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物理方法11

合集下载

数学物理方法概述

数学物理方法概述

数学物理方法概述数学物理方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将数学工具和物理理论相结合,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

数学物理方法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本文将对数学物理方法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一、基本概念数学物理方法是一种将数学工具应用于物理问题的方法论。

它主要包括数学分析、微分方程、变分法、群论、复变函数等数学工具,以及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电磁学、流体力学等物理理论。

通过数学物理方法,我们可以建立物理模型,推导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1.1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是数学物理方法中的基础工具之一,它包括微积分、级数、极限等内容。

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物理量进行微分、积分运算,利用微积分理论可以描述物理系统的变化规律,求解运动方程等问题。

1.2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描述物理系统演化规律的数学工具,它在数学物理方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我们可以预测物理系统的未来状态,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力学行为。

1.3 变分法变分法是一种优化方法,它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求解最优控制问题、能量最小化问题等。

通过变分法,我们可以得到物理系统的最优解,优化系统的性能。

1.4 群论群论是一种抽象代数学,它研究对称性和变换的数学结构。

在物理学中,群论被用来研究对称性和守恒律,揭示物理规律背后的对称性原理。

1.5 复变函数复变函数是研究复数域上的函数的数学分支,它在量子力学、电磁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复变函数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处理振荡、波动等问题的有效工具。

二、应用领域数学物理方法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电磁学、流体力学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数学物理方法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2.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理论,它通过波函数和算符等数学工具来描述微粒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数学物理方法在量子力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推导薛定谔方程,研究量子力学中的对称性和守恒律。

《数学物理方法》第十一章分离变量法

《数学物理方法》第十一章分离变量法



T Aexp(a2t)
X sin
x,
n l

un Tn (t)Xn ( x)
u u(x,t)
u Tn X n
28
1. 补充:三角函数的正交性
29
30
31
32
33
【例11.1.2】 设长为l 的均匀杆,两端绝热, 杆 内初始温度分布为(x), 求杆内温度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 解 定解问题为
将尝试解 y = erx 代入方程得 r2 - 2 = 0 特征根为±,
将r = ±代入尝试解得方程的二个特解, 其线性组合即为通解 y = c1ex+c2e-x . (1)
12
2.方程 y"+ 2y = 0 的通解有三种形式.将尝试解
y = erx 代入方程得 r2 + 2 = 0 特征根为±i, 将r = ±i 代入尝试解得方程的二个特解,其线 性组合即为通解
(uy1+vy2)"
= (u"y1+2u'y1'+ uy1") + (v"y2+2v'y2'+ vy2")
p(uy1+vy2)'= p(u'y1+ uy1')+ p(v'y2+ vy2') q(uy1+vy2)
19
→ (u"y1 +2u'y1'+ uy1")+ p(u'y1 +uy1') + quy1 + (v"y2 +2v'y2'+ vy2")+ p(v'y2+ vy2')

数学物理方法讲义

数学物理方法讲义

《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Physics)《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类及光电子类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是在《高等数学》课程基础上的一门重要的应用数学类课程,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所需的数学方法及工具。

课程内容:复变函数(18学时),付氏变换(20学时),数理方程(26学时)第一篇复变函数(38学时)绪论第一章复变函数基本知识4学时第二章复变函数微分4学时第三章复变函数积分4学时第四章幂级数4学时第五章留数定理及应用简介2学时第六章付里叶级数第七章付里叶变换第八章拉普拉斯变换第二篇数学物理方程(26学时)第九章数理方程的预备知识第十章偏微分方程常见形式第十一章偏微分方程的应用绪 论含 义使用数学的物理——(数学)物理 物理学中的数学——(应用)数学Mathematical Physics方 程1=x{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t a dtdx= ⎰=)(t a xdt常微分方程0222=⎪⎪⎭⎫ ⎝⎛+x dt x d ω ()C t A x +=ωcos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0222222=⎪⎪⎭⎫ ⎝⎛∂∂+∂∂+∂∂z y x ψψψ ()z y x ,,ψψ=12=x()ψψψψψz y x U zy x m h t h i ,,22222222+⎪⎪⎭⎫⎝⎛∂∂+∂∂+∂∂-=∂∂()t z y x ,,,ψψ=复 数1. 数的概念的扩充正整数(自然数) 1,2,…运算规则 +,-,×,÷,()2,- 121-=-负 数 0,-1,-2,…整 数 …,-2,-1,0,1,2,…÷ 5.021= 333.031=有理数(分数) 整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414.12=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实 数 有理数、无理数i =-1 虚 数y i复 数 实数、虚数、实数+虚数 yi x y x +,,2. 负数的运算符号12-=xi x ±=i 虚数单位,作为运算符号。

