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涂装分会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编制背景GB 1444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该标准1993年编制发布,并于2007年经修订重新发布并实施。
该标准实施十年来,在喷涂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涂层烘干工艺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燃气、燃油等加热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以及新的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对涂层烘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进行第二次修订就十分必要。
2、任务来源2016年8月,《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等1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函[2016]17号)中下达了国家标准GB 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的修订计划(计划号:20160876-Q-450)。
本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标准)。
3、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该项目由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并邀请部分原主要起草人员参加修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涂装行业协会、浙江华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琼花涂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明泉工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虹、余璐、张鹏伟、陶伟民、吴伟玲、赵瑛、茅立安、吕建立、郎巍、吴震、丁玲莉。
4、主要工作过程(1)2016.9,组建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起草小组,并邀请了相关科研单位和用户专业公司参与编制,初定了编制原则、编写分工及工作计划。
(2)2016.10~2017.5,调研和起草。
国标修订编制人员按照会议的要求和内容,对原GB 14443—2007国标实施以来的情况和涂层烘干工艺安全技术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原标准的条文进行复核,针对燃气、燃油加热技术的广泛应用,起草小组于2017年3月份对德清、常州的涂装车间进行了现场调研,同时与现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了座谈,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涂漆及表面色工程统一规定

目录1编制目的 (3)2适用范围 (3)3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标准 (3)4术语和定义 (3)5一般规定 (4)6涂漆范围................................................. (5)7设备(含电气、仪表设备)表面色和标志色 (7)8管道表面色和标志色 (8)9钢结构表面色 (12)10 筑物表面 (12)11色卡 (13)12厂前区建筑色彩选择 (15)13涂漆要求 (15)14检查和试验 (19)15健康、安全与环境............................................................................................. 23附16录A:设备、管道和管道组成件涂漆表.. (25)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规范防腐工程管理,更好地指导工程管理,从而为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营造“抓质量,保安全、创精品,树形象”的工程建设氛围,为又好又快推进永祥多晶硅制度保证,促进工程管理实现精细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特编制《永祥多晶硅零星工程项目涂漆及表面色工程统一规定》(简称《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中的设备(含电气、仪表设备)、管道、钢结构、建构筑物表面涂漆。
本规定不适用压力罐,塔,容器和换热器的内部涂漆。
本规定不适用于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3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标准《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SH3043-2003)《漆膜颜色标准》(GB/T 3181-2008)漆膜颜色标准样卡(GSB05 1426-2001)《建筑颜色的表示方法》(GB/T18922-2002)规定的中国建筑色卡(CBCC)《工艺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 7231-2003)《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072-2007)《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8923-1988)《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1)《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SHT 3022-2011《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 3606-2011《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H/T 3548-2011ISO 8501-1 表面清洁度目测法评估ISO 8502-3 表面清洁度测试评估-准备涂漆的钢材表面灰尘评估-压敏胶带法ISO 8503 喷射清理表面粗糙度特征ISO 11124 油漆和相关产品施工前钢材表面处理–金属喷砂清洁磨料的规定ISO 11125 油漆和相关产品施工前钢材表面处理–金属喷砂清洁磨料测试方法ISO 11126 油漆和相关产品施工前钢材表面处理–非金属喷砂清洁磨料的规定ISO 11127 油漆和相关产品施工前钢材表面处理–非金属喷砂清洁磨料测试方法SSPC SP1 溶剂清洗SSPC-SP 10/ NACE No.2/ISO Sa 2.5 近白级喷射处理SSPC SP3/ ISO St3 2.5 动力工具清理ISO 4264 Paints and varnishes - Pull-off test for adhesion 附着力拉开测试法ISO12944 色漆和清漆-钢结构的防腐蚀涂料系统保护4术语和定义:4.1 表面色:涂于不隔热的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或隔热的设备和管道的保护层外表面以及钢结构的表面。
