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内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内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内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复重点
*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

*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癌、胰腺炎等。

*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痛风等。

* 感染性疾病:肺炎、肝炎、结核病等。

名词解释
* 心肌梗死:心肌死亡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血供减少,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并最终坏死的一种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种慢性肺部疾病,病人通常表现出气流受限及呼吸困难的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吸烟。

* 胃癌:发生在胃中黏膜处的一种癌症,主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种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焦虑、多汗、失眠等。

* 肝炎:肝脏炎症,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药物中毒、自身免疫等。

简答
1.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地高于正常水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哪些人最容易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由一系列因素诱发,包括肥胖、年龄、基因和不良
的生活惯等。

3. 如何预防肺癌?
注意避免吸烟、呼吸污染和有害化学品等致癌因素,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4.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肺部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发热、呼吸急促等。

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总9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肺系病证感冒1各家学说:○1北宋*杨士赢《仁斋直指方》首见“感冒”之名。

○2元*朱丹溪提出病位在肺,创立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3明清时期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4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对虚人感冒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并明确提出“时行感冒”。

2病证特点: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头痛,脉浮。

3病因病机:六淫、时行病毒侵犯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4病位:肺卫。

5病证鉴别:○1风温—病势急、寒战高热,神昏谵妄。

○2流感—症状重、发病急、传变快,具有流行性与传染性。

6辨证要点:○1辨风寒、风热、暑湿。

○2辨时行与普通感冒。

○3辨体虚感冒—气虚与阴虚。

7病证治则:解表达邪或解表宣肺。

8病证分治:○1风寒束表: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苔薄白,脉浮紧—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合六一散或加赤茯苓)。

○4虚体感冒:(1)气虚感冒: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益气解表—参苏饮。

(2)阴虚外感: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津,脉细数。

—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9预防调护:○1慎起居适寒温。

○2注锻炼强体质。

○3易感者每天按迎香穴、冬春服贯众汤、夏暑服藿佩汤。

○4时感流行可服贯众、板兰根、生甘草汤预防;室内食醋熏蒸消毒、加热消毒2小时每日一次。

○5发热者适当休息,饮食宜清淡。

内科学重点总结

内科学重点总结

Tips:内科学关键是要重点掌握呼吸、循环、消化三个系统的疾病,这在讲课和考试中占的比重会很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他系统的疾病就掌握一些常见疾病就可以了。

Chapter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本病在临床上最常见,尤其是急诊科,但是由于它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所以上课时一般不会讲,考试也一般不考。

Chapter 3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咳嗽、咳痰、喘息,慢性反复发作,冬天寒冷时加重,回暖时缓解。

病因有吸烟、职业粉尘、化学物质、大气污染、感染。

急性发作期有散在干湿啰音于背部和肺底。

临床分三期:急性发作期(一周内出现脓性痰,或伴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症状之一加剧),慢性迁延期(咳、痰、喘症状迁延不愈一个月以上)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两个月以上)。

诊断依据:咳、痰、喘、症状,每年三个月,持续两年以上,排除其他疾患,或有明确客观检查依据(X线,肺功能)。

鉴别“爱惜阔小姐”(肺癌、矽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

急性发作期治疗: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

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emphysema:吸烟、感染、大气污染有害因素,气道弹性减退,气道壁破坏。

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清音,肺下界肝浊音界下移,心音遥远。

X线垂位心,ECG肢体导联低电压,肺功检查功能残气量FRV、残气量RV、肺总量TLC 均升高,RV/TLC>4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气道阻塞,慢性炎症性反应,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80%预计值,FEV1/FVC<70%)。

标志性症状是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听诊呼气延长。

COPD诊断标准:①中年发病,长期吸烟史,慢性咳嗽咳痰缓慢进展②肺气肿征③活动时气促,呼吸困难④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舒药后FEV1/FVC<70%,FEV1<80%预计值⑤排除其他疾病所致COPD分级:FEV1>80%预计值,FEV1/FVC<70%为轻度COPD,FEV1>50%中度,FEV1>30%重度,FEV1<30%或呼衰极重度。

