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之知识梳理(完整版)

2、微

2、分子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

动理论

太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之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物质(第 1 讲)

1、宏观世界: 恒星——太阳是 。

阳 行星——太阳系有 等八大行星。

系 卫星——月球是地球的

。 (带正电) 、 (带正电) (1)物质

分子 原子

(不带电)

原 (带负电)

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

观 (2)分子

界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

4、扩散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立原子模型的过程: ①19 世纪末的 模型;

②20 世纪初的 模型; ③20 世纪 30 年代的 模型。

1、 叫做质量,用符号 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符号为 。

1 吨=_____ _千克= _ _____克=______ _毫克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它不随物质的 、 、 改

变而改变。

4、常见物体的质量:1 个苹果 150 ;一个鸡蛋 50 ;一只鸡 2 ;

一个成年人 50 。

(1)工具:实验室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5、质量 的测量

(a )调节

② 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

(b )使用

② __________________

(3)读数:物体的质量=

+ 。

(2)结论:②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

第一单元物质(第2讲)

1、物理学中将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一般情况下,某种物质的密度只与有关,而

与该物体的和无关。

3、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理解:。

密度的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和。

4、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为:__________读作。水的密度为千

克/米3,表示。

密度的常用单位还有。1克/厘米3=千克/米3

5、同一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密度会。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

(1)鉴别物质:用公式计算。

6、密度(2)求质量:用公式计算。

的应用(3)求体积(厚度、长度、判别个数):用公式

(4)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方法。

计算。

密①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的关系:。

(1)密度概②研究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质量的关系:。度念的形成③进一步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9块不同金属块研究

④综合分析第(3)步,引入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可

7、密度的实验

以用来区分的不同种类,我们将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命名为。

①用测物体的。

测固体的密度②用或测物体的

(2)测量物质

的密度

体积。

③用公式计算该固体密度:

①用测烧杯和液体的。

②将部分液体倒入。用测烧

测液体的密度杯和剩余液体的。

③读出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

④用公式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8、质量--体积图像(1)图像:

由图可知:。

①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

不同。

③同种物质相同;

④不同种物质不同;

第二单元运动(第1讲)

1、物理学中,我们将物体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与静止

的相对性(1)一切物体都是。因此,我们常说运动是,静止是。

(2)用来判断物体A是否运动的参照物体B叫做。(3)如果判断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处于

状态;反之,该物体处于状态。两个同速、同向运动的物体处于相对状态。

(1)物体沿运动且在相等的内通过的相等

机械运动

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比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①时间相等比较,越大

运动越快。

②路程相等比较,越短

运动越快。

③时间、路程均不相同,比较

①速度概

,越大运动越快。

a、比较相同内通过不同的运动快慢;

b、比较相同所用不同的运动快慢;

3、匀速

直线

运动(3)速度

念的形成c、比较均不同的运动快慢;

d、综合分析c,引入速度的概念:某运动物体

可以用来表示物体

运动的快慢程度,我们将运动物体的与

的比值命名为。

②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的物理量。

③物体叫做速度。

④单位:(国际);常用。

1米/秒=千米/小时

5米/秒表示。

⑤计算公式:;速度的大小与和无关。

⑥速度计算:火车过山洞。

(1)图像:

(4)路程--时间图像:

由图可知:>。

图像中线的倾斜程度表

示。

打点计时器每两点时间

间隔为秒。

①相同时,通过长的运动快;

(2)结论②相同时,所用短的运动快。

③相同时,物体运动快慢相同;

④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第二单元 运动(第 2 讲)

1、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1)发声体的 在介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

(3)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且传播快

慢 ,在 中最快。

(4)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

①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称为音调。

②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越高,音调 。

(1)音调:

③物体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叫做 。发声体震动越快,

声音的 就越高,音调就 。

3、声音的特征

④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通常与发声体的 有关。

①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程度称为响度。

(2)响度: ②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 有关, 越大,

响度就越大。响度的大小还与 有关。

③响度的单位:

(3)音色

①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称为音色。

4、噪声

②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频率组

合情况不同,声音的 就不同。

(1)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①控制 。

(2)控制方法: ②控制 。

③保护 。

第三单元力(第1讲)

(1)力是的作用。力的作用不能脱离而

独立存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A物体对B物体有作用力的同

时,B物体也会受到A物体施加的。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②力可以。

1、力的概念③物体运动速度或的变化均称

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

(4)力的三要素、。

②我们将力的、、称为

力的三要素。

(5)力的符号为,力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1牛的力大约相当于托起所用的力。

①实验时常用测量力的工具是。

(6)力的测量a、观察:和。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b、调零:测力计与力的方向一致,

调节,使指针与

2、力的图示(1)用把

表示出来,这就

是力的图示。

刻度板上平齐。

c、测量并读数

(2)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力的。

(1)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3、重力(2)重力的大小:G=mg(g=,表示)

相关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成正比。

同一星球,相同。

不同星球,不同。

(3)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代替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那么我们就4、合力将这个力叫做这几个力的。

(2)“合力”概念的引入运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3)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①同向,方向与相同。

