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合集下载

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1668年,伦敦市长批准设立第一家保险经营机构——皇家保 险交易所,开始海上保险经营。1871年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垄 断组织劳合社成立。
资料:博大精深——西方保险的起源
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与海洋密不可分。海上贸易的获 利与风险是共存的,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由 多数人分摊海上不测事故所致损失的方式——共同海损 分摊。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地中海范围内已有广泛 的海上贸易活动。那时,航海被认为是一种冒险,当时 海上贸易只限于零星交换,一般由行商经营,船主与货 主集于一身,因此贸易和运输的关系在初级阶段比较简 单。后来,船主、货主逐渐分离,但都在一条船上航行, 这时船主就是船长,货主就是押运人。公元前18世纪, 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已经以擅长航海贸易而闻名于世 了。虽然他们船只构造很简单,但滚滚财源的诱惑,激 励着他们驶上了风浪险恶的航程。当船舶遇到海难时, 腓尼基人为了确保船只和生命的安全,经常采取的措施 是迅速抛弃部分货物,以便减轻船舶负担,轻载续航。
资料:博大精深——西方保险的起源
但是,在决定抛货时,往往会引起船货各方争议, 任何一方都不愿将自己的财产为他人的利益作出牺 牲。在紧急情况下,为了避免争议,便于及时采取 有效措施,解除船货共同危险,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做法,即船舶发生危险时,由船长做出抛弃的决定, 同时规定因抛弃引起的损失,由获益的全体船货各 方来共同承担。这项“一人为众,众为一人” 即共 同海损原则,于公元前916年被《罗地安海商法》 所采用,并正式规定:“凡因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入 海的货物,为全体利益而损失的,须由全体分摊归 还。”
资料:博大精深——西方保险的起源
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和罗马的经济鼎盛时期,许 多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社交团体纷纷建立,从 而使具有现代人身保险意义的互助共济团体应运而 生。其中,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是古代罗马被称 为“格雷基亚”的互助共济组织,该组织由罗马教 皇哈德连发起,他向加入者收取加入费100泽司 (古代罗马的一种青铜货币)和一瓶敬神的清酒。 另外,每月再收取5阿司(古代罗马的一种青铜货币) 的会费,哈德连向每一个入会者发放会员证。加入 该团体的会员死亡时,“格雷基亚”向入会者的家 属支付400泽司的葬祭费。

三保险发展简史

三保险发展简史

• 总之在20世纪以前,英国的保险公司垄断了中国的 保险市场,一切保险条款、保险费率都由英国保险 公司确定。20世纪以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 日本等国的保险资本相继进入中国,先后在中国设 立保险公司、分公司和代理机构,经营各类保险业 务。直到全国解放以前,他们始终控制着中国的保 险市场。
第二节 各种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 5、保证保险的发展
• 保证保险是随着资本主义商业信用的普 及、道德风险的频繁出现而产生的,因 此其历史并不长。保证保险是由保险人 作为保证人,为权利人承保由于被保证 人的不诚实和不守约而受到的损失,有 保险人负责赔偿经济责任的一种保险。 保证保险的主要内容是职工忠实保险、 契约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
第三章 保险发展简史
于殿江
第三章保险发展简史
• 教学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保险产生和发 展的历史,掌握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了 解各种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国际保险业的 发展趋势,熟悉中国保险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并能运用历史经验和教训分析我国目前保险业的 基本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源自第一节 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 2、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 剩余产品的增多的保险产生和发展物质条 件。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 方法和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后备制度,而 后备制度的建立只能是在人们满足了当前 的需求后才能实施。
• 3.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 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保险的极 大需求,是保险基金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第二节 各种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 继德国出现火灾保险后,在英国等其 他国家也逐步产生了火灾保险,而且 值得一提的是,火灾是在英国走上正 规化发展轨道的。1666年的伦敦 大火,促成了英国火灾保险的起步。

保险的发展历程练习题(含答案)

保险的发展历程练习题(含答案)

保险的发展历程练习题(含答案)第三章保险的发展历程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海上保险发源于( c )。

