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高考二模各区语文作文汇总
2012年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

2012年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题目】27.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解析】2012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延续了近几年的出题风格,材料既有哲理也有诗意,其中包含的对自我意识的深层发掘,这也是上海与其他地区不同的主要方面。
纵观上海这四年的高考作文,从09年的郑板桥书法、10年的荷兰人钓鱼会带尺,到11年"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再到今年的"微光",上海更着重去考察学生们从材料中联系自身去破题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从审题的角度来说,这篇材料延续了去年的出题方式,还是在考察学生用辩证思维来解析关键词的能力。
"微光"是整篇材料反复提及的关键词,"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这便是"凡人"与"天才"的辩证思考。
为何我们将曾经的"微光"舍弃,而天才却将"微光"积聚为惊人的才华,这便是不同生活模式所造就的产物。
这篇文章可以立意为"拾起心灵闪过的微光","微光"可象征为我们需要拾起曾经遗忘或者忽视的事物,可以人及物,衍生至社会、文化等等。
然而为什么我们会把"它"舍弃呢?就是因为"它"有这两点特征:一是微小的,一是因为这是源起于"自己"的东西。
这篇作文题目思考空间大,开放度高,很多角度可以写,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
从自身成长的角度出发,考生可以写:比如"不舍弃自己的微光",就是擅于发现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不要自卑;也可以从要有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充分张扬个性的角度来写;或者自己坚守灵感,并付诸行动,就也会有造就天才作品的可能;同时,我们还可以提出"有心和无心"的辩证关系点,灵感总是一闪而过,而我们也常常对于脑海中闪过的这些视而不见,而作为生活的有心人,却能抓住这些小小的细节,而使他绽放出光芒,那么也就可以在立意上上升到创新,因为只要有心,就可以有"新",就可以创新等等,例如牛顿是个有心人,从苹果落地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安藤百福是个有心人,仅半个世纪,方便面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乔利是个有心人,从煤油弄脏了衣服中发明了干洗剂。
2012上海浦东新区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⑧出于好奇,我想看看那些红丝带上,都写着什么。风一吹,就有红丝带从树上掉下来。心头一紧。我捡起一条看,上面写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心里掠过一丝不安。能写这几句话,应该是位书生吧。有一天,他与她来到良凤江的菩提树下,两人的海誓山盟,系在菩提树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红丝带掉下来了。他们现在还好吗。我的心中,忽然觉得难过。
D.对第⑦段画线句中人们把社会伦理秩序与国家政治秩序混为一谈的“生活态度”,作者并不认同。
5.作者在第④段和第⑥段都援引与中国历史有关的材料,但目的不同,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4分)
第④段:目的是
-
浦东新区2012年高考预测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
①众所周知,“公”是相对 “私”而言的,公共空间自然应该不同于私人空间。一家人坐电梯下来,电梯就是你的私人空间,一到大厅,有了外人,马上就进入了公共空间,应该小声说话。为什么?怕干扰到别人。这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可是,即便在文明程度很高的今天,我们还是到处可见抽烟、吐痰,甚至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大声打手机……餐馆里的众声喧哗就更不用说了。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总是将其归因于未能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区分开来。
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 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 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 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 弃的微光。
分析;社会价值取向:关注自我精神世界,关注 社会时代精神需求,这些正是现实生活中缺失的 或者丢弃的。什么是“心灵的微光”?人们如何 将“心灵的微光”丢弃的?“心灵的微光”一旦 丢弃了,又会有什么后果?人们如何重拾“心灵 的微光”呢?联想到2011年至今发生过的一系 列骇人听闻的诸如“小悦悦”、“毒胶囊”、 “杜甫很忙”等事件,联想到不断涌现出“最美 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等人物,我 们觉得“心灵的微光”不就是诚信、尊重、责任、 博爱等看似不起眼的道德品质吗?人之初,性本 善。如材料所言,这些肯定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上 闪过,因为它们是每个人都自以为拥有的,但现 实却是为了自保往往会将它们丢弃。而一旦发现 这些“心灵的微光”丢失了,人们就会痛心疾首, 就会怀念那些美好的日子。
一篇《兰亭集序》,唱出了“齐彭殇为妄作, 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 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 是不计其数。赤壁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美丽 的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生而平凡,可是我们依然对自己心灵上 闪过的微光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伸出手抓住它了。 一个落地的苹果成就了牛顿在科学界的丰功伟绩 一只飞翔的鸟儿为莱特兄弟展开了翱翔天穹 的机翼。“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我们无意中丢弃了属于 自己的财富,不正是由于我们的懒惰吗?
