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比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正确求出比值,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比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比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求比值的能力,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比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3.求比值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的读写方法和求比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例如,展示一幅篮球比赛的照片,让学生观察比赛时间、得分等。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要表示比赛中两队的得分比,我们应该如何表示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比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用两个容器分别装有100克水和150克水,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两者的重量比。
引导学生理解比是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巩固对比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物,如苹果、书本等,然后用比来表示实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如摆放实物,来展示比的关系。
巩固(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对比的知识。
【苏教版】数学六上:3.6《比的意义》课件

数
数
法
分子
分数 线
分母
分数 值
分 数
一种 运算
一种 数
根据比值意义,试求下列各比的值。
8:
12
= 8 ÷ 12 =
2 3
0.42米 :0.7 米=0.42÷0.7=0.6
3 千米: 5 千米 = 3 ÷ 5 = 3 × 6 = 9
4
6
4 6 4 5 10
3.6元:6角= 36角÷6角 =6
Hale Waihona Puke 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 的后项
★巩固练习
●P62 中间、下面“做一 做”
●练习十七 1、4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比的意义 ➢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求比值的方法 ➢注意:
比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比值是比的结果,是一个数, 而且没有单位!
★课堂作业: ●P64 2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4 /12021/4/1Thu rsday , April 01,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4/1 2021/4/12021/4/14/1/2 021 9:35:28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12021 /4/1202 1/4/1A pr-211- Apr-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120 21/4/12 021/4/1 Thursd ay , April 01, 2021
长÷宽又叫做长和宽的比。
宽÷长又叫做宽和长的比。 路程÷时间又叫做路程和时间的比。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
个数的比。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课件

比的写法是将前项写在比号前面 ,后项写在比号后面,中间用冒 号隔开。例如:3:4或3/4。
Part
02
比的应用
生活中的比
生活中的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 种比,比如食物的配料比例、比 赛的比分等。这些比在生活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
比较事物。
食品中的比
在烹饪中,各种食材的比例搭配 非常重要。比如制作蛋糕时,面 粉、糖、蛋、油等材料需要按照 一定的比例混合,才能达到最佳
比与分数的区别
概念上的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分数则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表达上的区别
比只关注倍数关系,不涉及具体的数值;分数则涉及具体的 数值和比例关系。
Part
04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
总结词
巩固基础概念
详细描述
设计一系列基础题目,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提升练习
比与除法的区别
概念上的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除法则是四则运算之一,表示将一个数 分成若干等份。
运算上的区别
比只关注倍数关系,不涉及具体的数值;而除法涉及具体的数值和运算。
比与分数的联系
概念上的联系
比和分数都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都 可以用来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
表达上的联系
比可以转化为分数形式,分数也可以 转化为比的形式。
比例的性质
比例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如交叉相 乘、合比性质等。这些性质在解决数 学问题时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推 导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比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比例的概念。比如地图的比 例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课件

了解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具有哪些应用场景和实际应用方法。
认识比
比的定义
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的比较 关系,可以用数或分数来表示。
比的表示法
比可以用“:”“/”等符号表示,也 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比的读法
比可以读作“冒号”、“比”等词汇。
比的大小
比的大小关系
两个量的比大小可以比较大小、相等或不能比较。学习指导在比大小时如何判断。
比的简便方法
学习使用比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例如倍数、百分数等。
练习题
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与答疑
解答练习题
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比的计算, 能够正确、迅速地解答各类练习题。
答疑时间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仔细分析学生的问题和探讨, 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逐步进步。
小结
1
总结今天所学
作业答案
提供参考答案,协助学生进行复 习巩固。
相关视频链接
提供相关的讲解视频,帮助学生 们进行深入的学习。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意义》PPT课件
这里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PPT课件。在本集课件中,我们将 学习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让我们一起开启这个问题的迷人世界!
学习目标
1 了解比的定义
掌握比这个概念的定义和作用,能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 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学习各种不同的比的表示法和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比的计算。
通过对比的学习,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到比的概念和应用方法,掌握了比的计算 方法。
2
提出下一步学习任务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老师提出相关练习和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意义

