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的标准化流程

合集下载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血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检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正确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采集前准备。

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其次,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以便更好地判断采集标本的部位和时间。

最后,要准备好采集标本所需的器具和消毒用品,确保采集过程的无菌和安全。

2. 采集标本。

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和时间。

一般来说,最常用的采集部位是患者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

在采集前,要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并等待酒精完全干燥。

然后,使用无菌采血针或采血管进行采集,确保采集的血液量足够,并避免空气污染。

3. 标本处理。

采集到血液标本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首先,要将采集的血液标本转移到无菌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抗凝剂,确保血液不会凝固。

然后,要轻轻颠倒试管,使抗凝剂和血液充分混合。

最后,要将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培养。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确保采集过程的无菌和安全,避免交叉污染。

其次,要遵守正确的采集顺序和方法,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最后,要及时将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标本的质量受到影响。

总结。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对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采集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医生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因此,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我们需要严格遵守规定的流程和方法,确保采集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一、动脉采血前准备: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

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 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1.6ML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

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1.6ML位置后拔针。

6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

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四、采血后要求:1 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 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 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

五、样本的运输和送检:以手持方式运送标本,标本应在15分钟内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可暂时保存在冰箱冷藏层中,15-30分钟内送检。

权威发布: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权威发布: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前几日,一些护士朋友在平台上询求静脉采血时,不同颜色采血管的采血先后顺序。

小编经查找相关资料,为大家整理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专家推荐的采血顺序,供大家参考学习。

静脉血采集顺序是目前在很多检验科还存在争议或困惑的问题。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0年发布了H3-A6指南,其中对静脉采血顺序给予了指导。

北京协和医院参考该指南,制定《检验样本留取及采集指南》,其中规定的血标本采集顺序如下。

上图中:1为血培养管;2为无添加剂管 (白帽),适用微量元素或特殊项目;3为凝血项目管 (蓝帽);4为血沉管 (黑帽);5为血清管 (红帽或黄帽);6为肝素血浆管 (绿帽);7为EDTA 管 (紫帽);8为抑制血糖酵解管 (灰帽)。

采血注意事项:(1)特殊情况采用蝶翼方式采血,且无血培养管和微量元素等特殊项目时,第一管应为白帽管,作为丢弃管,也可送检生化免疫项目,其他顺序同直针穿刺采血。

(2)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管,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 (蓝帽) 和血沉 (黑帽)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该指南与H3-A6的不同点:H3-A6指南推荐的静脉血采集顺序为:(1)血培养管;(2)凝血管(如蓝帽管);(3)血清管,有或没有促凝剂,有或没有分离胶(如红帽管);(4)肝素管,有或没有血浆分离胶(如绿帽管);(5)EDTA管,有或没有分离胶(如浅紫帽管,珍珠色帽管);(7)含糖酵解抑制剂管 (如灰帽管)。

协和医院采集顺序与指南原文略有出入的地方是,将血沉管排在了凝血管后。

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为原指南中未推荐血沉管顺序;二为血沉管抗凝剂与凝血管抗凝剂均为枸橼酸纳,只是浓度和量有差异;三为血沉管与凝血管类似,严格要求采样量,故在可能采样量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

另一点不同是,在H3A6指南中未推荐白帽管,也就是无添加剂管的采样顺序。

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C L S I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下图为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采血顺序,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则应首先考虑凝血1(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两种样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

血液标本的采集1.静脉血标本静脉血标本是医护人员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从患者肘静脉或其它部位的静脉取血。

在取得静脉血标本时应注意:●●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如因抢救等原因需要在输液同时采血的,一定要在输液对侧采集标本,医生应正确评价检测结果。

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道中采集血液标本。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放松止血带),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时不可使用止血带,否则结果偏高。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

引起溶血的原因有①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②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③混匀标本时过度振荡;④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⑤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⑥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试管;⑦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可由于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⑧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⑨标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等。

因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如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选择采血管。

通常情况下临床检验多采用血清为标本(不抗凝),但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标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标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2020年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精选干货)

2020年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精选干货)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一、动脉采血前准备: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1.6ML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1.6ML位置后拔针。

6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

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四、采血后要求:1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 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3 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五、样本的运输和送检:以手持方式运送标本,标本应在15分钟内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可暂时保存在冰箱冷藏层中,15—30分钟内送检。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PPT课件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PPT课件

