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医疗救助
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医疗费 用减免或补助。
教育救助
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 提供教育资助,促进教育公平

04
社会保障的意义与影响
社会保障对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为劳动者提供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数字化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保障将更加依赖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 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多元化趋势
社会保障将更加注重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和 个性化的服务。
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人口老龄化、经济不确定性、财政压力等都是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需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机遇
20世纪后期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相互借鉴、融合, 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创新, 各国纷纷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 新。
VS
目前
各国在社会保障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 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公民 的基本权益。
03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 供相应的保障,增强了社会成员之间 的相互信任和团结,有助于增强社会 凝聚力。
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基 本生活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减轻 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助于维护社会 稳定。
社会保障对个人的影响
提高个人安全感
社会保障制度为个人提供了医疗、 养老等方面的保障,使得个人在 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时更加 安心,提高了个人安全感。
02
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期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2需求层次论 1)生理需求(最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医等) 2)安全需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等) 3)社交需求(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求) 4)尊重需求(自尊、他尊与权力欲) 5)自我实现需求(最高等级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各个层次需求分别由低到高发展,发展到较高需求时,低层
次需求依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作用降低。 该理论下认为,需求层次越低,社会保险作用越大。当前的社会保险需求
层次已触及到第三层次,如护理保险制度中关于情感、归属的需求满足。
Page 6
2.1.3旧福利经济学理论 20世纪初出现于英国,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1920年)出版为标志,
与1926年、1928年出版的《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构成福利经济学体 系的三部代表作。 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学说,庇古从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 提出了最优收入分配学说,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收入均等化。 庇古认为在福利和国民收入分配决定因素方面:“一,国民收入的大小; 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因而,其基于货币边际效用的差异, 主张“收入均等化”以提升整体社会福利的思想。
文件
对象
《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伤残和死亡待遇 作了规定
《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 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 施的指示》
扩大公费医疗范围
1955年4月26日
国务院
1955年12月29日 国务院
《关于女工作人员生产假期的通知》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 《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 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
行劳动保险制度”。1950年5月通过的《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救济目的、 范围、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 1)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保险法律,确立了适用于全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条例。 《条例》规定了保险费的征集、保管、支配标准及管理、监督。

第二章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第二章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迅速扩大政府 对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同程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政府开支增大,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2、资本投资下降,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3、劳动力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下降 4、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 5、高福利政策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6、政府管理的低效率和官僚化
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 预有助于增加消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均 衡。
其作用机理是:
社会保障收入在经济萧条时期增加缓慢,而支出增 加迅速;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缓慢 ,收入增加迅速,这样,社会保障收入的一快一慢 运动就会自发地作用于社会总需求,从而具有调节 和缓和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列宁提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所 有受保人应收到与其工资收入相当的补偿,保险支出 全部由雇主和国家负担。”
七、凯恩斯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 和货币通论》。从“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机制无 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论断,推导出只有依靠 国家干预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结论 。同时提出实行社会保障,消除贫民窟,推行累进 税制,进行最低工资立法等。
1890年,俾斯麦被新皇威廉 二世命令辞职,回到庄园。 即使在晚年最孤独的时刻, 这位老人,依然心系德意志。 他为德意志留下来的财富, 足以让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界。 他是德意志的灵魂,没有俾 斯麦就没有今天的德国。
1、社会保险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自然经济形态:家庭以及血缘关系保障。 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家庭保 障功能减弱,产业工人遇到的生存风险加大。对 新的保障制度产生需求。同时,工业化促进生产 力发展,为新制度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社会保险发展历程

社会保险发展历程

社会保险发展历程社会保险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通过缴纳保险费用,为社会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和福利保障的制度。

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改善的重要标志。

以下是社会保险发展的历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土地改革和工商业改造。

此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195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统一保险办法》。

这是中国工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开端,标志着社会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建立。

1952年,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工人、农民、公务员和干部的社会保险政策。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政策的实施并不十分完善。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保险制度面临了严重的破坏和瓦解。

社会保险的缺失使得工人、职员、公务员等无法在出现纠纷时得到保障。

此期间,社会保险制度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开放和发展经济,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保障,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初期,1986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全国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88年,中央政府发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明确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具体实施细则。

此后,各种保险制度相继推出,例如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系统。

2011年,国务院发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管理规定》,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并明确规定单位、个人和政府三方面的社会保险费用缴纳责任。

