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举例
作业成本法案例

作业成本法案例
(胡贰)
鲜多多食品公司,主打产品:馒头、包子、饺子。
一,要点流程图
二,作业成本汇集
三,作业成本分配(以发面做馒头为例),假设有面粉10万元,人力人工总计10万元(5000工时,平均分配至各项作业),共发面20000公斤。
其中6000公斤用来做馒头,8000公斤用来做包子,6000公斤用来包饺子。
6000公斤面共做了40000个馒头。
分配作业成本及馒头成本。
四,如果鲜多多公司生产2种馒头,荞麦馒头和奶酪馒头,荞麦馒头是加荞麦粉,奶酪馒头是加奶酪,各生产2万个。
那么两种成本对象如何划分?
以荞麦馒头为例:
荞麦馒头消耗的做馒头作业成本=1.4×20000=28000
荞麦馒头总成本=荞麦馒头消耗的做馒头作业成本+荞麦粉总成本=28000+5000=33000 (假设荞麦粉5000)荞麦馒头单位成本=荞麦馒头总成本/产量=33000/20000=1.65。
作业成本法简绍

作业成本 (制造费 用)合计 50000 45000 30000 55000 25000 27000 232000
10000 15.38
根据表1-1的计算结果及表1-3的资料,可得出甲乙 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如下: 甲产品单位成本=12+20+15.38=47.38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0+20+39.13=69.13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产 品成本计算结果可见下表: 甲产品:(20-15.38)/*100%=30.04% 乙产品:(16-39.13)/39.13*100%=-59.11%
成本动因 分配率
机器调整 准备 质量检验 设备维修 生产订单 材料订单 生产协调 合计
50000
准备次数
300
100
45000 30000 55000 25000 27000 232000
检验次数 维修工时 订单份数 订单份数 协调次数
150 200 195 140 50
50 100 80 60 50
传统成本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
1.每个部门或整个工厂只有一 1.存在较多的同质间接成本 库 个或很少几个间接成本库, 这些成本库通常缺乏同质性
2.间接生产费用分配基础不一 2. 间接生产费用分配基础 定是成本动因 极可能为成本动因 3.间接生产费用分配基础通常 3. 间接生产费用分配基础常 是财务变量,如直接人工成 为非财务变量如产品的部 本或直接材料成本 件数量、测试时间等 4.间接生产费用的分配仅满足 4. 兼顾了非产出量相关的费 了与产出量相关的费用分配 用分配
作业链
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而作业的产 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给下一个作业,按此逐 步推移,直至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 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需要的总产出,凝 集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作业的转移同时 也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顾客的逐步积累和转移, 最后形成转移给外部顾客的总价值,这个总价值既 是产品的成本。
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确定和控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为决策提供相关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便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以下是一些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第一,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按照作业的性质或产品的特征进行分类,确保成本正确地分配给相关的作业或产品。
举例来说,一个制造企业生产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A和B。
使用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追踪每个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直接支持成本。
这样,企业能够更准确地确定每个产品的成本,并根据产品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决策。
第二,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的手段。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追踪和控制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
举例来说,一个服务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发现,一项特定的服务的成本超出了预算。
通过分析成本的组成部分,企业可以找出造成成本超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并在将来的服务中进行调整,以提高效益。
第三,作业成本法有助于确定产品定价。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产品的售价。
举例来说,一个制造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出一个产品的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企业还会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客户需求等因素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这样,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控制产品的利润率,并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第四,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行业。
作业成本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和其他行业。
举例来说,一个建筑公司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来追踪和控制每个建筑项目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这样,建筑公司能够更准确地计算每个项目的总成本,并使用这些信息来做出决策,例如投标策略和利润分配。
第五,作业成本法可以适应变化。
作业成本法允许企业随着业务的变化而调整成本分配的方式和方法。
举例来说,一个制造企业可能在某个季度生产特定产品的数量比平常多。
作业成本法例题

例一:ART公司生产三种电子产品,分别是产品X、产品Y、产品Z。
产品X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公司每年销售10000件;产品Y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公司每年销售20000件,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Z工艺最复杂,公司每年销售4000件。
公司设有一个生产车间,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排序准备、自动插件、手工插件、压焊、技术冲洗及烘干、质量检测和包装。
原材料和零部件均外购。
ART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
1.1传统成本计算法1、公司的定价策略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作为定价策略,按照产品成本的125%设定目标售价,近几年,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产品X按照目标售价正常出售。
但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迫使公司将产品Y的实际售价降低到328元,远远低于目标售价377.5元。
产品Z的售价定于157.5元时,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超过其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将产品Z的售价提高到250元。
即使在250元这一价格下,公司收到订单依然很多,其他公司在产品Z的市场上无力与公司竞争。
上述情况表明,产品X的销售及盈利状况正常,产品Z是一种高盈利低产量的优势产品,而产品Y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年销售量最高,但现在却面临困境,因此产品Y成为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在分析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资料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
他们决定使用作业成本计算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
1.3作业成本计算法1、管理人员经过分析,认定了公司发生的主要作业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同质作业成本库,然后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各作业成本库中。
归集的结果如下表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取得的产品成本资料令人吃惊。
产品X和产品Y在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都远远低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产品成本。
这为公司目前在产品Y方面遇到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如下表,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产品Y的目标售价应是327.26元,公司原定377.5元的目标售价显然是不合理的。
作业成本法公式