持续改进
03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采血技术,提高采血效率和质量,满足临
床和科研的需求。
血液标本采集的伦理和法规考虑
保护隐私
血液标本采集应严格遵守隐私保护原则,确保个人信息和样本数 据的安全与保密。
伦理审查
加强血液标本采集的伦理审查,确保采血行为符合伦理规范和法 律法规。
知情同意
在采血前应确保受试者知情同意,明确告知采血目的、风险和注 意事项,尊重受试者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数据分析与利用
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点,为持续改进 提供依据。
05 血液标本采集的未来展望
CHAPTER
新技术应用
1 2 3
自动化设备
随着科技的进步,血液标本采集的自动化设备将 更加普及,提高采血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技术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将 逐渐增多,例如用于智能识别和分类血液样本、 预测采血需求等。
03 血液标本采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CHAPTER
采血量不足
总结词
采血量不足是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详细描述
采血量不足的原因可能包括血管较细、采血技术不熟练、采血针头选择不当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掌握正确的采血技术,根据血管情 况选择合适的针头,确保足够的采血量。
抗凝剂选择
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 抗凝剂,并确保抗凝剂与 血液比例正确,以避免凝 血或抗凝不全。
采集中的质量控制
采血技术
确保采血人员掌握正确的采血技 术,避免因反复针刺、过度挤压 等操作导致的溶血、污染等问题。
标本分离
采血后应尽快将标本进行分离,以 避免细胞成分变化和检测误差,同 时注意分离过程中避免产生气泡和 脂血。

检验血标本采集制度与流程

检验血标本采集制度与流程

检验血标本采集制度与流程规范的采血流程一、检验科采血人员上岗必须佩带好胸牌、帽子、口罩及手套、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及无菌操作准备。

二、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并掌握〝急诊优先〞的原则。

认真审对申请单,按照申请单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检验目的、检验项目。

根据检验项目准备采血管并在采血管上标记病人信息。

准备采血1、用0.5‰消毒灵液浸泡手(戴手套的手)或用湿手帕擦手(戴手套的手),做到一针(一次性针头)、一管(一人一管)、一带(一人一根压脉带)、一张(一人一张纸)。

3、 使用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器之前检查包装是否完整,负压管是否破损。

患者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采血台上,暴露穿刺部位,距采血部位5厘米处绑上止血带,止血带要松紧适宜,约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同事嘱患者紧握拳头,若此时静脉扔不易见,可嘱患者反复握拳数次,使静脉易于怒张,止血带捆绑时间不易过长,否则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穿刺前须询问患者有无碘过敏史,有碘过敏史需用75%消毒。

打开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针,用左手固定患者前臂,拇指按住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使之固定。

右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先以约30度的角度穿刺静脉前2-3毫米处的皮肤,然后再穿刺静脉壁而进入静脉腔,待见有回血后,将针头顺势而进入少许,以防止采血时针头滑出静脉,但不可太深,以免刺穿静脉。

5、 将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针的另一端插入带有病人信息的真空负压管内,待抽至所需血量后,先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拳头放松,再以无菌棉签按住伤口,拔出针头(抗凝血真空管须立即颠倒混匀6次)。

6、采血完毕后应嘱患者紧压伤口至止血5分钟(血液病患者应延长压迫止血时间)。

每位患者采血前应换纸,换止血带。

血液标本采集、血清分离、运送、保存标准化操作程序

血液标本采集、血清分离、运送、保存标准化操作程序

血液标本采集、血清分离、运送、保存标准化掾作程序1目的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分值血清、运送和保存。

2范围适用于有资质的人采集登革热患者或疑似患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清、编号、分装、保存和运送<13操作步骤3.1采血3.1.1用70%酒精擦拭解脉穿剌部位待30杪钟以上.3.1.2然后用一根硬酊或腆伏桶签消毒皮肤(1-2%碘酊30秒或10%破伏消毒60秒),从穿剌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3.1.3用70%酒精脱碘。

3.1.4严格执行♦步消毒后(注意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60秒钟),待穿剌部位酒精挥发干燥用无菌我空管,采集患者非抗凝血5m1.,3.2分成血清3.2.1轻绫颠倒采血管数次,使血液与促凝剂混匀后静置,特血块完全凝固(放置时间过长会造成溶血,避免留置过夜)。

3223000rpm离心,5分钟,然后用无菌吸管小心取上清转入3支冻存管,应避免吸取血细胞.3.2.3标记。

用标接纸或持久性标记宅在冻存管的侧壁标记标本编号,顶端标记序列号,标记清烧后将血清放进标本盒,保存于2-8℃冰箱待初筛检测或运送保存。

在编码规则为“地区拼音首字母(JH)年份<2位)月(2位)-序列号(3位)",如景洪市2013年8月份采集的第12份血标本的血清编号为JH13084)12.冻存管顶湍分别标记012-1,()12-2和012-3.3.3运送保存。