电子课件 [数学物理方法与仿真(第3版)][杨华军][电子教案(PPT版本)]chapter11

电子课件 [数学物理方法与仿真(第3版)][杨华军][电子教案(PPT版本)]chapter11

11.3.2 达朗贝尔公式的物理意义 由上面的讨论我们得到了自由弦振动泛定方程 的通解(11.3.4)为
u(x,t) F1(x at) F2(x at)
即定解问题的解可以表示为两个函数 F1(x at), F2(x at) 之 和,而这两个函数的具体形式完全由初始条件来确 定.为了阐述达朗贝尔公式的物理意义, 实际上只需 阐明这两个函数 F1(x at), F2(x at) 的物理意义就行了.
u(x,t) 1 [(x at) (x at)] 1
xat
( )d
2
2a xat
(11.3.9)
当函数(x) 是二次连续函数,函数 (x) 是一次连续可微
的函数时,(11.3.9)式即为无界弦自由振动定解问题的
解,表达式(11.3.9)称为达朗贝尔(D.Alembert)公式.
无界弦自由振动定解问题的解称为达朗贝尔解.
uut(t

a x,0)
2u
xx
0, 0 x x,ut x,0
x,
0
x
u0,t 0
(13.4.4) (13.4.5) (13.4.6)
由于端点固定,所以有u(0,t) 0. 为了使用无界的达
朗贝尔公式,故需要把半无界问题延拓为无界问题来
处理,即必须把 u(x,t) 、 (x) 和(x) 延拓到整个无界区
假设方程的行波解具有下列形式
u(x, y) F(y x)
(11.2.2)
代入方程即得
a2F(y x) bF(y x) cF(y x) 0
需要求方程的非零解,故
F(x x) 0
a2 b c 0
(11.2.3)
(i) b2 4ac 0,对应于双曲型方程,式(11.2.3)有两

数学物理方法 经典

数学物理方法 经典

数学物理方法经典
数学物理方法是指应用数学的理论和技巧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经典数学物理方法是指在经典物理理论框架下使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经典数学物理方法涵盖了多个数学分支,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等。

其中微积分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提供了求导、积分、微分方程等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

线性代数则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等,通过矩阵和向量的运算来推导和求解物理问题。

微分方程是数学物理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描述了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关系,可以作为模型的基础来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经典数学物理方法在解决一些基本的物理问题,如平抛运动、受迫振动、电场中的电荷分布等方面非常有效。

它们可以通过数学的形式化和推导来得到精确的解析解,从而提供了对物理现象的深入理解和预测能力。

然而,在一些更加复杂和抽象的物理问题中,经典数学物理方法可能会遇到困难。

这时,需要借助更高级的数学和物理工具,如量子力学、场论、复变函数等来解决。

但经典数学物理方法仍然是学习和理解这些高级理论的重要基础。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向安平
B xiangap@ xiangap@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技术系 2006 年 9 月 11 日
前 言
本书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使用. 本教学参考书仅供授权读者在计算机上阅读,不能编辑、拷贝和打印.经作者授权,可取消全 部限制. 在第一版中只收录了必要的试题,以后将增补习题的数量和类型,在每章增加内容小结和解题 方法讨论.欢迎读者提供建议. 作为本书的第一版,错误和排版差错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 1.1 复数与复数运算
1. 下列式子在复平面上各具有怎样的意义? (1) | x |≤ 2. (2) | z − a |=| z − b | (a 、b为复常数). (3) Rez > 1 2. (1) | x |≤ 2 解一:|z| = | x + iy| = 部. x2 + y2 ≤ 2,或 x2 + y2 ≤ 4.这是以原点为圆心而半径为2的圆及其内
z?az?bx?a12y?a22x?b12y?b22于是x?a12y?a22x?b12y?b22即2y?a2?b2b2?a22x?a1?b1a1?b1y?a2b22x?a1b12a1?b1b2?a22a2b2这是一条直线是一条过点a和点b连线的中点a1b12且与该直线垂直的直线
数 学 物 理 方 法
解二:按照模的几何意义,|z|是复数z = x + iy与原点间的距离,若此距离总是≤ 2,即表示 以原点为圆心而半径为2的圆内部. (2) |z − a| = |z − b| ( a、b为复常数). 解一:设z = x + iy, z = a1 + ia2 , b = b1 + ib2 ; ( x − a1 )2 + (y − a2 )2 , ( x − b1 )2 + (y − b2 )2 ,