12:13 白色方格的个数是红色方格的
(2)黄色部分与圆面积的比是( 3:9 ); 绿色部分与圆面积的比是( 6:9 )。 黄色部分与绿色部分面积的比是( 3:6 ) 绿色部分与黄色部分面积的比是( 6:3 )
➢ 探一探
例8: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 20分钟。你能分别算出他们的速度吗?
➢ 想一想
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果汁和牛奶的杯数之 间有什么关系?
2÷3= 2 3 2
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 3
3÷2= 3
2 3
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
2
➢ 探一探
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 2 3
牛奶有3份
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果汁有2份
3
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
2
果汁有2份
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 3比2
2.张祥买3本笔记本用了10.5元,笔记本的总价和数量的比 是( 10.5 ):( 3 ),比值是( 3.5 )。
➢ 比一比
填写下面的等式,想一想: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
相当于除法算式或者分数中的什么?
3
3
5
5
比的后项能是0吗?
比
前项
: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速度=路程÷时间 小军:900÷15=60(米/分) 小伟:900÷20=45(米/分)
➢ 探一探
例8: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 20分钟。你能分别算出他们的速度吗?
速度=路程÷时间 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 :15 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 :2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6《比的意义》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6《比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6《比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比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求比值的方法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来逐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体会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求比值的方法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比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如运动员跑道的长度,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比的意义。
3.求比值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学会求比值的方法。
4.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商品的折扣等。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7《比的意义》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7《比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3.7《比的意义》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以及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比与除法的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以及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以及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比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比的概念。
3.比的读写方法:讲解比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比的读写。
4.比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比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对比的理解。
5.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7课《比的意义》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7课《比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以及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比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对于比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比的读写方法,以及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的理解和比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2.比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生动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含义。
例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引导学生说出两辆汽车的速度比是60:80。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比的定义和比的读写方法。
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比的读法是“a比b”,写的符号是“:”。
例如,60:80的读法是“60比80”,写的符号是“60:80”。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比的计算和读写练习。
例如,计算60:80的结果,读写60:80。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
例如,一个水果摊卖苹果和香蕉,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需要多少钱?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两个人的身高,比较两种商品的价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实践
利用今天学习过的比的知识,你会建议 你妈妈买多高的高跟鞋呢?把你的理由告诉 你的妈妈。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 要你留心观察、细心体验, 一定能感受到数学的美、生
活的美。
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 成年人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1。 体重与血液重量之比大约为13:1。 一般成年人的身高与脚长的比大约是7:1 。
警察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脚印长 度为25厘米 。
人们发现,双腿与身高的比值约为0.618 的女性看起来体态最匀称,这也被成为黄金比。 而现今的女性,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 的0.58,因此很多女性喜欢穿高跟鞋来提升自 己的美感。
走一段900米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小伟用 了20分。你能分别算出他们的速度吗?
速度=路程÷时间 小军 小伟 900÷15=60(米/分) 900÷20=45(米/分)
说一说 单 价 =总 价 ÷ 数 量
单价可以说成是( 总价 )和( 数量 )的比。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可以说成是(工作总量)和( 工作时间)的比。
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果汁和 牛奶的杯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牛奶比果汁多1杯, 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用减法表示 相差关系
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2 3
用分数表示 相除关系
3 2
你知道吗?
比号的由来
十七世纪,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 认为,两个数量的比,包含有除法的意思, 但是又不能占用÷,于是他就把除号中的 小短线去掉,用︰表示。这就是现在的比 号!
2014世界杯比赛中,德国队以1∶0战胜阿根廷 队,夺得冠军。这次足坛豪门盛宴,吸引了全世 界的球迷。请问,为什么这儿比的后项可以为0? 比赛中的“1:0”并不是这节课中学习的比,它 只是一种记分形式,不表示两数的相除关系。
生活中制作泡泡水时,如果想让吹出的泡泡又 多又大又美观,需要用甘油、水、洗洁精、洗手液 混合而成,这四样东西怎样搭配才能配制出好的泡 泡水呢? 甘油、水、洗洁精、洗手液的比是1:4:2:2 连比
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自学提示
1.对照课本54页自主完成自学单。
2.小组内交流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比和除法
(不能为0)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不能为0)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不能为0)
后项
比值
除数
商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一种关系
区别
一种关系
一种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