A.英国B.伦敦C.意大利D.中国2、被誉为“现代火灾保险之父”的( B )人尼古拉斯·巴篷开办了专业承保火灾的营业所。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3、在(),一些政治哲学或宗教组织由会员摊提形成一笔公共基金,专门用于意外情况下的救济补偿。

A.巴比伦B.古希腊C.中国D.德国4、共同海损分摊原则最早出现在()A.罗地安海商法B.罗马法典C.“冬蒂法”D.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5、在1693年,天文学家哈雷编制了第一张( D ),精确表示了每个年龄的死亡率,为寿险计算提供了依据。

A.保险表B.费率表C.统计表D.生命表6、关于劳合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A )A.劳合社是一个保险公司B.劳合社是一个保险市场C.劳合社的成员只能是法人D.投保人在投保时和承保辛迪加直接见面7、( )年,上海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

8、公元前916年在罗得岛上制定的()规定: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而抛弃船上的货物,其损失由受益方共同分摊。

A.《汉穆拉比法典》B.《罗地安海商法》C.罗马法典D.基儿特制度9、1998年11月,()成立,标志着我国的保险宏观管理体制日渐成熟。

A.中国人民银行B.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中央财政部D.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0、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是(B )。

A.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B.平安保险公司C.天安保险公司D.大众保险有限公司11、( C )是世界上唯一的以个人名义承保保险的组织形式。

A.专业再保险公司B.皇家交易所C.劳合社D.伦敦保险公司二、多项选择题1、人寿保险的起源是由()的情况及其汇集演变而成的。

A.海上保险B.古代的殡葬制度C.中世纪欧洲的“行会制度”年伦敦大火E. 伦巴第人2、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了《保险法》颁布后的首批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即(ABCDE )。

保 险 学(第二章)

保 险 学(第二章)
本一致。
21
1.保险利益的含义 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特别注意:保险利益建立在保险标的之上,但并非保 险标的本身,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2.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 它的本质内容是投保人以其所具有保险利益的标的投保, 否则,保险人可以单方面宣布合同无效;当保险合同生效 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失去了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则 保险合同随之失效;当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被保险人不 得因保险而获得保险利益额度以外的利益。
15
一、保险的商品属性
(二)保险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保险商品使用价值的质和量 (1)质的规定性——提供经济保障。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它 为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 ,具体表现为: ①免除恐惧——观念上的消费; ②补偿损失——实质上的消费。 保险商品的实质性消费是观念上消费的物质基础,但保险商品的消费 主要是观念上的消费,体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共济 理念。 (2)量的规定性——保险金额。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以货币为衡 量单位,具体表现为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保险人在约定的保险事 件发生后,履行赔付或给付的最高责任限额。
26
不同点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举办主体
实施方式
保险公司
自愿
政府有关机构
强制
保费来源
保险金额 目的意义 权利义务
投保人
投保人自定 营利;经济保障 对等
个人、企业和财政
国家统一规定 社会公平 不对等
27
2、与政策性保险比较
政策性保险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政策性保险, 即社会保险;另一是经济政策性保险,也就是 政府为实现某项经济政策而举办的保险,如农 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经济政策性保险的 对象一般是关系国计民生比较重大的项目。 (1)举办的主体不同 (2)经营目标不同 (3)承保机制不同

保险学测试练习题

保险学测试练习题

测试练习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一名词解释风险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投机风险纯粹风险保险自愿保险法定保险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责任保险火灾保险二填空1、风险因素很多,但可概括为三类,即__、__、__。

2、__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风险的基本属性包括__和__。

4、按潜在损失形成,可将风险分为__、__、__、__。

5、按损失产生的原因,可将风险分为__和__。

6、保险大致上可分为三大流派__、__、__。

7、人寿保险可分为__、__和__。

8、__是保险得以产生、确立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9、__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10、__是保险产生的经济条件。

11、现代火灾保险起源于__。

12、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资本的保险公司是__。

13、责任保险起源于__。

14、__指定了第一部完整的人口死亡表。

15、海上保险起源于__。

16、在我国,最能体现古代保险思想的是__制度。

三判断题1、以外伤害保险只能作为附加险投保。

2、健康保险也被成为医疗保险。

3、近代海上保险的发源地是英国。

4、早期保险思想产生于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5、权利人要求保险人担保被保证人信用的保险,属于信用保险。