331如果24小时能够完成初筛检测.并将标本运送至上级单位,运送前应将标本保存于2-8°C冰箱,运送时采用低温冷藏运输。

3.3.2如果不能及时运送,运送前应将标本保存于-20°C冰箱,运送时采用干冰或低温冷藏运输。

3.3.3样本长期保存应记录剩余血清量和盒中位置,保存于-70°C以下冰箱。

3.3.4所有样本运输和保存应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规定。

4注意事项4.1使用后的注射器和针头应放置下耐扎的容器中,最后集中高压消毒,在任何情况卜均不应试图将针头重新盖相,4.2采血结束后脱掉手套并弃于耐高压的废弃袋中,以备集中高原灭菌,并立即用肥电和水洗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特定时间 (视试验的要求而定)
采血部位
通常采用肘前静脉 若此处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 手背、手腕、腘窝和外踝部静脉; 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 婴儿可采用头皮静脉
采血部位
静脉暴露充分的直接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静脉暴露不充分的,捆扎压脉带进行寻找,同时应向患者 说明情况,缓解其紧张情绪。
采血的顺序
凝 血 项 目 采 集
采血的顺序
凝 血 项 目 采 集
单独凝血检测项目,第一管需抽自凝管(丢弃管),即血 凝管一直需放置在第二管抽取。
注意:自凝管无需满足负压容量,保证填充血液采集管的“ 死腔”即可。 BD真空静脉血样采集容器中文使用说明书 2015-11版
拔针
用一次性医用消毒棉签压住穿刺点,拔出针头。嘱受检者 使用消毒棉签继续按压穿刺点3-5分钟,或抽血后无明显出血
医疗废物的处理
采血针头放置于利器盒,其他废物放置于黄色医疗废物袋 。
采血过程中的应急处理
患者晕厥(低血糖、紧张、其他疾病)
患者被利器扎伤(沟通、态度、必要的检查) 工作人员被利器扎伤(按照意外暴露流程上报)
采血后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采集后的样本应尽快运送到实验室 要求最长不超过 2小时 由专人运送
5ml/10ml/20ml
真空采血器
软接式双向采血器 硬接式双向采血器
物品的准备

软接式双向采血器
由静脉穿刺针、管塞穿刺针、连接通道组成
采血器的种类

硬接式双向采血器(套筒式)
由静脉穿刺针、管塞穿刺针、套筒组成
物品的准备

物品的有效性

消毒棉签及消毒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并标注开包(瓶)时间 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器包装是 否完整,针头与针筒连接是否紧密
时贴上止血胶条。
采血管种类

