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施工组织方案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实施方案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实施方案
一、概述
森林抚育是指通过对森林进行护理和管理,保持森林健康、促进生长,提高森
林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工作。
森林抚育施工是指在森林抚育工作中开展的实际操作过程。
本文将就森林抚育施工组织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前准备
1.调查和评估:根据森林的类型、树种、生长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查和
评估,确定施工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2.确定施工范围:明确施工的具体范围,划定施工界限,确保施工工
作有序进行。
3.准备施工人员和设备:安排专业人员参与施工工作,准备必要的工
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过程
1.清除杂草:在施工前清除森林中的杂草,减少对目标树种的竞争,
提高光照条件。
2.修剪枝叶:对需要抚育的树木进行修剪,促进树木生长,保持树冠
形态,提高林木品质。
3.除虫消毒:对有害虫的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除虫消毒,预防虫害的
发生,保证森林的健康生长。
四、施工后工作
1.施工总结: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经验。
2.监督管理:定期对抚育施工效果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
保抚育工作效果持久。
五、总结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促进森林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森林的良好抚育与管理。
希望各相关单位在实际操作中能认真执行本方案,将森林抚育工作做得更好,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造林施工的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施工过程高效顺利、符合环保要求。
通过科学的组织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造林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项目背景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总面积为XXXX亩,旨在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
2. 施工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造林项目施工;•保证造林质量,确保树木成活率;•落实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人员组织结构在项目施工期间,将按以下结构组织施工人员:•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体管理和协调工作;•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劳务人员:负责具体的工程施工。
2. 工作流程1.实地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土质环境等情况,制定施工计划;2.准备材料:采购所需的植物种子、肥料、工具设备等;3.土地准备:清理、平整土地,为植物种植作准备;4.植物种植:按照设计方案,逐步进行植物的种植工作;5.养护管理:定期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草等,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3. 安全与环保措施1.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减少土地扰动;3.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实现绿色施工。
四、总结通过科学的组织设计和严格的执行,实现造林施工项目的高效顺利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需注重团队协作,加强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水平,为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以上为本文档的内容,希望对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有所帮助。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最新篇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林业局2016年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二、工程内容:人工造林约1300亩三、质量标准:1)合格;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 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2016年4月-2018年11月(2016 年4月25日前完成配水、5月10日前完成绿化,2017 年、2018 年管护)。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四、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五、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
农村林场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农村林场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一、施工背景农村林场是指农村地区的林木种植和林业经营的场地,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随着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村林场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工作。
为了推进农村林场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方案特制定农村林场工程施工方案,以期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农村地区,总用地面积为XX亩。
工程主要包括土地整理、树木种植、水土保持、道路修建、设施建设等内容。
三、施工组织1.施工单位本工程施工单位由市林业局经过严格评审挑选产生,具备丰富的林业施工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装备。
2.施工人员施工队伍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带领,配合专业技术员、劳动工人,保证施工工作有序进行。
3.施工设备施工单位应准备各类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辆等,以满足对土地整理、道路修建、林木种植等工程的需要。
四、施工过程1.土地整理首先对选定的土地进行清理、平整和整理,清除杂草、树根等障碍物,整理出符合种植树木的基础土地。
2.水土保持在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坡地、沟渠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点进行加固,以保障宝贵的土壤资源不受侵蚀和流失。
3.树木种植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良树木品种,按照统一的种植密度和间距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
