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29张PPT)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 2.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 和发声的音调。
探究音调和 频率的关系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数据记录
钢尺 振动 声音 伸出长度 快慢 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最低
——有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 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 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 小,音调越低.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 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 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1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 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 动的_____决定的.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 的是___.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 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

《声音的强与弱》说课

《声音的强与弱》说课

《声音的强与弱》说课一、教材分析《声音的强与弱》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中的第五课。

“声音”这部分内容首次出现在教材中,并独立组成一个单元。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听听声音》里,学生初步感受到自然界中声音的丰富与多样,体会到声音的音量变化和高低的不同。

在第二、三课中学生明确了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知识,第四课教学使学生懂得了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五、六课则是让学生探究影响声音变化的因素。

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准备钢尺、固定好的皮筋、鼓和一些黄豆或细沙,实验记录表记录等。

二、说教学方法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以探究为主的方法,同时还应用了情境引入法、启发式、讨论法等方法,配合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活动:活动一:钢尺振动幅度变化引起声音强弱变化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用尺子振动发声,观察尺子振幅与音量大小变化的关系。

活动二:皮筋振动幅度变化引起声音强弱变化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用皮筋振动发声,观察皮筋振幅与音量大小变化的关系。

活动三:鼓面振动幅度变化引起声音强弱变化。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敲鼓,鼓面振动发声,观察鼓面振幅与音量大小变化的关系。

研讨小结: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体验并收集数据填写记录单,归纳推理得出结论(振动幅度大音量就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就小)。

第1课时《声现象》.ppt

第1课时《声现象》.ppt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只有振 动才会发声。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也就停止。固体、 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风声、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考考你: 1.设计实验说明发生的音叉在振动
2.是否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课前预习】校对——比比看,谁的正确率高
1.都在振动、振动 2.固体、气体、b、固体传声效果好、液体可以 传声、不能、无线电(电磁波) 3.变弱、听不到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 4.烛光摇曳、声音具有能量 5.340、少、0.29s、看到冒烟就开始计时、光速 比声速快
【课前预习】校对——比比看,谁的正确率高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内思考】2
小红站在一个正在检查铁轨的巡道员旁边,只见巡道员 将小锤放在铁轨上,耳朵贴着锤柄的另一端.突然,巡 道员好像听到了什么,马上拉着小红离开铁轨旁,说火 车马上就要到了,可小红却没有听到火车开 来的声音,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课堂检测】7
如图1-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 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音量控制器
女高音为男低音伴唱
声纹锁
考点二:声音的三种特征
若要研究音调的高低与弦的粗细、长短、 考考你: 松紧每一因素的具体关系,应采用什么 方法进行研究?
考点链接: 【课内思考】3 【课堂检测】、4 【自主检测】1、3、5、7
考点三: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共3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共37张PPT)
复习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知识: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声音可以依靠任何气体、液体、 固体物质作介质传播,真空不 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声音的特征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 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
为各人声音的( )
A.音量不同
(C )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 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 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 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
振__幅__越__大__,响度越大;振__幅__越__小__,响度越 小.响度还跟_人_耳__到__声__源__的_距__离_ 有关系.
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 A )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某物体在2min内振动255600 次,则它的频率是多少?这 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 听到?为什么?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
调高、
(D )
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
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
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二章《声现象》课件(52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二章《声现象》课件(52张PPT)

(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 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 速的方法,尽可能的话,进行实际测量, 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 接近当时的真实值. 提示:可以测量声音在空气中,水中的 速度;超声波的速度等 注意:要注重实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情景
情景体验· 探索发现
小明喜欢探究身边的物理现象,一次他将一把 钢尺按在桌上,一端伸出桌边,长度为钢尺的 1/3,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比较“尖细”,他知 道这是钢尺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其后他把钢尺 的2/3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力度相同),听到 的声音比较“粗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堂小练习


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 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 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 “高”、“低”指的是______.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 的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 声体的______有关