涂装工安全操作规范

涂装工安全操作规范涂装工安全操作规范一、前言涂装是制造业中紧要的生产工艺之一,近年来人们对涂装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涂装质量优良,而且要求涂装生产安全。
因此,订立一份涂装工安全操作规范显得至关紧要。
遵奉规范操作,可以保障涂装工人的安全,防备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
二、涂装生产的工艺流程涂装生产工艺包括物料准备、表面处理、填补处理、底漆涂装、中漆涂装、面漆涂装、固化处理、检验、包装等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每一步都有其独特的操作规范和安全工作要求。
三、涂装工安全操作规范1. 物料准备1.1 依照工艺要求精准明确称量每个原材料。
1.2 在物料称量和混合过程中,必需穿戴好安全帽、防护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溅出物料对人员造成损害。
1.3 物料混合过程中禁止吸烟、闲聊、打闹等不安全行为,保持工作场所环境的清洁、乾净。
2. 表面处理2.1 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必需穿戴好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面罩、手套等。
2.2 严格遵守化学品使用规范、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确保人员行为符合安全操作标准。
2.3 定期对表面处理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转。
3. 填补处理3.1 填补处理需要穿戴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等。
3.2 严格遵守填补处理工艺流程,确保填补粘合剂使用量、封闭剂的覆盖面积和厚度等符合要求。
3.3 操作结束后,依据工艺流程将物料或设备使用完毕的残留物料清除干净,保持工作现场的乾净。
4. 涂装处理4.1 涂装需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手套、防护面罩、防护衣等。
4.2 严格遵守涂装工艺流程,如底漆涂装、面漆涂装、中漆涂装等。
4.3 在涂装处理过程中,假如涂料喷雾、吸附等显现异样,应适时停机排出问题,确保生产安全。
5. 固化处理5.1 固化处理需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包括防护面罩、手套、防护衣等。
5.2 固化处理前必需对每道处理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固化剂在物品表面均匀分布。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_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01-23发布2006-09-01实施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 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八。
本标准本次修订部分采用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 33:2000《易燃和可燃材料的喷涂应用标准》,与NFPA 33:2000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 14444—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与GB 1444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为了更加明确和保持前后一致,增加了新的定义。
b)新增“电气设备和点火源”一章,详细规定了2区爆炸危险区域的空间距离。
c)新增喷漆室的排风量须同时保证达到所喷溶剂燃烧极限下限值(lower flammable limit,即LFL)25%的规定,并列出计算该风量的公式、有关溶剂LFL值表和计算示例。
GB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2008代替GB 6514—1995 2008—12-11发布2009—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标准除第1章、第2章、第3章为推荐性外,其余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订的共有12项:——GB 6514—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 1444 1—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一。
本标准对应于美国防火协会标准NFPA 33《易燃和可燃材料喷涂作业标准》(2007版),与NFPA 33:2007版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本标准与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更新了引用的国家标准。
——引用GB 50016—2006中有关条文和表作为涂漆作业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依据。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AQ52012007

涂装工程安全设备查收规范AQ5201-200711序言12范围13规范性引用文件14术语和定义15一般性规定16整体布局17涂装设备安全18防火、防爆19电气安全20防雷、防静电21职业危害控制要求22其余查收事项序言本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洁净生产促使法》等法律拟订。
本标准主要内容引用了国家系列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是各级安全生产监察管理部门履行建设项目(工程)安全“三同时”规定验、收涂装类建设项目(工程)时主要的规范性技术文件之一。
本标准是行业强迫性技术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作业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草拟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草拟的单位: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草拟人:沈立、胡义铭、朱坚平,陈云、吴思明、沈一平。
本标准为初次公布。
2涂装工程安全设备查收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涂装工程(包含涂装设备、器材)和作业场所安全设备查收的基来源则。
本标准合用于使用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包含有机溶剂)在金属或非金属表面进行涂装的涂装工程,包含塑料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木制品等非金属的涂装工程安全设备查收。