四、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目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此外,国家还设立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救助制度、农村五保制度等福利制度,旨在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发展健康。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继续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和捍卫人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三、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 (1998年至今)
❖ 2. 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 • 第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 第四,解决异地就医人员就医、报销不便的问题。 • 第五,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并开始实施。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 (1998年至今)
❖ ❖ 3.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 4.工伤保险制度的规范化 ❖5.在生育保险方面, 要积极建立并发展生育保险制
度。 ❖ 6.《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

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三、战后社会保险的重建与全面发展
第四,与奉行凯恩斯主义相联系。 第三,政党竞选的需要。 第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第一,经济的高速增长。
第二节 社会保险起源的制度基础与理论基础
❖一、社会保险起源的制度基础 ❖ ❖ 1.社会保险的制度基础与早期社会保护制度 ❖ ❖ 2.社会保险起源与私人保险制度 ❖ ❖ 3.社会保险起源的制度根源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保险的产生
▪ 学术界一般公认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最早产生于德国。
社会保险的产生在德国的原因
•一
政治稳定的需要。
•二 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
•三 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政策的出台。
• 四 德国拥有一套完整和高效率的普鲁士行政官僚体系。
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保险起源的制度基础与理论基础
❖ 3.贝费里奇报告 ❖ 1942年11月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费里奇勋爵受英国政府

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社会保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我国未来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国社会保障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官保”和“民保”,但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观念,但由于历史原因、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51年,我国印发了《关于全民社会保障的决定》,规定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952年,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制度,逐渐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1986年,我国开始试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实施。

此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扩大,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和特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三个方面。

1.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救助制度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是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和特困人员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制度是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防止社会贫困化问题的发生。

3.社会福利制度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文化体育保障和残疾人保障。

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年扩大。

社保产生和发展

社保产生和发展
强化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运行,维
护广大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06 未来社保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社保领域的应用
数字化管理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 实现社保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 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服务
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 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捷、个性 化的服务,如智能咨询、智能办 理等。
01
02
03
04
05
实施方式不同
实施目的不同
特征不同
资金来源不同
政府承担的责任 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 制实施,属于政府行为; 商业保险是一种经营行为 ,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 完全是一种自愿的契约关 系。
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劳 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 会稳定;商业保险的根本 目的则是获取利润,只是 在此前提下给投保者以经 济补偿。
社保产生和发展
目录
• 社保的起源与背景 • 社保的定义与功能 • 社保的种类与内容 • 社保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社保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 • 未来社保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社保的起源与背景
古代社会保障思想
儒家的大同思想
01
提倡天下为公,诚信和谐,安居乐业,友好相处,社会稳定。
佛教的慈悲观念
02
20世纪初,英国通过一系列社会立法, 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
国际劳工组织与社会保障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制定国际劳工公约 和建议书,推动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 度,保障劳动者权益。
02 社保的定义与功能
社保的定义
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一节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保险的产生:1883年德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二.社会保险发展的早期阶段及特点生产阶段自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末1883年德国制定《疾病社会保险法》初步发展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末的资本主义大危机到第二次世纪大战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充分发展阶段自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福利国家”的出现改革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特点:1.社会保险主要是作为政府的应急措施推出,还没有成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

2.社会保险的范围尚不广泛。

3.社会保险的体系还不完整。

4.社会保险的功能侧重“治疗”。

三.战后社会保险的重建与全面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险获得充分发展的标志,是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纷纷建立了“福利国家”。

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摇篮到坟墓”都有保障的国家。

紧接着,不少欧洲国家纷纷效仿英国,最典型的是瑞典。

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空前发展时期。

20世纪下半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及中国和亚洲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仿照当时的苏联模式,纷纷建立了完全由国家担负的、对职工进行全面保障的国家统筹型的社会保险模式。

第二节社会保险起源的制度基础与理论基础一.社会保险起源的制度基础1.社会保险的制度基础与早期社会保护制度社会保险无论是作为公共支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作为其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都使其成为社会保险计划乃至福利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社会保险起源与私人保险制度建立于基尔特基础上的私人保险制度及其发展,对现代社会保险的起源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制度基础和技术基础。