②反向,方向与相同。

(4)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①运用

3、惯性(2)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基本

运动和力

第三单元力(第2讲)

(1)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或状态。1、二力平衡(2)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状态或状

态(即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①目的:探究物体只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

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②步骤: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的关系。

(1)分类:摩擦分为、和。

(2)区分:摩擦过程中,两个接触面同时变化的摩擦是;2、摩擦力摩擦过程中,两个接触面中只有一个接触面发生变化的摩擦是;

(3)联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

原理。

②滑动摩擦与、和有关。

③增大摩擦力方法:增大或者。

(1)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称为惯性。

。物体具有的惯性大小只与______有关,越大,惯性也越大。一切物体在下都具有

惯性。①确定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3)(3)解释惯性现象第二②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

第三③由于惯性,研究对象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状态;

④所以研究对象会发生………。

(1)一切物体,直到为4、牛顿第

一定律

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定律。

(2)伽利略斜面实验①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

是;

②小车在水平面运动,在相同的条件下,

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小车受到越

小,小车越大,也越慢。

第三③此试验的设计体现了的科学研究方法。

(3)牛顿第一定律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一条实验定律,而是建立在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概括出来的一条基本定律。

(5)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的原因。

(6)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惯性定律是一条。没有条件,是有条件的。

第四单元机械(第1讲)

(1)在力的作用下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用表示。

②作用在上,的力叫做动力,用表示。

③作用在上,的力叫做阻力,用表示。

④从叫做动力臂,用表示。

1、杠杆

(3)力臂的作图:

⑤从叫做阻力臂,用表示。

(4)杠杆平衡条件①实验目的:。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或

状态。②实验器材:。

a、将杠杆支在铁架台上,调节两端的,

③实验过程:使杠杆在保持平衡。实验过程中

必须在杠杆处于平衡后才可读数,

这样做的目的是。

b、为得出实验结论,需,这

简单机械

样做的目的是。

c、试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的力必须保持

方向。

④实验结论:。

①省力杠杆:这类杠杆可以但是

(5)杠杆的应用例如:撬棒、切纸刀和钢丝钳等。

②费力杠杆:这类杠杆可以但是

例如:镊子、划船的桨和食品钳等。

③等臂杠杆:这类杠杆既不也不省

例如:托盘天平、跷跷板和摩天轮等。

①使用时,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1)定滑轮②使用定滑轮不能,但是可以改变。

③定滑轮实质上可以看作一个。

④力与力的作用点运动距离大小关系:

2、滑轮

(2)动滑轮

①使用时,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使用动滑轮可以,但是不能改变。

③动滑轮实质上可以看作一个。

④力与力的作用点运动距离大小关系:

1、功

第四单元简单机械(第2讲)

(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沿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它用符号表示,国际单位为。(2)判断是否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等于

(3)功的计算公式:。1焦=牛·米

把两个鸡蛋举高1米,举力做功约为焦;把10千克的桶装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提力做功大约为焦。

①;(4)力对物体不做功的情况②;

③。(1)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

采用法,与速度概念的形成进行对比

功与能

①比较相同内多少,比较做功快慢;

(2)功率概念的形成

2、功率②比较做相同所用长短,比较做功快慢;

③比较均不同时做功的快慢;

①相同内多的做功块;

(3)相关结论②做相同所用短的做功快;

③相同时,做功快慢程度相同;

④越大,做功越快。

(4)物理学上把称为功率。用符号表示;国际单位为,符号为;常用单位还有。

(5)功率计算公式:。1瓦=焦/秒

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70瓦,表示。

①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1)动能

②决定因素

a、物体的。

b、物体的。

3、机械能

③物体的越大,越大,其动能就越大。

①物体处于时具有的势能叫做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

②决定因素

a、物体的。

b、物体所在的。

③物体的越大,所处的越大,其重力势能就越大。

(3)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

例如:竖直上抛的石子,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在上升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机械能。

(2)压强概念的形成②当

1、压力

第五单元压强(第1讲)

(1)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三要素①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

面的压力大小该物体受到的重力。

(3)压力的图示:

②方向:

③作用点:

强2、压强

①压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1)压力的作用效果②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大小有关。

③研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运用了法。

①当时,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③当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也相同。

④当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因此可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

入了这一物理量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①压强是描述的物理量。

(3)压强的概念②物体叫做压强。用符号表示。

③压强的定义式为:。

④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一张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帕。人站在地面

上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帕,表示。

a、F==

①固体压力、压强的一般计算

b、P=

(4)压强的计算

a、P=

②正柱体对地面压力、压强计算

b、F=

(1)S一定,F,可以减小P。

3、改变压强的方法(2)F一定,S,可以减小P。

(3)F的同时S,可以减小P。

(1)比例问题。

4、压强的应用(2)坦克问题。

(3)人与大象比较问题。

(4)砖块不同放法问题。

(5)生活中增大和较小压强实例判断问题。

2016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之知识梳理第五单元压强(第2讲)(1)由于液体受到作用,液体能产生压强。

