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填空题答案
欧 亨利《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美】欧·亨利躁动不安,来去匆匆,如时光一般飘忽不定——这正是这片街区里的居民写照。
入夜时分,一位青年男子拉响一栋又一栋的门铃。
一直来到第十二栋楼的门口,他把空荡荡的行李包放在台阶上,摘下帽子,擦了擦帽沿和前额上的尘土。
微弱的门铃声在遥远而空洞的深处响起。
这是他拉响的第十二个门铃。
不一会儿,房东大妈出现在门口。
青年问是否有空房出租。
“进来吧。
”房东说,她喉头里发出的声音似乎被舌苔堵住了似的,“我这三楼后头有间屋子空了快一星期了,家具齐全。
”青年跟着她上了楼。
不知何处透进来一丝微光,削弱了走廊里的阴暗。
两人不言不语地走在残破的地毯上,细看之下,它俨然变成了一大片植被,在这飘着恶臭阴暗的空气中腐朽,生出了浓密的青苔。
“就是这儿,”房东开口说,嗓子眼儿依旧跟被堵住了似的,“这房间特别好,难得空出来。
”青年租下了这间房。
房东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终于问出了那个已经在别处问过一千次并且早就挂在舌尖上的问题。
“您记得有这样一位年轻女孩租过您的房间吗?她皮肤白皙,中等个头,身材纤瘦,一头发红的金发,左边眉毛附近有颗黑痣。
”“没有。
我不记得。
”没有。
又是没有。
永远都是没有。
他花了整整五个月马不停蹄地追寻打听,终究还是无可避免地得到了这个无可避免的否定回答。
这个所谓家具齐全的房间以虚假的热情迎来了它头一回见面的新房客。
那些破败的家具让所谓“舒适”的环境变成了睁眼说瞎话:长沙发和两张扶手椅上的锦缎已经残破不堪,两扇窗户之间只有一块尺把宽的廉价穿衣镜;墙角挂着几个金粉斑驳的画框,画框下有一张黄铜床架。
年轻的房客躺倒在扶手椅中,他的呼吸中全都是这个房间的味道——准确地说应该是潮气——那是一股阴冷的霉味,像是从地下室漫上来的,中间还掺杂着油毡上残油的哈喇味和木制品的腐烂味。
他就这么瘫在那儿,突然,整个房间弥漫着馥郁的木樨草甜香。
它似乎是随着一阵风闯进屋子里的,是那么清晰、浓郁而强烈,沁人心脾,似乎就要幻化成活生生的来客。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里,街道仿佛发了狂似的,分成了许多叫做“巷子”的小胡同。
这些“巷子”形成许多奇特的角度和曲线。
一条街有时自己本身往往交叉了一两回。
有一次,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他可贵之处:如果一个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到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归的自己,那才有意思呢!因此,搞艺术的人不久之后不少都到这个古色古香的格林尼治村来了。
他们逛来逛去,寻找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三角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租金低廉的房子。
接着,他们又从六马路买来一些锡镴杯子和一两只烘锅,组成一个“艺术区”。
苏艾和琼珊在一座矮墩墩的的三层楼砖屋的顶楼设立了她们的画室。
“琼珊”是琼娜的昵称。
她俩一个从缅因州来,另一个的家乡是加利福尼亚州。
她们是在第八街的“德尔蒙戈饭馆”吃饭时碰到的,彼此一谈,发现她们彼此对艺术、饮食、衣着的口味十分相投,结果便联合租下了那间画室。
那是五月间的事。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的、肉眼看不见的、医生们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冰冷的手指头这儿碰碰那里碰。
在广场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每一次闯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
但是在这些错综复杂、苔藓遍地、狭窄的“巷子”里,他的脚步却放慢了。
(节选自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18.请概括出选文中环境的特点。
(3分)19.以上段落作为小说开头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它们的作用。
(6分)18.(3分):错综复杂贫穷老旧阴暗狭窄(每点一分,“古色古香”可以酌情给分)19.(6分)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②渲染破旧贫穷的氛围,为下文琼珊无钱治病埋下伏笔;③导引人出场,为两人结下深厚友谊、共抗病魔做铺垫;④展开故事情节,与结尾的出人意料形成对比。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欧亨利填空题答案

1.欧·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 Porter),(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2.欧·亨利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甚至坐过监狱,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以(出人意料的结尾)闻名,美国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3.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1904)、《四百万》(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
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4.5.欧·亨利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
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
6.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
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如(《爱的牺牲》)(A Service of Love)、(《警察与赞美诗》)(The Cop and the Anthem)、(《带家具出租的房间》)(The Furnished Room)、(《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最后一片藤叶》)(The Last Leaf)等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中。