内科学期末考试重点

内科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看):a吸烟b空气污染c感染d其他P122、诊断:本病主要依据病史和症状进行诊断。

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诊断即可成立。

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三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

3、治疗(看):A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移期:1、控制感染2、祛痰、镇咳3、解痉、平喘4、气雾疗法B临床缓解期:免疫调节如卡接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胸腺肽和必思添等对预防继发感染、减少发作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P15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已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2、病因和发病机制(看):a吸烟b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c空气污染d感染因素e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f氧化应激g其他P163、诊断:本病主要依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等综合分析确定诊断。

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70%,即可诊断。

4、治疗(看):A稳定期:a戒烟,脱离污染环境b扩张支气管c祛痰d糖皮质激素使用e长期家庭氧疗B急性加重期:a控制感染b扩张支气管c控制性氧疗d糖皮质激素使用e祛痰P19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定义:建成慢性肺心病,是指慢性肺、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2、并发症:肺性脑病之慢性肺、肺疾病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症,为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临床常见: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嗜睡、昏睡、昏迷等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体征。

内科学总结 考试要点

内科学总结 考试要点

肺炎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2.病原体可通过下列途径引起肺炎:空气吸入;血行播散;临近感染部位蔓延;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此外,还有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和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

3.肺炎的解剖分类: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首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Cohn(肺泡间孔)孔向其他肺泡扩散。

X线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2)小爷性肺炎(支气管性):经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X线显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无实变征象。

3)间质性肺炎:病原体多是支原体4.病因分类:1)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葡,甲型溶血性链球菌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3)病毒性肺炎4)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弓形虫寄生虫5)理化因素所致肺炎5.患病环境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型肺实质炎症。

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也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入院48小时后再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3)免疫低下宿主肺炎:多为G-感染?6.临床表现:(1-4中任意一项+5,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即可诊断)1)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多高于383)肺实变的典型体征:叩诊浊音,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湿性啰音4)白细胞计数大于10 或小于45)胸片:实变,斑片样渗出,大小不等结节,空洞,间质改变,胸腔积液7.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其严重性决定于三个主要因素: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全身炎症反应程度8.重症肺炎的标准:(满足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以上可诊断为重症肺炎)主要标准有:1)需要有创机械通气2)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3)胸片显示48小时病变扩大50%4)少尿<20ml/h次要标准:1)呼吸频率大于等于302)氧合指数小于等于2503)多肺叶浸润4)意识障碍/定向障碍5)氮质血症(BUN>=20mg/d l)6)白细胞减少,小于47)血小板减少,少于108)低体温,小于369)低血压9.确定病原体1)痰,最常用的下呼吸道病原学标本。

(完整版)内科学重点整理(全)

(完整版)内科学重点整理(全)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中毒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定量 >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晨尿最佳),或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称为蛋白尿。

微量蛋白尿:24h尿白蛋白排泄在30~300m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20-200ug/min称为微量蛋白尿。

2.镜下血尿: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超过3个,称为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1L尿中含1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尿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酱油样或有血凝块.3。

白细胞尿: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每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超过5个称为白细胞尿。

因蜕变的白细胞称为脓细胞,故白细胞尿亦称为脓尿.4。

肾病综合征NS: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

5g/d)、低白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

5.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6。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

7.重新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重新感染。

8.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称为复发。

9.慢性肾脏病CKD: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2、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KD)10。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问答题:1.肾脏的基本结构:肾脏由肾单位肾小球旁器肾间质血管和神经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结构: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构成。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涵盖了多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考博内科学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等,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例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2. 重症监护和危重病的救治:考生需要了解重症监护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常见危重病的急诊救治和综合治疗技术。

例如,心肺复苏、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3. 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慢性病是内科学的重要领域,考生需要了解慢性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策略等。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等。

4. 传染病的防控和治疗:考生需要了解主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

例如,肺结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5. 医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应用:考生需要了解医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验技术在内科学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解读和分析相关检查结果。

例如,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血液、尿液、生化等实验室检验技术。

考博内科学的重点主要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症监护和危重病的救治、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传染病的防控和治疗,以及医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应用。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重点

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重点

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重点可能包括以下内容:专业知识:这包括对内科各领域的深入理解,如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等。

