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7高考历史地图型选择题汇编
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分解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解析版)

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唐代中期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解析】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推知,北朝时,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方的影响,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由“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北方城市中有很多南方的饮食习俗,无法体现经济水平的高低,更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表1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位,从事耕织相结合的个体农业劳动的农户。
题干材料中,100%民户拥有土地,130亩以下占到总民户的91.4%,据此推测,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正确。
B项的分析:占有131~300亩的,为7.2%;占有300亩以上的,为1.4%,说明土地集中现象不很突出,故B不正确。
C项的分析:唐代均田制规定丁男应授田百亩,但实际“授田”情况比较复杂,不一定足额。
在唐代,不能简单以民户“已授田”是否达到“应授田”额,去判断均田制是否实行过,或者是否遭到严重破坏。
敦煌地处唐朝边陲,就其实际授田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民户都未达到“应授田”额。
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分解必修二第5课 开辟新航路(解析版)

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考点】意大利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小而简陋”的教堂,且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地位更加重要,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且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说明教会权威在下降,故C项错误;新教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7.4·浙江高考·19)右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D.“商业革命”的兴起【考点】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解析】18世纪50年代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图中印度还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表明时间是在18世纪50年代前,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远洋运输业没有迅猛发展,故A错误,符合题意。
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在亚非的贸易和殖民活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远洋探险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欧洲在亚非的贸易和殖民活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商业革命”的兴起,贸易范围的扩大,经营方式的变化有利于欧洲对亚非的贸易和殖民活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3.(2017·北京高考·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 A REPERTA)。
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题型突破练题型8图画类、图表类选择题

题型8 图画类、图表类选择题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1.(2016·德州二模)阅读1750年、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1750年1830年中国32.8% 29.8%英国 1.9% 9.5%美国0.1% 2.8%日本 3.8% 2.8%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解析从数据来看,19世纪中国制造业与18世纪相比变化不大,“急剧下降”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从中国所占的份额比重来看,具有绝对优势,表明该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故B项正确;英美两国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体现出来,故C项错误;数据是否可信应根据当时时代背景分析,而不是看统计数据者的国籍,故D 项错误。
答案 B2.(2016·怀化一模)观察下图,根据年代与数据推测图中表示的是( )A.英国煤炭产量B.世界石油产量C.世界钢铁产量D.英国棉花产量解析图中数据从1790—1850年产量逐年上升,此时间段正好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时间,改良蒸汽机广泛使用推动煤炭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石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燃料,故B项错误;世界钢铁产量提升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故C项错误;棉花产量提升属于工业革命之前,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6·宜宾三模)下图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该图说明( )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解析从图中所示时间“1948年”和“1962年”可知,该时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但不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故A项错误;“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知“1948年”和“196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西欧则相对稳定,且在1962年与美国相等,说明西欧在一体化进程中推动了其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3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历史地图题

选择题专项训练历史地图题1.(2017•浙江诸暨期末)战国有云:“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周初分封而建的宋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墨子。
观察下图,宋国位于两国时期东意由A.①B.②C.③D.④解析:D结合所学,①是齐国,②是鲁国,③是燕国,④是宋国,故D项正确。
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
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解析:A图片显示的是《诗经》“十五国风”涉及的15个诸侯国或地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故A项正确;“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中提及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和东晋的陶渊明,而题干图片涉及的诸侯国表明是秦朝统一之前,故B项错误;“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中提及西汉名将李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和焚书坑儒,应当在图片所示时间之后,故D项错误。
3.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解析:A秦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最终灭了六国。
所灭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分别对应图中的序号是②④③①⑥⑤。
最迟灭的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齐鲁大地”),找到这一突破口,就可较快地找出正确选项。
此外,可将“韩赵魏楚燕齐”谐音为“喊赵薇去演戏”,就可牢记这一顺序。
4.当年唐玄奘在图示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图例广、一亮奘谛印路^ ---------- L-玄桀回国路战A.科举制禁止“工贾之子”参加应试B.长安、洛阳已成为全国性的商业中心C.西北干旱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作物口.瓷器制作工艺采用釉下彩绘技术解析:D唐玄奘生活于唐代,在隋代就出现了科举制,并且此时商人的地位低下,他们不得做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是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十分繁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北新疆吐鲁番一带,汉代就出现了用坎儿井灌溉农作物,唐代能见到,故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釉下彩绘技术应该出现在晚唐,唐玄奘生活在唐前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汇编(历史)

20XX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汇编〔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0XXXX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XX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2、〔全国文综卷1〕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
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3、〔20XXXX文综历史〕14. 北宋东京〔今XX〕“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景象表明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答案:A4、〔20XXXX文综历史〕15. 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XX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XX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
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A.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 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 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 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答案:B5、〔20XX文综历史〕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古代商业,考查学生对商人地位的认识。
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分解必修三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选择题2017-2015年题组(备注:无)2014年题组1.(2014·浙江高考·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解析】由①中的“选举”“新军”可知应为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和临时约法确立选举原则的史实,故应为民国时期的浙江地方志;由②中的“禁军”即可知此应为宋朝的浙江地方志;由③中的“本路蒙古学”即可知此应为元朝的浙江地方志;由④的目录可知此时的政府注重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应为当代浙江的地方志,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2013-2012年题组(备注:无)二、非选择题1.(2015·广东高考·39)(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
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9分)【考点】(3)中美关系正常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史学理论——史学观念【解析】(3)第一小问原因,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和国际史实概括背景即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西方“现代化研究”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借鉴;思想解放、“双百方针”为史学研究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对西方现代化历程研究的深入等。
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分解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版)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备注:无)2016年题组1.(2016·北京高考·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荷兰和英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荷兰和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荷兰殖民扩张①主要方式:进行海外贸易,17世纪时,荷兰达到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殖民帝国和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②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拥有最大的储存仓库和金融设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③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2.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①英国早期一方面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一方面从事海上掠夺,并得到政府的支持,被称为“海盗国家”。
②17世纪英国势力渐增,进行一系列商业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殖民国家。
③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成为最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答案】D2015年题组1.(2015·福建高考·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考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解析】结合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可知,当时荷兰称霸,控制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故A项正确;英国打败法国是在18世纪“七年战争”,故B项错误;17世纪上半叶当时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是在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故D项错误。
3.历史地图型高考选择题专练

3.历史地图型高考选择题专练1.(2016·北京文综·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
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2.(2016·北京文综·21)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A.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B.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3.(2015·浙江文综·21)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
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4.(2015·四川文综·12)图2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
该图可以反映出A.冷战格局的扩展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美苏的直接对抗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5.(2015·江苏单科·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
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6.(2015·安徽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7.(2014·安徽文综·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①②③④图5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8.(2014·北京文综·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图8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9.(2014·福建文综·23)如果要给图9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10.(2014·浙江文综·23)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图型选择题汇编
2017年题组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
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
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
映了
(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2017·天津高考·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
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
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
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
位于右图中(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17·江苏高考·9)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
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
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4.(2017·北京高考·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
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
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④③⑤ B.④③⑤①② C.②③
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5.(2017.4·浙江高考·19)右图所示为欧
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
原因不包括
( )
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
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
2016年题组
1.(2016·北京高考·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
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
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4.(2016·浙江高考·23)右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
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
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
(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