《数学物理方法》课件

《数学物理方法》课件

弹性力学方程的求解
总结词
弹性力学方程是描述弹性物体变形和应力分布的偏微分方程 ,通过求解该方程可以了解物体的弹性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弹性力学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nabla cdot sigma = f$,其中 $sigma$ 是应力张量,$f$ 是体力密度,$nabla cdot$ 是散 度算子。求解该方程可以得到应力分布、应变能和弹性常数 等。
在工程学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
数学物理方法在机械工程 中广泛应用于分析力学、 热传导、流体力学等问题 。
电子工程
在电子工程中,数学物理 方法用于描述电磁波的传 播、散射和吸收等。
土木工程
在土木工程中,数学物理 方法用于分析结构力学、 地震工程等问题。
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金融建模
数学物理方法在金融领域中用于 建立复杂的金融模型,如期权定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数学物理方法将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需求 ,特别是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数学物理方法将与这些 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高效、精确的问题解决方案。
06 数学物理方法的实际案例分析
一维波动方程的求解
总结词
一维波动方程是描述一维波动现象的基本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可以了解波的传播规律 。
这些概念在描述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和求解物理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描述速度、加速度、功和能量 等物理量时。
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包括极限、连续 性、导数和积分等。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是描述物理现象变化规律的数学工具,它表示一个或多个未知函数的导数 之间的关系。
微分方程的基本类型包括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和积分微分方程等。

高等数学第四册第三版数学物理方法答案(完整版)

高等数学第四册第三版数学物理方法答案(完整版)

高等数学 第四册(第三版) 数学物理方法 答案(完整版)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1)1.计算)(1)2;i i i i i -=-=-()122(12)(34)(2)5102122.;345(34)(34)591655i i i i i i i i i i i i +-++--+++=+=-=---+-+5551(3).;(1)(2)(3)(13)(3)102i i i i i i i ===------4222(4).(1)[(1)](2)4;i i i -=-=-=-1122())]a bi =+=112224sin )]()(cossin );22i a b i θθθθ=+=++3.设1z=2;z i =试用三角形式表示12z z 及12z z 。

解:121cossin;(cos sin );44266z i z i ππππ=+=+121155[cos()sin()](cos sin );2464621212z z i i ππππππ=+++=+ 122[cos()sin()]2(cos sin );46461212z i i z ππππππ=-+-=+11.设123,,z z z 三点适合条件1230z z z ++=及1231;z z z ===试证明123,,z z z 是一个内接于单位圆z =1的正三角形的顶点。

证明:1230;zz ++=z 123231;312;;z z z z z z z z z ∴=--=--=--122331;z z z z z z ∴-=-=-123,,z z z ∴所组成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1231z z z ===123,,z z z ∴为以z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三点。

即123z ,z ,z 是内接于单位圆的正三角形。

.17.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π。

证明:有复数的性质得:3213213arg;arg ;arg ;z z z z z z αβγ---=== 21z z z z -•-arg(1)2;k αβγπ∴++=-+0;k ∴=;αβγπ∴++=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2)7.试解方程()4400z a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内,而且弦上的点沿垂直于x轴的方
M'
'
向运动。
ds
M
所谓“微小”是指运动的幅度及弦在任 意位置处切线的倾角都很小,以致它们

T
gds
的高于一次方的项可以忽略不计。
O
N
N'
x
x dx
x
弦是均匀的,设其线密度为 ;
12
设弦上具有横坐标为x的点,在时刻t的位置为M,其位移MN记为u。 显然,在振动过程中,位移u是变量x和t的函数,即
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
4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数学物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 §1.1 基本方程的建立 §1.2 定解条件 §1.3 定解问题的提法 §1.4 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与化简
第二章 分离变量法 §2.1 (1+1)维齐次方程的分离变量法 §2.2 二维Laplace方程的定解问题 §2.3 非齐次方程的解法 §2.4 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处理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T sin
T ' sin ' gds ds 2u x,t
t 2
将近似式代入,T

u

x dx, x
t


u
x,
x
t




gdx


2u
t
x,
2
t

dx
16
T

u

x dx, x
t


u
x,
1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历史与计算机》,郭玉 翠,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谷超豪、李大潜、陈恕行等, 高教出版社,2002年
《实用偏微分方程》英文版第四版,(美)理查德.哈伯 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学时
32学时
2
对大家的要求
按时上课 课上记笔记,做标记 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波动方程、热传导 方程和Laplace方程等典型数学物理方程的常用解法:分 离变量法、行波法、积分变换法和Green函数法等等。熟 悉和掌握Bessel函数和Legendre函数等两类特殊函数的 性质和应用。
通过对所讨论问题的综合分析,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数学 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步骤,为 电磁场、微波理论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培养初步的科研能 力打下基础。
T'
1 tan2
x
M'
'
sin ' tan ' u x dx,t ,
x
ds
M