6、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

7、保险人在保险活动中承保的是一切风险。

8、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民事赔偿责任。

9、一般认为,最早的保险是陆上保险。

10、财产保险大都具有储蓄性质。

11、不诚实或不正直的行为有意促成风险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是一种投机风险。

12、人寿保险既保死亡,又保生存。

四简答题1、简述风险的特征。

2、简述保险的基本特征。

3、简述保险与自保的区别。

4、简述保险与储蓄的区别。

5、简述保险与救济的区别。

6、简述保险与赌博的区别。

7、简述自愿保险与法定保险的区别。

8、简述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区别。

9、简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10、简述世界保险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保险学考试重点

保险学考试重点

风险,是指给人们带来损失的灾害、意外事故等各种因素,其本质是损失和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的决策过程和管理过程,不同类型的风险及其管理存在很大的差别。

保险/商业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少数成员约定风险事故所导致经济损失或由此而引起的经济需求进行补偿或给付的行为。

保险资本,泛指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准备金,资本金是保险公司的开业资金,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对保险公司的开业资本金规定一定的数量,准备金是指从保费中提留出来的资金,是保险公司的负债。

保险基金,指专门从事风险经营的保险机构,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以收取保险费的办法建立的,专门用于保险事故所导致经济损失的补偿或人生伤亡给付的一项专用基金,是保险人履行保险义务的条件。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力义务关系的协议。

其中投保人是指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经营/保险业经营,是指保险公司为实现保险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基本职能和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派生职能所从事业务活动的总称,通常包括承保业务经营和投资业务经营。

保险展业,又称推销保单,它是保险公司引导具有同类风险的单位和个人购买保险的行为,是保险经营活动的起点保险理赔,是指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发生风险事故后对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请求进行处理的行为,它涉及保险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实现。

保险市场,既可以指固定的交易场所如保险交易所,也可以指所有实现保险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还可以指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

保险需求,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在一定保险价格下,保险市场上的需求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保险种类和保险数量的总和。

保险供给,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一定的保险价格下,保险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或结构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保险总类和保险数量的总和。

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委托,向保险人收取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代理人的权利来自保险合同中所规定的保险人的授权。

第一章: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第一章: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①风险是与人的利益相联系的概念 ; ②风险并非指导致人的利益受损害的事件本身
而是指损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 ③风险是特发生是不确定的; 二是风险发生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三是风险发生的地点是不确定的; 四是风险所致损失或收益的大小是不确定的; 五是风险所致损失或收益的承担主体是不确定
险和责任风险 (4)按风险影响的程度分类——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5)按风险产生的环境分类——静态风险、动态风险 (6)按风险是否被承保分类——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
5、风险的控制
(1)风险回避; (2)风险预防; (3)风险自留; (4)风险集合; (5)风险转移。
下一张
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
一、前提条件:风险(RISK)的客观存在 二、物质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 三、技术条件:概率论与大数法则的出现 四、法律关系:现代保险关系产生、存在和确立的条件
一、前提条件:风险(RISK)的客观存在
1、风险的特征 2、风险的本质 3、风险的定义 4、风险的分类 5、风险的控制
1、风险的特征
第一章: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事变迁无 常,则风险亦必随之而起。沧海桑田,华屋 山丘,寿命之修短,事业之兴替,举凡一切 风险发生,动有出人意表者,如不绸缪未雨, 熟筹先事防范之术,则一旦横逆之来,猝逢 意外,未有不噬脐莫及,而收应付之无方 者” 。
第一章: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概率论 2、大数法则
四、法律关系:现代保险关系产生、存在和确立的条件
1、法律是保险组织和某些保险险种产生的前提 2、法律是保险行为的规范和实现条件 3、法律是保险存在的形式
的。返回
2、风险的本质
风险的本质是指构成风险特征,影响风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 ①风险因素(Hazard)。指引起增加损失发生可能性的诸种单因或条件。 A.实质风险因素(Physical hazard)。即人力无法控制的生产经营中客

