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注射器在肝癌中诊断价值
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在诊断肝癌中的准确率比较

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在诊断肝癌中的准确率比较摘要:目的比较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在诊断肝癌中的准确率。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并诊断为肝癌的患者60例,均接受肝脏增强CT检查和肝脏MRI,分析肝脏增强CT和MRI检查下肝内病灶数、肝外病灶数及病灶阳性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直径≤3 cm和直径>3 cm的检出准确率。
结果肝脏增强CT 对肝内病灶数、肝外病灶数的检出率均低于肝脏MRI,有统计意义(P<0.05)。
肝脏增强CT对肝内病灶阳性率(71.67%)低于肝脏MRI(91.67%),有统计意义(P<0.05)。
肝脏增强CT对肿瘤直径≤3cm的检出率低于肝脏MRI,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对于肝癌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与增强CT比,肝脏MRI技术对于肝癌的诊断率更高,有助于发现微小病灶,提高直径≤3 cm肝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肝脏增强CT;肝脏MRI;肝癌;准确率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由于肝癌的症状不具特异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其治疗选择较为局限,预后欠佳。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早期诊断有助于制定更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延长生存期。
国内指南中指出,肝癌的检查方式很多,其中明确诊断的首选是病理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仍是辅助检查的首要选择。
由于受到病灶大小、部位深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伪影干扰,影像学检查结果也存在差异[1]。
科学、适宜的影像检查方式,直接关系到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增强CT 和肝脏MRI是肝癌诊断的主要方式,临床上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范围、应用人群不同,各有优势[2]。
为辨别及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该研究纳入肝癌患者60例,探讨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诊断率。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并诊断为肝癌的患者60例。
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9.2±5.3)岁。
高压注射器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高压注射器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作者:罗小东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5期摘要: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癌的检出率很高,可提高病灶显示的敏感性,更好地显示肝内血管,造影剂经血流进入肿瘤和肝实质的时间、程度以及廓清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增强特征,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鉴别。
同时使用高压注射器准确地控制造影剂的注射剂量、速度和时间,以便于准确获得肝脏的多期扫描图像,提高肝癌病人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小病灶漏诊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CT 高压注射器肝癌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35.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b)-0246-0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最重要的实质性器官,肝原发和继发肿瘤每年威胁着数百万人的生命,约3/4的肝癌患者就诊时已有肝外扩散或局部侵润而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其他治疗方案又疗效甚微,因此,对肝肿瘤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县一级医院B超及CT在肝癌诊断中比较普及,而CT由于高压注射器的出现,更为诊断肝癌的首选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肝脏三期扫描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肝疾病的诊断,因此高压注射器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关注的话题,现将我院成功开展使用高压注射器来诊断肝癌的具体事例报告如下。