易忽略点提醒 声音的高低是平常我们所感受到的声音的 “尖细” 和“低沉”,而不是我们所听到声音的大小,如牛 的声音比蚊子的声音响,但它的音调低,人的 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不同动 物的听觉和发声频率范围不同;
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时,我们采用在相同 力度下,改变一个物体的粗细、长度等方法, 改变物体的振动快慢,比较物体发声音调的变 化。此类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 不同音调,显示的波形不一样,如女同学的音 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 ______ 一些;

声音的特性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特性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00Hz 不


1000Hz
率 的



1500Hz 形

•人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从20Hz到 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到。
超声波
20000Hz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 率范围
次声波
20Hz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它们已经超 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它们已经低于人 类听觉的下限。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不同,发出声音 的音色就不同
分辨不同发声体 发出的声音的重 要特征
相关习题
1、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 是因为它们的( C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
2、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 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 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 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根据声音 的( B )
2.2声音的特性
一 、 音 调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声音的粗细。 声音越粗越低沉,音调越低;声音越细、越尖,音调 越高。
一、音调
活动一:音调的高低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 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进行实验 :
控制变量法:用 相同力度去拨动
结论: 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
火山喷发 地震
台风 海啸
二、响度
1.定义: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 2.响度的影响因素
二、响度
3.实验结论: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4.某同学声音很大、电视机音量太小、悄悄话等都是用来形 容 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征》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征》课件

声音的特征
探究3: 演示活动卡:把纸片靠近转动的齿轮上, 调节齿轮的转动快慢,听到的音调有什 么不同?
zxxk
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
声音的特征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解数:称由为频频率率的。定用义f
振幅: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想一想:
放在桌面上的钟表的“滴答”声,你 是听不到的。但是把钟表放在耳朵附近, 你就能听到“滴答”声了。这说明响度的 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声音的特征
响度与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离发
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轻,即响度
越小。
增大振幅,离发声体近
使声音集中一向点某个,方使向声传音播集,中可向以某
表示,单位:赫兹(Hz)。知例该如物:体音的叉振每动秒频 振动1000次,可表示为f=1率00是0 H:z
调也结就论高:,发反声之体振振动动慢快,,声声f音音 1的的1m80频频i0n 率率 16就就800s0高低,,30音音Hz
调也就低。
例题:有一振动物体,每分钟振动1800次,
问该物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感知:1.电脑中单调声的强弱。 2.轻敲和重敲音叉。
概念: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强弱程度 称为响度 猜想: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声音的特征
将直尺的下端压在桌面边缘上,用手 多次扳动直尺的上端,去感觉声音的强弱 程度。(注意振动幅度与响度的关系)
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 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减少声音的分散个,方增向大(响喇度叭。)……
归纳: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响度?
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高低,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1: 琴弦:粗与细长与短。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2声音的特性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2声音的特性课件
经过反复调查,终于弄清了制造上述惨案的“凶手”,是一种为人们所不很了解的次声波。
新知巩固
【例1】 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 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 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 声部位___振__动___而产生的。 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 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 觉到的是__大__象____。
新知巩固
我们学到的方法
控制变量思想
课堂小结
我们学到的结论
男同学声音要低沉粗犷,音调低。 女同学声音要尖细脆亮,音调高。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大。 声音的频率越高,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越密集。 人耳能听到频率范围在20 Hz~20 000 Hz之间的声音。 蝙蝠(海豚)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回声来判断目标的位置的。
新知学习
音调
定义:声音的高低。
注意: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大小不同!
想一想
变声期后,男同学和女同学说话,他们的声音各有什么特点?
男同学声音要低沉粗犷,音调低。 女同学声音要尖细脆亮,音调高。
什么因素影响了声音的高低呢?
新知学习
合作
实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猜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新知学习
回声定位
你知道蝙蝠(海豚)是怎样判断目标的位置的吗?
蝙蝠(海豚)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回声来判断目标的位置的。
蝙蝠会发出尖锐的叫声,再用灵敏的耳朵收 集周围传来的回声。回声会告诉蝙蝠附近物 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物体是否在移动。这 种技术称为回声定位法。它可以帮蝙蝠在黑 暗中找到方向以及捕捉猎物(如飞行中的昆 虫)。蝙蝠尖锐的回声我们是听不到的,但 蝙蝠发出的其他声音有些是我们能听得到的。
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 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 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