①液体对容器的有压强。

1、液体压强(2)规律②液体对容器的有压强。

③液体内部向均有压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

压强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

④在内部,深度也大,液体压强也越大;在不同

液体内部,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

(3)液体压力与压强的计算

①P=

②F=

(4)探究影响液体内部

①主要器材有:。

压强大小的因素②实验中U形管两边越大,表示液体内部

压强也越大。因此,实验中要注意观察。

③实验中分别设计并研究了液体压强与、

和的关系。

④实验中运用了这一科学研究方法。

①几个,上部开口或相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

(5)连通器②连通器内装入且液体静止后,液面将处于。

③锅炉液位计、船闸、血压计和茶壶等均是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

(1)由于大气受到作用,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叫做。

(2)著名的实验首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

(3)历史上第一次测量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

(4)大气压的测量工具:①气压计;

2、气体压强

②气压计。

(5)托里拆利实验

①器材及步骤(见左图)

②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因素:和;

③对实验结果没影响因素:和;

④结论:大气压强的值可以用支撑表示。

1标准大气压=P a=厘米水银柱

=米水柱。

①越高,大气压越;

(6)大气压的变化与应用②空气的和也会影响大气压的大小。

③晴天气压比阴天,冬天气压比夏天。

F 浮为假设物体全

第五单元 压强(第 3 讲)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一个 的力叫做浮力。

1、浮力的概念 (2)浮力的方向永远 ,浮力作用在 。

(3)浮力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

(4)浮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同一物体浮在不同液体中受

到的浮力的大小 。

2、阿基米德原理 (1)当物体全部或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它会受到 的浮力,浮

力的大小等于 ,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2)公式表达:F= = 。

(3)阿基米德原理不仅在液体中适用,同样适用于 的物体。

(4)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运用了科学猜测、观察实验和控制变量等方法。

(1)压力差法:浮力大小等于物体 ;

公式为 F= ;适用范围 。

3、浮力的计算方法 (2)浮力测量法:浮力大小等于物体 ;

公式为 F= ;适用范围 。

(3)阿基米德原理法:浮力大小等于物体 ;

公式为 F= ;适用范围 。

(4)二力平衡法:浮力大小等于物体 ;

公式为 F= ;适用范围 。

(1)F 浮

G 物 ( ρ 物 4、物体的浮沉条件(2)F 浮

G 物 ( ρ 物 (3)F 浮

G 物 ( ρ 物

ρ )物体将上浮 液 ρ 液 )物体将下沉 部浸没在液体中 ρ )物体将悬浮 时受到的浮力。

5、浮力的应用

(1)液体密度计:测

的仪器;原理是浮体的浮力

重力。

(2)轮船在不同海面受到的浮力大小 ,因为浮体的浮力

重力。

排水量为 50 万吨的轮船自重 6 万吨,则最多装载货物

万吨。

(3)潜水艇:通过改变

达到浮沉的目的。 (4)气球和飞艇:通过改变 ,改变

,达到浮沉的目的。

(5)轮船的吃水线

(6)判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①判断物体状态(静止与否)

②已知体积条件,则用阿基米德原理。

③已知质量条件,则用浮沉条件判断。

2、光的反射(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发生

第六单元光(第1讲)

(1)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1、光的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米/秒,合千米/秒。

(3)用一条的直线表示光的和,这样

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的引入是建立了一个。

。光的反射分为和。

(2)基本量:入射点(O)、入射光线、、入射角、、法线。

①在同一平面内;

(3)光的反射定律(4)光的反射实验(5)光的反射作图②;

③反射角入射角。

①实验仪器:;

②实验过程:;

③实验结论:;

3、平面镜成像(1)实验仪器有:、、和;

(2)实验时需要移动的蜡烛,一直到为止;要

注意观察比较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的

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平面镜成、的像;(4)平面镜成像特点光路图:(如右图)B A A’

B’

4、光的折射(1)光从时,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基本量:入射点(O)、入射光线、、入射角、、法线。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3)光的折射规律

(4)光的折射应用

线向法线,折射角入射角;

②减小入射角,折射角;反之,增大入射角,

折射角也。

③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为,折射光线。

①水中鱼、弯折的筷子;

②凸透镜成像。

③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

5、在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中,光路均是。

(1)凸透镜

①中间比边缘

(3)总结b、成放大与缩小像分界点:

1、透镜

第六单元光(第2讲)

的透镜是凸透镜;

②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③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中间比边缘的透镜是凹透镜;(2)凹透镜②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③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透镜基本物理量: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

(1)实验①目的与器材:、。

a、在实验前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②过程:b、在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的、光屏

3、凸透镜成像的和烛焰的大致在。这

(2)规律(见下表)样可以使。

透镜成像

c、实验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d、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读出的物距和像距分别

跟凸透镜的与相比较并记录。

①两个分界点a、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②当物体从远处向焦点靠近时,物距,像距,