1 病人准备我院2008年至2009年共为100名患者做肝脏CT增强,其中男80名、女20名,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为18岁。
其中有慢性乙肝病史45例,甲胎蛋白升高10例,肝硬化20例,长期饮酒5例。
2 高压注射器的准备本组病例中,我们采用苏州亚泰医疗器械设备中心提供的医用智能快速注射泵,扫描范围包括右膈顶至十二指肠的水平段,扫描层厚为8mm,螺距厚8mm,检查前病人禁食4~6小时,扫描前病人口服100mL水,充盈胃肠道。
病人取仰卧位,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80~100mL,选择12#专用套管针头经前臂或腕部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连接高压注射器后,并以每秒2~3mL的速度注射,采集时间为2秒,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分别于注入对比剂后20秒、26秒,肝静脉期60秒获得,每次图像均一次完成,扫描后有选择性对所有患者再加扫5分钟延迟象,根据肝癌快进快出的原则,以观察腹部脏器实质内有无异常强化灶。
肝细胞肝癌的误漏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8华东地区暨江苏省第十一次放射学学术会议·书面交流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49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有5 例,肝穿刺病理活检证实l例,DSA肝动脉造影证实2例。 1.2方法采用西门子6层螺旋CT机。造影剂选用碘海醇100ml,口服水对比剂800—1200ml,常规 平扫,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2.8~3.5ml/s,注造影剂延迟35秒、80秒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扫 描。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肝脏下缘,层厚、层距5mm,部分病例病变区行层厚、层距3mm薄层扫描。 2结果
近年来,随着多种技术的应用,尤其对肝占位性病变有较高诊断能力的MRI的应用及有创影像学 检查在临床的开展,CT误漏诊已不鲜见。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一初步探讨,提出对策以减少 肝癌的误漏诊发生: 4.1 作螺旋扫描或MRI检查 多数情况下,肝恶性肿瘤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早期有一过性强化, 延迟扫描则为中等低密度,当病灶有出血或较多含铁血黄素聚集,或和背景肝内脂肪沉积较多时,病灶 与肝密度差明显缩小,甚至呈等密度,此时完整识别肿瘤困难较大,但仔细分析残存肿瘤征象,我们认 为,对这些病例应作螺旋扫描或MRI检查。病灶形态学在漏诊中意义也较大,小肝癌结节型是最常见 的误诊漏诊类型,cT上常表现为小圆形或类圆形,在分辨率不高的中低档CT上易漏诊,结节型肝硬化 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已很明了,肝硬化伴随的脂肪沉积,使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癌常常表现不典型,特别
肝细胞肝癌的误漏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毛金忠
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肝癌早期的症状轻,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发现肝癌较困难, 一旦确诊往往已是肝癌的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5年存活率较低,死亡率较高,随着CT运用的普及, CT检查技术的日臻成熟,合理运用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肝癌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 误漏诊也时常发生,收集了近年来误漏诊的8例肝癌的CT图像及完整临床资料,分析造成误漏诊的原 因,探讨解决对策,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CT增强扫描运用高压注射器的护理

回顾性 分析本 院 5 1 2 例运用 高压T检查诊断 中,运用静脉 增强扫描是必不町少的检查
手段 。 运用高压注射 器注射造影剂 , 能够提高药物进 入的速度 , 从而为 c T多期扫描 和采集图像提供先决条件 ,丽高压注射器
小时 ~ 小 时, 1 u预防倾倒综合征 。 院后每 日56 , - 餐 每次 5 0
g 左右 ,至 6个月 ~ 8个月后逐渐恢复至每 日 3餐 ,每次 10g 0 左右。按 医生服用 助消化药和抗 贫 f药物 , f 『 L 若发 现腹胀 、 反酸 、 嗳气 、 恶心 、 吐等 , 呕 及时复诊 。 总之 , 胃切除 术治 疗 胃癌手 术创伤 大 , 全 { 岗整好病 人身体
0 0UL 立 即采用 内置大 口径 双套管 . 天生 理盐水 600 8 0 /, 每 0 ~
体 内仍有癌细胞残 留, 术后需 系统 规则化疗进一少巩 崮治疗效
果 。术后 3个月 、 半年 、 年 、 1 3年定期 复查 m常规肝 功能 ,十 月 胆
B超和胸片 , 解 有尤转移。保持心情舒畅 , 量活动 , _ 『 适 避免劳 累。规 则合 理饮食 , 宜清淡饮 食 。 多食蔬菜水 果 , 后卧 床 05 饭 .