涂装工艺、涂装作业场所、涂装设备器材的设计、生产、制造和安装等的安全技术审察;露天涂装作业,建筑物、构筑物内外涂饰等波及涂装工程安全的技术审察亦可参照本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改正单(不包含勘误的内窖)或订正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但是.鼓舞依据本标准完成协议的各方研究能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GB935 高温作业同意连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33GB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公则GB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办理工艺安4全及其通风净化5GB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6技术要求7GB/T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8定9GB14444-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10定11GB1477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协助装置12安全技术条件13GB15607-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14安全15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GB20101-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妆置17安全技术规定18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21范22GBZ1-2002工业公司设计卫生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术语和定义4标准GB/T14441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均合用于本标准。
涂装工安全操作规范正式版

涂装工安全操作规范正式版第一章总则一、涂装工是指从事涂装工艺的作业人员,其主要工作包括对物体表面进行喷涂、刷涂、烤漆等涂装作业。
二、为了保障涂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工作环境卫生,制定本操作规范。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一、涂装工作人员应接受涂装工艺培训,熟悉相关涂装工艺和操作规范,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二、涂装工作之前,应检查各涂装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如发现有损坏、漏电、松动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在进行喷涂作业前,应确保零火源状态,周围无可燃物质,并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以警示他人。
四、涂装工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应设置排风设备,排除有害气体。
第三章个人防护一、涂装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面具、防护眼镜、耳塞等,并在操作过程中正确佩戴。
二、对于涂装作业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应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三、避免直接接触涂料和溶剂,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对皮肤和黏膜造成刺激和损害。
四、进入喷涂室前应穿戴导电鞋,并保持地板的洁净、干燥。
第四章涂装作业操作一、在进行喷涂作业前,应先对喷枪和喷嘴进行清洗,保证喷涂效果的良好。
二、喷涂过程中应保持均匀、稳定的涂装速度,确保涂料平均覆盖,并避免涂料流溅。
三、在烘干作业中,应根据涂料的要求设定合适的温度、时间和通风条件,以防止涂料过热引起火灾和爆炸。
四、对于大面积的喷涂作业,应使用适当的辅助设备,确保涂料的均匀分布和厚度一致。
第五章废料处置和清洁一、废料包括未固化的涂料、稀释剂、清洗液等,应妥善处理,不可随意倾倒,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废料容器应标明名称、成分和包装日期,并定期清理和更换。
三、涂装作业结束后,应立即将工作场所清理整理干净,清除涂料和溶剂的残留物,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第六章突发情况应急处理一、在涂装过程中,如出现溅漆、喷漆滴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清理涂料并重新准备。
二、如涂料泄漏至地面或设备上,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以免滑倒或造成火灾。
AQ5201-2007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AQ 5201-2007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一般性规定5 总体布局6 涂装设备安全7 防火、防爆8 电气安全9 防雷、防静电10 职业危害控制要求11 其他验收事项前言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制定。
本标准主要内容引用了国家系列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是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执行建设项目(工程)安全“三同时”规定、验收涂装类建设项目(工程)时主要的规范性技术文件之一。
本标准是行业强制性技术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作业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的单位: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立、胡义铭、朱坚平,陈云、吴思明、沈一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涂装工程(包括涂装设备、器械)和作业场所安全设施验收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包括有机溶剂)在金属或非金属表面进行涂装的涂装工程,包括塑料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木制品等非金属的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