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 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是灵感的触发器。 灵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 化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 需要灵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 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南 山之下,遍地金菊,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的产 物吗?菊香弥漫,再酌上几杯浊酒,岂不美 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复何求?会稽山阴 兰亭 ,云天朗朗、惠风和畅 。诸位文人墨客列 坐水滨,流觞饮酌、歌咏唱答,不也是出自内心 深处被激发出的那些许情感吗?
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优秀范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用微光照亮自我(70分)有人说天才不同于常人的一点即在于他能珍惜,看重自己心灵中的微光。
的确,正因常人舍弃了自身的微光,他们得以融入世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那份微光写入作品中,却成了超脱世俗的惊众一笔,照亮珍惜他的人,以“天才”的独立人格遗留于世。
微光,即如康德评启蒙运动一样,“助人摆脱加诸自身的愚昧状态”。
这愚昧并不指智力上的缺憾,而是随着社会世俗大流,完全为时代、社会所限的个人无力感。
因而,心中的一点微光,若是珍惜了,就必能助人在冥冥众生中辨出自身的人格与价值,从而超脱社会的“常人”限制,以独立的“天才”而存于世。
我们深知自我的微光来之不易,却又将它舍弃,那是源于自身的恐惧。
我们害怕在社会中,若还持着那份微光,违背了大众取向,就会成异类,被孤立——我们害怕因不舍弃微光而带来的孤独。
于是,微光在不停的求众中因舍弃自我而遭毁弃,终至我们成为被社会归类的一员,丧失了自我独立人格。
天才们在保留微光时也享用着自身的孤独。
“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时”,波德莱尔这样说道,“你就真正地拥有了自我。
”正因为微光源自自我内心,所以保持一份微光就意味着与社会、世俗的不同;因而你要时刻从人群中抽身开来,在孤独与寂寞中与自己对话,看看你心灵的微光,小心地呵护着它,为它添油拨芯。
“黑暗中屋内那隐隐的灯”,巴金笔下的《灯》不仅是行夜路时的引领者,也是在孤寂中慰藉心灵的微光。
因为不肯舍弃心灵的微光,他们变得孤独;而又因为珍惜呵护着这份微光,他们在孤独的完满中得到慰藉。
将微光诉诸作品,传于世人,需要更大勇气。
那等于是与世宣告对“常人”的决裂,号召大家重视“微光”。
于是便有了王尔德笔下快乐王子与夜莺的善良单纯的高贵、陀思妥耶夫斯基流露出的对底层的悲悯和超人类力量的探索、贝多芬奏鸣曲中英雄精神和对呜咽命运的反抗、高更笔下塔希提岛自然淳朴的人类生活状态。
2012上海语文高考作文

2012上海语文高考作文2012上海语文高考作文【篇一:2012年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用微光照亮自我(70分)有人说天才不同于常人的一点即在于他能珍惜、看重自己心灵中的微光。
(第一句便点题,是能文者。
陆机的《文赋》谈到作文的奥妙时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赖兹以效绩”,就是强调点题的重要。
因为这样能使阅卷官一下子把握你要说的内容,就会循着你的思路看下去。
)的确,正因为常人舍弃了自身的微光,他们得以(“得以”用得不妥,应该为“才能”,表示是无可奈何的。
)融入世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那份微光写入作品中,却成了超脱世俗的惊众一笔,照亮珍惜它的人,以“天才”的独立人格遗留于世。
(不动声色地把微光与“珍惜独立的人格”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后面的论述十分集中。
)微光,即如康德评启蒙运动一样,“助人摆脱加诸自身的愚昧状态”。
这愚昧并不是指智力上的缺憾,而是随着社会世俗大流,完全为时代、社会所限的个人无力感。
因而,心中的一点微光,若是珍惜了,就必能助人在冥冥众生中辨出自身的人格与价值,从而超脱社会的“常人”限制,以独立的“天才”而存于世。
(进一步阐明微光的价值所在。
)我们深知自我的微光来之不易,却又将它舍弃,那是源于自身的恐惧。
我们害怕在社会中若还持着那份微光,违背了大众取向,就会成异类,被孤立——我们害怕因不舍弃微光而带来的孤独。
于是,微光在不停的求众中因舍弃自我而遭毁弃,终至我们成为被社会归类的一员,丧失了自我独立的人格。
(分析“微光”被舍弃的原因是害怕孤独,为文章增加了深度。
)天才们在保留微光时也享用着自身的孤独。
“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时”,波德莱尔这样说道,“你就真正地拥有了自我。
2012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12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①我一直以为,门联最见老北京的特色。
这种特色,成为了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
国外的城市里,即便有古老宏伟的建筑,建筑有沧桑浑厚的门庭,但它们没有门联。
就像它们的门庭内外有可以彰显它们荣耀的族徽一样,北京的门联,就是族徽一般醒目而别具风格。
有据可考,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代之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頫写了这样一副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当然,这样的帝王门联,是悬挂在元大都的城门之上的。
我这里所说的门联,是指一般人们居住的院子大门上的那种。
但我相信彼此只有地位的不同,其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北京院落大门之上的门联,是忽必烈门联的□□而已,就像皇家园林变成了四合院里的盆景。
②说起北京的门联能够兴起,和老北京城的建筑格局有关。
老北京的建筑格局是有自己的一套整体规划的。
从紫禁城到左祖右社、四城九门,一直辐射到密如蛛网的街道胡同,再到胡同里的大宅门四合院,再到四合院的门楼影壁屏门庭院走廊,一直到栽种的花草树木,都是非常讲究的,是配套一体的。
而作为老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四合院,大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给人看的一张脸,所以叫做门脸儿,自然格外重视。
老北京四合院大门,皇帝在时,是不允许涂红色,都是漆成黑色的,只有到了民国之后,大门才有了红色。
所以,现在如果看到那种古旧破损的黑漆大门,年头是足够老的了,而那种鲜亮的红漆大门,大多是后起的暴发户。
③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一般都是双开门,这不仅是为了大门的宽敞,而是讲究中国传统的对称,这就为门联的出现和普及提供了方便,门联便也就成为了大门的一种独特的组成部分。