选用 2 0m ,9(针 头 ,所有 病例均选用 非离 子型造影剂 u— 0 l1 l
0 0ml 0 持续 冲洗 , 并定 时快速冲洗 ; 术后 3周 ~ 4周 , 待引 流瘘 道形成后协 助医师改用定 时冲洗 , 加强 营养 , 并 给予抗 酸制 剂 及生长抑素 , 为胰瘘的愈合创造条件 , 术后 3个月愈合 。 23 胃肠 内 、 营养 支持护理 p 依据手 术方 式和病 人 .4 . 外 I 的 全身情况 , 配合 医师决定哪一种方式维护 营养支持 。对 较年 轻、 全身情况 尚可 , 手术相对简单 患者 . 采用 胃肠 内营养采 用问
增强CT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增强CT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摘要:搜集绍兴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经CT、MRI检查后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HCC共42例,两种检查对比诊断符合率和对肿瘤的主要密度或信号特点及大小检出情况。
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细胞癌对脂肪变性、包膜及肿瘤直径≤1.0cm的检出,MRI要高于CT检查。
从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的准确性及检出率,尤其是较小的肝细胞癌,较CT更有优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CT增强扫描;肝细胞癌;诊断价值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占肝癌病例的75%-85%。
这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第五种癌症,也是仅次于其他癌症的主要病因。
肝癌的发生发展是肝癌的关键时期,因此,尽早手术是最好的手术方式。
由于肝癌在初期不能显示特别的临床征象,因此大部分病人在被诊断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级别,因此,在早期通过放射学的方法来诊断肝癌;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近几十年来,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在内的无创成像方式在评估HCC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但两者成像方法不同,其优劣仍存在争议,因此比较不同影像学定性诊断肝癌的效能,能为早期确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42例经 CT和 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
男性32名,女性10名,38~76,平均年纪为(52±3.75)。
症状:23位患者出现上腹胀痛,乏力,消瘦。
22名患者有乙型肝炎、2名丙肝、5名乙醇性肝病、8名肝脏囊肿;6位患者中有胆道结石,7位患者有过高血压,3位患者有过糖尿病。
发病的时间一般在5-3个月之间。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2)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和MRI检查的完整影像学资料;(3)临床资料完整。
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肝脏增强CT的应用准确率研究

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肝脏增强CT的应用准确率研究发布时间:2023-01-05T10:27:29.74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12期作者:刘宝义[导读] 目的对肝脏增强CT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准确率进行研究。
刘宝义安达市中医医院 151400【摘要】目的对肝脏增强CT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准确率进行研究。
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接收82例肝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7月~2022年7月,结合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41例,使用MRI平扫诊断的方式)和研究组(41例,使用肝脏增强CT诊断的方式),对两组的诊断判定准确率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判定准确率为%,常规组的诊断判定准确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为肝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用肝脏增强CT诊断的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的诊断判定准确率,为患者获得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依据,拥有临床中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诊断准确率;肝脏增强CT诊断;肝癌患者;临床诊断;[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ccuracy of liver enhanced CT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July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the conventional group (41 patients, using plain MRI for diagnosis) and the study group (41 patients, using enhanced CT for diagnosis of liver).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and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was%,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of liver enhanced CT diagnosi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atients, provide basis for patients to obtain targeted treatment, and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Diagnostic accuracy; Liver enhanced CT diagnosis;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Clinical diagnosis;肝癌是临床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肝癌与肝血管瘤的影像鉴别