保险学原理自考重点

保险学原理自考重点

风险的属性:风险具有客观性和自然属性;风险作用的主体是人类社会;风险还具有经济属性。

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主要有三种类型:1、实质风险因素。

2、道德风险因素。

3、心理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风险的可能成为现实,以致引起损失的结果.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在保险行业又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指承保风险造成的财产本身的损失;间接损失是指由于直接损失而引起的损失,如利润损失。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则导致损失。

危险单位是指发生一次风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危险单位的划分:地段危险单位;一个投保单位为一个危险单位;一个标的为一个危险单位。

风险的分类: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责任风险又分为过失责任风险和无过失责任风险。

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

按风险的性质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纯粹风险是仅指造成损害可能性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两种:损失和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可能产生收益和造成损害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三种:无损失、损失和获利。

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可分为特定风险和基本风险。

风险管理概述起源于美国。

风险管理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由于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得风险损害的范围扩大了;利润是最大化冲动;社会福利意识的增加。

风险管理的两种形式:1、保险型风险管理2、经营性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的意义:宏观方面: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有助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

微观方面:有助于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可以减少决策风险;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可以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1.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客观存在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客观存在,决定着风险的存在。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

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是相对的、有限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造成的损失总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火灾、台风、洪水、地震、雷电、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矿井塌方、瓦斯爆炸、轮船触礁、飞机坠毁、机械故障、车辆肇事等意外事故;因人的过失或产品质量缺陷造成的各种责任事故;违反合同、不守信用所引起的各种经济损失等。

有时一些灾害事故的破坏力是极大的,甚至可以使社会上多年生产和积累的物质财富毁于一旦,人员也会发生重大伤亡,从而造成经济活动的中断,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间接损失。

这就是人们所关注的风险。

风险可能造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中断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这不仅损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安定。

为了避免风险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多种有效管理风险的手段和措施可以概括为从两个方面,一是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缩小损失规模。

二是建立后备基金,在风险事故发生造成损失时,及时进行补偿。

而保险就是组织后备基金进行损失补偿的有效机制之一。

“无风险,无保险”是对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最好诠释。

2.剩余产品的存在和增多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剩余产品的存在是物质损失补偿得以实现的前提。

风险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任何阶段,但作为一种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保险的产生还必须有其经济上的前提条件,具有将人们对保险的潜在需求变为有效需求的可能性。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劳动成果仅能维持眼前的生计,不可能建立相当规模的物资后备。

只有到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制社会,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力有了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生产者才有可能把一部分剩余产品积存起来,作为后备。

由此可见,剩余产品的生产和增多,是建立物资后备的基础,因而也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是专业性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商品、商人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应运而生。

货币形态的后备也随之出现,这是保险基金的一般价值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空前繁荣的社会。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日益扩大,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物质财富越来越相对集中。

与此同时,各种风险也越来越集中,其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

任何生产和流通环节上发生较大灾害事故都会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的破坏,在社会上产生剧烈震荡,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面对相对集中的风险,由一个或几个经济单位共同提存的后备基金就不敷使用,难以充分补偿风险造成的损失。

这样就逐步出现了专门承担风险的人--保险人。

众多的被保险人可将自己的风险转嫁给保险人。

作为转嫁风险的一种代价,被保险人则按照不同风险种类和程度支付适当的保险费。

上述过程表明: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方面,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农业资本、借贷资本为了保障其生产资料和利润的安全,使其不致因灾害事故的不幸发生而承担较大的经济和社会责任,以致倒闭、破产,从而产生了购买保险的强烈愿望和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有一
部分资本可以从社会总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用来经营风险,从而成为保险资本,以获取平均利润。

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专业性保险才可能产生。

然而保险的形成,特别是现代商业保险的形成与发展,还依托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职能部门,由此从商品生产环节独立出来。

(2)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运用于保险经营之中,使保险合同关系成立,并促进保险基金积累。

(3)发达的商品经济关系,使广大的生产者结成普遍的经济联系,奠定了保险经营的科学基础,即众多同质风险的存在,使运用大数法则来科学计算保险费率成为可能。

社会分工、等价交换和生产的社会化构成了保险形成的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事实上,伴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保险资本逐渐从社会总资本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保险资本,便产生了社会化的现代商业保险。

4概率论和大多数法则是保险经营的技术条件
5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保险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