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合集下载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1.检查采集器材是否齐全,包括:采血针、采血管、注射器、消毒棉球等。

2.核对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住院号等。

3.告知病人采血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4.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如有需要请医生评估。

二、采集步骤
1.洗手并戴上手套。

2.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通常是在肘窝内侧或手背上方。

3.用消毒棉球擦拭穿刺部位,从中心向外轻轻擦拭,不要反复擦拭同一
处。

4.让病人握紧拳头或按压止血带,以增加静脉充盈度。

5.将采血针插入静脉内,注意角度和深度,并保持稳定压力。

6.当血液进入采血管后,松开止血带或让病人松开握紧的拳头,并缓慢拔出采血针。

7.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穿刺部位,以促进止血。

8.将采血管放入冰盒中,并标注好病人信息和采集时间等。

三、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避免过度挤压或摩擦皮肤。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3.不要在疑似感染部位采集血液标本,以免扩散感染。

4.不要在有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身上进行静脉穿刺。

5.遵守正确的采血顺序,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6.注意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适和意外情况。

7.及时将采集好的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处理,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一、静脉采血法1.用物同静脉注射法,备干燥注射器(5-10ml),7号针头,标本容器(按需要备干燥试管、抗凝管或血培养瓶),酒精灯,火柴等。

2.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按静脉穿刺法采取所需血量,立即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切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而造成溶血。

因血液中细胞的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如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外的20倍,细胞内的某些酶含量也较细胞外高,如发生溶血,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需全血、血浆,可将血液如上法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如需作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时,抽取血液后,应立即注入有石蜡油的抗凝试管中,注入时针头应插入石蜡油面以下,以隔绝空气,立即送验。

否则血液中二氧化碳逸出,使检验结果降低,影响准确性。

(3)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防止污染。

静脉采血后,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内,一般培养标本用肉汤培养瓶,如做伤寒杆菌培养则备胆汁培养瓶。

临床常用的培养瓶有两种,一种是密封瓶,瓶口除橡胶塞外另加铝盖密封。

瓶内盛培养液约50ml,经高压灭菌,使用时将铝盖剔去,用2%碘酒和70%酒精消毒瓶盖,更换针头将抽出的血液注入瓶内,摇匀后送验。

另一种是三角烧瓶,瓶口以棉花塞子及纸严密包封,使用时先将封瓶纸松开,取血后将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瓶内,轻轻摇匀,再将棉塞经火焰消毒后盖好,扎紧封瓶纸送验。

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因血中细菌数目较少,为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应取血10-15ml.(4)采血完毕,连同检验单及时送验,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应经消毒液浸泡集中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所需血量视检验目的而定,各医院检验方法不同,其采血量也各异。

下面介绍常用检验项目全血、血清标本和放射免疫检验采血量与要求(表17-1,17-2,17-3,17-4)。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静脉采血1.采血前准备:确认患者身份,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

2.采血时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静脉,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和感染。

3.采血后处理:拔出针头,轻轻按压穿刺部位,用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二、毛细血管采血1.采血前准备: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如手指、耳垂等。

2.采血时注意事项: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3.采血后处理:用干棉球或纱布轻压穿刺部位,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三、动脉采血1.采血前准备: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选择合适的动脉,如桡动脉、肱动脉等。

2.采血时注意事项: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3.采血后处理:拔出针头,轻轻按压穿刺部位,用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四、特殊情况处理1.采血对象为新生儿、儿童、孕妇、危重患者等特殊人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操作。

2.如遇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采血,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五、采血前准备1.根据检测项目和医生要求,准备相应的申请单和容器,标明患者信息、检测项目、采样时间等。

2.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避免误差。

3.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疑虑。

4.对于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应提前通知患者或其家属,确保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

5.准备好相应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容器和消毒用品。

六、采血时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2.根据采血量和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和容器。

3.采血时避免过度挤压或用力拍打采血部位,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4.采血过程中避免与外界接触,以免造成污染。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

⾎液检验标本分为全⾎、⾎浆、⾎清等。

全⾎标本主要⽤于临床⾎液学检查,例如⾎细胞计数和分类、形态学检查等;⾎浆标本适合内分泌激素、⾎栓和⽌⾎检测⾎清标本多适合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检测。

按照⾎标本采集部位的不同,分为静脉⾎、动脉⾎和⽑细⾎管⾎三种。

绝⼤多数检查采⽤静脉⾎,少数检查如⾎⽓分析、乳酸和丙酮酸测定等需要采集动脉⾎,⽑细⾎管⾎主要⽤于各种微量法检查或⼤规模普查。

下⾯是店铺精⼼收集的⾎液检验标本采集⽅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静脉⾎采集⽅法、注意事项和采集样品所⽤材料的安全处置 1、⽌⾎带或压脉器:采集静脉⾎时,⽌⾎带压迫静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 40 秒为宜,否则容易引起淤⾎、静脉扩张,并且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查结果,如乳酸升⾼、pH 值降低、K + 、Ca 2+ 、肌酸激酶升⾼等。