文学类文本欧亨利《二十年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二十年后[美]欧·亨利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一位巡警在马路上威风凛凛地走着。
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通衢大道两头远望,那甩警棍的动作千变万化,再加上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俨然一个太平天下的卫士形象。
走过一个路段的正中时,警察突然放慢了脚步。
一家幽暗的五金店的门口,有个男子斜靠门站着,嘴里叼了根烟,并没点着。
看到警察走过来,他抢先说话了。
“没事,警官,我在等一个朋友,”他镇定自若地说,“二十年前约好现在相见。
你听了觉得奇怪,是吗?你要是不放心呢,我可以把事情说给你听听。
二十年前,这家店是一家餐馆,叫大乔·布雷迪餐馆。
”“餐馆早五年就没有了。
”警察说。
站在门道里的那个人划着一根火柴点燃雪茄。
火柴光一亮。
只见这人长着个方下巴,脸色发白,目光倒炯炯有神,右边眉毛附近留着个小白伤疤。
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那人说:“二十年前的今晚,我跟吉米·韦尔斯在这儿的餐厅吃饭。
我们俩都是在纽约长大的,多年来亲如兄弟。
那时我十八,吉米二十。
第二天我要去西部闯荡。
在吉米看来天下似乎只有一个纽约。
那天晚上我们约定,二十年后,将在此地、此日、此时再次会面。
”“这事倒挺新鲜。
时隔二十年才又见上一面,未免太久了点。
分手以后你知道你朋友的消息?”警察问。
那人答道:“说起来我们也有过一段书信往来,但过了一两年便断了联系。
但我相信,只要吉米还活着,他肯定会来赴约的。
”等朋友的人掏出一块漂亮的表,表盖上镶着小宝石。
“十点还差三分钟,”他说,“我们在这餐馆分手的时间是十点整。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
“你猜对了!吉米要是比得上我一半就好了。
他是个大好人,只是有点死板。
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
在纽约,人总是墨守成规,人要开窍得到西部去。
”警察甩着警棍,又开步了。
“我得走了!希望你的朋友真能来。
二十年后欧亨利答案

二十年后欧亨利答案【篇一:欧亨利短篇小说集阅读测验卷】3.4.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阅读测验卷 20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
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幵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欧亨利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而闻名于世。
6. 小说的结尾都能做到“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合乎情理之内”。
7. 《麦琪的礼物》讲述了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恰恰是两人对对方的无私却使原本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因此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
8. “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
9. 《二十年后》中威尔斯从一个迟钝的老实人成为一个干练的巡警,而鲍勃则从一个不甘平凡的聪明人成为一个不法之徒。
10. 美国自1918年起设立“欧亨利纪念奖”以奖励每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二.选择题a.变色龙b. 最后一片树叶c.凡卡d.套中人()2.以下那个不是欧亨利作品的背景?a.美国西部生活b.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c.拉丁美洲生活d.美国南部草原生活()3.《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年轻女画家莲安患a.胃癌b. 肺炎c. 猩红热d.肺癌()4.《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中男孩的她长了颗黑痣。
a. 右眼角b.左眼眉毛边c.嘴角d.右脸颊()5. 《二十年后》中鲍勃和威尔斯相约在a. 华盛顿b. 芝加哥c.亚特兰大d. 纽约()6. 《菜单上的春天》中的信物是a. 蒲公英b. 山茶花c. 一把钥匙d. 茉莉花三.是非题()1. 《生活的陀螺》5元钱最终到了法官手里。
()2.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楼下老先生是一位画家。
【篇二:欧亨利《二十年后》读后感】无常,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一旦改变,结局也就注定了。
鲍勃在二十年前是个单纯小伙子,但是二十年后,他已成为通缉犯,臭名昭著。
《欧亨利短篇小说》小学生必读书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欧亨利短篇小说》小学生必读书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一、填空题1、欧·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 Porter),(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2、20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
3、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4、欧亨利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5、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而闻名于世。
6、 1894年,欧·亨利花250美元买下了奥斯汀的一家周刊,将它更名为《滚石》。
7、小说的结尾都能做到“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合乎情理之内”。
