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修正)
[课件]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件]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https://img.taocdn.com/s3/m/79e9b4f0aef8941ea76e05fd.png)
1、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 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
2、四月提纲《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童年的列宁
二月革命期间莫斯 科经战斗遭枪炮破 坏的楼房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妇女举行示威游行。 “打到战争”“要面包”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街头场景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 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 府。临时政府没有满足群众的要求,拒 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 续进行战争。俄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 的问题。
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
材料三: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 工作时间一般长大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 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王斯德 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俄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 级的矛盾不断激化,受压迫 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 性。 20世纪初俄国的 冶金工厂
十月革命最先发生在俄国的原因: 1、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具备革命发展的物质基础。 2、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阻碍 社会进步,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客
观 3、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4、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战争创造了机会。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第 2 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 1.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 • 2.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 历史意义。 • 3.体会列宁等革命者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 而积极探索的革命精神。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4.(2008山西高考文综.25)1917年七月事件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决定改变策略,并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这表明( B ) A.暴力夺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选择 B.布尔什维克党已是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C.七月事件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总趋势
D.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5.(2008广东高考文基.31)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D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第二十二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 胜利
一.背景:
1.农奴制残余浓厚
2.俄国成为各种矛盾集合点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资本主义最 薄弱环节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二、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 领土的丧失 人民的灾难 革命的爆发
1917年3月
俄历2月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 1、两个政权并存局 面的出现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2.(2008海南高考.22)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 是 ( D)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3.(2008北京高考文综.2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 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C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C.七月事件的发生D.十月
• 3、彼得格勒武装起 义的胜利
斯莫尔尼宫 阿芙乐尔号
冬宫
总结:
二月革命掘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俄罗斯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俄罗斯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在 20 世纪初的俄罗斯,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一场伟大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取得了胜利,这一事件改变了俄罗斯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之中。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国内经济崩溃,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和腐败无能,让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1917 年 3月(俄历 2 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但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国内的根本问题,继续进行战争,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敏锐地察觉到了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变革趋势。
列宁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和士兵的支持。
布尔什维克党积极组织和宣传,发动群众,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策略。
他们利用了临时政府的软弱和内部矛盾,逐步壮大自己的力量。
在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们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武装起义。
1917 年 11 月 7 日晚,起义的队伍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据点,如火车站、邮政局、电话局等。
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也被攻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
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这一胜利,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经济方面,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
同时,对工业进行了国有化改造,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在政治方面,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课件

从革命的阶段性看 0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二月革命 的特点
02 从革命的道路看
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04
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Nhomakorabea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9课
对俄国
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 路;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区别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
领导 阶级不同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
十月革命推翻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反动统治
革命 性质不同
革命 对象不同
俄国二月革命的特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从革命的理论看 0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9课
目录
1 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2 2.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 3 3.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的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01 根本原因
俄国社会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 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02 直接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 剧了社会矛盾
03 主观原因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十月革命的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结果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3.1918年春,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治体制 在苏俄初步确立
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对人类历史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 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1917 年,俄国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最终取得了胜利,对俄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俄国,正处于极度的困境之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物资短缺,工厂停工,农田荒芜,百姓面临着饥饿和贫困的威胁。
沙皇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使得国内的矛盾日益激化。
广大工人和农民对现状极度不满,他们渴望改变,渴望一个能够为他们带来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政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其中,布尔什维克党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逐渐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布尔什维克党由列宁领导,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人民利益的主张。
比如,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让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实现工人对工厂的管理,保障工人的权益。
1917 年 3 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但随后建立的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人民面临的问题,反而继续参与战争,导致国内局势更加混乱。
布尔什维克党看到了时机,他们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宣传自己的主张。
列宁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和演讲,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在彼得格勒爆发。
起义军迅速占领了重要的据点和机构,如冬宫等。
在起义过程中,布尔什维克党展现出了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他们有着明确的指挥和分工,使得起义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最终取得了胜利。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为俄国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
实行了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了土地;将工厂收归国有,实行工人管理;大力发展工业和农业生产,使得俄国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实用课件20

于你们” 。 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C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4)军事上: 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
(5)政策上: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④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⑤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结果:
经过三年多的战斗,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有革命同盟军﹞
(4)直接原因: “一战”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内:经济崩溃、矛盾激化; 外:继续战斗、力量削弱。
2、准备:
(1)1917年“二月革命” :
①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结果: A、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推翻了沙 皇专制); B、两个政权并存;
(2)1917年4月列宁的《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 发展已不可能;
3、过程和胜利:
1易91错7年点1辨1月析7日: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打临时政府所在 地(1冬)二宫月,推革翻命了推以翻克的伦是斯沙基为皇首统的治资,产是阶资级产临时阶政级府民,主 成革立命了;以十列月宁革为命首的推世翻界的上是第资一产个阶工农级苏政维府埃,政是府社。会 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而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 次尝试; (3)十月革命是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的新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革 命的新时代。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四单元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确立了一个新的国际格局,也催生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革命回应了俄国民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呼声,开启了俄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历程。
面对国内外敌人的围攻,初生的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受住国内战争的考验。
战争结束后,列宁及时采取新经济政策,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第14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A)政治力量与人心向背的转化为革命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布尔什维克党加紧了起义的准备。
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
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立即启动革命计划。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停泊在彼得格勒涅瓦河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信号,工人武装攻击并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
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革命成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攻打冬宫的行动尚在进行之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
11月8日(俄历10月26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①宣布推翻临时政府,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大会还通过了《和平法令》与《土地法令》:决定俄国立即退出战争,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大会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随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纷纷建立。
十月革命的影响(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格局。
(2)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一历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A
4、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之所以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B、推翻了农奴制度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十月起义现曙光!