实像;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

③实像与虚像区别:。

物距

U正立或

倒立

像的性质

放大或

缩小

实像或

虚像

像的位置

同侧或

像距V

两侧

应用

使像使像

变大变小U>2f

U=2f

f<u<2f

U=f

u<f

(1)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4、光的色散(2)在各种不同色光中,、、叫做三原色光。

(3)白光是一种,它是由合成的。

(4)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本领,对折射最小,对折射最大。

制成的。人体正常体温为

C ,读作

(2)热量

①热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

①探究影响

1、温度

第七单元 热(第 1 讲)

(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 ,读作 。 (2)摄氏温标规定: 的温度为 00C , 为 1000C 。

(3)我们常用 测量物体的温度,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①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 和 。 (4)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

②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和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 。

④待温度计 后读数,视线与温度计

相平,读数时温度计 被测物。

(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最小刻度是 摄氏度。

(1)热从 ,或者 的现象叫做热传递。

②热量常用符号 来表示,热量的国际单位是 。

a 、对于 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

温度, 不同。由此说明物体

热量的因素

吸收的热量与 有关。

b 、质量相同的 ,升高 的温度,

加热时间不同。由此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与

2、热量

(3)比热容

有关。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还与

有关。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③水的比热为 ,读作

, 表示

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它只与

有关。

(4)应用: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

其原因是因为

(5)热量计算:Q =

(1)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

的总和。内能的单位为

3、内能 (2)一切物体都有

。内能跟

有关,

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和 。

(1)吸气冲程:活塞向 运动,进气阀门 ,气体 汽缸;

4、热机

(2)压缩冲程:活塞向 运动,两个阀门 ,气体被 ; (3)做功冲程:点火,高温气体推动活塞 , 能转化为 能; (4)排气冲程:活塞向 运动,排气阀门

,气体

汽缸。

1、电流

2016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之知识梳理

第八单元电(第1讲)

①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失去

电子的物体会带电,得到电子的物体会带。(1)电量②物理学中,把叫做电荷量,用字母表示,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③1库仑的电量相当于个电子所带的电。

①电荷的形成电流。方向为电流方向。(2)电流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移动的方向。

②物理学中规定,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通过导体流向。

③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即I=。电流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如果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3安,则表示。

④常见电器的电流:电子表2uA;小灯泡0.2A;电热壶6A等。

①测量电流大小的工具为,其元件符号为。

流定律

(3)电流的测量

安培表有个量程,如果选择的量程,则最小分度

值为;如果选择的量程,则最小分度值为。

a、使用时,电流表应该在电路中并选择适

②注意事项当的量程。

b、电流表的“+”接线柱必须接在靠近电源_______

的一端。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

c、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在两端,否则会造

成,使电源和电流表损坏。

(1)导体两端的是使导体中的形成的原因。

(2)电源是为电路中的导体提供持续的装置。电压的符号为。

(3)电压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还有和。

2、电压(4)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安全电压;照明电路;一节蓄电池。

①测量电压大小的工具为,其元件符号为。

电压表有个量程,如果选择的量程,则最小分度(5)电压的测量值为;如果选择的量程,则最小分度值为。

a、使用时,电压表应该在被测导体的两端

②注意事项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b、电压表的“+”接线柱应与被测导体靠近电源_______

的一端相连。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

c、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正负极两端,此时电压表

测量的是。

第八单元电(第2讲)

①德国科学家欧姆实验过程中保持某导体的不变,改

变导体两端的,观察导体中的随之变化情况。(1)导体电流与②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U-I图线:描点法,如左图。

电压的关系

③在U-I坐标系中电流与电压关系是一条。

1、电阻

④观察此图线,得出:同一导体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不同导体的的比值是不同。

(2)物理学中规定,导体两端的与通过导体的的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用符号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①当和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②当和相同时,导体越细,电阻越。

③当和相同时,材料不同,电阻。

④大部分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4)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它只与导体的、、和有关,与导体两端的以及通过

电流导体的无关。电阻的大小由决定。

①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来改变电阻的。

律(5)滑动变阻器②铭牌“20欧,1安”:20欧表示1安表示_______。

③滑动变阻器正确的接线方法:;当连接两上接线柱时

2、欧姆定律

滑动变阻器相当于,连接两下接线柱时相当于。

④移动时阻值变化:同左同右阻值;一左一右阻值。

①电流与电压关系:保持不变,改变,观察(1)探究实验的变化。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②电流与电阻关系:保持不变,改变,观察

的变化。改变电压有两种方法:一是,

二是。滑动变阻器的作用。(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与,这就是欧姆定律。(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公式中的I、U、R具有性。

①实验原理:;

②实验电路图:

(4)伏安法

测电阻

③实验器材:;

④实验过程:

a、连接电路前,电键要;

⑤实验要点:b、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要;

c、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一是;

二是;

d、本实验要测量多组数据目的是。

第八单元电(第3讲)

(1)用导线把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2)串联电路电流有路径,若有一处断开,各用电器均工作。