2、采⾎时间与部位:⼤多数化验检查要求清晨、空腹、采集静脉⾎应尽可能避免在输液同时取⾎,输液不仅使⾎液稀释,⽽且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发⽣严重⼲扰,特别是⾎糖和电解质。

3、避免溶⾎、杂质污染:采⾎器具必须⽆菌、⼲燥、洁净.避免特别⽤⼒抽吸和推注、避免化学污染和细菌污染引起的溶⾎。

因为红细胞的某些成分与⾎清(浆)不同,样本溶⾎可使红细胞某些成分释放,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

4、⾎样的采集:⾎样要求在每⼀天的同⼀时间采集,理想的时间是早晨 7:00 到 8:00,尤其是监测为⽬的时,更要保证标本采集时间的统⼀。

最后⼀次⾷物和液体摄⼊应在前⼀天下午 6:00 到 7:00(急诊检验例外)。

⾎样采集应在不服药期间,如在早晨服前。

⾎样采集时,患者应仰卧位,采⾎点应在同⼀静脉区,通常为⼿臂静脉。

5、标本采集后须⽴即送检,放置过久影响检验结果。

当取⾎不顺利时,切忌在同⼀处反复穿刺,易导致标本溶⾎或有⼩凝块,影响检测结果。

6、采集⾎培养标本时应先注射厌氧瓶,尽量减少接触空⽓时间。

7、微量元素测定采集标本的注射器和容器不能含游离⾦属。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采集器具的清洁和消毒状态良好;-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充分了解采集的目的和方式;- 准备好所需的标本采集器具,如针头、采血管、试管等;- 洗手并佩戴干净的手套。

2. 采集步骤步骤一:整理工作区- 确保工作区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和污染源;- 将所需的器具放置在易取用的位置。

步骤二:与患者交流- 向患者解释采集过程,安抚其情绪;- 确认患者是否有采集过程中的特殊需要或注意事项。

步骤三:选择采集部位根据采集的目的和患者的状况,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常用的部位有:- 肘静脉:采集的血液量较大,适合需要大量血液的检验项目;- 背腕静脉:血管表浅,容易找到,并且对患者疼痛感较小。

步骤四:皮肤消毒-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酒精棉球;- 从采集部位的中心向外轻力擦拭,保持消毒区域干燥。

步骤五:采集血液- 使用适当的针头插入采集部位的血管;- 适量吸取血液,并注意采样管中的抽血顺序。

步骤六:停止出血在采集完足够的血液后,要采取措施停止出血,通常有以下方法:- 轻轻握压采集部位,直至出血停止;- 使用适当的敷料覆盖采血部位,并提醒患者保持不动。

步骤七:处理采集器具- 将使用过的针头和试管等采集器具放置在专用中;- 丢弃前确保密封,以防止血液溅出。

步骤八:清洁和消毒-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对采集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洗手并更换干净的手套。

3. 注意事项- 在采集血液前,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避免错误采集;- 采集器具使用后要妥善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患者在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晕厥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安抚和处理。

以上是血液标本采集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如何采集血液样本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如何采集血液样本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如何采集血液样本在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采集血液样本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步骤,它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关于患者病情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在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如何采集血液样本的步骤和要点。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之前,需要明确采集血液样本的目的和需求。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集何种类型的血液样本,并准备相应的采集工具和材料,包括一次性采血器、消毒棉球、无菌注射器、采血管、试管等。

二、选择采集部位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是确保血液样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常可以选择患者的前臂外侧静脉或手背静脉进行采集。

采集部位应该充分暴露、血管清晰、无瘢痕和炎症等情况。

三、消毒操作在进行采集血液样本之前,需要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使用75%的酒精棉球或碘酒棉球对采集部位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擦拭,注意保持消毒液的湿润状态,并保证消毒时间达到15-30秒。

四、采集步骤1. 取出一次性采血器,将针头与采血器连接。

同时,打开保险帽,并将其靠近针尖,以防止针头因误伤而损坏。

2. 用力将患者的拇指向上拉伸,并用无名指和食指固定静脉,使采血部位突出。

3. 顺着血管方向将针头的切口端轻轻插入静脉,注意不要扎穿血管或损伤神经。

4. 一旦成功进入静脉,将针头与采血器连接的接头松开连接。

5. 张开采血器的扣子,让血液自由进入采血管或试管中。

在采集血液时,可通过轻轻拍打或压迫患者的手臂,促使血液顺利流入。

6. 采集足够的血液样本后,将针头轻轻拔出,用防止渗漏的无菌棉球进行包扎。

五、处理血液样本采集完血液样本后,需要将其进行正确的标记和处理。

使用标签或标本管上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进行标记,并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将血液样本放置于相应的试管或容器中。