4.道路修建开挖通道、修建道路、搭建桥梁等,保障林地内部交通便利,方便各项管理和作业的开展。
5.设施建设依据实际需要,对农村林场建设必要的场所和设施进行规划和建设,如储存仓库、办公室、休息室等。
五、安全与保障1.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并配备专业的安全防护设备。
2.环境保护严格遵守当地环境保护法规,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避免因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3.质量保证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保证农村林场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及目标1.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造林工程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2.目标:通过组织合理的造林施工工作,达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功能的目标。
二、施工组织架构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调配、施工进度监控、质量控制等。
3.施工队长: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人员组织、设备维护、施工现场管理等。
4.行政人员:负责项目的相关行政工作,包括报表统计、材料采购、人员管理等。
三、施工组织过程1.前期准备(1)确定施工范围:根据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的具体范围。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人员调配、设备安排、工序实施等。
(3)采购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和项目需求,采购所需的造林工具、苗木等材料。
(4)技术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其造林技术水平。
2.施工实施(1)人员调配: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要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设备安排: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需要,安排适当的设备投入施工,如挖掘机、铲车等。
(3)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等,确保施工工地的秩序和安全。
(4)工序实施:按照施工计划,逐步实施各个工序,包括清理现场、翻土、栽种、浇水等。
(5)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如对栽种的苗木进行质量检验、对施工工序进行过程管控等。
3.后期管理(1)验收工作:对施工完成的区域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维护管理:对已造林的区域进行长期维护管理,包括定期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档案整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档案资料,包括施工记录、验收报告、材料采购单等。
四、风险管理1.人员安全风险: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设备故障风险: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森林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森林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背景需要在此部分描述该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目的、批准和资金来源等。
同时提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项目目标在此部分明确说明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和预期成果。
包括森林生态保护的具体方面以及预计的改善效果。
3. 项目范围描述该项目的范围,包括施工区域、工作内容、工期等详细信息。
同时需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 组织结构说明该项目的施工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岗位职责和人员配备情况。
此外,还需要确定内部沟通和决策机制。
5. 施工方法详细描述该项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包括土地开垦、种植、林草养护等相关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同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因素。
6. 资源需求列出该项目所需的各项资源,包括人员、设备、材料和资金等。
同时需要估计资源的具体数量和成本,并提出合理的利用和管理方法。
7. 风险管理分析该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包括自然灾害、技术风险和人为破坏等方面的风险。
8. 环境保护描述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9. 综合管理说明对该项目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措施。
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并确定相应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10. 工期安排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包括主要工作节点和里程碑,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同时需要考虑到自然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11. 预算安排确定该项目的预算,包括各项费用和资金使用计划。
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和资金保障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项目评估提出对该项目的评估和监测方法。
包括对项目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整体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总结分析。
以上是森林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和主要内容。
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和环境条件,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森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森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前置工作
1.工程前由施工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实测,详细勘查地形地貌,确认地物、地形现状及特殊地质构造情况,掌握地形高程及倾斜方向,把握地形地势变化规律。
2.根据实测数据,绘制成测量平面图、地形图及剖面图,并进行相应的测量综合分析,制定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设计
1.疏伐道路
根据各类机械的使用适应范围、尺寸、质量的要求进行疏伐道路设计。
2.林道测量
按照测量六方位和纵断面要求对林道进行测量设计。
3.人工松土设计