考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技能:这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技能。

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患者信息,提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考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原则,如尊重患者自主权、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并熟悉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

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新进展:考生需要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成果,如新的诊断技术、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药物等。

临床案例分析:考试中可能包含临床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病例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请注意,以上只是可能包括的考试重点,具体考试内容和重点请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1.交替脉为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为左室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

水冲脉是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出现脉压增大,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

2.脉搏短绌见于心房颤动,出现脉率少于心率的现象。

3.病人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奇脉,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

4.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

速脉指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生理情况下见于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等;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贫血、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5.缓脉指脉率少于60次/分,生理情况下见于老年人、运动员等;病理情况下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6.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呼吸有大蒜味;尿毒症者有尿味(氨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有烂苹果味;肝性脑病者有肝腥(肝臭)味;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者有恶臭味。

7.体温低于35℃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体温中枢未发育成熟、休克、急性大出血、极度衰竭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等。

体温高于37.2℃称为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8.潮式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继之暂停,随后又重复上述节律。

9.间停呼吸表现为呼吸次数明显减少且每隔一段时间即有呼吸暂停数秒钟,随后又重复上述节律。

10.库斯莫尔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呼吸深大,频率可快可慢。

11.嗜睡可被唤醒,醒后尚能保持短时期的醒觉状态,但反应迟钝,一旦刺激去除则又迅速入睡。

12.昏睡病人强烈刺激下可勉强被唤醒但答话含糊,所答非所问,答后很快又再入睡。

13.昏迷病人的运动和感觉完全丧失,任何刺激都不能将其唤醒。

14.急性病容:面颊潮红、兴奋不安、呼吸急促、痛苦呻吟等,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

15.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苍白或灰暗、精神萎靡、瘦弱无力,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16.贫血面容:病人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17.二尖瓣面容:病人双颊紫红、口唇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

18.病危面容: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淡漠,目光无神,眼眶凹陷,见于大出血、严重休克、脱水等病人。

19.发育状态通常以年龄与智力、体格成长状态(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的关系进行综合判断。

20.成年人的体形可分为瘦长型、矮胖型和匀称型三种。

21.杵状指(趾),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先天性心脏病病人。

22.出血点直径小于2mm称为瘀点,直径3~5mm称为紫癜,直径5mm以上称为瘀斑,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23.黄染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过高引起的,早期或轻微黄染见于巩膜及软腭黏膜。

24.发绀主要是由于单位容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餐增高而引起的。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可出现发绀,常见于口唇、面颊、肢端、甲床、耳廓等。

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和某些中毒等。

严重贫血病人如血红蛋白量少于50g/L,即使全部血红蛋白处于还原状态,也不出现发绀。

25.蜘蛛痣的产生与体内雌激素增高有关,常见于慢性肝病病人。

26.扁桃体肿大一般分为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扁桃体达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27.肺癌多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28,桶状胸,胸廓呈桶形,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加宽,多见于肺气肿病人。

29.扁平胸,胸廓扁平,前后径小于左右径的一半,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病人。

30.大量胸膜腔积液、气胸或纵隔肿瘤可将气管推向健侧。

31.广泛胸膜粘连、肺不张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32.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的病人。

33.语颤增强见于肺组织炎症或肺实变的病人。

34.胸部叩诊为过清音多见于肺气肿病人。

胸部叩诊为鼓音多见于气胸病人。

35.慌张步态指起步后小步急速前行,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震颤麻痹。

醉酒步态指走路时躯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如醉酒状,见于小脑疾患。

36.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若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见于肺实变。

37.急性肺水肿病人可闻及两肺满布湿哕音。

38.肺炎病人可闻及局部湿哕音。

39.肺淤血病人可闻及两肺底湿哕音。

40.颈静脉怒张,提示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纵隔肿瘤等病人。

41.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为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征象之一。

42.心脏听诊有五个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43.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的表现;如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则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

44.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等。

45.心包摩擦感提示心包膜的炎症。

46.左心室增大,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

,47.右心室轻度增大时叩诊心界变化不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增大明显,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病人。

