冷痛等;醋香附主要适用于血液瘀滞引起的疾病,如跌打损伤、痛经等。

3. 用法用量不同:炒香附常用量为3-10克,可煮水服用或用于炖煮食物;醋香附用量相对较小,通常为1-3克,可与其他药物炮制后作为药物外用。

总结:炒香附和醋香附是两种常用的中药材,虽然在名称上相似,但它们在功效作用和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炒香附主要用于寒湿病症,具有解表散寒、散瘀止痛、安神安琥等功效;醋香附主要用于活血化瘀,具有治疗风寒湿痹、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等功效。

生香附和炒香附功效与作用区别

生香附和炒香附功效与作用区别

生香附和炒香附功效与作用区别生香附和炒香附是两种常用的中药材,它们在中医药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虽然它们都属于同一种植物,但经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后,它们的功效与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生香附和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并对它们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1.生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生香附,即生姜制香附,是指将鲜姜和香附共同研磨或混合,然后烘干制成的药材。

生香附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它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胃寒腹痛、寒性呕吐、寒湿痹痛等病症。

生香附能够温暖脾胃,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脾胃功能。

此外,生香附还具有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中毒引起的疾病。

2.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炒香附是指将香附炒制至微微焦黄色后制成的药材。

炒香附具有活血止痛、行气理气的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痛经、胸胁疼痛、胸闷、气滞等病症。

炒香附能够活血化瘀,舒经止痛,具有调理经血、缓解经期不适的作用。

同时,炒香附也可以舒肝理气,缓解胸胁气滞引起的不适感。

3.生香附与炒香附的区别生香附和炒香附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功效与作用有所差异。

生香附偏温热,能够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常用于治疗胃寒腹痛、寒性呕吐等病症。

而炒香附偏活血,能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常用于治疗痛经、胸胁疼痛等病症。

此外,生香附具有较强的温热作用,而炒香附相对较温和。

因此,在使用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

总结:生香附和炒香附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药材,它们在功效与作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生香附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寒腹痛等病症;而炒香附具有活血止痛、行气理气的作用,适用于痛经、胸胁疼痛等病症。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因此在选择药材时,还需结合患者的整体体质、病情及其他辅助治疗方式进行综合判断,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上述对于生香附和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区别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解析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解析

篇一:香附的作用香附的药用及常用配方香附的作用: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香附配伍白芍:香附疏肝理气止痛;白芍柔肝养阴、缓急止痛.二者伍用,有疏肝、养阴、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者.香附配伍当归、艾叶: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三药共用,共奏补血、散寒、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肝郁、寒滞肝脉之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宫寒不孕、小腹时痛、腰酸带下等症.香附配伍高良姜:香附理气活血、调经止痛;高良姜温中散寒、降逆止痛.二者伍用,高良姜得香附,则散寒祛郁;香附得高良姜,则行气散寒.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肝胃、气滞不行之胃脘疼痛、喜温喜按者.香附配伍木香: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兼能活血;木香行气止痛,兼能温中.二者伍用,有疏肝调中、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胃脘疼痛等症.香附配伍苏梗: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调经止痛;苏梗理气安胎、宽中除胀、和胃止呕.二药伍用,其解郁止痛、消胀除满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腹胀满、胁肋疼痛;娠妊呕吐、腹胀等.香附配伍乌药: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行血分,功擅理气开郁;乌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专走气分,长于顺气散寒.二药合用,有理气解郁、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下焦、气血不和之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泻下、里急后重等症.香附配伍延胡索:香附走气分,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延胡索走血分,活血祛淤、行气止痛.二者伍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淤之胸胁胀闷不舒、乳房胀痛、疝气疼痛以及痛经等.篇二: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知多少香附是一味中药,其为多年生草本。

有匍匐根状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如下介绍在病理上:首先香附的功效与作用体现在可以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可以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可以缓解消化不良,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等妇科症状。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的药用价值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的药用价值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_香附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草药香附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图片、香附的药用价值、香附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中草药香附目录(可点击哦):香附简介香附图片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的药用价值香附的副作用香附医书记载*香附简介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

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

气香,味微苦。

*香附图片*香附的功效与作用辛微苦甘,平。

入肺、肝、脾、胃四经。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

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

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

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③《医学启源》:快气。

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⑤《汤液本草》: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香附的药用价值1、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为末,水丸如绿豆大。