采血管混匀
来回颠倒采血管将标本和抗凝剂混匀,避免标本凝血,但
不可剧烈晃动,避免标本溶血。
采血管混匀
凝 血 项 目
凝血项目的采集管应颠倒混匀3-4次。
——BD真空静脉血样采集容器中文使用说明书2015-11版
采血管混匀
其 他 采 血 管
SST采集管(促凝管)和血清采集管颠倒混匀5次,其他类型8-10 次
静脉闭锁1 3分钟内血清成分改变
16
白蛋白 钙 尿素氮
百 分 比 变 化
12 8 4 0 -2 -4
0
40
80
120
160
200
240(秒)
在连续系止血带的期间,血清白蛋白、钙、尿素氮百分比的改变
采血的顺序
多管采血顺序:
血培养瓶(需氧) -血培养瓶(厌氧) -凝血项管 - 无抗凝 剂管(含/不含促凝剂和分离胶)-有抗凝剂管。
(BD)一次性使用真空静脉血样采集容器中文使用说明书 2015-11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及临床诊断价值
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临床与实验室产生误解和矛盾
保证送达临床的检验结果准确的关键因素及前提是有一个 符合要求的标本。
2012年发生的“茶尿门”事件
美国医学会科学部Jonnes博士指出: “由于病人和标本采集因素引起的不正确检验结果要比实验中的 变化、错误更多见”; “临床检验全面质量管理,不只是局限于测定过程的质量,更加 重要的是分析前的控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临床医师、 护士及检验人员的密切配合,搞好临床检验的全程质量控制”。
尽量避免病人反复攥拳,因为该操作会造成血钾上升 0.8mol/L,如果运动幅度很大或从深静脉采血时,上升幅 度会更大。 确定采血部位后松开压脉带进行消毒。
采血消毒
以穿刺部位为中心,用一次性医用棉签蘸取安尔碘等消毒液,
自所选静脉穿刺处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
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1分钟待干。
血液标本采集的标准化流程
临沂市人民医院 马育华
为何强调血液标本采集的标准化?
选择检验集 病人准备
标本运送及处理
测定
检验报告的完成过程
血液标本
尿液标本 检验中所使用的标本 粪便标本 痰液标本 其他标本
临床医护人员主要关注检验结果,对产生该结果的整个过 程不太了解。
实验室目前在内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质 量控制,但对标本到达实验室之前的很多环节却无能为力。
患者的准备
体位
立位: 水和电解质从血管逸出,血浆蛋白、
酶类、钙、铁、激素类、红细胞比积、
某些药物等浓度增加(5%~8%)。
坐位: 从立位到坐位,水分的再平衡分布需要
15分钟
卧位: 从坐位到卧位,水分和电解质回到血管,
血浆蛋白及和蛋白结合的物质可降低 10%~15%。
患者的准备
药物
药物对血、尿等成分及试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 极其复杂的问题。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4版 Page 3 2015-3
采血的顺序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
采血的顺序
血培养、凝血管(蓝)、血清管(红、黄)、肝素管(绿) 、EDTA管(紫)、葡葡糖管(灰)、血沉管、其它管。
(NCCLS-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 H3-A5 文件中推荐采集顺序
样本到达实验室后应有交接记录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第4版 2015-3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 WS/T367-2012 WS/T313-2009 WS/T359-2011
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
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 徐英春、倪语星、王金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工作人员的准备
消毒要求
工作人员的准备
消毒要求
工作人员的准备
个人防护
采血人员佩戴帽子、口罩及手套
手消毒
六步消毒法
工作人员的准备
采血考核
血液标本采集标准化流程
采血时间
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采血时间
1)空腹采血 (受进食影响的试验) 2)随机时间 (多为急诊情况应用)
穿刺
消毒完毕,应在穿刺点上方6cm处系紧压脉带,嘱
受检者紧握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后进行穿刺。
穿刺
采血人员一手持采血器材,另一手手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 下端的皮肤,使静脉位置相对固定。保持穿刺针的方向和 静脉走向一致,针头与皮肤成 20°角,针尖斜面向上。 将穿刺针快速、平稳地刺入皮肤和静脉。
压脉带的使用
尿氮、钙、钾、钠、磷等的排除↑
患者的准备
生理节奏
昼夜周期变化: 清晨:皮质醇、血清铁↑、胆红素↑
入睡时:生长激素高峰,皮质醇最低
午夜:蛋白质最低
垂体激素:多在入睡1~2小时开始升高, 在睡眠的中段达高峰
患者的准备
生理节奏
月经周期:
性激素:女性按月经周期而变化 胆固醇:月经前高,排卵时最低 纤维蛋白原:月经前增高。
血液开始流出即要解开压脉带,同时嘱患者松开拳头。压 脉带捆扎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分钟,否则会使血液成分的浓度
发生变化。
压脉带的使用
压脉带捆扎时间过长会造成凝血项目如PT、APTT等 结果的不准确。
压脉带的使用
试验
总蛋白 铁 总脂质 胆固醇 AST 胆红素
增加(%)
4.9 6.7 4.7 5.1 9.3 8.4
有些成分可能参与测定的化学反应,产生干扰。
患者的准备
运动
长期运动可致:
CK 、 LDH ↑ 尿酸↑(男性, 可能因排泄减少)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内分泌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 泌乳素、性激素、胰岛素) (停止运动后数日可恢复正常)
患者的准备
运动
长期卧床可致:
血浆蛋白质、白蛋白均明显↓ 和蛋白结合的物质↓
例如:抗结核药、抗生素类、抗白血病制剂、 磺胺类药物,对肝功能、肾功能 有大小不一的影响。
患者的准备
药物
乙醇的影响:
葡萄糖↓ 甘油三酯↑ GGT↑
HDL-C↑(与饮酒量相关)
决定于每次的饮酒量和饮酒时间的长短
工作人员的准备
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采血技术培训
采血技术
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
患者的准备

饮食 运动 生理节奏 体位 药物
影响血液成分因素

患者的准备
饮食
进食可致:
葡萄糖↑、甘油三酯↑ 胰岛素↑、 钾↓、磷↓
患者的准备
饮食
饥饿可致:
肌酐、 尿酸↑、蛋白质、 尿素↓
多数垂体激素↓ → 甲状腺激素↓、
睾酮↓、雌激素↓
患者的准备
饮食
食物可致:
吸收到血液中的成分可产生浑浊,颜色而干扰测定。
血 培 养 采 集
每个培养瓶抽取的血量是唯一重要的变量。当培养的血量从2ml
增加到20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50%,因为培养的血 液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最低采血量:儿童1ml,成人10ml。 培养瓶保存:采集完毕应立即送达实验室;无法送达时可室温 短时间保存。
血液标本采集后工作
——BD真空静脉血样采集容器中文使用说明书 2015-11版
采血注意事项
采血时机 :发热初期及抗生素使用之前,成人同时采集双侧部 位各2瓶(需氧和厌氧),婴幼儿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各1
血 培 养 采 集
瓶(需氧)
采血:肘静脉(避免于静脉留置管内采血),无菌(酒精灯) 采集
采血注意事项
皮肤消毒:首先用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钟以上,然
血 培 养 采 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