3.社会保险起源的制度根源(1)基尔特、“友爱社”和私人保险等制度化的传统社会保护形式,无疑是探索社会保险制度起源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社会保障可理解为一个社会在出现规定的 事件或在规定的情况下向其成员提供的保 护,其目的是: ①尽可能防止使收入丧失或收入锐减的意 外出现; ②当意外确实发生时,尽可能提供医疗并 对引起的经济后果提供财政保护; ③尽可能为遭受意外者身体康复和职业恢 复提供便利; ④尽可能为抚养儿童提供福利待遇。
定义要点
责任主体:国家(政府) 实施依据: 社会立法 保障对象: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 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 保障目标: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
主要要点
一、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保险产生的原因与条件
一、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 社会保险若排除社会制度、阶级属性、政治 和国别因素,纯粹从抽象的意义上揭示社会 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那么,它不是别的, 而是人的自然本性与人的基本权利。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保险的对象、目的、意义与特征 社会保险关系 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 社会保险结付 社会保险管理
一、各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德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社会保障是为竞争中不幸失败或失去竞争能力的人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具有互助性质的安全制 度,起到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的作用。
人人平等观点的思想家:卢梭、伏尔泰 人权宣言 1776年《弗吉尼亚权利宣言》 1790年《法国人权宣言》 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1953年《欧洲人权宣言》
任何制度、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有相 当部分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无法获得保障。 于是,部分思想家、政治家、文人学者和 有志之士多角度地阐述了通过各种方式保 障人们基本生活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形式影响或指导各个时代实施社会救 助和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遗嘱(死亡)保险,是指当有条件有资格 领取社会保险给付金者去世之后,由政府 或社会保险机构对其遗嘱或鳏夫或父母及 其未成年子女,定期或一次性给付遗嘱年 金的保险。 老年、残障和遗嘱保险由德国首创(老年 、残障保险于1889年举办、遗属保险创设 于1991年)。
二、疾病和生育保险 疾病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患病而失去 劳动收时,保险机构或保险组织按规定支付 医疗费和生活费的保险。所谓生育保险,是 指被保险人因怀孕和生育需要的检查、保胎 、医疗、助产而支出的医疗费用,以及在生 育期间的工资收入,均由保险机构按约定条 件承担给付的保险。 疾病保险于1883年为德国创立,是德国社 会保险制度,也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早 立法。
(一)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原因 (二)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条件
(一)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原因 劳动者收的差别性,决定了各国必须举办 社会保险。 为解决劳动者就业暂时中断的生活来源问 题,需要举办社会保险。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退休人员在职人员 比例的变化,要求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二)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条件 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除了满足 人们政党生活需要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剩余 产品,这是社会保险产生的基本条件。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工资劳动者增加,是 社会保险产生的关键条件。 政府重视是社会保险产生的重要条件。
制度的多样化 研究视角的差异
•国情不同 •国民的需求 •历史变化 •政府的指导思想等
•美式:狭义的 仅指养老金或者退休金 •英式:广义的 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
请试着用一句话概括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用经济、行政手段 解决社会问题达成政治目标
三、中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多数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 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 社会福利——高层次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
英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社会保障是一项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是国民收 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它应该遵循普遍性原则,对全体国 民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的安全保障。
美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网”,对国民可能遭遇的各种风 险如年老、失业、疾病等加以防护。
日本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网”,对国民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 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 成的贫困,以保险方法寻求经济保障途径.
各国社会保险实施的范围、内容是不一 样的。但就基本的方面看,可概括的五种: 老年、残障和遗属(死亡)保险 疾病和生育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家庭津贴制度
一、老年、残障和遗属(死亡)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 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到达法定年龄或退休 ,由社会保险机构或由指定的其他单位按 规定给付养老年金的保险。 残障保险是对那些因各种原因导致无工作 能力、无法自谋生活,而又无人抚养的人 们,由政府或社区或社会保险机构按法定 条件和标准给付残障年金的保险。
社 会 保 障 的 四 大 构 成 体 系
社会福利 社 会 优 抚
最高层次
社会保险
核心
社会救济
最低层次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由国家通过立 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 庭成员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 的保险。社会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保险,它 是从互济组织上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内容包 括养老、残障、 遗属、医疗(疾病和生育)、失 业、工伤和家庭津贴等保险。
三、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也叫工业伤害保险、职工伤害补 偿保险或因工伤害保险。它是指劳动者在 就业期间,因意外事故及职业性质造成伤 残、疾病和死亡时,保险机构或保险组义和理性主义伦理思想 空想社会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理 论 过早死亡理论、老年理论、补偿学说、边际 效益递减规律论、市场失灵理论、持久收入 理论、生命周期假说、有效需求不足论、国 民收分配理论、新旧福利经济学说和马克思 主义的人的需要本质论和再生产理论。
空想社会理论:孔子的大同世界学说、老子 的小国寡民理论、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军的太 平盛世论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柏拉图(Platon)的理 想国理论、闵采尔的天国论、托马斯.莫尔 的乌托邦理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学说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圣西门、傅立叶 和欧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