设计挖槽的过程中,应根据适宜深度进行开挖,并按要求进行
排土和挖坑。
4.工程量确定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工程量的测算,采用不同的
计算方法进行工程量的确定。
5.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前应对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制定技术措施,包括施工方法、安全防护等。
6.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前期工作及上述内容,制定森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三、结论
以上是对森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些简单介绍,如有不明白
之处,还请多多谅解。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任务背景和目的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苗木或种子种植在特定的地点,以达到恢复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旨在设计人工造林施工组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总面积约1000公顷,计划种植树木约10万株。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该地区的植被,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2. 组织结构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建议设立以下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和协调,监督施工进展。
- 技术专家:提供专业的树木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 施工队伍:包括苗木种植人员、土壤处理人员、浇水养护人员等。
3. 施工流程- 土壤准备:根据土壤质量和树种要求,进行土壤改良和处理,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
- 树木选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的树种。
- 苗木培育:通过苗圃培育苗木,确保苗木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求。
- 树木种植:按照设计方案,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树木种植,注意树木之间的间距和排列方式。
- 浇水养护:根据树木的生长需求,进行适量的浇水和养护工作。
- 监测评估:定期对已种植的树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施工资源- 人力资源:根据项目规模,合理安排施工队伍的人员数量和专业技能,确保施工质量。
- 物资采购:根据施工需要,采购苗木、土壤改良材料、水源等必要物资。
- 设备工具:根据施工流程,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挖掘机、水泵等。
5. 安全保障-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 培训和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6. 环境保护- 合理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水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生态恢复: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和恢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原则我单位在编制该文件时认真、全面、细致地阅读了“沈海高速(福鼎段-太姥山镇)、(福鼎段-白琳镇、桐城街道、贯岭镇、山前街道)、(福鼎段-硖门乡、店下镇)森林通道森林抚育项目”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并深刻领会和贯彻业主对投标人的各项要求。
在全面采集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单位多年来在同类和类似工程中的山林抚育施工经验,本着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的思想,始终坚持“遵守合同、科学施工、质量第一、服务社会”的服务宗旨,发扬我公司员工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和对城建事业的饱满热情,确保按期完成合同内的各项工作,向业主、向社会呈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文件编制时主要以下列原则为主:1、实施项目法施工管理。
通过对工、料、机、资金、技术、人员等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工期、质量、利润、社会信誉等的预期目标。
2、严格遵守和贯彻《森林抚育规程》、《大连市林地管理条例》、《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的相关要求。
3、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4、严格执行质量标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文明施工、环保施工。
第二节编制依据1.“沈海高速(福鼎段-太姥山镇)、(福鼎段-白琳镇、桐城街道、贯岭镇、山前街道)、(福鼎段-硖门乡、店下镇)森林通道森林抚育项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
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33.《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24—1999)4.《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5.《测量规范》(GBJ50026-93);6.《建筑施工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国务院)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15号令)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B33-86)9.国家行业标准(林造发[2014]140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上述已列明外的国家、辽宁省颁布的有关的建设工程质量标准、规范、规程、条例、规定等。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沈海高速(福鼎段-太姥山镇)、(福鼎段-白琳镇、桐城街道、贯岭镇、山前街道)、(福鼎段-硖门乡、店下镇)森林通道森林抚育项目”施工,(福鼎段-太姥山镇)作业设计面积1063.19亩,其中补植面积335.95亩,福鼎段-白琳镇、桐城街道、贯岭镇、山前街道作业设计面积1003.31亩,其中补植面积162.94亩、福鼎段-硖门乡、店下镇作业设计面积1089.33亩,其中补植面积237.18亩。
一、抚育目的及方式:1、抚育目的:风景林抚育是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增强林分的抗雪、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促进保留林木生长,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一种营林措施。
2、抚育方式:风景林的抚育方式主要为透光抚育,通过抚育来加强林分的透光程度,增加树木生长的营养空间。
二、林分概况:依据2012年沈海高速(福鼎段-太姥山镇)森林通道设计文本及当前的建设成效评估,结合不同地块的立地质量选址了巨尾桉、山杜英、黄花槐、乐昌含笑、柳树、木麻黄、水杉、香樟作为此次的补植树种。