肝癌和肝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疾病,但在临床上有时会出现两者 超声图像表现相似, 难于鉴别,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困难,从而发 生误诊和漏诊现象。进行超声检查时最好根据肿瘤动脉血流 Vma x 和RI 参数来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但是临床实践经验发现随让两者 的 Vma x和 RI 参数存在明显的不同,但是有部分相互重叠[ 2],特别 是在 Vma x 处于 50~60c m/ s ,RI 处于 50%~60%范围内,不易区 分。需结合其他辅助参数进行综合判断。如结合肝静脉及肿瘤内外 静脉的波型,以及肝固有动脉管径粗细、血流速度等[3]。肝癌和肝 血管瘤通过螺旋 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达到定性的要求,但同时也 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以免个别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瘤病例不误诊。
( 1) 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采用HPSonos 5500和Phi l i psEnvi s or 彩色超声显像仪, 探头 ATLULTRAMARKT7 探头, 探头频率 3. 5MHz , 或 HDI ~5000 型探头,频率 2. 0~3. 0MHz ,为凸阵或相控阵小凸 阵探头。患者左侧卧位或平卧位,在显示肿瘤病灶后取 CDFI +PD状 态,观察肿瘤内、外动脉血流,同时对 PHA、HV及肿瘤内和外周静 脉 血流 进 行观 察,并 测量 肿瘤 动 脉、PHA收 缩 期最 大血 流 速度 Vmax 、 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 Vmi n、阻力指数 RI 、HV波型及静脉舒张期血 流速度 Dv、收缩期血流速度Sv等参数; ( 2) 螺旋 CT扫描。使用螺旋 CTbal a nt e 全身 CT扫描机,西门子公司生产,工作条件为 120KV、 250MAS, 层厚 8mm, 螺距为 1: 1, 矩阵 256 × 256 扫描时间 4~7s 。 患者于检查前禁食8h, 扫描前1h用分4次口服1. 5%泛影葡胺500mg 分四次口服,患者平卧,平扫全肝,再选最大病变所在层面固定床台 增强多期扫描,小病变用连续床动逐进增强。造影剂为优维显,按体 重 1. 5mL/ kg 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单相注射给药,速度为2. 5~3. 0mL/ s 。注射造影剂后25s作动脉期扫描, 60s做静脉期扫描,然 后分别在 2、4、6、8、10mi n各扫描1次,如果病变呈等或低密度即 可终止扫描,多发病变取最大病变测量,增强扫描范围包括所有病变 区域。 2 结果 2. 1 超声结果
肝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_扫描与MRI_诊断作用分析

徐建:肝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扫描与MRI诊断作用分析肝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扫描与MRI诊断作用分析徐建如东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如东226400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癌的动态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诊断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如东县人民医院影像科的60例疑似肝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均在术前进行动态增强CT检查、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等)。
结果 60例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出恶性35例、良性25例。
MRI检查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符合率(95.00%)较动态增强CT扫描(80.00%)高,诊断特异度(92.00%)高于动态增强CT扫描(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4.500,P<0.05)。
结论在肝细胞癌诊断中,动态增强CT扫描、MRI检查均可取得一定的诊断效果,尤其是MRI检查,在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方面更具有优势,能为其后续治疗方案的合理制订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肝细胞癌;动态增强CT扫描;MRI检查;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8.32Analysis of Dynamic Enhanced CT Scan and MRI in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XU JianDepartment of Imaging, Ru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Rudong, Jiangsu Province, 226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dynamic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The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imaging department of Rudong County People '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dynamic enhanced CT examination and MRI examination before operation.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 diagnostic accurac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etc.) of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Results The surgical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60 patients confirmed 35 cases of malignant and 25 cases of benign.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MRI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95.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ynamic enhanced CT scan (80.00%), and the diagnostic specificity (92.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ynamic enhanced CT scan (68.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171, 4.500, P<0.05).