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是,

字母表达式为。

②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3)串联电路的特点字母表达式为。

1、串联电路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字母表达式为。探究此规律运用了法。

④根据上述特点,通过计算可知: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

端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大小成,电阻越大,

电阻两端分到的电压就越,我们称之为串联

电路具有作用。

①家庭电路中,电键与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一般是。

电流定律

(4)串联电路的应用

若电源电压高于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压,我们一般可以

采取的办法是。

②滑动变阻器对串联电路的影响:假设滑动变阻器滑片

移动后电阻变大,则串联电路总电阻变,因为

电源电压,因此串联电路总电流;根据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可知,各用电器中电流2、并联电路

也;根据欧姆定律和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的条件,

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分配

特点,进而分析得到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把电路元件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2)并联电路电流有路径,各支路的用电器之间。

①并联电路,

字母表达式为。

②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3)并联电路的特点字母表达式为。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字母表达式为。探究此规律运用了法。

④根据上述特点,通过计算可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跟支路电阻大小成,电阻越大,分配的电

流,我们称之为并联电路具有作用。

(4)并联电路的应用

①家庭电路中,电键与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一般是。

②滑动变阻器对并联电路的影响:假设滑动变阻器滑片移

动后电阻变大,因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以得出通

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由于并联店里各支路互不

影响,因此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的电流、电压、电阻

均;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电阻的特点,进而可以

分析得到电路的总电流,总电阻。

1

1、电功

第八单元 电(第 4 讲)

(1) 叫做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

电功用字母 表示,电功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

①当导体两端的 和通过的 相同时,电流所 做的功与 成 。 (2)影响电功的因素 ②当导体中通过的 相同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电

流所做的功与导体两端的 成 。 ③当导体中两端的 相同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电 流所做的功与导体中通过的 成 。

电 功 与 电 功 率

(3)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电功等于 与 和

的乘积。用公式 W = 来表示。结合欧姆定律以及电

流的定义,此公式可变形为 W = = = 。

①生活中我们常用 测量家庭消耗的电能。该表的计数单

(1)电能表

位为 ,又称为 。1 度 = 1 = 焦。 ②表盘上“220V ”表示 ;“10(20)A ”表示电能

2、电能 表 是 10A , 电流为 20A ;计算可

知电路最大功率为 。表盘上最后一位是 。

(2) 度电可供一个功率为 25 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 小时。为节省电能, 生活中常常采用 的方法来输送电能。

(1)我们把 叫做电功率,用字母 来表示,电功率的

国际单位为 ,常单位还有 。

(2)电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电功率的大小等于 。 (3)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 P= = = = 。 (4)用电器 叫做额定电压, 叫做额定

功率。一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 ,实际电压和实际功

3、电功率

率可以有 个。白炽灯上标有“220V ,40W ”表示

, 。通过计算可知 I 额= ,R 灯= 。

(5)常见电功率:小灯泡 瓦;白炽灯 瓦;电视机 瓦,空调 瓦。

①实验原理: ; ②实验电路图:

(6)测小灯泡

的电功率

③实验器材: ; ④实验过程: a 、实验前要观察小灯泡的 或 ;

b 、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要 ;

⑤实验要点: c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一是 ;

二是 ; d 、实验中要注意观察 和 。

R + R

R = R + R

R + R

R R R R I R

R + R 2 R R P

电学公式一览表

1.串、并联电路特点

串联 并联

电路图

基本特点

I = I = I 1

2 ; U = U 1 + U

2

U = U = U 1

2 ; I = I 1 + I

2

总电阻

R =

R 1R

2 1

2

1

2

电流

I = I = I =

U

1

2

1

2

I =

U(R + R ) U 1 2 ; I = ; 1 1 2 1

U I R

I = ; 1 = 2 2 2 2 1

电压

U = 1 UR 1 R + R

1 2

U U UR

; U = ;

2 1 2

R 1 = 1 R

2 2

U = U = U

1

2

电功

W = W + W ; W = UIt = UQ

1 2

W U 2 P = = UI = = I 2 R

t R

W = W + W ; W = UIt = UQ

1 2

W U 2

P = = UI = = I 2 R

t R

电功率

P =

1 U

2 R

1 (R + R ) 2

1 2

P R

; 1 = 1

P R

2 2

P = 1 U 2 U 2 P ; P = ; 1 = 2 1 2 2

R R

2 ; 1

P =

2 U 2 R

2 (R + R ) 2

1 2

P =

U 2 (R + R )

1 2 R R

1 2

2.欧姆定律(及其推导式): I =

U U

R = U = IR

R I

3.电流与电量: I = Q Q

t = Q = It

t I

4.I 电流 单位 A ; U 电压 单位 V ; R 电阻 单位Ω ;

Q 电量 单位 C ; P 功率 单位 W ;W 功 单位 J 。

1、磁体2016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之知识梳理

第九单元磁(第1讲)

(1)具有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具有基本性质。

(2)任何磁体都有磁极。同名磁极之间,异名磁极之间。

①磁体周围存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

②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来实现的。

③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有的作用,这就是磁场基本性质。

④磁场是有方向的,放在某点小磁针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3)磁场磁场方向。

⑤为了形象直观的描述磁场,我们引入一条条叫

做磁感线。磁感线的引入是我们构建的一个。

⑥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出发,回到。

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出发,回到。

⑦不同情况下的磁场分布:

(4)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磁南极在地理附近,他们之间的夹角

叫做。宋代的在《梦溪笔谈》中进行了论述。

(1)奥斯特实验

①实验现象

2、电磁现象

(2)通电螺线管

(3)右手螺旋定则②奥斯特实验表明。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的方向与有关。

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磁感线分布。

②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

①假设用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

向方向,那么大拇指的指向就是通电螺线管

的。这就是右手螺旋定则,又称。

②实例。

初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全讲全练)

初中物理综合复习要点 一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 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 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 公路 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 v s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2021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试题+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一:知识框架图; 1.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及其应用3、眼睛和眼镜 4、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详细知识要点讲解;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六、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七、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八、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 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八、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九、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 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 U=f 不成像 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大镜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十一、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十二、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 十三、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十四、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十五、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三:难点、易错点; 1.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考点举例(例题讲解)配套课堂练习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2021年整理)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机械运动 目录: 核心知识归纳 考点题型分类 核心知识归纳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国际单位为①米;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为 1 m=② _10__dm =③ __100__cm=④ __1000__mm,1 km=⑤ _103__ m =⑥ _106___mm=⑦__109__ μm=⑧ __1012___ nm。 (2)测量工具:刻度尺. A.测量前:首先看零刻度线是否完好,再看量程和分度值。 (图中刻度尺的量程是⑨ _0~10 cm___;分度值是⑩ _1mm____) B.测量时:四会。 a.会选:根据刻度尺的⑪ __量程__和⑫ __分度值__选择。 b.会放:⑬ _零刻度线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⑭ __紧贴 _ 被测物体,与待测长度⑮ __平行_ 。若是零刻度线磨损,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

c.会读:读数时,视线要⑯ __正对_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⑰ __数字__ 和⑱单位__ 组成。 注意: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0.07 mm,一张纸的厚度约 0。1 mm, 成年人大拇指手指的宽度约1 cm,成年人一只手掌的宽度约1 d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30 cm,成年人的步幅约75 cm,课桌的高度约 0.8 m,一层楼的高度约3 m,地球的半径约6 400 km。 2.时间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1 h=① _60__min=② _3600___s。 (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等。 3.误差 (1)概念:① __测量值__和② __真实值__的差别。 (2)减小误差的方法 A.多次测量③ __求平均值___; B.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C.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和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④ __能够__避免的。误差不可以避免,但可以减小。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 _位置_的变化。

2021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试题+答案)

电与磁 一:详细知识要点讲解;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 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 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③典型磁感线: ④说明:A 、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 、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 、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 、磁感线不相交。 F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N S

2021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光现象 (知识点总结+试题+答案)

声现象,光现象 声现象 一:知识框架图; 二:详细知识要点讲解;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 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空气:340m/s<液体<固体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与物质种类有关,一般地讲,在固体、液体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大。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人耳的听音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听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上下册)

初三物理总复习提纲〔九年级上〕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其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其的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2表示; 2.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处于平衡状态。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做三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时,使用杠杆是费力的,下列提供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只填序号〕,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属于省力杠杆。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A〕撬棒〔B〕抽水机手柄〔C〕独轮车〔D〕钢丝钳〔E〕开汽水的起子〔F〕镊子〔G〕理发剪刀〔H〕道钉撬〔I〕缝纫机踏板〔J〕天平〔K〕钓鱼杆〔L〕定滑轮〔M〕铡刀〔N〕剪铁皮的剪刀〔O〕筷子 3.省力杠杆一定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当动力臂为阻力臂的5倍时,杠杆平衡后动力是阻力的_____倍,杠杆转动时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_____倍 4.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可以改变,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 5.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 ,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又可以改变 ,若不计动滑轮自重与摩擦,动滑轮由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就是,若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6.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要受到,二是物体要在上通过一定的。公式:W=Fs。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 7.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物体在所做的功叫功率,公式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其他单位之间换算关系为:1kW=103W1MW=106W某机器的功率为1.25KW,则表示 。 8.在物理学中将功与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为。因为摩擦、机械自重不可避免,所以功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100%。 9.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变大/变小/不变〕 10.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知道: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但不能省。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省距离的费。设想生产一种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可能/不可能〕的 1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测量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必要器材〕向上拉绳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测量量:钩码的重G、钩码提升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表达式:〔W有用=Gh W总=FS W总= W有用+W额〕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摩擦和动滑轮的重、物体的重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所提重物相同时,越轻,机械效率越高;相同的装置,提的重物,机械效率越高。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梳理与练习--牛顿第一定律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梳理与练习 9.2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梳理 1.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识点:惯性 (1)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2)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状态、位置等因素无关。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 ). 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B.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会慢慢停止运动D.无法判断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然能在空中飞行 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以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程 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D.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惯性 4.从空中下落的物体,不考虑空气阻力,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物体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5.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接触面比较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可以做到的 C. 利用先进仪器就能使实验成功 D.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的 6.如图所示,桌面上的某物体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物体离开桌面时,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时,那么它将() A.无法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B.沿竖直方向下落 C.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沿虚线运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初中物理所有基础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初二、三物理:基础知识汇总(人教版) 第一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②真空不能传声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 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