这种最讲究词语和词义对仗的门联,和左右开关的对称大门,正好剑鞘相配,一拍即合。
在老北京,这样的四合院大门上,正如西洋人穿西装一定要戴领带一样,是不能没有门联的,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的高低,体现着主人的文化,哪怕是为了附庸风雅呢,也得请高手来为自己增点儿门面——你看,提到了这个门面的词儿,北京人,一贯是把门和脸放在一起等同看待的。
201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2 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卷满分 150 分。
阅读 8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
(18 分) “苹果”的果心在哪里 ①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 iPod、iPhone 和 iPad 产品系列不仅改变了 IT 业的世界版图,而且 引领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创造了一种文化。
②2001 年 10 月 23 日,苹果公司推出的 iPod 很快便得到市场的热捧,2005 年全球销售量 达 1500 万台。
iPad 推出时的最低售价只有 499 美元, 这在当时出乎许多业界同行和消费者的预 料,也压缩和封闭了其他公司类似产品的生存空间。
奇妙的产品设计和不高的价格刺激了市场 销售,巨大的销售量为苹果公司带来了惊人的超额利润。
iPad 和前期的 iPod、iPhone 为什么拥 有价格优势?为什么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突破研发瓶颈、生产瓶颈并投入市场?关键在于苹果 公司的产业链。
③iPad、iPod 等的设计在苹果公司,但它的零部件供应和代工生产企业却分布在世界许多 地区,它们要么拥有技术优势,要么拥有低廉的劳动力,要么拥有区位优势等。
以长度相当于 一张信用卡、宽度仅相当于三分之二张信用卡的 iPod 来说,其微型硬盘、解码器、PCB 板等由 日本东芝、韩国三星和荷兰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提供。
电池、充电器、触摸滚轮和耳机等主 要由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企业提供。
这是就零部件的供应而言。
就代工生产而言, 苹果公司将 iPod 的代工生产资格给了 4 家中国台湾企业,分别是广达电脑、英华达电脑、富士康和华硕电脑。
这些代工企业又主要通过在中国内地的生产基地生产,以充分利用中国内地丰富、廉价的劳动 力资源。
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控测(二模)语文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 2012.4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⑴明清两代,文人的聚合倾向十分明显,所谓作家往往都是某种共同体名义下的作家,而地域性文学社群丛生是一个尤其突出的文化现象。
因此我们有理由将地域社群作为明清诗文研究的重要维度之一,而把大量的作家及其创作放到地域社群的语境中去考察,由此形成对明清诗文发展的某种特殊机制的认识。
地域社群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社团流派,明清两代,以诗文创作为内容的文学社团流派其数甚多,台阁派、茶陵诗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神韵派、性灵派、格调派、肌理派、桐城派等已多为文学史论及。
这些社团流派大部分为“泛地性”,领袖人物地位较高,往往通过文学活动创造了主流话语,数量较为有限。
综观明清两代诗文创作群体,为数众多的是地域文学社群。
⑵与一般意义上的社团流派相比,地域文学社群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其成员往往限于一个地区或郡邑,活动多在地方基层;参与者身份不等,但在文学活动中一般以“自然文化人”出现;召集者多为一地之望重者,其中不乏一时文坛领袖;维系社群存在的除文化精神外,更多的是遵守社约进行的社集活动;人际之间往往同仁相得,相互标榜,竞文才风流,少异同纷争。
这样的文学社群分布很广,但以南方集聚较密,尤其江南最为集中。
除大型社团如南社、鸿笔文社等外,一般规模在数十人到数人不等,结社频度高,衍生性强,名家参与,群从踊跃,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宏大壮丽的社会基层文学景观。
⑶有两点可以看出明清文人参与社群活动的热情,一是一人参加多个社团,一是。
前者以鄞县钱光绣最为典型,钱氏竟参加了六个地方的八个社团。
这种情况在社团活动极为活跃的江南地区绝不是个别现象。
其他地区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与明代公安派袁氏兄弟相关的社群就至少有阳春社、南平社、蒲桃社、金粟社等数个。
后者如无锡碧山吟社跨越两个朝代、延续数代人的例子并不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县
作文
徐汇、松江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
普陀
《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孟子》)
(3)____________,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渐霜风凄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6)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远浦帆归》)
(6)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7)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四区(杨浦、青浦、宝山、静安)
⑴____________,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8)黄发垂髫,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奉贤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4)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④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⑤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⑥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⑧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十校联考
请以“激情与理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且文体特征鲜明。
2012上海高考二模各区语文默写汇总