如果需要离心分离血液,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六、消毒和处理操作台面在完成血液样本采集后,需要将操作台面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同时,将已使用的一次性工具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采集血液标本流程2024

采集血液标本流程2024

引言: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对确诊、治疗和监测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探讨血液标本的采集流程,以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和准确性。

概述:血液标本采集是指医疗人员通过适当的方法从患者的静脉或动脉采集到的血液样品。

这些样本常用于化验室检测、诊断和治疗等用途。

正确的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对于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准备工作1.预先准备所需材料:采血器、酒精棉球、消毒液、适当尺寸的顶针和试管等。

2.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信息,并与医嘱进行匹配。

3.确保采血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使用清洁的采血器和消毒液进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采集前的准备1.告知患者相关信息:解释采集过程,让患者了解整个过程的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

2.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部位,常见的有静脉采血和动脉采血两种方式。

3.确保患者的舒适性:让患者坐或躺在舒适的位置,以便于进行采集操作。

4.消毒采血部位:使用酒精棉球或适当的消毒液清洁采血部位,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三、采血操作1.选择采血器和顶针:根据采血部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器和顶针,确保其质量和适应性。

2.适当穿刺血管:采血器的顶针应准确地穿刺血管,避免扎伤其他组织,同时确保针尖进入静脉或动脉腔内。

3.调整采血器的角度和深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采血器的角度和深度,确保血液能够顺利流入采血器中。

4.等待血液流出:放松患者,让血液自由流入采血器,一般采血量为所需量的1.5-2倍。

5.适时松开绷带:当采集到足够的血液后,适时松开绷带,以避免血管壁的损伤。

四、标本处理1.尽快将标本放入试管中:在采集血液后,立即将采集到的血液注入试管中,确保标本的新鲜度和质量。

2.避免气泡的产生:在血液进入试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后续的实验分析。

3.轻轻颠倒试管:将试管轻轻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或凝胶充分混合,确保后续化验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采集、血清分离、运送、保存标准化操作程序

血液标本采集、血清分离、运送、保存标准化操作程序

血液标本采集、血清分离、运送、保存标准化掾作程序1目的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分值血清、运送和保存。

2范围适用于有资质的人采集登革热患者或疑似患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清、编号、分装、保存和运送<13操作步骤3.1采血3.1.1用70%酒精擦拭解脉穿剌部位待30杪钟以上.3.1.2然后用一根硬酊或腆伏桶签消毒皮肤(1-2%碘酊30秒或10%破伏消毒60秒),从穿剌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3.1.3用70%酒精脱碘。

3.1.4严格执行♦步消毒后(注意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60秒钟),待穿剌部位酒精挥发干燥用无菌我空管,采集患者非抗凝血5m1.,3.2分成血清3.2.1轻绫颠倒采血管数次,使血液与促凝剂混匀后静置,特血块完全凝固(放置时间过长会造成溶血,避免留置过夜)。

3223000rpm离心,5分钟,然后用无菌吸管小心取上清转入3支冻存管,应避免吸取血细胞.3.2.3标记。

用标接纸或持久性标记宅在冻存管的侧壁标记标本编号,顶端标记序列号,标记清烧后将血清放进标本盒,保存于2-8℃冰箱待初筛检测或运送保存。

在编码规则为“地区拼音首字母(JH)年份<2位)月(2位)-序列号(3位)",如景洪市2013年8月份采集的第12份血标本的血清编号为JH13084)12.冻存管顶湍分别标记012-1,()12-2和012-3.3.3运送保存。

331如果24小时能够完成初筛检测.并将标本运送至上级单位,运送前应将标本保存于2-8°C冰箱,运送时采用低温冷藏运输。

3.3.2如果不能及时运送,运送前应将标本保存于-20°C冰箱,运送时采用干冰或低温冷藏运输。

3.3.3样本长期保存应记录剩余血清量和盒中位置,保存于-70°C以下冰箱。

3.3.4所有样本运输和保存应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规定。

4注意事项4.1使用后的注射器和针头应放置下耐扎的容器中,最后集中高压消毒,在任何情况卜均不应试图将针头重新盖相,4.2采血结束后脱掉手套并弃于耐高压的废弃袋中,以备集中高原灭菌,并立即用肥电和水洗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事项: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齡、住院号。

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
核对试管。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异常反应。

4、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院输注前进行采血。

5、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

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6、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7、采血后知道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8、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