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 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 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 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 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 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 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 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三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专题5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知识点+例题—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讲义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五运动和力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合力、摩擦力 (知识点+例题) 【运动和力考点】 【运动和力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物体不受力或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 2.说明: ①“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合力为0亦可); ③“总”说明没有例外;“保持”表示跟前面运动状态相同。 ④“或”指物体不受力时: a.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 b.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⑤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 直接证明。 ⑥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例题1】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力同时都消失,这个物体将( )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答案】C 【例题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B.它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它表明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D.它表明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答案】C 【变式练习1】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既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足球被踢出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在一切外力突然消失时,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答案】D 【变式练习2】小军用绳子拴着一金属小球,使小球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 D.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答案】A 二、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2.性质: ①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②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 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 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③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④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6章机械运动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第6章机械运动 考点·梳理 考点1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考点2 运动的快慢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3、公式:v =s t ,公式中的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 4、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 m/s =3.6 km/h 。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6、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运动快慢,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 程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即v =s t ,式中s 表示总路程,t 表示总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 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有关。平均速度只是大体上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中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情况。 考点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 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km =103 m 1 dm =10-1 m 1 cm =10-2 m 1 mm =10-3 m 1 μm=10-6 m 1 nm =10-9 m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 (2)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线平行,不能歪斜; ②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③零刻度线磨损了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刻度线测起;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误差的产生:误差的产生与测量方法、测量的工具、测量的人有关。 (2)减小误差的方法:a.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误差只能减小,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也应该避免。 4、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其他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 h =60 min ;1 min =60 s ;1 s =103 ms ;1 ms =103 μs。 (1)测量时间所用的工具:钟表、停表等。 典例·解读 例1、在某些交通繁忙的路口,交警部门有时会安装监视器对违章车 辆进行拍照,若一辆车长8 m 的汽车因闯红灯被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连续拍照两次,照片如图所示。若拍摄时间间隔为1 s,则闯红灯时,该车的速度大约为______m/s 。 答案:8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拍摄间隔的1 s 内,汽车由指示灯杆的右端运动到了杆的左端。我们以车头为参考 点,则汽车在这1 s 内通过的路程恰好约为一个车身长,即8 m 。所以根据v =s t 就可以估算出闯红灯时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光现象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第2章光现象 考点梳理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______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3、应用:站队看齐;判断木板是否平直;激光测距;激光准直;针孔照相。 4、现象:影子形成;日月食;小孔成像等。 5、光速:真空中约为__________ m/s,空气中速度与之接近,在透明介质中,一般v 气>v 液>v 固。 注意(1)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在一些粗略计算中,光的传播时间 可以忽略不计。(2)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 考点2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内;(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_____;(两线异侧) (3)反射角______入射角。(两角相等)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光路是______的。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反射现象 遵守的定律 反射面的情况 反射光特点 镜面反射 都遵守光的______定律 镜面光滑 平行光反射后仍然______ 漫反射 反射面细微之处是凸凹不 平的 平行光反射后向着______方向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概括为:大小______、线面______、距离______、像为____像。即: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 (3)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垂直); (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定律。如图所示。 3、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考点4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规律可以表述为“同平面,居两侧,角不同,路可逆”。居两侧:在法线两侧,在两种介质界面两 侧;角不同:在光速较大的介质中角较大。 2、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3、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异同点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对应入射角 的减小而减小 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8章力和运动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学习资料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一轮复 习讲义第8章力和运动考 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 练 班级:科目:

第8章力和运动 考点·梳理 考点1 力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别的物体施加的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2)物体形状的改变主要是指被拉伸、被压缩、被弯曲等. 3、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考点2 重力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表示。 注意:但物体所受的重力并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研究对象。 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即G=mg,其中g为常数,g=9.8 N/kg,它表示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 (2)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用细线把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线的方向就是竖直方向。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以制成重垂线或水平仪,用来检验墙壁等是否竖直,或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 (3)作用点: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密度分布有关,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如:均匀直棒的重心在其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方形板的重心在其对角线的交点。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都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考点3弹簧测力计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发生变化,当撤去外力后物 体又恢复原来的形状,则物体的这种形状变化叫弹性形变。形变程度越大,所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2、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所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 这一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应该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以及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测力计和 准确读数。使用前,调整指针指零;用手指拉住挂钩来回拉动几次,防止弹簧被卡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所对的刻度垂直.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①使用时要使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②被测量 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考点4 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3)在接触面上,物体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即有压力。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填“有关”、“无关"),而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填“有关”、“无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摩擦力的方向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0章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第10章浮力 考点梳理 考点1 浮力 1、浮力: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施力物体: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所浸入的液体(或气体)施加的,所以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 气体). 3、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不论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 或漂浮,其所受浮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 4、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有关. 考点2 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ρ液g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V排表示物体 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3. 3、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考点3 浮沉条件 1、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1)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2)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3)当F浮=G物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可以在 液体中任何深度静止. 2、漂浮:如果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物. 3、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及G物=ρ物gV物可以讨论.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V排=V物): 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