8、欧·亨利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甚至坐过监狱,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以(出人意料的结尾)闻名,美国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9、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1904)、《四百万》(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
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10、欧·亨利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
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
11、《麦琪的礼物》讲述了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恰恰是两人对对方的无私却使原本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因此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欧亨利小说专练(含答案)

一轮复习小说训练欧亨利专题(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财神与爱神欧·亨利安东尼·罗克韦尔呼唤佣人历来不按铃。
他走到书房门口,叫道:“迈克!”那嗓门一度震破过堪萨斯大草原的苍穹。
“告诉少爷一声,”安东尼吩咐应召而来的仆人说,“叫他出门之前来我这儿一趟。
”小罗克韦尔走进书房时,老头子丢开报纸,滑红润的宽脸盘上带着慈爱而又严肃的神情打量着儿子。
“有些事情即使有了钱也办不到”,理查德·罗克韦尔相当抑郁地说。
“现在别那么讲,”老安东尼·罗克韦尔惊愕地说,“我始终相信钱能通神。
我查遍了百科全书,已经查到字母Y,还没有发现过金钱办不到的事。
”“举个例子吧,”理查德有点怨恨地说,“我爱上了一位姑娘,却找不到机会向她表白。
她是社交界的头面人物之一,她的每小时每分钟都在前几天预先安排妥当了。
”“我想,在二十四小时内,可以调动一千一百万美元,房地产还不算。
我给你的全部钱财都不能让一个姑娘陪你一两个小时吗?”“太晚了。
她后天中午就要乘船去欧洲待两年。
明天傍晚,我能单独和她待上几分钟。
现在,她还住在拉齐蒙特的姨母家,我不能到那儿去。
但允许我明天晚上坐马车去中央火车站接她,她乘八点半到站的那趟火车。
我们一道乘马车赶到百老汇街的沃拉克剧院,她母亲和别的亲友在剧院休息室等我们。
你以为在那种情况下,只有六到八分钟,她会听我表白心意吗?决不会。
在剧院里或散戏之后,我还有什么机会呢?根本不可能。
不,爸,这就是你的金钱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拿钱连一分钟也买不到。
”“好啦,孩子,”老安东尼快活地说,“别忘了常常去神庙,给伟大的财神爷烧香跪拜求保佑。
至于金钱能否买到时间,你当然不能指望有人送货上门。
”第二天晚上理查德去车站之前,埃伦姑妈取出一枚古雅的金戒指交给他,对他说这是他的母亲托付的。
它能替情人们带来幸福。
小罗克韦尔郑重其事地接过戒指,在小指上试了试,戒指滑到第二指节不动了。
他取下来,按照男人的习惯,把它放进坎肩口袋里,然后打电话叫马车。
欧亨利小说阅读题汇总 (自动保存的)

§专题一欧亨利小说阅读题汇总欧·亨利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笔名:欧·亨利(O.Henry) 生卒年代:1862.9.11-1910职称: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
1862年9月11日,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O.Henry)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小镇。
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父亲是医生。
他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
他所受教育不多,15岁便开始在药房当学徒,20岁时由于健康原因去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牧场当了两年牧牛了,积累了对西部生活的亲身经验。
此后,他在得克萨斯做过不同的工作,包括在奥斯汀银行当出纳员。
他还办过一份名为《滚石》的幽默周刊,并在休斯敦一家日报上发表幽默小说和趣闻逸事。
1887年,亨利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
正当他的生活颇为安定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命运的事情。
1896年,奥斯汀银行指控他在任职期间盗用资金。
他为了躲避受审,逃往洪都拉斯。
1897年,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判处5年徒刑。
在狱中曾担任药剂师,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
他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写作短篇小说,于《麦克吕尔》杂志发表。
1901年,因“行为良好”提前获释,来到纽约专事写作。
欧·亨利在大概十年的时间内创作了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1904)[其唯一一部长篇,作者通过四五条并行的线索,试图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画面,在写法上有它的别致之处。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小说章与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各有独立的内容]、《四百万》(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欧·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2.欧·亨利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
记者、银行出纳员,甚至坐过监狱,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以(出人意料的结尾)闻名,美国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3.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1904)、《四百万》
(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