每服一百丸。

(《丹溪心法》越鞠丸)2、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篇一:香附的作用香附的药用及常用配方香附的作用: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香附配伍白芍:香附疏肝理气止痛;白芍柔肝养阴、缓急止痛.二者伍用,有疏肝、养阴、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者.香附配伍当归、艾叶: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三药共用,共奏补血、散寒、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肝郁、寒滞肝脉之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宫寒不孕、小腹时痛、腰酸带下等症.香附配伍高良姜:香附理气活血、调经止痛;高良姜温中散寒、降逆止痛.二者伍用,高良姜得香附,则散寒祛郁;香附得高良姜,则行气散寒.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肝胃、气滞不行之胃脘疼痛、喜温喜按者.香附配伍木香: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兼能活血;木香行气止痛,兼能温中.二者伍用,有疏肝调中、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胃脘疼痛等症.香附配伍苏梗: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调经止痛;苏梗理气安胎、宽中除胀、和胃止呕.二药伍用,其解郁止痛、消胀除满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腹胀满、胁肋疼痛;娠妊呕吐、腹胀等.香附配伍乌药: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行血分,功擅理气开郁;乌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专走气分,长于顺气散寒.二药合用,有理气解郁、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下焦、气血不和之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泻下、里急后重等症.香附配伍延胡索:香附走气分,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延胡索走血分,活血祛淤、行气止痛.二者伍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淤之胸胁胀闷不舒、乳房胀痛、疝气疼痛以及痛经等.篇二: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知多少香附是一味中药,其为多年生草本。

有匍匐根状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如下介绍在病理上:首先香附的功效与作用体现在可以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可以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可以缓解消化不良,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等妇科症状。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香附子,又称为附子、附子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它来源于植物椴木科的高山附子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贵州等地。

香附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养生保健和食品调味等领域。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功效与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身体健康。

然而,由于香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谨慎,特别是在用作药材时更要遵守一定的禁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子被认为是一种温暖的药材,它可以温通经脉、驱除寒湿、祛寒、止痛等。

香附子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附子碱。

附子碱具有镇痛、镇静、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因此,香附子在中药治疗中被广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冷痛、关节疼痛、腰腿酸软等疾病的治疗。

香附子还具有补中益气、温中散寒的功效。

它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体虚气短、畏寒怕冷、四肢乏力等症状。

另外,香附子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这使得它在恢复体力、调节体温、增强免疫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上述的功效与作用,香附子还有抗肿瘤、抗癌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香附子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

它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的转移和扩散。

虽然目前还没有核心的临床研究证明香附子对肿瘤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但是它作为一种天然的药材,可以帮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对于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然而,在使用香附子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禁忌。

首先,香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过量使用。

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和体虚寒凉的人群,更应慎重使用。

其次,长期食用过量的香附子可能会对人体的心脏、肝脏、肾脏等造成一定的损害。

因此,我们应当根据个体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来合理使用香附子。

此外,香附子与某些药物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例如,与化疗药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减弱或影响化疗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中药的同时,我们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浅议香附和檀香的中药研究与应用

浅议香附和檀香的中药研究与应用

浅议香附和檀香的中药研究与应用香附:香附始载于《名医别录》,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具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

《中国药典》自1985年版开始收载。

香附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性平不寒,芳香走窜,为理气之良药。

香附的炮制方法有:生香附、醋香附、姜香附、炒香附、酒香附、四制香附等。

香附生用上行达表,多入解表剂中,经炮制后,能增强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作用,同时,扩大了应用范围,满足了临床多方面的需要。

香附的不同炮制品具有不同的功效,生香附理气解表;炒香附理气止痛;醋香附长于疏肝理气,去积,调经止痛;酒香附偏于行气通络;姜香附行气化痰;四制香附调气血,疏肝止痛。

香附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从而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一、《中国药典》香附【别名】莎草、香附子、雷公头、三棱草、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干燥根茎。

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性状】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

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

气香,味微苦。

【性味】辛、微苦、微甘,平。

【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二、《辞典》香附【出处】《纲目》【别名】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雷公头(《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野生植被在很古老的时代就开始被人类利用,有的时候因为它特有的食用价值,也有的时候是因为其特有的药用价值。

这种利用野生植被为人类造福的习俗,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在今天,人们依然会上山采摘一些可以为自己所用的植被。

而且,野生植被因为其天然无公害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香附作为一种野生植被,也被人们很好的在利用。

但是有一部分人却不认识这种植被,但是,生活在农村的居民,想必都会认识这种植被。

那么,香附具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理气解郁:用于缓解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

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

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

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中药香附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
降温作用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香附总生物碱、甙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亦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并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3、雌激素样作用:香附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活性。

4、对子宫的作用:无论己孕或未孕,都有抑制作用,使其收缩力减弱、肌张力降低。

5、抗炎作用:其中成分IV-B对角叉菜胶所致脚肿的抗炎作用,比氢化考的松强8倍,安全范围大3倍。

6、对肠管的作用:附挥发油浓度为5μg/ml 时可抑制肠管的收缩,当浓度增加至20
μg/ml时,显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肠管收缩幅度降低、张力下降。

7、抗菌作用:体外试验,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细菌无效。

8.、其它作用:香附醇提取物对组织胺喷雾所致豚鼠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

以上就是炒香附的作用和功效。

你会不会感叹一种小小的野生植被怎么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作用和功效?其实,生活中就是缺乏发现的眼睛,在我们周边有很多可以为我们所有的物种,只是需要我们去做一个有心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