48.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性。

49.心尖区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

50.心尖区柔和而高调的吹风样杂音常为功能性杂音。

51.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52.极度消瘦或严重脱水者腹部凹陷,重者呈“舟状腹”。

53.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是腹膜炎症病变的体征,临床上称腹膜刺激征。

54.炎症累及腹膜壁层是腹部反跳痛发生的机制。

55.正常人肠鸣音4~5次/分,无明显增强或减弱。

56.腹壁静脉曲张常见于门静脉高压所致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有侧支循环形成时。

57.急性胃肠道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如木板,称板状腹。

58.急性肠胃炎时,肠鸣音活跃;肠麻痹时,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

59.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巴比妥类、吗啡等药物中毒。

60.瞳孔散大见于视神经萎缩、阿托品药物中毒及深昏迷病人。

61.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脑肿瘤及脑疝等。

62.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63.椎体束受损时,病人可出现病理反射,即可出现巴宾斯基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查多克征阳性。

64.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为脑膜刺激征。

65.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为浅反射。

66.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为深反射。

67.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 /L;女性110~150g/L。

68.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败血症等。

69.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

70.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感染以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71.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72.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前应指导病人避免服铁剂、动物血、肝类、瘦肉及大量绿叶蔬菜3天,勿咽下血性唾液,以防假阳性。

73.柏油样便黑色富有光泽,呈柏油样,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74.鲜血便见于肠道下段出血性疾病,如痢疾、结肠癌、痔疮等。

75.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76.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内含黏液块,量多见于霍乱和副霍乱。

77.各种黄疸时总胆红素均可升高:17~34.2μmol/L,临床上称为隐性黄疸;>34.2μmol /L为显性黄疸。

78.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为1.5~2.5:1。

79.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广泛存在于肝、心、脑、肾、肠等组织细胞中,以肝细胞中含量最高。

80.黏液、脓样或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

8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引起Ⅱ型呼吸衰竭。

82.肺炎球菌性肺炎典型的痰液呈铁锈色。

83.慢性肺心病早期表现为右室肥大。

84.支气管扩张病人痰液的特点是大量脓痰,久置分三层。

85.吸人糖皮质激素后应漱口,以防口咽部感染。

86.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特征性的表现主要由二氧化碳滞留引起血管扩张所致,表现为皮肤红润、温暖多汗及球结膜水肿。

87.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8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典型的体征为:桶状胸,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肝上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

89.肺癌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

90.气管内吸痰时,每次插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l5秒,以防引起或加重低氧血症。

91.对痰液过多且无力咳嗽者,每次翻身前后应注意拍背、吸痰,以免口腔分泌物进入支气管造成窒息。

92.呼气性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病因是小气道痉挛,常见于COPD及支气管哮喘。

93.指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进行腹式呼吸时,呼气与吸气时间之比为2~3:1,即深吸慢呼。

94.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阻塞性肺气肿。

95.结核菌素试验判断结果的时间是注射后48~72小时。

96.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皮肤硬结的直径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 为阳性,20mm或不足20mm但出现水泡、坏死为强阳性。

97.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聋和肾功能损害。

98.缩唇呼气和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减低呼吸阻力,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闭合,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提高呼吸效率。

99.气管切开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采取各种措施保持气道的通畅,如湿化气道、气道内吸痰等。

100.支气管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101.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疾病是感染。

102.大量咯血,一次咯血量>300ml或每日咯血量>500ml。

若突然出现咯血减少、情绪紧张、胸闷气促、面色灰暗提示窒息先兆。

若出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眼、两手乱抓、抽搐、大汗淋漓、意识丧失提示发生窒息。

咯血窒息处理首先应清除呼吸道内血块。

103.与肺癌发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长期吸烟。

104.呼吸衰竭病人最早、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困难。

10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引起Ⅱ型呼衰。

106.缩唇呼吸的重要性是避免小气道塌陷。

107.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提示肺气肿。

108.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应鼓励病人饮水,水量>2500mud,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重症者应给予静脉补液。

109.肺结核病人痰中有结核菌时,最简便有效的处理痰的方法是焚烧。

110.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引起。

111.自发性气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一侧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的症状,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