区县
默写
徐汇、松江
⑴____________,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浦东
在我们周围,“标准”无处不在,如国际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PM2.5浓度标准等。“标准”使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有了依据,也减少了许多争议。
然而,最近某市公布的“和谐家庭”评选标准却引发了市民的广泛争议。评选标准包含了“家庭主要成员要经常上网”、“家庭藏书量300册以上”、“经常有旅游、聚餐、购物等家庭活动等内容。
(7)与天地兮齐寿,____________。(屈原《涉江》)
(8)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浦东
(1)言者无罪,____________。(《诗经》)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孟子》)
(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⑶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⑷志士仁人,____________,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⑸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⑹____________,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标准”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嘉定、黄浦
生活中处处有“未完成状态”:赛跑未到终点,大楼尚未竣工,学习没有结业,作品还没
完成……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疲惫、焦虑,难以忍受;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激
昂、奋进,充满期待。请以“未完成状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要写成诗歌。(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四区(杨浦、青浦、宝山、静安)
近一段时间,美籍华裔球员林书豪在美国职业篮球界的神奇表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有网络段子如此描述:林书豪是台湾提供零部件,美国拥有知识产权,在大陆拥有无限潜力,恰如苹果手机一般。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4) 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生乎吾后,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7)不应有恨,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8)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⑷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⑸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⑹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⑺予谓菊,;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周敦颐《爱莲说》)
普陀
(1)____________,恶乎成名?(《孟子》)
(5)不忍登高望远,_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6)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____________,缺月重圆会有时。(林朝崧《无闷草堂诗存》)
(8)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人家》)
长宁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口
阅读下面一组关于梯子的名言——
●要想上梯子必须从底下爬起。(英国作家狄更斯)
●梯子总要一节一节地爬。(欧洲民谚)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请根据上述文字,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⑺人事有代谢,___________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⑻____________,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十校联考
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③____________,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4)____________!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
(5)行道迟迟,____________。(《诗经·小雅·采薇》)
(6)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7)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辞》)
奉贤
鲁迅先生有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现在也有人提出“地上本来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这两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写成诗歌
长宁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悟而不改,悔无日矣;悟而思变,善莫大焉。
请以“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朱弦已为佳人绝,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3)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嘉定、黄浦
(1)____________,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2)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5)求田问舍,怕应羞见,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7)商旅不行,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虹口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