依据2012年沈海高速(福鼎段-白琳镇、桐城街道、贯岭镇、山前街道)森林通道建设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文本及当前的建设成效评估,结合不同地块的立地质量选址了巨尾桉、黄花槐、乐昌含笑、木麻黄、水杉作为此次的补植树种。
依据2012年沈海高速(福鼎段-硖门乡、店下镇)森林通道建设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文本及当前的建设成效评估,结合不同地块的立地质量选址了碧桃、山杜英、黄花槐、乐昌含笑、木麻黄、水杉、紫薇作为此次的补植树种三、作业要求:合同包1:表1 沈海高速(福鼎段-太姥山镇)森林通道森林抚育项目作业要求(一)造林技术1、割灌除草及除草剂的施用割灌除草: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幼龄林中进行。
全面清理,不炼山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目的树种幼树生长的杂灌、杂草和藤本植物。
将林地内所有影响保留木生长的杂草、藤本全部割掉,保证保留的目的树种充分通风透光,所锄杂草沿等高线平铺于林木行间,形成水平滞留带,以防止水土流失。
作业时,注意保护珍稀濒危树木和有生长潜力的阔叶幼树,以利于调整林分结构,促其形成混交林。
施用除草剂:为了有效去除五节芒、葛藤等草本对目标树种的生长妨碍,本次设计针对部分地块的草本覆盖度采取了施用草甘磷的措施(详见附表1),在割灌除草的基础上施用药剂,每亩设计用量为200g(30%水剂),具体以所购药品说明书为准。
关于施用药剂的注意事项:(1)注意药品的喷洒范围,远离人、畜引用水源区域,防止造成毒害;(2)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切忌污染作物,以免造成药害;(3)在晴天,高温时用药效果好,喷药后4-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4)为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注意防止药雾飘移到非目标植物上造成药害;(5)施药后3天内请勿割草、放牧和翻地并设立警示标志。
2、松土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与深层土壤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以利于幼林的成活和生长。
及时松土除草是促使幼林健康生长的一项基本措施。
3、抚育施肥为了满足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所有目的树种必须进行施肥,每株施用复合肥0.25kg。
施肥时先盖表土3-5cm,避免肥伤根,同时,确保肥料与下层土壤充分混合,挖环状沟施肥,回土覆盖。
4、补植(1)整地采用穴状整地,挖明穴,穴规格70㎝×50㎝×50㎝。
(2)基肥为了满足绿化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提高造林成效,造林地块必须施基肥,每穴施1.5㎏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菌肥,施肥时要确保肥料与下层土壤充分混合,并回一层薄土。
施肥量可根据苗木规格、土壤肥力高低等因素确定。
(3)苗木本次补植的苗木规格为:巨尾桉:地径≥1m、树高≥100cm,全冠容器袋苗;木麻黄:地径≥1m、树高≥120cm,全冠容器袋苗;其余苗木的规格均为地径≥3m、树高≥200cm,全冠容器袋苗。
苗木要求全冠袋装苗,应具备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冠形完整、株型端正,叶、树干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土球包装完整,无破裂或松散,无机械损伤,无灼伤和药害等基本质量要求,带土球直径≥25厘米、干径与冠径符合设计要求。
苗木的出圃、包装、运输应符合《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24—1999)要求。
苗木的出圃、调运、使用过程中需持有“两证一签”,即“苗木检验证”、“苗木检疫证”和“苗木产地标签”。
外市或外县引进的苗木要求必须经过植物检疫主管部门检验,签发检疫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5、修剪与栽植1)苗木修剪种植前苗木应进行枝叶修剪,剪去枯枝、病虫枝,枝条茂密苗木可适当疏枝、修剪,修枝后保持冠幅直径在50㎝以上;分枝明显、新枝着生花芽的灌木,应顺其树势适当剪切。
2)栽植栽植必须在各树种萌动前的立春前后为宜,最迟三月底前完成,选择阴天或雨天栽植。
外调苗运输时,应注意保持苗根湿润。
苗木应随调、随运、随造,苗木装卸时应轻抬轻放,以免造成损伤或散土球;容器苗种植时应去掉塑料袋(无纺布袋可以不去袋)。
栽植时苗木要扶正,居穴中央,然后培土压紧踩实。
苗木栽植时需注意选择干形饱满、冠形丰满、分枝美观的一面朝向主要视线方向,栽植深度以待植穴土壤下沉后栽植苗木根茎基本与地面平行为宜。
6、次年抚育为了提高抚育作业的成效,需要在第一次高强度抚育的基础上再进行两次简单抚育,内容包括除草、松土、施肥及对此次补植的枯死、倒伏苗木进行更替、管护。
合同包2:表1 沈海高速(福鼎段-白琳镇、桐城街道、贯岭镇、山前街道)森林通道森林抚育项目作业设计要求(一)造林技术1、割灌除草及除草剂的施用割灌除草: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幼龄林中进行。
全面清理,不炼山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目的树种幼树生长的杂灌、杂草和藤本植物。
将林地内所有影响保留木生长的杂草、藤本全部割掉,保证保留的目的树种充分通风透光,所锄杂草沿等高线平铺于林木行间,形成水平滞留带,以防止水土流失。
作业时,注意保护珍稀濒危树木和有生长潜力的阔叶幼树,以利于调整林分结构,促其形成混交林。
施用除草剂:为了有效去除五节芒、葛藤等草本对目标树种的生长妨碍,本次设计针对部分地块的草本覆盖度采取了施用草甘磷的措施(详见附表1),在割灌除草的基础上施用药剂,每亩设计用量为200g(30%水剂),具体以所购药品说明书为准。
关于施用药剂的注意事项:(1)注意药品的喷洒范围,远离人、畜引用水源区域,防止造成毒害;(2)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切忌污染作物,以免造成药害;(3)在晴天,高温时用药效果好,喷药后4-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4)为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注意防止药雾飘移到非目标植物上造成药害;(5)施药后3天内请勿割草、放牧和翻地并设立警示标志。
2、松土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与深层土壤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以利于幼林的成活和生长。
及时松土除草是促使幼林健康生长的一项基本措施。
3、抚育施肥为了满足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所有目的树种必须进行施肥,每株施用复合肥0.25kg。
施肥时先盖表土3-5cm,避免肥伤根,同时,确保肥料与下层土壤充分混合,挖环状沟施肥,回土覆盖。
4、补植(1)整地采用穴状整地,挖明穴,穴规格70㎝×50㎝×50㎝。
(2)基肥为了满足绿化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提高造林成效,造林地块必须施基肥,每穴施1.5㎏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菌肥,施肥时要确保肥料与下层土壤充分混合,并回一层薄土。
施肥量可根据苗木规格、土壤肥力高低等因素确定。
(3)苗木本次补植的苗木规格为:巨尾桉:地径≥1m、树高≥100cm,全冠容器袋苗;木麻黄:地径≥1m、树高≥120cm,全冠容器袋苗;其余苗木的规格均为地径≥3m、树高≥200cm,全冠容器袋苗。
苗木要求全冠袋装苗,应具备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冠形完整、株型端正,叶、树干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土球包装完整,无破裂或松散,无机械损伤,无灼伤和药害等基本质量要求,带土球直径≥25厘米、干径与冠径符合设计要求。
苗木的出圃、包装、运输应符合《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24—1999)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