作业成本法公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的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理解起来也没那么难。
咱们先来说说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公式:作业成本分配率 = 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总成本÷作业动因总量。
然后呢,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 =该产品耗用的作业动因量×作业成本分配率。
举个例子吧,就说咱们常见的学校小卖部。
小卖部老板为了算清楚每种商品的成本和利润,就可以用作业成本法。
比如说进货这件事儿,老板每次去进货都要花费时间、精力还有车费。
这进货的过程就是一个“作业”,车费、时间成本等加起来就是这个作业的总成本。
而作业动因呢,可能就是进货的次数或者进货的商品种类数量。
假如老板这个月进货一共花了 500 块钱,一共进了 10 次货,那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50 元/次。
如果某种饮料这个月进货了 3 次,那这种饮料在进货这个作业上分配的成本就是 3×50 = 150 元。
再比如说,小卖部里整理货架也是一个作业。
整理货架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这部分成本算在一起是 300 元。
而整理货架的作业动因是整理的次数,这个月一共整理了 15 次。
那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20 元/次。
如果某种零食这个月因为上新货整理了 4 次货架,那这种零食在整理货架这个作业上分配的成本就是 4×20 = 80 元。
通过这样的计算,小卖部老板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每种商品在进货、整理货架等各个环节上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制定价格,控制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在实际的企业生产或者服务提供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就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了。
比如说一家制造企业,生产线上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作业。
像原材料搬运、机器调试、产品组装等等。
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再把这些成本合理地分配到最终的产品上,企业就能更准确地知道每个产品的真实成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比如哪些产品要加大生产,哪些产品要优化或者淘汰。
作业成本法例题

2、某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0年1月份的制造费用为100,000元,
有关成本资料如表7所示(单位:元)。
(10分)
表8 作业情况表
(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用传统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3)对比前面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解:(1)作业成本法:(4分)
×200+1000×4=26,000(元)乙产品的制造费用为:600×15+100×30+70×800+1000×6=74,000(元)
甲产品的单位费用=单位制造费用+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
26000/100+80+30=370(元)
乙产品的单位费用=单位制造费用+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
74000/200+100+25=495(元)
(2)用传统法计算成本:(4分)
制造费用分配率=100000/(200+800)=100(元/小时)
甲分摊的制造费用:100*200=20000(元)
乙分摊的制造费用:100*800=80000(元)
甲的单位成本=20000/100+80+30=310(元)
乙的单位成本=80000/200+100+25=525(元)
(3)用传统方法计算的产品的成本与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相比较,甲产品少了60元,乙产品多了30元。
这样会导致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不能很好地体现它们消耗的企业资源,不利于管理决策和生产优化的调整。
(2分)。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50
30
30
生产协 价 值ຫໍສະໝຸດ 调厂部其它批
38 28 0 0 0 0 0
+ 1 将资源耗费归集到资源账户
+ 2 汇集资源到资源账户,用资源动因分配到 各个作业户、
+ 3 利用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汇集到各个批别 产品的成本账户
五步骤:
+ 1 确定作为成本对象的工作批次;
+ 2 确定该工作批次的直接成本项目;
50000 18000 295000
表10—7 主要参数及专属费用表
作业 参数 或费用
定 生产 采购 剪裁 缝纫 平整 生产 厂部 编外 合计
单 规划
协调
人员定编
46
3
2
10
8
7 82
耗电度数
400 1000 100 1000 2500 3000 500 1500
001号未完
200 800
工状态
0% 0%
利润 -1.15 -0.93 -7.6 -9.68
+ 作业成本法下计算盈利情况
+ 1、确认资源消耗。各项间接资源消耗为工资42800元,装卸费40000元、 保管费100000元,招待费87000,合计269800元。
+ 2、划分作业中心。粮食流通企业业务流程,一般划分为订单处理、购销 作业、调运作业、仓储作业、结算作业。
作业成本法在生活中的事例

作业成本法在生活中的事例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作
业成本法来计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成本。
1. 餐饮行业:餐厅运营中,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来计算每份菜
品的成本。
该方法可以将食材、燃料、人工等因素考虑进去,以确定
每道菜品的制作成本。
2. 制造业:制造行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计算每个产品的
成本。
常规作业成本法会考虑原材料、加工成本、劳动力成本等要素,以便制定合理的售价和预算。
3. 纺织业:在纺织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计算每件成衣的
制作成本。
这包括纱线成本、加工成本、面料成本、配件成本等,有
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盈利预测。
4. 运输业:如果有人经营运输业务,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他们
计算每次运输任务的成本。
这包括燃料成本、人工成本、车辆维护成
本等因素,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争取合理运价。
5. 教育行业:在教育领域中,一所学校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来
计算每位学生的教育成本。
这涉及到教学资源、教师工资、学生用品
等费用,有助于制定学费和教育投资计划。
以上是几个关于作业成本法在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这种计算方法,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和控制各个领域的成本,有助于进行决策和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X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服装服饰。
该公司的服装车间生产3种款式的夹克衫和2种款式的休闲西服。
夹克衫和西服分别由两个独立的生产线进行加工,每个生产线有自己的工厂技术部门。
5款服装均按批组织加工,每批100件。
1.成本资料
该公司本月每种款式的产量和直接成本如下(金额单位:元):产量、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资料
本月制造费用发生额如下(元):
2.按传统完全成本法计算成本(元)
3.按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
作业成本法先将间接制造费用归集到4个成本库:
(1)批次级作业成本库——按生产批次数分配作业成本
(2)夹克生产线作业成本库——按生产批次作为作为分配基础(3)西服产品线作业成本库——按生产批次作为分配基础
(4)生产维持作业成本库——按直接人工成本作为分配基础
第一步: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的单位成本(分配率)
第二步: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单位:元)
汇总成本计算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