涂装工艺、涂装作业场所、涂装设备器械的设计、生产、制造和安装等的安全技术审查;露天涂装作业,建筑物、构筑物内外涂饰等涉及涂装工程安全的技术审查亦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窖)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35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691-200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14441-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77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5607-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101-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 术语和定义标准GB/T144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喷涂系统1 编制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在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喷涂而使用的喷涂系统,规定了喷涂系统工程在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止事故发生和财产损失、保护环境方面的设计要求。
喷涂系统主要包括喷涂设备和供给设备,喷涂设备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工喷涂和自动喷涂(如机器人、往复机等);供给设备按动力源种类分为气动、液压、电动等,可适应于溶剂型、水性油漆、胶、蜡等涂装用液体材料供给。
本标准适用于喷涂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安装、调试、生产时,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也适用于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及涂装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处理和交换。
2 提供本章节的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477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机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要求GB 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1236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25286 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GB 11291 工业环境用机器人GBT 16855 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515 导(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T 20801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H 309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GB 383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AQ 3009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438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3 术语和定义静电喷涂 electrostatic spray painting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电晕放电原理使喷出的涂料滴或粉末涂料粒子荷负电荷,进而吸附于荷正电荷接地的被涂物,放电后附着在被涂物上的喷涂方法。
高固体分涂料high-solid coating固体分(不挥发物)含量超过60%(体积分数)的涂料。
喷涂机器人 painting robot具有防爆功能的机器人根据车身相关参数及工艺参数进行自动喷涂设备。
自动往复喷涂机 Automatic reciprocating paiting machine具有防爆功能的设备,配有多方向仿形功能,实现工件整体喷涂。
喷具 painting tool指喷涂过程中使用的喷涂器具,包括各种喷枪、旋杯、旋碟等。
4 设备具体要求4.1 喷涂设备4.1.1喷涂设备概述根据喷涂方式不同可分为空气喷涂、高压无气喷涂、静电空气喷涂、高速悬杯静电喷涂等方式,高固体分油漆、胶、蜡以高压无气喷涂或空气喷涂为主,低固体分油漆以空气喷涂、静电空气喷涂、高速悬杯静电喷涂为主。
在汽车行业中,低固体分油漆主要应用于中涂和面漆,本节主要以静电喷枪、自动喷涂设备(喷涂机器人)为代表进行描述,其他设备(如喷胶、喷蜡设备)应根据材料性能参考相应法规进行。
4.1.2 喷涂设备安全设计要求静电喷涂设备应符合本章要求及“GB12367静电喷漆工艺安全”及“GB14773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自动喷涂设备在设备设计及选型上应满足“GB 25286.1 – 8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方法和要求含轻金属的设备”、“GB 11291.1工业环境用机器人安全要求第1部分:机器人”、“GBT 16855.1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相关要求。
自动喷涂设备应有适当的防水保护。
自动喷涂设备在喷漆室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布置,必须考虑生产、维修的安全性。
自动静电喷涂设备应配备人工接地检测装置。
所有标准润滑点均应使用永久性标签进行清楚地标识。
所有轴系均应安装制动系统,在产生急停、出错或电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0.5秒钟内停止。
自动喷涂设备设置安全互锁装置,包括车门开启状态检测、人员进入检测、车型检测、车身碰撞检测、车身与旋杯静电过流检测、机器人间碰撞检测,每站出入口设有急停装置。
自动喷涂设备在生产、维修、维护全过程中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一旦接收通风不好信号(送风或排风发生故障),立即停止上述作业,涂胶设备可不设置。
对于自动喷涂设备和控制系统的维修及清洁部位,如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照度,则需要增加维修照明(包括临时照明,但要防爆),涂胶设备维修照明可不考虑防爆。
喷涂设备管路耐压应在正常压力的1.5倍压力下进行检测,以确保管路的质量和接头的密封性。
自动喷涂设备在空气主控单元以及电源主控开关必须带安全锁,建议急停按钮配备安全锁避免在维修等作业时误操作发生设备伤人的事故。
为便于紧急情况下维修,应为机器人各轴配备手动刹车释放单元。