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oth dynamic enhanced CT scan and MRI can achieve certain diagnostic effects, especially MRI, which has more advantages in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and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ational formulation of its follow-up treatment plans.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ynamic enhanced CT scan; MRI examination; Diagnostic value调查显示,我国肝癌新发病例、死亡病例分别为41万、39万,是居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注射器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癌的检出率很高,可提高病灶显示的敏感性,更好地显示肝内血管,造影剂经血流进入肿瘤和肝实质的时间、程度以及廓清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增强特征,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鉴别。
同时使用高压注射器准确地控制造影剂的注射剂量、速度和时间,以便于准确获得肝脏的多期扫描图像,提高肝癌病人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小病灶漏诊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ct 高压注射器肝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b)-0246-01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最重要的实质性器官,肝原发和继发肿瘤每年威胁着数百万人的生命,约3/4的肝癌患者就诊时已有肝外扩散或局部侵润而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其他治疗方案又疗效甚微,因此,对肝肿瘤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县一级医院b超及ct在肝癌诊断中比较普及,而ct 由于高压注射器的出现,更为诊断肝癌的首选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肝脏三期扫描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肝疾病的诊断,因此高压注射器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关注的话题,现将我院成功开展使用高压注射器来诊断肝癌的具体事例报告如下。
1 病人准备
我院2008年至2009年共为100名患者做肝脏ct增强,其中男80
名、女20名,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为18岁。
其中有慢性乙肝病史45例,甲胎蛋白升高10例,肝硬化20例,长期饮酒5例。
2 高压注射器的准备
本组病例中,我们采用苏州亚泰医疗器械设备中心提供的医用智能快速注射泵,扫描范围包括右膈顶至十二指肠的水平段,扫描层
厚为8mm,螺距厚8mm,检查前病人禁食4~6小时,扫描前病人口服100ml水,充盈胃肠道。
病人取仰卧位,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80~100ml,选择12#专用套管针头经前臂或腕部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
连接高压注射器后,并以每秒2~3ml的速度注射,采集时间为2秒,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分别于注入对比剂后20秒、26秒,肝静脉期60秒获得,每次图像均一次完成,扫描后有选择性对所有患者再加扫5分钟延迟象,根据肝癌快进快出的原则,以观察腹部脏器实质内有
无异常强化灶。
3 结果
本组病例80例为肝癌,5例为肝脓肿,3例为肝囊肿,12例为肝血管瘤,肝癌的ct图像通常表现为局灶性周界比较清楚的密度减低区,但也可是边缘模糊,大小不等的多发阴影,阳性率在90%以上,无误
诊病例。
4 讨论
正常肝脏密度大致均匀,ct值约为40~70hu,比脾、胰及肾密度为高。
肝脏由肝动脉和肝门静脉双重供血,肝动脉供应的血液占20%~ 25%,肝门静脉占75%~80%[1],一般ct平扫显示肝内钙化或
出血性病灶敏感,亦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血色
素沉积病,肝糖元储积病等,在某些情况下ct平扫对高血供的转移瘤的检出,可能更敏感,这是由于这些肿瘤在动态增强扫描中有一
部分多呈等密度而不予显示,ct平扫是诊断转移瘤的非常有价值的扫描方法,而对平扫没有发现任何病变者必须增强扫描。
增强后肝ct值由平均55hu升为93hu,提高了38hu,肝肿瘤平扫时ct值为
33hu,增强后仅提高5hu,故肿瘤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密度差异巨大,
有利于诊断。
肝脏大多数肿瘤仅有肝动脉供血,少有甚至无肝门静脉供血,这
是ct增强扫描可以检出肝肿瘤的关键,同时增强扫描可以提高病灶显示的敏感性,更好地显示肝内血管,同时更能鉴别病灶性质,平扫不易进行定性,增强扫描时由于造影剂经血流进入肿瘤和肝实质的时间程度以及廓清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增强特征,有助于病灶的
检出和鉴别。
肝细胞癌的ct表现依照癌肿的大小,分化,血管丰富程度,有无坏死及静脉闭塞等因素不同。
依照病理的大体类型,日常工作中最多见的有三种基本表现,(1)肝实质内出现孤立的界限清
楚的占位性病变;(2)肝实质内见多发的界限清楚的占位性病变;(3)肝实质内呈弥漫的界限不清的侵润性病灶。
平扫时,肝细胞癌的典型表现是出现低密度肿块影,约12%则出现等密度病灶,此时在平扫上要靠肝外形轮廓的改变来判断病灶,但如果仔细观察,尽管肿瘤
的主体表现为等密度,但在肿瘤的四周常有一个稍低密度环,此点
有助于癌灶的识别,如果癌内发生出血,则可呈高密度影。
增强扫描
后的ct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内的血管情况和动态扫描的时间,大多数肿瘤为弥漫性非均匀性的增强,增强不明显区域多为肿瘤坏死或陈旧性出血所致。
动态扫描在动脉期多呈明显的弥漫性增强,此段时间十分短暂,迅速成为不均匀的等密度增强,很少病例(多为弥漫性侵润性病变),肿瘤与周围肝实质的密度相同。
平扫时呈低密度的肝癌,增强时呈延迟增强表现。
故肝脏一般采用多期扫描,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其成功与否对疾
病的诊断存在很大的影响。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癌的检出率很高,动脉期检出率最高,平衡期次之,门脉期最差。
笔者认为在日常肝脏ct检查中应该常规做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这对提高病灶检出率,减少漏诊,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减少肝癌术后复发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亮,陈君坤,卢光明,等.ct读片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4.
①作者简介:罗小东(1971-),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