gds
u x,t 2
T
ds 1
x
dx dx.
N
N'
O
x
x dx
x
小弧段在时刻t沿u方向的加速度近似为
u2 (x, t) t 2

小弧段的质量为 ds
x1x
将虎克定律 (x,t) E u(x,t) 代入上式
x
得:
S x
2u( ,t)
t 2
x1x

ES
u( ,t)
xx

ES
u( ,t)
x

F(x
2x, t )S x
将函数 u( ,t)
在 x 处展开为泰勒级数并取前两项,得:
N
N'
O
x
x dx
x
按照弦作微小振动的假设,可知在振动过程中,弦上M和M’点处切线 的倾角都很小,即:
0, ' 0
14
由 cos 1 2 4
2! 4!
略去 和 ' 的所有高于一次方的项时,就有
cos 1, cos ' 1
u
T'
代入式 T cos T ' cos ' 0 便可近似得到: T T '
统计法:通过统计规律建立所研究问题满足的广义数学物理 方程,常用于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
11
§1.1.1 波动方程
1. 均匀弦的微小横振动
设有一根均匀柔软的细弦,平衡时沿直线拉紧,而且除了受不随时间变 化的张力及弦本身的重力外,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
下面研究弦作微小横振动的规律。
u
T'
所谓“横向”是指全部运动出现在一个
u u(x,t) u
T'
采用微元法来建立位移u满足的方程:
M'
'
把弦上点的运动先看成小弧段的运动,然 后再考虑小弧段趋于零的极限情况。
ds
M


gds
在弦上任取一弧段 MM,' 其长度为ds, T
弧段两端所受张力为 T 和 T '
N
N'
O
x
x dx
x
是弦的线密度
由于假定弦是柔软的,所以在任意点处张力的方向总是沿着弦在该点的 切线方向。
5
第三章 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级数解法 本征值问题 §3.1 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级数解法 §3.2 Legendre(勒让德)方程的级数解 §3.3 Bessel(贝塞尔)方程的级数解 §3.4 Sturm-Liouville(斯特姆--刘维尔)本征值问题
第四章 Bessel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4.1 Bessel方程的引出 §4.2 Bessel函数的性质 §4.3 Bessel函数的应用 *§4.4 修正Bessel函数 *§4.5 可化为Bessel方程的方程
——
AB

u(x

x, t ) x
u(x,t)
x点的应变为:
lim u(x x,t) u(x,t) u(x,t)
x0
x
x
A
P( x, t ) A'
u( x, t )


B x
P(x x,t) B'
u(x x,t)
由于振动是微小的,可认为不超过杆的弹性限度
虎克(Hooke)定律:应力=弹性模量*应变
x
t




gdx



2u
t
x,
2
t

dx(*)
上式左端方括号的部分是由于x产生 的改变量,可以用微分近似代替:
dx
的变化引起的
u( x, t ) x
u

x dx, x
t


u
x,
x
t


x

u
x,
x
t


dx

2u x,
x2
重复以上的推导过程,可得有外力作用时弦的振动方程为:
u2 (x,t) t 2

a2
2u( x, t ) x2

f
( x, t )
(**)
其中,f (x,t) F(x,t) / ,表示t时刻单位质量的弦在x点所受的外力。 式(**)称为弦的受迫振动方程。
18
u2 (x,t) t 2
任务:将物理规律“翻译”为数学语言,即列出某 类物理现象所满足的数学物理方程
常用的方法:
微元法:在整个系统中分出一个小部分,分析邻近部分与这 一小部分的相互作用,通过对表达式的化简、整理,即得到 所研究问题满足的数学物理方程
规律法:将物理规律(比如Maxwell方程组)用(容易求解 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出来

a2
2u( x, t ) x2
u2 (x,t) t 2

a2
2u( x, t ) x2

f
( x, t )
(*) (**)
方程(*)和方程(**)的差别在于方程( ** )的右端多了一个与未 知函数u无关的项f(x,t),这个项称为自由项。
包括有非零自由项的方程称为非齐次方程。
自由项恒等于零的方程称为齐次方程。 方程(*)为一维齐次波动方程,

xx
S x
2u( ,t)
t 2
x1x

ES
2u( ,t) 2
x
x

F(x
2x, t )S 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中,1,2 满足 0 i 1 (i 1, 2)
22

S
x

2u(
t 2
,
t
)

ES
2u( , 2
可得:
u2 (x,t) t 2

a2
2u( x, t ) x2
其中, a2 T /
这就是均匀弦的横振动所满足的泛定方程。它是一种波动方程。由于在
空间上是一维的,故称一维波动方程。
17
受迫振动
如果均匀弦上沿位移方向还经受外力场作用,单位长度弦上所受之力, 即力密度为F(x,t)。则在方程左端还应加上一项外力 F(x,t)dx 。
熟练掌握三类方程定解问题的解法:分离变量 法,行波法、积分变换法等;
熟悉Bessel函数和Legendre函数的性质及其 应用。
学习方法
物理过程 数学模型 数学解
物理解 物理现象
第1章 数学物理方程及其 定解条件
——典型方程和定解条件的导出
10
§1-1 基本方程的建立
基本方程是一类或几类物理现象满足的普遍规律的 数学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