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4.欧·亨利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
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
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
5.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
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
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如(《爱的牺牲》)(A Service of Love)、(《警察与赞美诗》)(The Cop and the Anthem)、(《带家具出租的房间》)(The Furnished Room)、(《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最后一片藤叶》)(The Last Leaf)等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中。
6.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
(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7.欧·亨利的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
路》)等。
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8.从艺术手法上看,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
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
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进而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
他的文字生动活泼,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妙趣横生。
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
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
9.《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它通过写在(圣诞
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
10.(欧亨利)和(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1.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
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
为对象。
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12.《麦琪的礼物》:为了给丈夫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
(秀发)。
而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了(祖传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
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的(情感)却是(无价)的。
13.(《麦琪的礼物》)、(《爱的奉献》)、(《带家具的出租屋》)、(《生活的
陀螺》)是一曲曲刻骨铭心的爱情礼赞。
14.(《最后一片常青藤叶》)、(《刎颈之交》)歌颂感人至深的真挚友谊和善良人
性;
15.(《警察与赞美诗》)写一个流浪汉想躲避进监狱以免受冬日的饥寒之苦,数次以
身试法却屡试不得如愿,而当他站在教堂前,聆听赞美诗,决心从此振作精神认真做人时反被诬陷入狱,故事结局,使人(啼笑皆非);
16.(《汽车等待的时候》)表现都市小职员的虚荣心;
17.(《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我们选择的道路》)抨击惟利是图的经纪人和
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行径;
18.(《财神与爱神》)讽刺了拜金主义以及持有“有钱能使鬼推磨”观念的资本家;
19.(《二十年后》)表现警察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行为;
20.(《改邪归正》)、(《一位幽默家的自白》)则力图探索复杂的人性。
21.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揭露(金钱万能、惟利是图)的社会罪恶,描绘了社会底层
(“小人物”)的生活艰辛,赞美了他们的(人性美),反映了作家对(健康人性)和(健康社会)的强烈向往与追求,从此振作民众精神,医治社会痼疾。
而对“上流人物”“得意之徒”们的(巧取豪夺、利欲熏心)予以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作者从社会生活的侧面,选取(极富表现力)的生活场景,以(奇特的构思)、(调侃的口吻)表现他那个时代的风貌。
22.《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名篇,是短篇小说
的杰作,是他优秀短篇小说之一。
作品写到流浪汉(苏比)在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到监狱过冬,他六次犯事,为非作歹,可是都没有如愿,正当他听到教堂赞美诗,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莫名其妙逮捕了,小说的矛头直指当时美国社会,真实的反映了(不明是非、颠倒黑白)的社会现实。
23.欧·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著名小说家。
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
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美国欧·亨利、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
有(“美国的莫泊桑”)这一称号。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