2、四月提纲《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童年的列宁
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了工人、士兵和水 兵的热烈欢迎。在演讲的时候,喊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 号:“社会主义万岁”
《四月提纲》指方向
方向: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 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2、列宁墓:红场最受欢迎的景点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列宁和十月革命却未被遗忘。行走在莫斯 科街头,那段红色岁月留下的印记无所不在。在莫斯科红场,列 宁墓依然矗立,也依然是最受欢迎的景点。每逢周末,来自世界 各地的人们甘愿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只为能一睹列宁的遗容。
3、从1990年到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列瓦达咨 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什么?” 作了4次咨询调查。给出的答案是5个,被咨询者给 出的答案是:“(十月革命)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 史上开辟了新时期”(1990年占23%,1997年占23%, 2004年占30%,2006年占30%);“(十月革命)推 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990年占26%,1997年占 26%,2004年占27%,2006年占30%);“(十月革命)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990年占18%,1997年占19%, 2004年占16%,2006年占16%);“(十月革命)是 一场灾祸”(1990年占12%,1997年占16%,2004年 占14%,2006年占10%);“难以回答”(1990年占 21%,1997年占16%,2004年占13%,2006年占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 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课前预习 1. 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 改革后,俄国的 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惨败,经济受到致命打击,社会矛盾激化, 制度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2.1917年3月,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 ,推翻了 统治,并在首都建立了新政权 。 3.革命后,俄国出现了 和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发表了《 》,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 革命指明了方向。 4.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917年11月6日晚,起义开始。起义推翻了 ,史称“十月革命” 5.在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颁布《 》,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并成立了国家中央政府 。为了广大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大会通过了《 》和《 》。 6.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革命;它由 领导,以建立 的社会制度为目的。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 变为 ,开创了国际 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答案:1.农奴制,资本主义,沙皇 2.“二月革命”, 沙皇专制,工兵代表苏维埃 3.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四月提纲》,社会主义 4.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人民委员会,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6. 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理论,实践,社会主义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材料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0年,仅法国在俄投资就达130亿卢布。这一年,外资在全俄股份公司总额中占50%以上,控制了俄国的冶金、煤炭、石油、金融等部门。1914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达60亿卢布,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达2.6亿卢布。 材料2 到1917年,国家债务从1913年的88亿卢布增加到1917年的500亿卢布,政府只得靠滥发纸币和举借新债度日,从而引起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在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上涨了8倍半,日用品价格上涨了11倍。 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革命前俄国怎样的国情? 2
(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人民生活困苦。)
材料3 80多年来,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早在革命胜利初期就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他们的主要论据是当时的俄国不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不具备发生革命的物质条件。 材料4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文明的根本条件。 上述两则材料都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作了叙述,你同意其中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同意材料4的观点,俄国十月革命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出现在俄国有其历史必然性。革命前的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但发展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导致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下层人民被迫反抗,以求生存。再加上成熟的布尔什维党的领导,使俄国十月革命具备了成熟的历史条件。)
二、十月革命的经过 材料1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自觉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 ——《四月提纲》 请回答: (1)《四月提纲》发表于什么时候?
(1917年4月) (2)材料中提到的革命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分别指什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第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革命第二阶段”是如何完成的?
(通过二月革命完成,通过十月革命完成) (4)《四月提纲》的发表有何意义? 3
(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材料2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是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归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一次革命高潮”和后来完成的“新高潮”指的是什么?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政权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的?
(和平、暴力。通过十月革命暴力夺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 (3)为“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布尔什维党在“新高潮”到来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发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材料3 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材料4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5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上述三则材料有何实际意义?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和平法令》将“缔结停战协定”,反对战争,要求和平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符合了广大人民要求早日实现和平的愿望。《土地法令》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4
三、俄国的十月革命的意义和特点 特点
⑴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⑵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⑶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⑷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基础练习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2.下列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沙皇制度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D.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 俄国二月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各种矛盾异常尖锐 B.俄国在前线作战失利和经济危机 C.布尔什维克党的发动和领导 D.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分裂和对立 4.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俄国在当时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④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战斗性很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四月提纲》的主要作用在于 A.为“二月革命”起了指导作用 B.它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动员令 5
C.它鼓舞了广大人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信心 D.为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指明了革命方向 6.列宁说:“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导致俄国革命“比较容易”的原因是①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条③工农联盟巩固④一战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的是 A.“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B.攻占冬宫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论人民民主专政》 8.之所以说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是因为①由无产阶级领导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③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④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10.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11. 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 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C.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 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 1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自觉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 ——《四月提纲》 材料2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是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3 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和军事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经在准备,——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俄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试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俄国布尔什维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过渡中策略的变化。要求:内容应包括革命形势、革命策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