每台自动喷涂设备设置空气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点),确保设备保持正压(1.99kpa-2.49kpa)。
手持式示教器应满足相应区域内防爆要求。
4.2 供给设备供给区域按材料性能进行分类,可给分为溶剂型涂料供给设备、水性涂料供给设备、胶供给设备、溶剂型蜡供给设备、高固体份蜡供设备等4.2.1 供给设备场所溶剂型供给间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包括调漆间和储漆间,宜独立布置在喷涂设备附近独立设置,并考虑相应防爆功能(见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溶剂型供给间地面采用静电导电地面(见GB50515导(静)电地面设计规范)。
涂料供给间地面应相对车间地面下沉,防止溶剂泄漏时渗入土壤,其体积应保证油漆或溶剂罐体在泄漏时不外溢,同时可满足水消防时喷出的水容量。
并在所有有高差的门下设置坡道。
涂料供给间不允许单独设置地沟和地漏,可考虑设积水坑,积水坑上方应有排风风管。
供给间属涂装车间洁净区(见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溶剂型供给间应沿墙设置环形设备导电排,所以设备(供给设备、门、送排风风管)均应与导电排可靠连接。
如不设置环形设备导电排,所以设备(供给设备、门、送排风风管)可考虑采用桥架敷设。
涂料供给间门上方设置到静电金属链门,并可靠接地。
涂料供给间内应设置急救箱、洗眼器,洗眼器下设接水盘,不设排放口或地漏。
涂料供给间内照明应按相应的防爆区域设置。
涂料供给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到供给设备,窗墙比不宜超过0.3,如有必要配置防静电、火花窗帘。
涂料供给间内所有材料不允许含有硅酮成分。
涂料供给间内设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消防砂桶,砂桶应进行封闭存放。
涂料供给间宜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应设有送排风管道,均匀布置,保持供给间微正压。
排风口距地面150mm-300mm,涂料投入后送排风系统应24小时运行。
送排风系统出现故障应有报警装置,或将故障信号发给供给设备。
4.2.2供给设备要求4.2.3.1 供给泵供给泵应满足相应防爆区域等级要求。
4.2.3.2 供给管路供给设备管道及组件应满足“GBT 20801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中GC2中所规定内容。
供给设备管道设计单位应办理相应压力管道设计资质。
涂料供给管路或桥架穿墙时,应使用防火材料封堵,封堵材料应便于日常管路维修、更换。
带有伴热带的供给管路或流量模式的电动泵供给管路应配有安全卸压阀。
设有保温的供给管路的保温材料应采用阻燃材料。
供给软管具有耐溶剂、并具有相应的柔韧性。
4.2.3.3 罐体在供给罐体上方设置阻火器,并与附近排风系统相连。
废溶剂回收罐宜采用二级回收,一级回收罐容积不宜超过200L,二级回收罐容积不宜超过1000L。
5 电气要求5.1 喷涂设备喷涂设备使用区域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见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相关电气设计应符合该区域设计要求。
喷涂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设施(见SH309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
自动喷涂设备在电气设计及选型上应执行GB 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GB 3836.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外壳型“p” 中涉及的相关要求。
要求由于机械故障和静电喷枪故障状态下引起的点燃能量不会在Zone 1, IIB/IIIC T4中点燃可燃环境。
5.2 供给设备溶剂型涂料供给设备和溶剂型蜡供给设备使用区域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见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相关电气设计应符合该区域设计要求。
水性涂料供给设备、胶供给设备、高固体蜡供给设备根据含溶剂量大小不同,可定义为2区爆炸危险区域或非爆炸危险区域(见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相关电气设计应符合该区域设计要求。
涂料供给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接地保护设施(见SH309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
6 防火防爆要求喷涂设备及供给设备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应区域的防爆要求(见AQ300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喷漆室发生火灾时,自动喷涂设备能正常接收到火灾信息,并立即自动切断电源、停止喷涂和涂料供应,且在人工确认故障消失或清除,没有安全隐患后,方能系统重新启动,设备重新正常运行。
涂料供给设备应用消防设备连锁。
涂料供给设备接到消防信号后,应自动切断相应供料动力源。
在喷漆室和涂料供给间设置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及特殊自动消防设施。
工作场所应按“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持有效状态。
灭火器应设置在醒目和便于取用的位置。
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灭火箱不应上锁。
喷涂设备及供给设备应符合“GB 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规定,进出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帽)、防静电鞋(GB 438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7 制作、安装、检验、安全运行要求喷涂设备在制作、安装、检验、安全运行过程中应执行“GB 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要求。
喷涂设备及供给设备均属于专用设备,其制作、安装均应有相应资质。
在调试前应提供相应的安全作业管理文件,包括安装工艺、检测报告、调试安全预案等。
涂料供给管路不宜在电控箱上方布置,禁止管路接头在电控箱上方。
胶供给管路在通道上方布置时,连接口处应加设保护罩。
涂料供给管路安装前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并进行管口临时封堵。
供给设备清洗调试前应做好现场安全标识(见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划分安全区域,在清洗管路及设备周围严禁动火。
涂料供给设备在清洗调试及生产过程中使用专用防爆设备。
清洗时使用酸碱处理时,不应使用供给泵,应选用独立的耐酸碱泵,并与清洗管路相连。
清洗调试过程应开启制冷系统。
8 职业安全卫士管理在喷漆室和涂料供给间内在有条件下可考虑设有害气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