(2)对于漂浮于液面上的物体(V排<V物):由F浮=G物得ρ物<ρ液. 考点4 浮沉条件应用 (1)密度计: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它是利用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的原理工作的,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相同,因此它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较小,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往下依次增大的. (2)利用盐水选种:由阿基米德原理知,同一物体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较大,由于盐水的密度 大于清水的密度,同样的种子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所以利用盐水可将干瘪、虫蛀的种子除去.[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519477398.html,] (3)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材料制造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的大小用排 水量表示,即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漂浮在水面上,F浮=G,当它从内陆河中驶入海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变的,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它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河水的体积,所以它要上浮一些. (4)潜水艇: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体积不变,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而它受的浮力不变,潜水艇是利用向 水舱内充、排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完成上浮和下潜的. (5)热气球、氢气球、飞艇内的气体密度小于外部空气的密度,它们所受的浮力大于它们的自身重力,所以 它们能升空. (6)打捞沉船:将浮筒注满水并与沉船固定在一起,然后用压缩空气将浮筒内的水排出,减轻了它们自身的 重力,于是沉船在浮筒的带动下浮起来. 典例·解读 浮力的计算方法归类透析 浮力这部分知识,是力学中综合性最强的知识,它与体积、质量、密度、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及压强知识紧密相关,所以,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浮力的计算问题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感觉比较难,关键是没掌握有关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下面就浮力的计算问题结合例题来探讨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1.两次称量求差法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刚好相反,所以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1,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2,则F浮=F1-F2. 例1、一个重2 N的钩码,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2 N,则钩码受到的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之知识梳理(完整版)

2、微 2、分子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 动理论 太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之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物质(第 1 讲) 1、宏观世界: 恒星——太阳是 。 阳 行星——太阳系有 等八大行星。 系 卫星——月球是地球的 。 (带正电) 、 (带正电) (1)物质 分子 原子 (不带电) 原 (带负电) 子 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 观 (2)分子 世 界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 物 质 4、扩散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立原子模型的过程: ①19 世纪末的 模型; ②20 世纪初的 模型; ③20 世纪 30 年代的 模型。 1、 叫做质量,用符号 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符号为 。 1 吨=_____ _千克= _ _____克=______ _毫克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它不随物质的 、 、 改 变而改变。 质 量 4、常见物体的质量:1 个苹果 150 ;一个鸡蛋 50 ;一只鸡 2 ; 一个成年人 50 。 (1)工具:实验室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5、质量 的测量 (a )调节 ①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 (2)方法 (b )使用 ①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 (3)读数:物体的质量= + 。

(2)结论:②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 第一单元物质(第2讲) 1、物理学中将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一般情况下,某种物质的密度只与有关,而 与该物体的和无关。 3、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理解:。 密度的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和。 4、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为:__________读作。水的密度为千 克/米3,表示。 密度的常用单位还有。1克/厘米3=千克/米3 5、同一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密度会。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 (1)鉴别物质:用公式计算。 6、密度(2)求质量:用公式计算。 的应用(3)求体积(厚度、长度、判别个数):用公式 (4)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方法。 计算。 密①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的关系:。 (1)密度概②研究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质量的关系:。度念的形成③进一步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9块不同金属块研究 ④综合分析第(3)步,引入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可 7、密度的实验 以用来区分的不同种类,我们将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命名为。 ①用测物体的。 测固体的密度②用或测物体的 (2)测量物质 的密度 体积。 ③用公式计算该固体密度: ①用测烧杯和液体的。 ②将部分液体倒入。用测烧 测液体的密度杯和剩余液体的。 ③读出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 ④用公式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8、质量--体积图像(1)图像: 由图可知:。 ①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 不同。 ③同种物质相同; ④不同种物质不同;

深圳市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3章透镜及应用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第3章透镜及应用 考点梳理 考点1透镜 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 透镜叫凹透镜。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 2、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用F表示,该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叫实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如图所示。 (2)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凹透镜上经折射后变得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由于该焦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叫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如图所示.

3、三条特殊光线 透镜中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 不改变传播方向;对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对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对焦点。三条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基本概念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 表示;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 表示;、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f 表示。 2、成像规律 物距(u ) 像距(v ) 像的性质 像物 应用 u >2f f 〈v 〈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异侧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 的实像 异侧 f

新人教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 ,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____m 1mm=____m 1d m=____m 1μm =____m 1cm=____m 1nm=_____m 2、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____。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____________的工具;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___________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B、测量时的方法: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会放)。 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__________,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 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____________(会记)。 4、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其中的估读值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________________。 (图1)(图2)(图3) 5.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_____________(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_____________(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的直径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6、时间的测量: ①:时间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 ②: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__________(S) 常用单位:_________(min)、____________(h)。 1h=_________min=___________ s;1min= ________ s;30min=__________ h 7、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3)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②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①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参照物。 ②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